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心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2 年修订)》明确要求: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英语学科育人的基本理念。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从跨文化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世界,并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思维能力再到核心素养所概括的思维品质,展现出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的不断关注的演变。
近期,笔者执教了一节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 的复习研究课,本文将结合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发散思维指的是整个思维运动呈多维方向扩散的状态。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找到生活和文本的结合点,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与文本的主题巧妙关联起来,努力去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时引入文本,从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Good morning,Miss Qian.
T:First,let’s enjoy a song.
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交通规则的歌曲。
T:What is the song about?
S:Traffic rules.
T:Yes,it’s about road safety. So I think you learnt a lot about it from this uni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 How to protect ourselves on the road? Can you share?
S1:We must look for a zebra crossing when crossing a road.
S2:We can cross a road with others.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向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本节课的话题为“行路安全”,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与此相关的知识和英文表达方式,所以在课堂伊始,教师先由一首关于交通规则的歌曲引出“行路安全”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交通规则并进一步谈一谈我们在道路上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使得他们在教师创设的真实语境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师生之间这些充分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了积极的联系,为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更多不同的交通规则做好了有效的铺垫;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自主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实现了自身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逻辑思维代表了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教师采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问题链”是指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紧紧围绕学习主题,将教材知识转化成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教学问题。
T:Look at these sentences carefully,can you find the rules?
S:We can see “must” in these sentences.
T:Yes,I used “must” in all these sentences. (贴板书You must...You mustn’t...) We know “must” is a modal verb. Are there any other modal verbs? What else do you know? The boy!
S1:Can.
S2:May.
S3:Should.
T:Excellent! “should” “can” “may”. They are all modal verb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Why did I use “must” in all these sentences? Maybe it’s a little bit difficult. You can talk in groups.
学生小组讨论
T:OK! That girl! Never mind! Have a try!
S4:“Must”means you have to do it.
T:Excellent! Look! When we want to express the seriousness and necessity,which word has the strongest tone?
S:Must.
T:Yes. It’s “must”. Because they are rules. So they must be expressed in a strong and serious tone. That is the reason why we used the word “must” in these sentences. And we must follow these rules.
语法学习的过程就是解码、理解以及重构的过程。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如同一池水,随着教师不断抛出“小石块”,他们的思维就逐步地被激活,由最初的镜面状到涟漪状,再到水波状。在向学生教授情态动词must 的用法时,教师始终以问题为引领,随着学生理解的深入适时提出不同的问题如Are there any other modal verb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Why did I use “must” in all these sentences? Which word has the strongest tone? 等,这一连串的问题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上唤醒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思考探索和分析推断中逐步丰富自身的认知并达成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能动的积极状态,他们开始深入地感知和理解情态动词must 的用法,这帮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分析和思考问题,锤炼了思维的逻辑性。
黄希庭老师曾说过:创造性思维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学生的创造性是无穷的,他们的思维需要释放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尝试设计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起他们共鸣的学习任务,从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多方位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T:Today I brought you a video called “Traffic rules for kids”. And now you must watch it carefully.
在播放完视频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视频里的内容,并向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口袋书。
T:Wow,great! Look,we made a pocket book namedTraffic Rules for Kids. So this book is for you! And I want a pocket book like this. Can you make a pocket book for me? I always goes to school by car. And I think most of your parents often drive cars or e-bikes. What about making a pocket book namedTraffic Rules for Drivers?
S:OK.
T:Wow ,you are so kind! So what traffic rules do you want to remind the drivers? Look,here are some pictures and useful words. They may help. Now it’s your time to make pocket books. These are the steps. First,choose 2-3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them with your deskmates. If you have more ideas and you can’t find the picture you want,you can draw it on the paper. Next,write down the traffic rules about the pictures. Then,exchange your writings and check. Finally,put all the paper together and you can make the pocket book. Before that,let’s look at the “Ticking time”. Got it ? Now you can make your pocket books.
学生制作口袋书
T:OK ! Time is up! Now it’s your show time! Your group !
教师邀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依靠低层次的任务去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尝试去设计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高阶思维任务。通过设计这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去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本课的拓展环节,在学生对交通法规的相关知识和表达已经有了较好认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展示了口袋书“Traffic Rules for Kids”的内容,而后又罗列出详细的要求,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为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制作口袋书“Traffic Rules for Drivers”。为了完成此项任务,学生首先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思考:对机动车驾驶员来说,有哪些交通法规是他们要特别注意的?然后还要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如何去排版和设计才能使口袋书更显眼和美观。这一开放性的学习任务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能促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与表达,又有利于他们提出自身独到的见解,进一步发展创新性思维。
独立性思维是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思维基础,主要是指他们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平时不盲目跟从或依赖教师、父母或其他人。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平时主要依赖于感性思维思考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思维,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听从他人的想法,从而促进他们独立性思维的提升。
教学片段和教学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管是在课堂伊始教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描述并判断图片上人物的行为是否正确,还是在拓展环节教师布置学生自己制作口袋书,都需要他们基于理据自主进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在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源(图片和小视频)后,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思考分析并做出判断和评价,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都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也能适时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要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批判性思维是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问题,对看到、听到的事情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解释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辩证的态度,引导他们不盲从、不武断,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辨别事物的真伪;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随时调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学会多维度地去探究多元世界,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评价性问题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做出基于个人价值观的判断。教师应该挖掘教材的背后意义,尝试设置评价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独立判断、辩证分析和表达自身见解的机会,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片段和教学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了关于交通法规的表达方式及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描述图片中人物的行为并进行判断。
教师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以问驱思,一方面打开学生的思路,激活他们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又引导他们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文本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角色进行评价,训练批判性思维,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设计有梯度、有深度及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向上、向深、 向广、向异的阶梯,进一步培养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