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研究

2022-03-23 23:09
关键词:支教团支教专业化

王 栋

(华北电力大学 动力工程系, 河北 保定 071003)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肇始于1999年。自派遣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前往服务地开展支教服务活动至今,先后有来自170余所高校的万余名志愿者共组建了23届研究生支教团,以“志愿+接力”的形式延续这场爱心接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和社会也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服务形式一般是作为服务地学校一线教职工参与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教育、教学是研究生支教团最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于教育、教学活动育人的特殊性,所以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研究中关于教师从教专业化的标准界定较为全面,考虑到大多数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非师范性、支教工作的临时性等特殊实际,因而在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方面重点参照教师从教专业化的标准但又有所区别。当前对研究生支教团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实施现状、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微观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选择动机及志愿者培训中暴露的问题、支教服务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以及支教结束后的升学、就业问题等。而关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研究相对缺乏。

一、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必要性

专职教师的专业化分为两个维度,一是专业化的状态,二是专业化的过程[1]。对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而言,大多来自非师范类院校或非师范类专业,在确定成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之前鲜有从教专业化的训练,加之支教工作的临时性,以及支教结束后大多数志愿者从事非教师工作的客观实际,因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从教专业化需要着力提升,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专业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更应侧重于能够胜任支教工作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从专职教师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过程来看,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与专职教师从教专业化的内涵都包括技能学习、专业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的临时性以及接受专业从教培训的短期性,二者在从教专业化的外延方面又有所区别。

(一)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是推动社会分工和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当前,社会分工在各行各业都变得日益深刻和精细化,也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师工作而言同样如此,现代教育伴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为了保证专业化知识的有效传递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摄入,现代教育促使教师采取分科教学的方式,即专门的学科配备专门的教学人员,这是当前教育行业进行社会分工的一般形式。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作为一线教职员工和从事专门学科教学活动的个体,同时也是参与教师工作社会分工的一份子,为适应所教授学科的需要,就必须在知识储备、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达到从教所需的标准。

(二)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是促进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是由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项目的设立对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乃至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服务于西部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必然要求研究生支教团所开展的支教服务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选拔过程来看,选拔具有志愿服务精神且品学兼优的高校学生,因此无论是自身品质还是学习能力,所选拔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应当具备一定从教专业化的能力。从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志愿+接力”长效工作机制的目标来看,该目标的实现需要持久且稳定的人才队伍保障,同时在支教工作中要有专业化的方法或手段的参与,以促使整个专业化的支教过程具有生机和活力。

(三)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是实现志愿者成长为合格教师的重要举措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具备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对于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而言,要具备责任感、过硬的基本功等条件[2],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地多承担的是中小学教师工作,中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任课教师的教育状况对其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因此承担一线教师工作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教育的责任感以及基本功的提升上要向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标准看齐[3]。此外,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其专业化技能主要体现在教育与教学两个方面,教学指的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智慧,而教育过程则是通过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渗透,对学生的品行、德行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两方面都是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成为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必然要求[4-5]。

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应然状态

从确定成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到结束支教服务的时间跨度为2年,根据时间和所处阶段的不同,其专业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内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所应达到的专业化状态有一定区别。

(一) 第一阶段:确定成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到正式开展教学工作阶段

此阶段从确定成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开始,到正式开展教学工作阶段之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一般处于本科大四学习时期,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的初始阶段,此时的专业化参与主体一般是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所就读院校的团委等部门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自身,所就读院校的团委等部门通过引导志愿者参与该部门所负责的学生工作,促使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熟悉团学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此外,高校团委等部门通过组织培训、座谈等形式,提前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师风师德进行培养、促进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6]。对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自身而言,应当明确即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认同,同时也应当正视自身从教非专业性的客观事实,为接下来的支教服务做好准备[7]。具体而言,包括教师所需相关技能的掌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师德师风的自主养成等。

(二) 第二阶段: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正式开展教学工作阶段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这一阶段是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阶段,基本可以胜任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虽然志愿者的水平和经验与相较于专任教师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志愿者可以根据自身所教科目,通过对所授学科知识的不断学习,参加优质公开课的观摩、评比等多样化的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所服务学校也通过老带新、学评教等方式,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帮助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迅速成长;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和奖惩机制,促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达到胜任教学工作的水平[8]。

(三) 经过两个阶段的专业化培训,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应然状态

第一阶段主要侧重教育能力专业化的提升,即育人的专业化。加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此外还应该注重师德师风培养、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和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提升,通过适度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其教学能力不断提升[9]。第二阶段侧重教学能力的提升,即教学过程的专业化,对此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应当结合所教授科目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就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能力进行提升,注重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促使教学更具吸引力[10]。

总之,在任一阶段都应涉及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阶段侧重教育能力提升、第二阶段侧重教学能力提升。经过两个阶段的专业化训练,在教育方面应当具备专业化的育人能力,在教学方面应当具备专业化的知识传递能力。

三、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实然状态

(一) 从教专业化服务意识不强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一般是在学校主管部门的安排下从事实习工作,而与支教相关的培训和座谈等促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能力提升的内容相对较少。大多数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作为非师范院校或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客观事实,在实际中也普遍缺乏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意识,再加上缺少强制性要求,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从教专业化意识相对淡薄。一部分志愿者没有真正领悟到“志愿”的实质和精神所在,对西部偏远地区支教工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导致其心理落差严重、情绪不稳定、生活懒散等方面的不良表现,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和形象[11]。

(二) 从教专业化培训力度不够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抵达服务地学校所在省份后,一般要参加省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活动,培训目的是为了提升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但受限培训时间较短,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能力鲜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前期从教方面相关能力的积累不足,在面临陌生的教学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时,很多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往往无暇在教育和教学方面进行更深入地探索,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工作成效均难以保证。

