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现实理据、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2-03-16 21:16李杰中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智慧

李杰中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热点。智慧教育源自2008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智慧地球”的提出及其理念衍生[1],对智慧教育内涵的解读,国内外学者的表述不尽相同,国外一般以“Smart Education”作为表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韩国钟元(Jong Won)[2]对“Smart Education”的厘定,认为其是包括“自我指导(Self-directed)、激励(Motivated)、自适应(Adaptive)、资源丰富 (Rich Resources)和技术沉浸(TechnologyEmbedded)”一系列内在规定的新型教学范式。国内一些学者对智慧教育的解说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大成智慧”理念吸取了养分,大成智慧包括的“哲学和科学技术统一;必集大成,方得智慧”等思想精华[3],与信息时代人机协同及其智慧生成逻辑异曲同工,大成智慧涵养下的智慧教育蕴含了技术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等融通启智的核心要义。智慧教育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以创变教学过程与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4],其价值实现需要搭建技术增强的生态化学习空间,需要通过人机协同孕育多元智慧、需要虚实融合提升学习效能。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支撑了上述过程的实现,造就了“智能化与泛在化”教育新生态[5],促进了教育迈进“智慧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制度”新境界[6]。《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7],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8],可见,技术使能的智慧教育是唱响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主旋律,是驱动传统教学范式变迁和生态重构的重要力量。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方略,事关“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持续深入开展课程思想教育实践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实践[9],蕴涵了追求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教育探索,代表了显性思政教育向显隐结合思政教育的转型,“广泛性、隐教性与多样性”[10]的课程思政致力于扭转思政课程“单兵作战”的局面,致力于“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11],致力于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也提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13]。在教学信息化发展新阶段,课程思政迈进智慧教育是“因时而进”的重要选择,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创新发展是“因势而新”的有益探索。课程思政为何需要智慧教育赋能,智慧教育何以、如何赋能,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的现实理据

(一)应对课程思政“孤岛”困境的现实需要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缺乏内在融通与外在联通的课程思政难免陷入“孤岛”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互割裂导致融合障碍。价值塑造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洗涤学生内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应该融入对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但在一些课程思政具体实践中,“贴标签”“生硬嵌入”“两张皮”问题等造成思政教育肤浅化、条块化、形式化,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脱节,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效果。二是思政资源碎片化引致整合障碍。各级各类思政资源多、杂、散,犹如“洒落在沙滩上的珍珠”,客观上造成了思政资源的碎片化,提高了思政元素整体性呈现的难度,一些教师对于统整碎片化的思政资源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从全局和富有高度的角度进行理论建构,思政教学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课堂套餐”。三是参与主体多元化易诱发协同障碍。参与课程思政的主体是多元的,从微观层面看,不仅包括科任教师、学生,还包括辅导员、行政与教辅人员等,实践中教师间、师生间等互动水平偏低,主体间的隔阂或障碍有待破除,信任与共享机制尚待确立。中观层面上,不少高校的教学部门、行政部门与教辅部门间的支持、协调与配合水平依然需要提升,各方协同的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更大层面看,全国各级各类高校间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思政育人共同体也需大力构建。

基于此,课程思政亟须走出“孤岛”困境。一方面,需着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思政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4]。课程思政实践就是要不断挖掘提炼通识课与专业课等的思政元素,体现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用好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思政感化育人贯穿于教学全进程各方面,形成全员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另一方面,需推进形成协同思政育人新生态。各方协同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协同思政育人传递了实践途径规定,课程思政就是要有效破解思政课与专业课“两张皮”问题,就是要整合各级各类思政资源形成整体性育人生态,就是要最大限度释放各方协同的思政育人效能。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更好整合各类课程、整合课内和课外、整合现实和虚拟,贯通思想认知到理论实践,是课程思政实践的关键议题。课程思政的脱困及其上述建设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从最新的教育发展实践中吸收能量,需要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寻找解方,需要从最新的教育信息技术中寻求支持。智慧教育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联通共享的教育技术特质、技术增强的人机协同、多元的智慧能量等优势,使课程思政贯通各进程、融通各方面、协同各主体成为可能,可见,智慧教育赋能是课程思政应对“孤岛”困境的现实需要。

