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视野下高等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2-03-16 23:44王仁生郭子涵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因材施教学科

王仁生,郭子涵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一 引言

高等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特异化培养的真正起点,其最大的体现是学生开始积累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逐步形成对本学科的专业认同。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过程中,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形成了因材施教的内在需求。

除此,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任务繁重,各行各业对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差异化的特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1],这一矛盾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因材施教的直接动力。故,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与教学改革方面探索新的模式,这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史上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2],尤其生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可自适应于我国当下教育发展状态。其通过实现学生的多样性发展,促进“政、教、产、学、研、用”的正反馈[3],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现实意义。

二 因材施教的目标与原则

“因材施教”的思想最早见于《论语》,后经宋代朱熹将该思想归纳和提炼为教学方法。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指出“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4]。在一定意义上,因材施教的目标及宗旨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性教学,使其获得最佳的发展,人人成可用才。

高等院校 “因材施教”的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明确高等院校以培养人才为首要原则。脱离人才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其教育方法就会成为空谈。高等院校的学生培养结合学校本身的特殊生态位[5]。针对本校的见长学科或地区优势,在差异性人才培养的大框架内开展。

其次,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重要原则。人才在本质上并无高低之分,而只是类型之不同。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游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6]。随着近年来应用型学科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学院人才结构日趋完善,师资充沛,学生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培养多层次、宽领域的专业型人才是高等院校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以期实现“生才适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性以及社会适应性。

最后是以培养群体性人才为基本原则。个体教育虽然从理论上讲符合因材施教的实现形式,但在当前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之下很难以点带面。当下,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是有普适性的,因材施教是在一个宽泛的层面上来具体实现,其针对的是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公众需求。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在目前的能力范围内应当最大限度地保证毕业学生是以条块状分流,而不是一盘散沙状态。

三 完善的专业调剂及分流机制

本科生经过高考进入学校后,主要有两个途径主观地改变专业,即:专业调剂和专业分流。完善的专业调剂及分流机制首先在制度上保障学生在专业大类以及细分专业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必须由专人或委员会进行严格把控,并给出合适的学业指导建议。

专业调剂是指学生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后,经过考试和面试等环节,根据兴趣或未来工作需求进行跨专业的专业调整。这要求学校在制度上做到“既紧又松”。“紧”表现在专业调剂一般具有不可逆性,尤其是针对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专业。这要求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以及知识背景和能力来进行评判,避免学生对热门专业的“拥堵”或盲目的跟从,这不但会造成人才的过度培养,还会形成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倾轧,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学院作为学科的承载体,需要在学生进入学院学习后,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在学科的“学科尊严”。专业调剂需要发生在“学生自我认知提升”的前提下,而非盲目的跟风,这亦是对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

专业分流一般是在一个学院内部进行专业的细分,同学们根据2~3 年的基础知识学习,根据兴趣或工作需求选择进一步深入学习的专业方向。此时,学生已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未来职业规划有了相当明确的认知。尤其,通过2~3 年的本科教育和群体生活,学生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水平有了相当的提升,一般他们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合理规划,并针对他们的规划给予专业的指导。

四 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与创新

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过渡。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应与时俱进,树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在学校教育管理中不断探索,推陈出新。

(一) 实现教学理念转变,加强基础教学与社会的多维度交流

教师是因材施教的实际实施者。教师之教学理念的转变才会使其教学方法发生实质改变。因材施教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实则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应以因材施教作为教学活动的先导,将因材施教作为院训式的提纲挈领。这将有助于强调其在教学上的重要性,而不至于使因材施教流于表面,成为一句象征性的口号。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是因材施教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只有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合理、专业功底扎实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目前在高校中推行的“双师型”政策就是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利器。一方面,高校应该进一步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大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的师资比例,让专业任课老师到企业中“实习”,提高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大量聘请行业专业人才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比例,还要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团结协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7]。

(二) “一对一”交流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扩招后的生源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现状[8]。公共课一般由公共学院统一教学,因学生的基础不同,课堂效果不佳,应倡导教学模式从“一刀切”向“小班教学”进行转变[9]。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在新生入学后组织统一的英语及理工科数学的分班考试,将考试结果按照排名情况划分为不同层次,即快班和慢班,在教学中针对各层次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效控制教学进度。小班教学允许任课老师有精力“一对一”,通过认识和了解每位授课同学,达到对学生的精准“把控”和建议。

“小班教学”既可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又可为学科竞赛选拔优秀的人才。只有做到“小班教学”才可能在管理上实现对学生进行特异性的考核或评价。分班教学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消化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三) 注重过程化考核,提升学习关注度

学生课程过程化管理的内核是“过程管理PDCA 循环”,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10],即PDCA(plando-check-act) 循环四阶段。过程管理在企业生产中的主要目的是增值,增值是对过程的期望,为了获得稳定和最大化的增值,要求对过程本身进行研究,逐步建立过程绩效考核指标和过程控制方法。

将过程管理方法运用到学生课程学习、管理当中来也能有效提升学习的效率。过程化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测,具有引导学生学习和激励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平时学习的关注度,避免到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考完就忘的尴尬情况发生。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在首批试点的21 门课程中,考试知识点密集、知识结构体系复杂的课程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在试点项目验收工作中,通过对比发现通过过程化考核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 丰富第二课堂,激发学生潜能

学科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是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建立起来的,每门课的骨架知识一般很难调整。故,对于传统成熟的学科,已有通用的经典教材,留给专业任课老师的自由度并不大。第二课堂可以弥补专业课堂上知识体系或专业技能的固化状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科中的社会痛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或技能都成亦是“与时俱进”的。通过第二课堂的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学生视野,最重要的是,通过与第二课堂所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对比,有助于形成立体的知识能力体系[11],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第二课堂的活动种类多样,组织方式灵活。一般可以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普服务、学科竞赛等形式,学生凭兴趣参加。教师在第二课堂除了指导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12]。

(五) 充实假期,集中特异性培养

学期内,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一般被“安排”的较为紧实,疲于应对繁重的基础课程和各类考试。除一些极为自律的学生,大多数的学生很难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技能进行持续的学习。而在假期,除部分专业组织的必要社会实践外,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假期生活处于完全松懈状态[13]。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学习能力、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其容忍度都处于人生的最佳阶段。寒暑假期实质是第二课堂的延伸,学校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在假期这种大段的“空白期”参与学期内没有时间而又感兴趣的活动。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尤其可让学生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训练对事物进行深刻思考的能力。其中,一些高校的“小学期”制度也非常值得借鉴[14]。通过引入一个月左右的“小学期”,教授一些技能性的工具或是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十数次的专题讲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相关内容,这在扩展同学们的实用技能或科学视野的同时,也利用了大段的假期对学生进行特异化培养。

五 结语

因材施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有效的因材施教方法将最大限度地保持高校学生的特色与个性,更好地成长为有个人特征的有用之成才。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史上提出的最重要教育理念,是实现中国教育梦的必要环节,它的实现需要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本文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入手,介绍了专业调剂和专业分流等政策性的保障,并进一步介绍了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因材施教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超学科”来啦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