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以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织響支教团为例

2022-03-16 18:45: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支教团淮北支教

崔 丽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兴趣或共同的责任自愿自发开展起来的学生群体组织,社团按照其既定章程在课外自主开展活动,是对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活动的补充,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1]中提出在教师培养中“注重协同育人,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教学”。基于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要求,创建了以织響支教团为载体的教师教育“第二课堂”,结合专业特点,推动课堂与社团第二课堂共融互通,协同育人的功能。

1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第二课堂──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织響支教团

1.1 社团产生背景

淮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要求[2]是“培养具有坚定政治方向、高尚道德品质、热爱儿童和学前教育事业,人格健全、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人文与科学素养良好,具有完备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在学前教育及其相关机构从事普通和特殊幼儿保教和教研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职前教育是教师幼育情怀养成的重要阶段,是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提升从教意愿,形成积极情感的必由之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教情怀的养成是在具体的专业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基于此培养目标,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成立了织響支教团。

织響(xiang)意为织乡,织梦乡村教育。织響支教团于2018年5月成立,全名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社会实践部织響支教团,是淮北师范大学第一个支援幼儿园的支教团队。织響支教团自成立以来,坚持每学期去淮北市周边幼儿园进行支教,学期内在淮北桂苑社区举行亲子活动,暑假在安徽阜阳市颍东区进行支教。

1.2 织響支教团体系介绍

1.2.1 社团管理──挂靠学院,自主管理

织響支教团成立于2018年5月,挂靠在教育学院团委下的学生社团之一。社团设立1位指导教师,1位团长,3位负责活动策划、实施以及对外联络的干事;社团共有6个小组开展相关活动。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社团累计吸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165人。

社团拥有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活动策划、开展和实施的权力都由社团学生完成,同时学院给予充足的资源支持。社团管理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由支教团团长将工作下放给3名干事,由团长和干事指导并监督各小组组长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由组长组织社团成员参与活动。同时社团也有一定的反馈机制,学生在社团活动之后将活动体验和建议向上反馈给组长,组长收集后再整理反馈给干事,干事定期反馈给支教团团长,最终反馈给指导教师,并给出修改方案,并定期组织研讨会。

1.2.2 育人理念──课堂与社团的共融互通,协同育人

淮北师范大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毕业要求分成了“践行师德、学会育人、学会教学和学会发展”4个维度,除了校内的课堂学习外,也将社团支教系列活动列为师范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育人目标上,支教团与课堂教学保持一致,即落实“一践行三学会”4个维度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支教团活动中提高4个维度中的指标。

在育人形式上,支教团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自学和自身实践体验为主、讲授为辅,让支教团成员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幼儿教师工作的性质和劳动特点,锻炼学生的保教能力和反思能力。

首先,社团每学期都会组织同学们进行读书汇报,在学期初推荐同学们读一些书目,以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加深同学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其次,在每次活动开始之前,会由指导教师定期组织相关学习活动,学习相关的技能,如学习手工制作、音乐律动、幼儿园体育游戏和手指游戏等活动;也会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以保障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在实践过程中,打通时间、空间的界限,不仅有在学期内开展的各项支教活动,还有在社区开展的亲子活动,同时也包括在寒假期间开展家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要求同学们撰写调研报告,以真正实现在社会中学习的要求。

2 织響支教团的社团活动与成效

2.1 织響支教团的社团活动

2.1.1 学期内支教

织響支教团与幼儿园建立了长期支教协议,于每周三下午进行支教。支教幼儿园大约有75名农村儿童,这些大多为乡村留守儿童。团员们每周三下午进入幼儿园,为幼儿带来绘本,绘画,体能,律动等课程。同时社团会在学期内举办总结交流会,组织团内成员学习相关书目和知识,致力于提高团队专业化水平,为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更好的课程,更好的体验。学期内支教期间,同学们与幼儿园的园长、教师沟通协作良好,结合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为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了适宜有趣的活动。

2.1.2 社区亲子活动

支教团成员定期进入周边社区,为社区里的孩子和家长们带去安全知识讲座,亲子沟通游戏等有意义活动。通过定时的社区回访了解到,亲子活动和安全知识讲座很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参与者表示在活动中受益良多。

2.1.3 暑期支教

暑期支教时间在每年暑假开始的七月十日左右,为期十五天。支教对象为安徽省内阜阳市5-12岁儿童。成员组成有:带队队长一人、支教老师若干人、随行记者一人,分工明确合理。支教课程有科学、绘画、手工、趣味英语、舞蹈、体育等。在暑期支教期间,与当地幼儿、家长、当地教室和相关负责人进行多方面沟通,以了解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2.2 织響支教团活动的初步效果

2.2.1 支教团活动符合教育学院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要求

支教团与学院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要求是一致的:通过学期内的支教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充分地理解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特点,在亲身体验中,学生的保教能力、反思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所提升,实现了社团的专业育人价值;通过暑期支教活动,同学们更加认同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教育情怀,更加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而寒假期间的调研活动,同学们在撰写调研报告的实践中,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提升同学们的反思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支教团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素养也有了提升和改善。

2.2.2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社团支教活动助力提升同学们的各项能力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相融合,共同促进师范生的成长和进步。支教团定期组织团员们进行读书汇报、模拟教学、研讨、反思等相关活动,使得同学们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中,也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支教团成员反映,在支教过程中,对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的沟通合作能力在活动中也有了改善,这些也是教育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要求中提到的沟通合作能力。

3 结语

以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织響支教团为例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第二课堂的实施,在社团活动正常开展,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基础上,切合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各项能力,实现课堂与社团的共融互通,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支教团淮北支教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华人时刊(2023年11期)2023-07-29 06:27:20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研究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8
中山大学:为开展扶贫接力提供支点
中国共青团(2019年6期)2019-06-21 03:02:53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基层扶贫扶智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1:47
云南大学团委出席全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办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