(二)改变课程思政“满堂灌”现象的应然选择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种好责任田”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程思政“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方法落伍与教学能力不足等是造成“满堂灌”现象的主要症结:第一,教育观念落后是阻碍课堂教学深层次的因素。这既存在于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偏差中,认为简单“做加法”就是课程思政;也存在于对学生的认识误区中,将学生视为无差异化的受众群体,一般化的教学输出导致思政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脱钩。第二,教学方式方法落伍是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痛点。课程思政的开展与教师的言语和行为规范息息相关[15],“方法不对,功夫白费”,无论是由于物资设备条件的约束,还是因为主观上的限制,说教式、填鸭式与机械式思政教育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教学能力不足是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堵点。课程思政既需要教师具备常规的教学能力,也需要具有对思政资源的挖掘、提炼与驾驭能力,一些教师教学能力欠缺导致其在面对新的教育情境与要求时显得力不从心,不改变这种局面,主渠道被堵、责任田也将难免落荒。

“满堂灌”不是课程思政的育人之道,课程思政要以“盐溶于水”的道法做到“润物无声”,如何更好关照学习者特征,通过“思政基因”植入与精准“滴灌”,赋予思政教育亲和力、针对性,以至实现顺其自然而又水到渠成,是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命题。改变“满堂灌”现象,需要革新教育观念、升级教学方式方法与提升教学能力,智慧教育作为一种崭新教育形态,提倡教育范式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迁移,主张教学实施过程从无差异的“规模化”向关照个性的“精准化”转变,并以大数据技术等实现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整合与推送,诸如此类,有助于化解困扰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症结,因此,智慧教育赋能是改变课程思政“满堂灌”现象的应然选择。

(三)破解课程思政学生学习动机不足问题的迫切要求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与结果的关键变量,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问题较为突出,这既阻碍了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也限制了课程思政效能发挥。学生内生动力不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其一,“后真相”时代部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错误认知抑制了学习需要的萌生。信息爆炸、资讯“鱼目混珠”与信息获取自由,一些青年学子容易对课程思政形成误读、误解,导致对思政教育的内在需要被削弱,缺乏内在需要便会诱发低水平的课程思政学习动机。其二,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强化。学习动机强度受制于在既往的课程思政实践中是否能得到强化:若学生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学习行为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并有较高的获得感,学习动机得以强化;如果学习行为伴随着低获得感,甚至出现不好的结果,该学习动机由此削弱或消失。由于思政教育结果的高隐性、思政教学方法的低效能与教学评价方法单一等原因,不少高校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行为的获得感还较低,加剧了学习动机不纯的问题。其三,课程思政外部环境刺激的适应性水平偏低。外部刺激不仅能增强外部需要,也能激活内部需要,当前大多课程思政相关刺激在空间上局限于教室等物理场所,时间上拘泥于课时安排,呈现方式上受限于传统的教学刺激,刺激的多样性、强度与针对性不够,刺激的适应性水平偏低,削弱了学习动机,限制了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行为的能动性与自主性。

增强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学习动机,有赖于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生态中掌握话语权、引领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形成理性的认知共识,有赖于不断增强相关学习行为的获得感,有赖于突破传统教学时空形成泛在的、适合的外部刺激。无论是根据学习者画像、学习痕迹与学习趋势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还是依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 reality,M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情境,感知技术与人工智能造就的教学,支持服务高感知、教学互动全息化、学习体验全沉浸,抑或是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技术塑造的学习场域泛在化,智慧教育赋能成为破解课程思政学生学习动机不足问题的迫切要求。

二、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

课程思政迈进智慧教育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教育赋能有利于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有利于协同思政育人新生态的形成,有利于浸润式思政育人的实现。智慧教育主要以教育理念升级、教学范式变革与学习环境优化赋能课程思政,助推课程思政高水平发展。

