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的讨论

2022-03-16 23:42:1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上机程序设计计算机

杨 宏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0 引言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都是一种艺术,需要教师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其中的奥秘。“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内容。

1 “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

1.1 教学方法单一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然后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操作,最后给学生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去练习一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关于“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在示范操作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办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可能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不感兴趣,不会进行主动的思考。而且在教师的示范结束后,学生就要立马进行实际操作,也不会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导致“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质量比较差。

1.2 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差

“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点比较多,操作起来也很复杂,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在理解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压力会非常大,导致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够。长此以往下去,一部分学生对于“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更加不愿意学习这部分内容。除此之外,如果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差,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很难真正提升“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水平。

1.3 课堂效率比较低

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差,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疲惫,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比如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对于“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某一个知识点还存在疑惑,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和教师沟通,逐渐成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过程中的一个短板。

2 “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2.1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受学校地区条件、家庭条件、兴趣爱好等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时候,一些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快,学习的压力也比较小,只要经过教师的点拨,就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另外一部分计算机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困难,即使老师手把手教,也没有办法完全掌握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等知识和技能,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均衡。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一些有趣的名人小故事、小程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其次,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然后将同一水平的学生分在一起,对于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难度比较高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和技能,满足这部分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需要。对于计算机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夯实计算机基础知识,使得各个层次大学生都能够有所成长和收获。

2.2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学校非常关注自己的升学率,因此,所有的教学资源都会自觉倾向高考科目,而信息技术并不是高考科目,因此,许多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文化课老师甚至还会占用这门课,导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也是同样的,学生觉得反正高考也不考,学不学都无所谓,一些家长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甚至会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一定的偏见,他们觉得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为了玩游戏、看电影,没有什么实际的效用,正是由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不重视,才导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比较差。比如数学课和信息技术课都会涉及“算法”学习,但是学生的态度却完全不同,在数学课上更加认真,在信息技术课上却更加散漫。针对这一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的重要性,不能因为这部分内容高考不考,就不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部分内容。其次,教师应该与学校、文化课老师、家长多多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认识到“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为信息技术课程在顺利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一定要制定出严格的课堂教学规则,比如当进入机房的时候,不许带零食、不许追逐打闹,还有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用电脑在做什么,如果发现学生玩游戏,应该及时制止,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2.3 知识点多且难

“算法与程序设计”中有很多知识点专业性比较强,比如流程图、常量、各种语句、常用的标准函数等,这些知识点都需要学生牢记,而且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这些教学内容不仅烦琐,而且还很复杂,对于那些计算机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学习压力,就造成了“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比如学生在学习编程的时候,对于学生的记忆力有比较高的要求,然后运用自己脑海中记忆下来的知识,再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他能够编写出符合要求的代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详细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从整体的角度为学生解读“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思想,至少应该安排1-2个课时,然后给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根据前两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能够自主编写程序代码,这不仅能够巩固“算法与程序设计”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编写代码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编码实践中。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信息技术的课时不够,真正留给“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时间也不多,学生很难全面理解算法以及学会编程,没有办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小程序,沿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等应用程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VB语句、基础的程序控制结构以及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其次,教师一定要提升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视程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教学结构,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有利于提升“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制作“算法与程序设计”微课,当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时候,如果遇到一定的问题,可以打开教师制作的微课,按照微课里教师的提示,完成后续的编程操作。还有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设计好每一堂课的上机任务,这里的上机任务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如果上机任务太难,学生可能会丧失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信心,这与最初的教学目标相悖;如果上机的任务太简单,学生可能会觉得“算法与程序设计”也不过如此,就不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这部分知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难,而且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计算机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于“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采取分层教学策略,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成长和收获,还有帮助学生理清这部分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上机练习的机会,合理的布置上机任务,将上机任务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了解到“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上机程序设计计算机
周金应
计算机操作系统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56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电子制作(2019年9期)2019-05-30 09:42:0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