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研究概述

2022-03-16 23:42:13曾强浩李文霞王格格李景溢朱亚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熔融室温气相

曾强浩,李文霞,王格格,李景溢,朱亚楠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

1 什么是流体包裹体

矿物在生长过程中,存在各种缺陷,这些缺陷会被周围的物质充填;另一方面,矿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力的影响,导致已结晶部分产生裂隙,周围的物质会进入裂隙,矿物继续生长,将这些物质封存在矿物中。

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专指在被矿物捕获时呈流体相(气相、液相)而不是固相的这些物质。具体的,流体包裹体是指在矿物结晶生长的过程中,成岩成矿的流体(含有气、液的流体,或是硅酸盐的熔融体)被圈闭在矿物的晶格缺陷中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该矿物中封存、并和主矿物之间存在相界限的那部分物质。

2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方案较多,可以根据其物理状态、成因、形成世代的不同等进行分类。

2.1 按物理状态分类

根据流体包裹体在室温下的相态不同,细分类型为: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含子矿物的包裹体、含液态二氧化碳的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

一般情况下,矿物捕获了均一的流体后,矿物圈闭流体的空间(即晶体缺陷的空间)大小不变,随着温的降低,流体收缩。若捕获的为液相,则液相体积变小,出现气相;若捕获时为所相,气相体积变小,相应凝聚出液相。这就是室温条件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气液两相包裹体,是最常见的包裹体。

纯液相包裹体通常形成于较低的温度条件,从均匀液相中捕获的包裹体由于缺乏成核条件,形成温度和室温的温差不足以收缩出另外一相,因此在室温下仍然为单一液相。

矿物捕获了非凝聚性气体(在室温条件下加压不能液化的气体,如H2、O2、N2等),则室温条件不可能出现液相,包裹体中只有气相,即为纯气相包裹体。

如果主矿物捕获的液相浓度较高,温度降低时,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该晶体称子矿物(子晶)。在室温条件下,包裹体中除了气、液两相外,还有固相,这就是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中最常见到的子矿物是石盐和钾盐。

原始均一的流体中较富含二氧化碳,捕获这种流体,在室温下一般便可见到含液态二氧化碳的包裹体。

除了气、液相之外,流体包裹体中还可以见到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可以是甲烷、高碳氢化合物、液体石油或固体沥青,这样的包裹体称为油气包裹体。

2.2 按成因分类

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形成原因,可以将流体包裹体分为:原生、次生和假次生包裹体。

原生包裹体(P型),指矿物生长过程捕获了流体形成的包裹体,原生包裹体与主矿物同时形成,分布于主矿物的晶格缺陷中,捕获的物质是成岩成矿的介质。

次生包裹体(S型),指矿物形成后,沿着矿物裂隙、解理或孔隙,后期的热液溶解矿物使其重结晶,这时捕获了流体形成的包裹体。捕获的物质是后期的热液。

假次生包裹体(PS型),指主矿物形成过程中,地质构造活动等原因使先形成的主矿物某部分产生微裂隙,流体充填其中,裂隙愈合时封存了流体形成的包裹体,并为主矿物继续生长所封闭。捕获的物质是成岩成矿的介质。

3 流体包裹体的应用

自从英国科学家Sorby于1858年发表了关于流体包裹体研究的论文以来,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2]。

流体包裹体保存了矿物形成时地质环境的多种地球化学信息,因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是探索、了解地质过程,比如流体迁移过程、运移通道、流体的演化、成岩成矿机制等的有效手段。流体包裹体研究已经成功应用于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天体地质、壳-幔演化、环境地质、宝石学、石油勘探等诸多领域[3]。

3.1 流体包裹体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成矿作用过程离不开流体的作用。了解各个成矿阶段中流体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条件,对研究成矿机制十分重要。目前,流体包裹体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4]。

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获得成矿流体的温、压条件和组成,如盐度、金属离子的含量、气体的逸度、流体的来源等信息,可以揭示在成矿过程中流体的地球化学行为和起到的相关作用,解释成矿过程及条件,进而推断出成矿机制。

3.2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研究中的应用

油气包裹体的研究,不但为油气的勘探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还可以为油气普查及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油气包裹体研究获得的相关信息,可以重建油气成藏史,探讨油气运移、聚集等成藏信息,了解成熟度等方面的规律。油气包裹体的具体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5]:

(1)根据油气包裹体在显微镜下的特征,来确定油气演化的程度,进而识别油气的形成阶段;

(2)根据油气包裹体测试获得的温度、盐度,以及定年等数据,划定油气运移充注期次,进而判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

(3)根据油气包裹体的化学成分数据,确定油气的成熟度和油气来源,以及运移的路径,揭示油气的充注历史;

(4)通过流体包裹体地层学的研究,判别油气的运移及聚集区域。

(5)通过研究油包裹体丰度的变化,来恢复古油藏的位置和油水的相界面,同时查明圈闭油气藏的盖层是否发生泄漏。

3.3 流体包裹体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熔融包裹体是在岩石学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流体包裹体。熔融包裹体是矿物在结晶过程中捕获了相对均匀、高温、高压的岩浆而形成的包裹体。

熔融包裹体不但是岩浆成岩作用过程中的流体,也是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流体。研究熔融包裹体,一方面可以确定岩浆成岩的温度及其冷却的速率,得到岩浆结晶分异及不混溶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确定岩浆的成分[6]。

除此之外,通过研究幔源捕掳体橄榄石和辉石的熔融包裹体,还可以揭示地幔的物质成分、地幔流体的性质,进而推断岩石圈的演化历史等相关信息[7]。

对超高压变质岩主矿物和副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可以推断超高压变质岩俯冲-折返的演化史[8]。

在地质构造方面,流体包裹体提供的相关信息,可用于推测隐伏断裂构造、识别区域应力场的方向;还可以识别构造演化的期次及其演化的顺序,推断变质岩区的构造。

值得一提的是,流体包裹体的研究除了应用于上述传统领域之外,还可以用于古气候的研究,这是通过对表生环境下蒸发岩(石盐)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实现的[9]。

4 结语

目前,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与以往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未解的难题。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对流体包裹体的认识和研究定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猜你喜欢
熔融室温气相
超导追求
气相过渡金属钛-碳链团簇的研究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煤气与热力(2021年2期)2021-03-19 08:55:50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预缩聚反应器气相管“鼓泡”的成因探讨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中国塑料(2015年7期)2015-10-14 01:02:40
甲氧基MQ树脂补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
橡胶工业(2015年8期)2015-07-29 09:22:36
气相防锈技术在电器设备防腐中的应用
FINEX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简介
新疆钢铁(2015年3期)2015-02-20 14: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