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2-03-16 23:44:37孙大鹏胡思啸魏换霞赵源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众创创客双创

孙大鹏,胡思啸,魏换霞,宋 峰,赵源源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0)

1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服务能力现状调查

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服务能力在硬件承载、管理服务、协同互动、氛围营造和孵化产出等方面较弱,因而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提升众创空间服务能力。第一硬件承载。此指标所体现的是众创空间的硬件支撑能力,一般来说,需要从场地、设备和网络平台等三方面,对相关的二级指标进行考虑,如场地空间、办公设备和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等。第二管理服务。此指标体现的有基础服务能力,也有辅助服务能力。基础服务能力包括了众创空间提供的制度管理、物业和商务等,而辅助服务能力则包括了代办工商注册、纳税申报等。高职院校应该从员工、中介和制度三方面,对员工培训、中介服务和制度构建等二级指标进行设定。第三协同互动。该指标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协同,其包括了众创空间平台的搭建、协同的创新、对外部创新创业服务资源能力的组织调配等,其下也存在对应的二级指标。第四氛围营造。该指标对众创空间给予的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和文化方面的支持进行了深刻体现,因而在众创空间服务能力的提升中,还需要在氛围营造这一指标下,从素质方面进行培育宣传和辅导,并设定下面的二级指标,如创新创业素质培育、推广与宣传等。第五孵化产出。从众创空间孵化全过程视角,设定四个二级指标,包括了申请情况、在孵情况、孵化情况和后续发展。其体现了众创空间所承担的所有孵化支持和产出效果。

2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众创空间总体服务功能欠佳

就目前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参与人员和实现效果来看,承载的服务功能是相对较弱的[2]。高职院校众创空间虽然有依据上级要求,由教务处牵头,对科技园、学工团委和二级学院等进行构建,也有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更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以教务处为例,教务处是主要的行政职能部门,其有着非常繁杂的教学事务,所以缺乏足够统筹思考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精力时间,也无法针对性、全方位的指导相关入驻团队。学校方面更是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这些都使得高职院校无法对快速发展起来的众创空间创客们的需求进行满足。同时,创新创业的学生和相关团队最是需要足够的资金和管理运行知识,但因为学校领导人员的不重视,导致资金缺乏,缺乏的资金也致使团队无法传授足够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展开对应的活动。另外,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在现如今的高职院校课堂中,创新创业只是选修课,并没有将其视为单独课程或者必修课,课程的不重视也就使得校团委只能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展开创新创业活动。

2.2 政策全过程支持有效落实困难

双创背景下,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这些代表省级和国家层面的文件实际上在保障双创工作推进的同时,也完善了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双创工作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政策落实困难、政策一刀切等。在调研中不难发现,学生们并没有申请注册公司的门槛,极大简化了注册手续,但在创业失败、注销公司时却存在众多难题,手续烦琐不说,其注销费用也高。这些问题都容易让创业失败的学生以后创业甚至就业困难,严重者还会出现信用问题。如此种种也从反面降低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信心。

2.3 学生创客认知参与性不高

社会创新创业人才的来源点是各大高校,因而为长久考虑,理应对各个高校进行大力引导和宣传[3]。但客观上,在各个校园中,并没有良好的双创工作宣传氛围,尤其是高职院校众创空间,虽然众创空间是落实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载体,但因为缺乏宣传以致无法吸引更多学生。其次,经过调研可以发现,各学校在宣传平台中,虽然有报道众创空间,但报道力度不够、次数不足、内容浅显。在实际调查中,更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表示学校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百分之五十一的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积极性;百分之五十二的学生认为众创空间过于形式化,缺乏对应的创新创业活动。这种情况都无法加强学生对众创空间的认知度,从而降低其积极性和参与性。

2.4 资金支持和配套软环境不完善

众创空间发展的前提就是资金要有保障,但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多数为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学校自身的科研资金。无法充分利用其他社会资源,这也就导致院校众创空间发展存在资金支持匮乏等问题,进而限制众创空间发展。在调研中,有一半创客认为当前众创空间资金支持不足;百分之三十八的管理者和一半学生认为配套硬软件设施不完善;还有部分管理者和学生创客表示缺乏足够的众创空间提供的培训实习机会。在资金和场地硬件薄弱、相关配套体系软环境不尽人意等情况下,各创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5 孵化成果市场化效益不高

和社会上其他类型的众创空间相比,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初衷并非盈利,而这也就导致学校的众创空间无法联系起外界的机构,缺乏交流的同时也就无法联系市场。尽管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有着较强的成果创造力、先进的技术水平,更是迸发了不同类型的创新理念,但因为规模化效益较低,以致无法接轨技术产品和市场。这一系列情况都使最后众创空间成果应用价值低和效益低。

3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服务能力的提升策略

3.1 树立新理念,推进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可持续

第一,坚持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4]。作为创新创业重要聚集地的高职院校,必须在了解政府的重要作用后,和社会其他组织共享资源和协同创新。而政府需要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前提下,给予高职院校对应的扶持,协调机制,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应当坚持结合发展定位和学校本身特色。高职院校应该以学校定位、所属城市功能区定位为结合点,匹配与创客空间建设相对应的创新创业资源后,衔接起已有基础和孵化条件。在双创背景下,更应了解学校本身的特色,以各特色老牌专业为依据,结合市场后,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项目,以此实现差异化的众创空间发展。第三,坚持结合硬件基础和创业服务。硬件基础是不容或缺的,但诸如场地、办公环境等硬件建设并非众创空间发展所需要注重的关键。高职院校在提升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时,必须同样注重相关的软件服务。一方面聘请有实际经验的知名企业导师;另一方面增加众创空间中创客的培训实习机会。第四则要坚持结合财政投入和融资创新。一直以来,创客初期创业的瓶颈都是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方面就需要给予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客对应的资金支持。同时,由于资金来源、资金的应用方式限制太多,所以学校需和政府联合,适当减少限制,打破束缚,根据实际发展创新思路。

3.2 整合资源,形成高职院校众创空间之间的共享机制

提升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服务能力过程中,应该建立双创联盟、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和进化绩效评价。首先是建立双创联盟。目前,高职院校组建的众创空间是独立服务于本校有创新创业热情学生的,其存在独立性的同时也存在封闭性。而学校学科特点的不同,所形成的对应文化也不同,自然的所需要的社会资源也不同。而无论是众创空间中团队的创新创业风格和文化,还是创新创业上的内容,抑或是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需求都是不尽相同的。为此,相关高职院校应该在联系政府、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后,由政府出面引导和设计制度,对各众创空间之间存在的壁垒进行打破,促进区域或者高职院校之间双创联盟的建立和对应共享机制的设定[5]。

3.3 以点带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设计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如科技竞赛、创新创业之星评比、创业沙龙、创新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优秀学子创办报告会、创业文化节等。其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的方式,建设科技创新类社团。由学生们自发性的组织社团,最大限度地增强创客们的凝聚力。最后学校可以在和企业的合作中,对创新创业校企实践基地进行共同创建[6]。学校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让学生们在和学生、企业工作人员的合作中加强调研,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后梳理创新创业知识,撰写实践报告。如此在突破创客的能力下,提升众创空间服务能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在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服务能力存在功能实现不高、学生认知度较低、资金支持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孵化效益欠佳、政策落实困难等问题。因而高职院校需要整合资源,在新理念的树立中形成众创空间的共享机制,在以点带面后,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的激发,提升众创空间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众创创客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我是小创客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9:06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10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新双创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创新时代(2016年6期)2016-07-07 20:18:30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6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