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下“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2022-03-16 20:03郭丽丽杨品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环境规划考核环境

林 旺,郭丽丽,毛 亮,杨品红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0 引言

环境科学是一门通过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和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探索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具备环境监测、环境修复治理及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技能的环境科学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人类环境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环境问题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而环境规划与管理又是国家环境工作的核心内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属于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以人类生态环境系统为主体对象,系统性论述环境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授课的要点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环境标准的制定、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环境保护法的原则和体系、区域水环境规划、生态红线划定、城市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等八个方面。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锻炼实践技能、提出创新想法为目标,因此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环境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以结果导向教育为基本教学思想,认为课程设计与教育实践的目标是学习者在通过教育过程后所获得的学习结果。自概念被提出至今,已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一直被看作是卓越教学的正确方向。它重视将学习者置于基础位置,训练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关注学习者经过阶段性练习所获得的具体结果,相信每位学习者都会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所

以老师在讲课时要根据学习者的差异不断对教学方法做出微调,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1]。

1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课时有限

本课程授课时长共48学时,包含32理论学时和16实验学时。全书总共分为四大板块:第一部分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基础(1~2章),第二部分介绍环境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政策依据(3~5章),第三部分介绍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技术方法(6~7章),第四部分从区域、企业和资源三个方面介绍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8~10章)[2]。因教学内容过多,知识体系较为复杂,课堂时间短暂,理论教学课时不足以支撑详细介绍所有知识,教师只能挑选四大板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详细讲授,其他内容精简讲过,留给学生课后自主进行学习,且每周授课间隔时间久,导致学生常常不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相关内容一知半解,知识储备欠缺。

1.2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兴趣不够

本门课程的授课时长有限,大量教学任务要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常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持续输出知识点,学生被动输入知识点,不论学生是否理解,教师只管完成授课任务,因此学生不仅难以消化大量知识,而且无法学以致用。此种授课方法容易形成课堂氛围较差、学生上课不活跃的情况。理论知识枯燥,加之课本知识固定,学生不能从书中及时了解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学生很难提起兴趣主动学习。

1.3 教学条件差,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课堂多媒体设备普及后,教师上课一般会佐以PPT或视频使知识点更加具体,实践部分安排学生在机房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但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只能了解少数环境问题,不能直观认识多数现实现象。教师的PPT也影响着授课效果,内容不及时更新,版面不够吸引人,都无法提高课堂质量。“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背景庞杂、实践性强的课程,环境规划的方案需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综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授课时需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3],同时实践教学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根据课程安排,实践教学为16学时,而学校又没有设立环境专业专门的实习基地,造成了学生实践经验匮乏,无法对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

1.4 课程考核体系单一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30%的平时表现和70%的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以课堂出勤率、师生互动情况和课堂汇报形式考核,期末考察采取卷面作答的形式,老师会在考前为学生圈画重点内容,学生在期末复习时只需要复习老师点出来的重点内容就能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并未达到开设本课程的初衷,学生欠缺应用课程知识去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1.5 教师群体中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学校的职称晋升机制要求教师在担负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开展额外的科研项目,每位老师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之下必须有科研成果才能有晋升机会,在双重压力下,一旦两者发生冲突,很难权衡好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分配。一旦没有留够备课时间,就无法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链,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学生更是无法跟上老师的思维。若把精力全部投入在教学,教师自身又不能得到发展。因此经常会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自开设环境科学专业后,任课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将本门课程教好,让学生学好。OBE的实施原则是清楚聚焦、扩大机会、提高期待、反向设计。对于每位学生,老师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他们都可以学好,为每位学生提供相同的学习机会,并从最终目标出发督促学生制订关于本门课程的学习规划,在整个学期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不断调整为最佳计划,达到成功的学习结果[4]。根据“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尝试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与课程结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最佳授课方式。

2.1 以“环境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教学

OBE实施原则之清楚聚焦,清楚聚焦是OBE实施原则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则。“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侧重于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应聚焦学生是否能在学习后达到预期成果。教师备课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为导向,开展不同专题的教学,布置调研任务,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环境问题,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5]。同时通过专题讨论及课程实践的形式介绍和分析国内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典成功案例,从而增强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并且认识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思维去预防和解决现代社会常见的环境问题。

2.2 探索多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

OBE实施原则之反向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是要达成高峰成果需要什么。从教学目标来思考需要做什么才能让学生达到预期目标,有效协助学生学习。OBE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处于辅助地位,日常教学中,多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把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保持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理论教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文献查阅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进行理解和思考。教师可利用MOOC课程为学生布置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教学平台—雨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6];利用虚拟仿真实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地调研,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3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开辟实习基地

OBE实施原则之扩大机会。学校和教师应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时间给所有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以多样的方式设计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充分考虑课堂与实践的差异,学生与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资源保障以达到学习成果。除去课堂PPT、视频展示,多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机会。可增加实验学时、开辟专门的实习基地、与校外环境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加大实践教学投入,丰富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7]。

2.4 细化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

OBE实施原则之提高期待。教师应该提高对每位学生的期待,并帮助他们对自己产生期待。提高考核标准,能够促使学生达到更好的水平,使他们向更高标准努力。考核时降低期末卷面成绩比重,提升平时成绩的比重,除去课堂考勤和课本章节汇报所占分数比例,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至少进行一次课外实地调研,将调研内容形成调研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评分、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期末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度,更要进行实践考查,针对学生实践操作的熟悉度、结果的准确度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

2.5 改善考核机制,鼓励教师重教学

学校应酌情调整教师考核机制,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缓解教师背负的教学与科研双重考核压力,利用教学奖励或是适当降低科研考核标准以鼓励教师把重心偏向教书育人。教师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领路人,教师备课越充分,学生学到的知识就越多,越容易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 结语

OBE理念与“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环境素质教育效果显著,对推行生态文明理念和培养具有环保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开展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并且有助于推动社会高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划考核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汽车造型设计师工作环境规划概要
内部考核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浅析国内环境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环境
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