李彩莲
(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 广州 510000)
2021年7月2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双减”政策,全称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规定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二是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自公布“双减”政策以来,教培、在线教育行业引发了巨大震动[1]。“双减”看似减作业,减课外教培,其实涉及面特别广,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教育改革的纲要性文件。总体来看,解决教育乱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缓解家长焦虑、缩减家庭教育开支成为本次政策改革的核心目标[2]。可以预见,尊重教育规律,停止贩卖焦虑,高质量且普惠,能真正为学生家长解决问题的教育新生态即将形成。教育出版作为教育阵线的重要一员,也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下面来分析“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屡减不下”甚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困境一直没有根本解决,影响了中小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和娱乐。现把“双减”政策中与教育出版相关的规定总结如下:
(1)减少作业总量,“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2)提高作业质量,“双减”政策鼓励布置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基础性作业。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3)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双减”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4)鼓励学生阅读,“双减”政策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活动。(5)推动线上教育资源建设,“双减”政策大力推动免费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资源建设,包括专题教育资源和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双减”政策减少了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减下来的时间,学生可以用于新型的学习活动中,例如:阅读、研学、运动等自己感兴趣,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一寸光阴一寸金”,给孩子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童年应该才是“双减”政策的核心意义所在,也是一名教育出版人新的责任与担当。
“双减”政策后,教育出版社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教辅产品进行梳理,留精去糟。对于留下的教辅品种,教辅编辑应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优化教辅设计,提高教辅质量,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家长辅导孩子课后作业,从源头上遏制校外培训的需求[3]。这主要包括教辅的题量、难度是否合适,教辅的内容是否符合使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是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是否能发挥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2.1.1 创新教辅形式,探索智慧教辅
“双减”政策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未来的教辅应该是在不改变学生作业习惯和教师批改习惯的前提下,应用成熟的光学扫描识别、点阵码、结构化知识图谱、云题库、人工智能引擎及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智慧教辅[4]。教辅编辑可积极探索“作业超市”和“菜单式”作业等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定制化教辅服务。
2.1.2 积极搭建作业批改平台
“双减”政策明确规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教育出版社可以借此机会,积极参与搭建作业批改平台,增加教辅的增值服务,增强竞争力。平台可以根据采集的学生每日作业学情,生成每个学生专属的错题集,免费为学生精准推送错题微课视频、举一反三试题,帮助学生对薄弱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掌握,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双减”以后课后三点半、周末双休日、寒暑假,孩子大段的时间得填充,孩子大量精力需要消耗,不然也是家庭甚至社会的包袱。这个是需要全社会一起来解决的问题,也给我们教育出版提供了机会。
2.2.1 教育出版社可以加强“校园书”出版
“双减”政策使灌输式的“教育”减了,自主“学习”就应该补位,否则一切都会死灰复燃。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读书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出版社可以根据中小学生心智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出版一些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突出趣味性的“校园书”,如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类、激发探索兴趣的科普类、提高审美品位的艺术类、培育家国情怀的红色类等等。同时,还要提供阅读服务,教会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能够根据图书的不同,选择精读、速读、书写读书笔记或者朗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在系统阅读、深层次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增长见识、提升素养。
2.2.2 与学校合作打造一批课外活动和研学实验基地
教育出版社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周六日和寒暑假带着孩子研学、游学和各种户外活动[5]。现在很多教育出版社都在关注“研学”领域,政府支持,民间也很热,是一个好方向,让孩子在周末和寒暑假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将课堂的大门打开。双减真正目的应该是释放孩子时间,释放孩子的天性,给更好的教育腾挪空间。
全媒体时代,教育出版人已经在免费线上教育资源领域耕耘多年,积累了大量丰富的音频和视频等资源,如名师的授课视频、题目的讲解视频、举一反三试题、读书讲座、音乐赏析等等,所以说免费线上资源制作方面教育出版社是种子选手。教育出版社应该积极参与到免费线上资源的制作中[6]。
2.3.1 教育出版社是免费线上教育资源制作的正规军
出版社的所有数字内容和资源的策划、生产、对接都是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完成的,且出版社与编辑需要全程参与,还需要经过出版社“三审三校”的严格审核流程,且基本通过出版社的平台最终投送给读者。因此,无论是内容的质量,还是运营的规范性都有极大程度的保障。
2.3.2 教育出版物是优质载体
教育出版物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能为学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做出贡献,进一步增强教育出版的影响力。而能够加深学生对教育出版理解的“现代纸书”服务,也将带动课后服务水平的提升。教育出版人要抓住这次的机会,努力做好全媒体出版,利用“现代纸书”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空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利用“现代纸书”使教育从纸面教育迈向更多元化、生动化,更贴合教育落地场景的新阶段。
“双减”政策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开展阅读和活动,教育出版社应抓住机会在相关领域发力。但是课后作业减少,教辅材料的需求也会相应地减少,教育出版社可趁机去糟留精,努力打造精品教辅,将出版社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并且国家下一步可能会出手整治教辅出版市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作为教育出版人,应加强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大力宣传教材教辅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出版属性,在引导政府制定政策、统一采购和市场指导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造一批教材教辅精品和品牌。
整个图书产业,面对外部强大的竞争环境,一直处于守势,我们遇到的机会是教培机构退出一些领地,但是我们未必都能进入;我们遇到的挑战是,教辅出版的地盘可能会减小。因此,总体来说是机会和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