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历史课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2022-03-16 21:45唐水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历史信息化内容

唐水清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四川 南充 637400)

0 引言

现代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速度紧跟时代潮流,教学理念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同时信息化手段也被迅速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教育部政策主导下,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被重视,在此观念下,高等院校要有效地开展各学科素质教育教学,而历史教学是高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在国内迅猛发展,同时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依附于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亟须对历史教学进行信息化改革。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该尊重时代的进步,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中来,借助信息化技术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1 信息化特点及对高校历史课教学的影响

1.1 信息化特点

1.1.1 开放性

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非常方便。用手机和电脑搜索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设备信息存储量巨大,且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除了部分付费功能,师生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源十分便利,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信息。

1.1.2 交互性

数字教育平台是信息与人的互动关系。它可以根据指令进行响应,例如操作软件。通过具体的指令,软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不仅信息资源本身是互动的,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平台,比如在网络课程上,小学教育利用网络平台直播网络课程或教学,高中教学利用数字化教育直播、师生教育平台开展知识问答等交流活动。

1.1.3 多样性

信息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教育等各方面。这些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涵盖学科多,访问渠道多样化,如信息软件资源定义中提到的各种数据库、公共网站等。此外,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教学图片、教学音视频、教学动画等各种素材资源,也有成品教学课件等各种综合教学资源。历史就是人类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可以将历史知识更全面地呈现给学生。

1.2 对历史课教学的影响

1.2.1 信息化可使课堂信息量得以扩充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由于课程得不到学生的重视,课程相对枯燥,且学生对课外有关历史资料了解比较少,知识获取渠道几乎只能靠教师课堂传授,这就对历史教师的知识储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应对课堂上的各种问题,这对大部分历史教师来讲是个挑战,教师的知识储备相对于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可谓沧海一粟,海量的历史知识不仅能够为历史课堂增添知识点,也能够对不同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更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也能够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切实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强大的存储功能,使得师生能够将自己珍贵的学习或者讲课资料进行上传存储,对其进行分享,以供学生课余自学和复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便利和实用性。

1.2.2 信息化可使传统教学方式改变

传统历史教学仍然以说教方式为主,教学效率、教学手段、教学理念都不再符合当今时代,许多知识点只能靠语言讲给学生听,晦涩且抽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学生对历史知识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无法形象而具体的体会到,对于掌握历史知识相对就会更加困难。二十一世纪初,幻灯片播放虽然可以使历史教学得到发展[1],但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其教学方式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高校历史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自动化、综合化、智能化,有利于教学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可以实现动态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际体验,让高校历史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3 信息化可实现历史教学模式改革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面授板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授课信息量小且学生接受起来困难,而信息化时代使信息获取变得十分容易,因此,课堂内容也可以变得丰满起来,同时又能够让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有趣起来。近些年,微课的形式发展起来,深受师生的欢迎,学生在微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会像传统课堂那样拘谨。

1.2.4 信息化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的结合

课堂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化的深化也在不断变换着形式,例如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这些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传统课程结构的变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也直接导致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从以下几点可以体现。首先,能够让课堂的知识丰满起来,信息化教学相比于传统课堂能够在相同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内容,直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其次,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甚至可以利用影视资料向学生讲述相关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效率更高;再者,信息化教学手段往往需要学生更多地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勇于探索未知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2 传统高校历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2.1 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不明显

在传统历史教学的实施中,大多数时候,课堂是完全由教师控制的,整个课堂只是简单的不间断地知识输出。至于学生是否能掌握知识,是否感兴趣,这些都无从得知。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每一节课中[2],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一个完整部分。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讲课内容的完整性,学生在被动接纳,没有形成独立思考,不参与课堂讨论,而是只听课和做笔记,所以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学生的学科地位。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教授解决方案,主动学习,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和讨论知识的过程中,显然不能满足以教师教学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活动。因此,学生如何学习历史知识,如何能将历史知识理解和应用,如何看待现实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来展开。

2.2 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较繁杂

我国拥有悠久的5000余年文明历史,加上世界史,如果以课堂内容为主干,向外进行延伸,涉及的知识内容极多,而教师无论是出于让学生更优秀,或是让课堂内容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会向学生有意无意灌输超出课本内容以外的知识。但是,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较大,学习精力更多地放在几门主要课程上,甚至是后续的就业问题上,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分配的精力相对较少,对于复杂的课外延伸内容就很难掌握,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的学科基础不扎实,也没有历史方面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延伸的内容往往也都是沿用了多年的带有个人见解的历史观点,难免有一些观点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教学活动。这种课堂内容拓展形式既没有起到明显的提高学生水平的作用,甚至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负面影响。

2.3 课程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沿用原有的板书说教式教育,自古以来我国的学生就一直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在课堂听讲,实则脑袋里常常在想着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教师的课堂气氛压抑,不够活跃,教学观念落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将知识讲解明白,却忽视了一点,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任何耐心的讲解都是徒劳,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就是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如此便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4 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比较落后

在整个生产过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更适合历史教学。然而,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通常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为主要评价内容,因为学生虽然也可以参与日常的学习过程和表现,但缺乏关注度和真正融入评价体系,导致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不利。

2.5 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另一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部分教师已经从事教学工作多年,长期的教学习惯已经形成,早已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极少进行课堂互动,师生之间永远是对立的关系,对于许多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选择自己消化或是与同学讨论,效率低下,甚至得不到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运用多媒体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吸收效率非常低。

3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历史课教学优化途径及策略

3.1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是能够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的利器,课堂教学也应该利用好这一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而在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对于课堂中的繁杂的内容,应该梳理出主要内容,简明扼要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框架,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主干内容上向外延伸,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这种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的更牢固,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专注于课堂中的内容。例如,在讲到某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可以将与其相关的一个历史典故以影视或趣味讲解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掌握着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与其相关的其他人物或事件也都会一并了解到,长此以往,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网络,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历史,了解历史。

3.2 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

信息化大背景下,高校应该抓住机遇,搭乘信息化列车,将本校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历史信息化教学也是其中重要科目之一,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摒弃以往的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当前的时代需求,努力接受新技术新理念,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接受并尽快融入新的教学模式中。

3.3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历史教学,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高校历史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改变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简单理论,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3.4 提升教师信息化素质及水平

在高校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教学的实现,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信息化,有必要提高高校历史教师的信息化水平[3]。加强对历史教师的教育培训,主要是实施信息化,使教师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确保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同时,高校历史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充分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实施信息化教学,使历史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达到更好的效果[4]。

3.5 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实践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了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构建高校历史教学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在现有校园网络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升级建设新的信息平台和教学资源库,覆盖整个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开放式教学和资源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历史教学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能力。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类教学体系,应加强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教学手段建设。从而进一步完善远程视频系统等媒体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为高校历史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此外,还要完善信息化教学模式,让历史知识得到更加生动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5]。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能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4 结语

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优化课程教学成为展示历史课程教学实践的必要任务。高校历史教师应结合信息化背景,实现信息化变革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在分析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历史教学优化,促进更好的历史教学信息意识,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猜你喜欢
历史信息化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历史
主要内容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