(一)教育理念升级

教育理念升级是赋能生成的密码解锁。教育理念是统筹教育实践发展的价值指针,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高度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理念,能为课程思政实践提供理念指引。一方面,智慧教育倡导的“博采众长、大成智慧”与课程思政育人有着深层次的关联。荀子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智慧教育境界中,学生有自适应发展、自我赋能的倾向,也有便利的技术条件支撑。课程思政循此指引的逻辑就是要持续增强思政的“磁场”,就是要用鲜活的思政素材吸引人,就是要用贴近时代的话语感召人,就是要用触动人心的思政思想感化人,不断提升教学的思想性、科技感和吸引力,不断提升课程思政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变革的联动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服务,为学生凝心铸魂。另一方面,智慧教育蕴涵着“人智+物智”耦合以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智慧,与“大思政”格局有着良好的逻辑互构。人智乃为人之智慧,包括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学习智慧与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智慧,物智是独立于人存在的物之智慧,主要是指智能时代下的技术智慧。智慧教育最关键的突变是技术体系下“物智”的产生,由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教育系统中某些构件被赋予智慧,诸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教育”的产生和应用等,势必引发教育系统一系列“化学反应”。“物智”的运行逻辑离不开人,“人智+物智”耦合的价值归宿也离不开人对生命智慧的终极追求,而生命智慧关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契合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智慧教育理念因而成为课程思政的新指针。

(二)教学范式变革

教学范式变革是赋能生成的基因传承。教学范式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性描述,主要包含“教学模式、学习策略以及教学评价方式”[16]等方面,智慧教育通过助推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变革赋能教学实践,主要表现为:第一,智慧教育重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颠覆传统课程思政教学时序。传统课程思政教学主要的教学要素诸如教师、学生和教具等局限一定物理空间,并且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执行教学任务,而在智慧教育体系下,虚实融合的教学场域突破物理上的教学边界,优化重组教学要素,师生间、生生间、人与智能设备间形成“立体式”互动,教与学也可以不再按照线性时序进行,而是依照多元“分布式”协同模式推进,此能极大改变课程思政教育的形态,提升思政育人的效能。第二,智慧教育促进课程思政学习者学习策略的改变。一方面,学习策略改变包含了知识获取态势的转变,也即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从教师方向获得知识提升,也从人机协同中汲取智慧,“学习中心”与“学生主体”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变得越来越鲜明,学习的能动性因赋能得以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学习策略改变也包含了学习形式的改变,智慧教育情境中,学生开展每时每刻、无处不在与无缝衔接的“泛在学习”,课程思政的元素既能以课堂知识浸润,也能嵌入虚拟情境赋予“全沉浸式”的感知,还能融入包括诸如智能穿戴设备等技术介质在内的生活空间,有利于学生将思政思想内化为认知元素,并在模拟实践或实践中消化吸收,以至完成思想道德修养升华并作为行为规范之指导。第三,智慧教育促变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指挥棒”,如何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既涉及价值取向,也包含教学逻辑选择。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本质属性看,其直接成效具有高隐性,难以通过显性的知识增量指标测度;从思政感化的时效看,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或行为倾向的改变具有时滞性,也给教学评价带来挑战。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要么在考核试题中内嵌思政点,要么在课堂互动中通过教师的直觉观感审视思政性,如此种种显得以偏概全或力不从心,难以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也越发难以适应课程思政多维度评价的需要。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教育教学评价为破解课程思政评估困境提供了可能,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智能评价应该成为多维度课程思政评价的创新引擎,教学互动全流程教学数据、学习数据的智能采集与分析,数据累积的沉淀与挖掘,虚拟仿真情境中的实操观测,诸如此类赋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过程化、及时性、精确性与智慧化特质,以至放大评价的导向作用。

(三)学习环境优化

学习环境优化是赋能生成的土壤改良。智慧教育推动课程思政学习环境优化,集中体现在技术融合的生态化、智慧化环境构建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升课程思政学习空间的智慧化。课程思政学习空间的智慧化包含了学习信息表现形式的全息化,学习信息除了传统声音、文字、视频等介质形式,兼有三维(Three Dimensions,3D)感知、AI交互与VR沉浸等全新信息呈现。课程思政学习空间的智慧化也蕴涵了信息刺激多样性,学习者一般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接收信息,由此形成学习知觉并以某种方式对外在刺激作出反应,重复单调的刺激易诱发饱和感,从而导致习以为常或无动于衷,智能科技承载的思政多样信息强化了刺激的扣人心弦、直抵心扉与感化心灵。

