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宪哲
(上海市民办嘉一联合中学,上海 201800)
在《上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提出,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功能及其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基本的防护技能等。教材《初中信息科技(试用版)》第一单元“计算机DIY”就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初中阶段较为集中的一个单元。在以往的教研教学活动中,很少有教师把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作为公开课课题首选,普遍认为初中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多是乏味的理论知识、理解难度大,学生不感兴趣。教师甚至把硬件知识的教学时间进行压缩,多课时的内容合并在一节课中学习,为完成任务草草收场。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讲解、阅读书面材料等方法进行学习,很难建构抽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最终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对计算机知识一知半解。
在信息技术教材上,计算机软、硬件理论知识学习是很重要的部分,但也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部分,为什么会出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的现象呢?笔者以为有如下原因:
教材活动3“计算机DIY”单元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多是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计算机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在没有实践操作的情况下很难理解。例如,学习计算机防护知识时,需要有可以实践的计算机,利用它来学习软件安装、防杀病毒等技能。只有经过实践操练才会加深印象,知识理解起来就更容易。
当教学忽视这一特点,不给学生任何操练机会,只采用讲解法和阅读资料法进行教学,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很难理解,学习效果不佳。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论认为初中生阶段的思维处于具体推理阶段,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但仍局限于具体形象事物上。
如果教师忽视了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仅以成人的说教方法进行教学,不给他们具体的形象操作,无法使学生以阶段的思维理解知识。
大多数学校都不具备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一般在计算机教室完成。如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有操练的机会,必须有可供学生操练的硬件设备。
而现在学校机房中的计算机都是正常使用的教学设备,使用它们进行操练既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有可能损坏计算机,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不现实的。
有什么办法既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又能提供计算机实验室的功能,同时不影响其他年级正常学习。根据笔者的经验,利用学校淘汰的电子设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首先,学校淘汰的电子设备不存在“怕损坏”的风险,而再利用是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其次,它依然有教育的功能。如进行防毒、防护知识的操练和学习。即使有些设备虽然已经损坏,也仍具有教育功能,如提供实物展示功能,不同时期设备可以揭示计算机发展特点等。
综上所述淘汰设备可以为学习计算机知识提供所需,方便学生操练。为学生建构计算机知识体系提供更直观、形象的学习助力。
淘汰的电子设备具有实物展示功能。把机箱内的数据硬盘、内存条、中央处理器等实物展示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最直观感性认知。
3.1.1 打开主机箱,认识部件
打开主机箱学生可以找到数据硬盘、内存条、中央处理器等部件,在零距离、多角度的观察中了解各个部件信息,通过触摸电脑硬件对电脑组成加深印象,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如在拆卸中央处理器CPU时。学生刚开始是找不到CPU的,因为它是被风扇和散热片“藏”起来了。老师会指导学生先拔掉风扇电源线,依次压下风扇卡扣取出风扇及它下面的散热片,之后看到的就是CPU了,这时候就有学生马上就想拿出CPU,教师要制止,因为CPU还有个约束没解开,要把CPU插槽边的压杆往外轻掰,当压杆完全抬起时,这时CPU扣盖才真正松开了。引导学生观察CPU背部信息如CPU型号、防插错的金三角标识等。
3.1.2 观察部件,了解部件功能
学生不仅要熟记部件的名称,更要了解它们在电脑中的功能。在主机箱中观察硬件,从多维度探究设备具有的功能。
如内存功能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内存背面信息,了解内存频率、容量的大小等,对于容量单位的读取、单位之间换算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再仔细观察内存缺口与主板插槽中的凸起部分刚好吻合,掌握内存缺口有防插错作用。
首先请学生观察三块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主板,发现不同时期的主板上插的板卡数量是不同的,生产时间越晚的主板插的板卡越少。说明在功能不减少的情况下,不同类型板卡可以集成在主板上,感悟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这一发展规律。
其次请学生动手实践,把显示器连接线、网线、音频线接在不同时期的三块主板上。连接三块中最早的主板时,发现外接设备只有插在其相应的显卡、网卡、声卡上才能实现连接;连接较早的主板时,显示器连接线和音频线是连接在集成在主板上的相应位置,而网线接入到网卡上;连接较新的主板时,只需把显示器连接线、网线、音频线接在主板上即可。
在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信息安全和道德》中明确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特征及病毒威胁信息安全的途径,我国对信息安全的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并颁布了相关条例。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很少遇到计算机病毒,对于病毒的真正危害认识不深。如能让学生自己安装防病毒软件,查杀病毒等操作,让学生对病毒防护理解更深。
计算机病毒是对计算机及存储的信息造成危害的程序,通过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等途径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轻则降低计算机的速度,重则破坏计算机中的文件等。通过课上讲解,学生从官网上下载防病毒软件,并安装到淘汰的计算机上,学习通过操作反病毒软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查杀知识。
再好的技防也需要良好的防治习惯,在我们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学生在淘汰设备上进行反病毒操作,掌握病毒防护知识。同时反思自身在保护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进行必要的自我约束,从而提升了学生使用信息的道德规范意识。
利用淘汰设备进行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了其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使其对学科理论知识理解更为透彻。在课堂上学生每节课都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通过组装各种设备、安装各类软件、掌握多种维护技能等,有效地把知识实践化。但在利用淘汰电脑教学使用时需要注意,有些设备是不能再次使用的且存在一定危险性,教师在使用前一定要对淘汰设备做必要的安全检查;学生在使用淘汰设备时教师要随时提醒用电安全,必要时安排多名教师协助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