(三) 从教专业化手段创新不足

当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化手段缺失的现象,在确定成为支教团志愿者到正式开展教学工作的阶段,缺乏相应的培训、讲座、实训等促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专业化实现形式;在正式开展教学工作的阶段,缺乏专业化的能力提升、奖惩机制等手段,总的来说,专业化手段缺失暴露出的是研究生支教团选拔、培训、服务、考核全过程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实然与应然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与专业教师之间从教能力的差距,进一步暴露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面对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角色失范问题。

(一) 相关制度安排张力不足

从项目顶层设计角度来看,相关保障政策及整体统筹制度缺乏足够的张力,特别是对于教育、教学岗位的支教团志愿者从制度上进行专业化引导的力度仍然不足,具体表现为促进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所设置的学习、培训环节缺乏制度层面的要求;从项目的选拔主体来看,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从教专业化这一重要指标较难在选拔阶段进行有效评价,例如,作为非师范院校或专业学生,在志愿者选拔阶段,将从教专业化作为一项必然要求的制度安排相对欠缺;从服务地相关部门来看,针对从教专业化的培训、考核等手段和必要的制度安全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充实。

(二) 支教团志愿者专业化管理效度不足

研究生支教团的管理使用涉及顶层设计部门、服务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所服务学校等多个主体,不同主体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建设缺乏明确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专业化管理的效度不足。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对于服务地学校而言,既是高素质人才,也是难得的新鲜血液。服务地学校无法过多考虑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岗位适应性以及是否具备专业化水平,便将支教团志愿者安排到师资紧张的科目中进行教学,甚至安排到主要科目任课教师的岗位。从服务地学校来看,短期内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保障了学校的基本教学秩序,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优势的发挥以及高质量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考虑到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面临较为艰巨的教学任务,极易出现专业化适应能力不足、角色定位偏差等问题。长此以往,不利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实现和项目整体的良性发展。

(三) 志愿者自身重视程度不足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作为从教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从实际建设过程来看,其对从教专业化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一,对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定位存在偏差,在研究生支教团队伍中不排除个别志愿者存在参与支教动力不纯的问题,为了获取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或者为了获取一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对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教师身份认同度不够;第二,专业化的意识欠缺,由于支教工作的短期性等综合因素叠加,部分志愿者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与自身能力匹配度之间缺乏必要且恰当的认识,再加上外部动机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进而造成部分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专业化提升的意识不足。此外,缺乏志愿服务意识以及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热情,再加之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本身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致使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处于相对尴尬的局面。

(四) 考核和奖惩机制不健全

特别是针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所制定的系统性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不健全,客观上阻碍了研究生支教团从教专业化进程[12]。囿于支教工作的短期性和临时性以及和上级管理部门、服务地学校等参与主体之间相对松散的隶属关系等特点,从当前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各个环节的培训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来看,鲜有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严格考核,特别是专业化建设方面的考核更为不足。以教学过程为例,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教学情况直接反应在学生的考试、考核成绩上,当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教学成绩不理想时,服务地学校缺乏对志愿者进行处理的恰当依据,这就造成干好与干坏的差别不大的局面,为部分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懈怠心理提供了温床。在自制力不足同时他制力欠缺的情况下,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实现仍然很难。

五、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路径探析

针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面对支教工作所暴露出的专业化不足的问题,从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明确参与主体责任、提高志愿者重视程度以及健全考核奖惩机制等四个维度提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建议和对策[13]。

(一)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安排

为促进研究生支教团从教专业化要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首先,在选拔制度方面,从顶层设计角度制定较为缜密的选拔标准,各资格高校参考并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标准,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严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选拔关。其次,在培训制度方面,将研究生支教团的培训纳入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管理的全过程,严格明确培训项目和内容,将法律法规、教学技能的培训纳入常规培训项目,再通过培训标准和考核机制的制定,促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的专业化。最后,在保障制度方面,综合考虑当地生活水平,适时适度提升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补贴标准,保障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满足自身生活需要。

(二) 建立协同机制,明确参与主体责任

明确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所涉及各个参与主体的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是促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重要保障。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顶层设计主体,应当协调和配给相应的资源,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对各资格高校而言,应当制定合理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选拔方法,保证研究生支教团队伍的质量;对支教服务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服务地学校而言,应当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专业化创造适应的条件,包括相应培训项目的制定以及合理教学任务的安排等;对于所涉及的社保等综合保障部门,应当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专业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 坚守教育初心,提升志愿者重视程度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的实现,最根本在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自身,作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需积极适应从教专业化的过程。首先,应当牢固树立志愿服务意识,明确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责任;其次,正确看待自身当前在从教专业化方面存在的不足,调整心态,迎难而上;再次,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业务素质和育人能力提升过程中,并保证参与的激情与热情,促使自身专业化能力的提升;最后,将实现从教专业化看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确立成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开始到结束支教服务的两年时间,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都要牢固树立专业化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

(四) 完善考评体系,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进一步健全考核和奖惩机制,是促进研究生支教团从教专业化的内在要求。考核机制是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过程的整体监控和把握。考核机制的反应途径是教学成绩和学评教的状况,通过考核帮助支教团志愿者发现自身在教育和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有针对性的提升创造条件。考核结果是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在严肃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适应专业化过程的支教团志愿者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那些消极适应专业化过程的支教团志愿者进行适当的惩戒,并制定合理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退出机制,让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参与支教服务过程中有所为、有所畏,以促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支教团支教专业化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教团:情暖寒冬,点亮微心愿
中山大学:为开展扶贫接力提供支点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基层扶贫扶智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