二是增强课程思政服务的人性化。课程思政从教学实质上看是一种服务,服务的核心对象是学生,学生心理感受性是服务水平高低重要的衡量指标,感受性建构在学生对学习环境宜人性的感知上,智慧教育增强学习环境宜人性的优势成为撬动环境演化的关键因素,智慧赋能的课程思政能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规律与行为倾向等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彰显人本关怀的服务满足学生的心理、生理与实践需求,从而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增进课程思政学习情境的开放性。智慧教育以其互联互通之能量催化课程思政学习情境更加开放包容:首先,推进思政资源开放。开放共享是智慧教育极富意蕴的内在规定,智慧课程思政的资源建设逻辑应该整合理论与实践、融合全空域与全时域,“内容为王”势必促使优质的思政元素汇入教学体系,以实现资源支撑。其次,引致学习形式开放。开放的学习情境应然需要开放的学习形式,从“传道受业”中学,从群体智慧中学,从人机互动中学,学习渠道越来越宽广;从集中计划式学拓展到兼具分散自由式学,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再次,促变思维开放。开放式情境孕育开放式思维,智慧课程思政助力高阶思维发展,开放思维之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在于启迪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在于引导修身明理、向善尚美。

四是提高课程思政学习生态系统的应变力。应变力是课程思政学习生态系统面对内生驱动的变化与外生压力的挑战所表现出的适应性、有效性与稳定性。课程思政学习生态系统是涵盖多元参与主体、机器设备、技术与数据等要素的综合体,也涉及资源、能量等的摄入与输出。一方面,从系统内部视角看,人是系统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不同群体的异质性,不同时期同一主体的差异化,客观上需要学习生态的适应性,也诉求因人因时而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从系统外部视角看,技术快速迭代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演变势必给既有的生态造成挑战,诸如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冲击等,亟待稳定性和应对力的提升,智慧教育以其特有技术手段、学习模式与学习环境,成为提高课程思政学习生态系统应变力的关键选择。

三、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推动课程思政向智慧课程思政转变,结合前文分析,可以认为,智慧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引,通过教育范式变革、学习生态重构,将思政元素融入全空域全时域的智慧学习生态,基于人机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向虚拟学习场域拓展,融通教学智慧、文化智慧与技术智慧等多元智慧,以个性适配、灵活高效的课程思政服务为学习者追求生命智慧提供帮助,促进其全面发展。智慧课程思政是智慧教育赋能发展的归旨,依据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遵循赋能生成的基本逻辑,培植面向智慧课程思政的技术智慧、文化智慧与教学智慧是实现赋能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植入承载课程思政元素的技术智慧

技术智慧应然成为课程思政生态的核心构件,植入承载思政元素的技术智慧是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技术智慧的本质是技术从工具向智慧的转身”[17],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教育生态空间由原本的“教师-学生”联结架构正快速向“教师-技术-学生”聚变,以教育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力量深刻改变了技术在原有教学体系中辅助地位,技术会学习、能思考也改变了教育服务供给路径选择。植入承载课程思政元素的技术智慧不是简单的智能技术堆砌,也不是把思政育人的重任完全交给机器,需要深刻理解智能技术在新生态中的存在价值、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需要本着以人为本、问题导向与协同耦合的原则,需要依据技术智慧产生逻辑循序渐进推动。为此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择定适配课程思政的智能技术,构筑技术框架。一方面,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形态多样,技术特质与功能价值互有差异,选择的多样性呼唤选择的理性,全面审视课程思政的内在需求与存在问题是理性产生的基础,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浸润式”育人与协同育人是技术选择的标定,交互差、“两张皮”与学习者内生动力不足等也应成为重要的选择导向。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生态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互动规则与教学范式,正确处理学生、教师与技术的关系始终是建构的核心议题,尤其是智能技术对教师智能的部分代替或者全部代替,在未来甚至超越人之智能而存在,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伦理问题与社会问题。对这些问题把握的理据应从教育的真谛中寻根溯源,应从课程思政的价值归旨中寻找答案,智能技术泛滥与技术智慧主宰不是良性发展之道,智能技术纳入人本的技术体系、技术智慧回馈人对生命智慧的追求是智慧课程思政的必然价值取向,智能技术走向中心舞台、教师向发起者与支持者的幕后演化,其不必然以此消彼长、简单加减的方式成为结束,而恰恰是技术做其专长之事、教师履其擅长之职,解放赋能教师以其思想力量、道德与行动倾向去感化学生的美好开始,这契合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诉求。

