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萍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中学,山东 淄博 255300)
本文从两宋时期都市生活的风俗画入手,阐释了什么是风俗画、风俗画的画风、代表作品,重点阐述两宋时期风俗画的题材内容以及风俗画的发展,特别是就风俗画与年画的区别与联系作了说明。有利于学生对于风俗画的理解与认同,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历史素养的提高。
在讲授六年级第二册历史第12课第一部分“繁华的都市生活”时,课文是这样描述的:“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这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许多学生不明白,发出这样的疑问:什么叫风俗画?为什么说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呢?风俗画的代表作有哪些?笔者依据所学知识,参阅有关资料,就学生的疑惑进行了解疑。
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它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广义的风俗画出现得很早,先秦许多美术作品,都具有风俗画的性质。宋代是水墨风俗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苏汉臣《货郎图》、朱光普的《村田乐事图》、五代李群《孟说举鼎》、唐代韩晃的《田家风俗画》等等,均为风俗画的一代名作,南宋时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流行一种“堂画”,亦称“风俗画”。
风俗画一般给予人的都是慰藉,不是悲苦。就常见的风俗画作品来看,调子一般不是低沉的。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的描绘社会生活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而诗人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典诗句,也是风俗画的常画常新的题材。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风俗画产生的前提。两宋(北宋和南宋)虽然都没有真正统一全国(同北宋对峙的有辽朝、西夏以及金朝,同南宋对峙的有金朝和西夏),但是商品经济非常发达,主要表现在:(1)宋代手工业非常繁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都有很大发展,两宋也是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景德镇逐渐成为著名的瓷都,同时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的首位。(2)两宋商业空前繁荣,超过前代,特别是南方,那时候的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两宋的都城开封和杭州。北宋的都城是东京,今开封,南宋的都城是临安(今杭州),据史书记载: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各种小商小贩走街串巷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市场上,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当时的景象,可以从宋代著名画家李嵩《货郎图》(1211年作,绢本,墨笔画,纵25.5厘米、横7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上体现出来。两宋的风俗画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两宋时期,我国的城市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出现了“瓦子”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增添了城市的气氛,有一何描述北宋开封相国寺元宵节的诗可见一斑: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可见当时城市的繁华和热闹,而中国古代以市井百态为特色的风俗画正是随着商业城市的形式而发展的,也就是说,风俗画是当时市民生活的反映,是商品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风俗画到宋代达到高峰,而宋代的风俗画则以张择端描写汴京社会经济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表。《清明上河图》在北宋风俗画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是北宋人物画长期的发展结果,《清明上河图》以汴河为典型环境,描绘出当时各色各样人物活动和建筑、工具等人世风物,有极大的历史价值。画家以周密的观察力为基础,对北宋汴梁城的城门和大街,对门外汴河上的繁华景象,作了忠实而详尽的描写。画面上有市街上的各种商业活动、手工业活动、河上的漕运活动、各类人的游览活动等。除了酒楼、药铺等大型店铺外,还有香铺、弓店,处于十字路口小茶铺或酒铺,还有门前挂着“解”字招牌的当铺,做车轮的木匠,卖刀剪的铁匠,有卖花的、算命的以及各种摊贩等均可一一辨认,街道上活动着各种人群,官员骑马,侍者前呼后拥,在人丛中穿过;有的妇女们则坐了小轿。在如此熙熙攘攘之间,有人挑担,有人驾车,车子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河上有人使船,有人游逛,有的在门口凭栏眺望。这热闹的光景,画家安排得有条有理,杂而不乱,引人入胜,古都风貌,再现眼中。从构图上,有总有分,有主有次,有细有粗,有紧张有松弛;以村郊、河道、城市为主,逐渐铺开,很有层次,村郊是引子,比较简略。进到河边时,便着力描写船舶货运,直到拱桥,形成了第一个高潮。桥上桥下,船上船边,人们手忙脚乱,喧呼嘈杂,十分紧张,过后渐渐转远,结束了中心最重要的一段。从酒楼和桥起,大街直通城内,各种车辆。店铺、各色人等,一步挤一步、一处紧一处,形成第二个高潮。从进城到第二条街,画卷终止。《清明上河图》在南宋有许多临摹,一两黄金一卷,可见南来人怀念故都的繁华的感情,其意义是很大的。
常见的风俗画题材是同衣食有关的农耕与纺织,简称耕织。在以农业为本的古代中国,耕种与织布是周代以下各类美术作品中的传统题材。如陕西汉代画像石中的《耕牛图》,四川汉代画像砖中的《收获图》。这类题材在南宋时尤为突出。南宋初年,朝廷拥兵百万,粮食全部由官府供给,由于当时地方富豪大肆兼并土地,粮食和纺织品本来可以自给自足的农民,都被迫放弃耕织,成为饥寒交迫的盗贼。宋宁宗在位时,画院画家刘松年也进献《耕织图》。李嵩(1166-1243年)也画过《服田图》二十一幅,描述春种秋收的过程。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朝廷将《耕织图》刻石颁布。这类作品有着鼓励农耕的宣传教化作用。传世之作有无名氏《耕织图》,现为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无名氏《耕获图》,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儿童游戏是南宋以后风俗画的另一重要题材,其流行同社会鼓励生育有关。这类题材还大量出现在陶瓷装饰画、刺绣图之中。南宋早期画院画家苏汉臣以画婴戏图著称,婴戏图中的儿童多为男孩,同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有关。在宋代,朝廷对人口的统计是将女性排除在外的。
宋代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也非常发达,但农业依然是立国之本,受到统治者的格外重视。北宋时期,宋仁宗曾为《流民图》中贫农流离失所的悲惨场景而动容。南宋时,地方官楼俦进献《耕织图》,宋高宗令画院作其摹本,并由吴皇后亲自题诗。可以看出重农思想在风俗画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宋代常见的风俗画题材还有牧牛、货郎等。如前面提到的李嵩《货郎图》,李迪《风雨归牧》以及无名氏的《秋林放牧图》等。
牧牛业在宋代获得发展与兴盛。北宋时,都城开封人口众多,商业发达,经济的繁荣加速了牛制品的需求,促进了民间牧牛业的发展。所以牧牛成为宋代风俗画的重要题材,与牧牛业的兴盛关系密切。如南宋夏圭的《雪溪放牧图》、南宋佚名的《田垄牧牛图》《柳荫放牧图》《秋野牧牛图》等,这几幅画均出自南宋,足见该时期牧牛业的发达。放牧图着重于写实,表现牧民生活的艰辛,休憩题材更在意田园趣味的诗意的表现,近似于田园诗的视觉呈现。
总之,宋朝风俗画的兴起,是前代未有的新风,在艺术上是一种创新;从社会发展角度,这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是时代发展的结果。通过了解两宋的风俗画更进一步加深对两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更深层次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