第二,思政元素融入智能技术,浇铸技术智慧内核。技术智慧是人对智能技术高阶应用的产物,技术智慧的长成、价值取向离不开人的主动调节,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并作为内核组成,是实现智慧赋能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挖掘清洗筛选优质的思政知识元素,重构与优化技术承载的内容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技术智慧,用优秀传统文化丰润技术智慧,用科学精神与法制观念筑底技术智慧,用家国情怀与职业理想信念充盈技术智慧,诸如此类,不断提升智能技术的人性化与思想化水平,打造价值取向正确、思政意蕴彰显的技术智慧内核,推进课程思政向智能技术渗透、向虚拟学习场域渗透,拓展课程思政的运行时空,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依托智能技术或设备对思政知识的累积、自学习与自生长机制,形成增强型的课程思政技术智慧。智能技术不仅具有知识容纳与收集功能,也有自适应发展的强大能力,在完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基础上的智能技术自适应学习与思政基因在技术体系的传承有利于思政资源的衍生,有利于定向技术智慧的提升。

第三,技术智慧嵌入教学生态,焕发课程思政生命力。将富有时代感、科技感与真切感的课程思政技术智慧汇入教学生态是实现赋能发展的应有之义,嵌入技术智慧是为了打破旧模式的桎梏,是为了在新的动态平衡中放大内生发展的驱力,是为了最大化发挥人机协同的共生智慧。技术智慧应该围绕学习感知支持、思政资源个性化推荐、学习路径规划与学习发展预测等方面增强对整体生态的催化力,通过组合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与情境感知等技术,不断增加课程思政教学的互动性、开拓性与时效性,通过汇通技术硬实力与思政软实力,持续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生态,乃至造就充满活力、富有效能、更显人本而又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新生态。

(二)丰厚涵养课程思政的文化智慧

文化是孕育教育生命力的现实土壤,丰富涵养课程思政的文化智慧是赋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深入且广泛地影响人的问题认知、决策分析与处世哲学,文化与教育发展、心灵温润密不可分[18],某种意义上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审视教育的真谛需关照文化的影响[19]。智慧教育的文化智慧表现为一种协调人、技术与教育实践的哲学、规则与理念,蕴涵了一种文化张力驱动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一种教育物质技术发展与灵魂塑造的统一,丰厚文化智慧就是要探寻焕发课程思政持久活力的可行路径,就是要从智能技术中找寻文化依托,就是要从最新的智慧教育实践中形成文化认知,就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凝聚并融进智慧课程思政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与价值表征。

其一,从智慧学习生态中析出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智慧。物质文化智慧是文化物质财富的集中体现,文化不仅关乎精神,也关乎器物,类似于春联之于春节的文化意蕴,在智慧教育语境中,智能技术衍生的物质文化理应成为文化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智慧学习生态中析出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智慧既应是对技术“使能”的理解与认可,也应是关于如何使用技术的总体性归纳。

其二,从智慧教与学中汇集行为文化智慧。文化难以凭空生成,智慧教学与智慧学习是行为文化产生的重要来源,教学参与主体的行为既是教学方式、学习习惯与师生互动关系等的动态呈现,也是教学理念与价值诉求的折射,决定了课程思政整体发展水平,反映了未来发展趋势。在智慧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应有一定的规范,规范的确立与规范的履行是行为文化形成的基本途径,汇集行为文化智慧,有必要对智慧课程思政教与学的各种探索、实践进行审视与反思,进而形成经验总结与文化认知,并将其内化为教学的行动准则,用以指导课程思政的未来实践。

其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解析精神文化智慧。智慧课程思政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根”,再强的技术“使能”也离不开传统文化滋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解析精神文化智慧是确保课程思政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现实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仁爱、民本与诚信等本身即是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将传统文化因子注入智能技术、贯穿教学始终,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铸就精神文化智慧,解锁文化智慧的精神密码,释放传统文化推进课程思政发展的活力,是文化智慧涵养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融通课程思政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实现智慧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锻造全面支持、兼容与升华课程思政的教学智慧是赋能发展的基本路径。“智慧教育所蕴含的智慧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充分应用其教育智慧来实现”[20],教学智慧是关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原则与实施方法等的结晶,融通课程思政的教学智慧是教师进行智慧课程思政所表现出的思维力与行动力,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变革,课程思政相关教师应主动转型修炼以适应新发展需要。

第一,强化融通统整思政元素的能力,做学生生命智慧发展的可靠导师。“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21],其思政修为与驾驭能力始终是确保课程思政成色的法宝,融通就是要加强对诸如思想道德、价值伦理、法制观念、创新精神、科学素养与文化等思政要素的学习和理解,以彰显知识性、人文性与引领性的教学智慧浸润人心、陶冶情操与激发创造。统整就是要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教学全时空全流程,探寻传道与授业相结合、重点阐述与随机点拨相统一、现实与虚拟相融合、智育与德育相促进的思政教学新路径。

第二,掌握适合全场域景融通学习生态的智慧教学方式方法,做智慧课程思政的积极践行者。年轻学子是新时代移动互联网生态中的“原住民”,其互联网思维深刻影响了学习动机与诉求,学生猎奇心促成了求新求异求特的学习特质,全场域景融通的学习生态呼唤丰富多样、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全方面回馈学生学习诉求,必须回到审视智慧教学方法的根本理路,在反复的实践中探寻适合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为此重点做好:一方面,善用智慧课堂等新型教育形态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智慧课堂依然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多通道汇联、全向互动是智慧课堂的显著特征,多元异构课程思政元素全息呈现与教学业务流程重组等依赖教师的领悟与规划,利用智慧课堂大舞台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感悟思想的力量、科技的魅力、博爱的情怀与经世济用的责任,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智慧课堂思政育人的核心主旨。另一方面,练就线上混合线下(Online Merge Offline,OMO)智慧学习情境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技术推动了智慧学习生态的快速演化,从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O2O)到在线和离线(Online And Offline,OAO)再到线上—移动—线下(Online-Mobile-Offline,OMO)[22],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虚拟与现实越来越难分辨,教与学的功能越来越分散,双线交融、互相建构的崭新学习生态已然到来,教师应该主动适应、准确定位、贴近学生与关爱学生,做到线上线下自由切换、线上线下两种资源与两个场域综合利用,最大化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第三,提升契合课程思政教学的信息化素养,做人机协同生智的有力掌控者。信息化素养是教师与智能化技术设备有效交互的重要保证,面向课程思政信息化素养的建构对于促进人机协同生智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智慧思政教育的师者,一是要加强对新一代智能技术的认知和运用,以开放包容之态接纳、借助新技术,将智能技术视为思政知识的建构者、教学服务的参与者、教学效能的加强者,通过多维度、全进程与高频次的协同促进教学智慧的提升。二是练就用思政思想、人文精神润滑智能技术的工具理性与教学的价值理性,使学生从学习感性到认知理性,让“教师+技术”的整体性课程思政服务更有温度、更显灵性。

四、结语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伴随着智能技术全面且深入的介入,智慧教育成为创变教育生态的新引擎。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虽然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但在实践中还面临一系列困境或挑战,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思政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尚未确立,各方协同的思政育人新生态也未完全建立,条块化割裂、教学方式方法落后与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偏低等成为制约课程思政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问题。智慧教育从功能形态到途径选择、从价值追求到技术使能契合了课程思政的现实需要,智慧教育赋能是教育新境界中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教育以教育理念升级、教学范式变革与学习环境优化驱动课程思政高阶发展,课程思政趁智慧教育之能势实现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愿景越来越清晰,融通面向课程思政的教学智慧、文化智慧与技术智慧有助于智慧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总之,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蕴意了一种智慧化、系统性的思政教育变革,彰显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关怀,构筑了一种进阶发展的思政教育未来场景,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包括课程思政各相关主体、智能技术等的参与和支持,需要久久为功协调推进。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智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