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妮,莫愚,向涵驿,梁光萍 ◇
自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①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等:《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编辑学报》2019年第4期。后,国内英文期刊在两年间发展迅猛。根据2021年6月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公布的JCR报告:目前中国共有302本英文期刊被SCI数据库收录,其中医学期刊106本;在跻身JCR分区Q1区的99本期刊中,医学期刊有35本。由于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起步晚,尤其英文医学科技期刊体量小,国际影响力低于国际平均水平②邵坚婷,谭迎新:《多元数据下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探究——以〈测试科学与仪器(英文版)〉为例》,《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中国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使得我国优秀科研成果的激增,但当前却没有足够的优秀科技期刊承载巨大的发表需求。再加之学术评估体系的导向作用,科研和高效的考核机制围绕“SCI”指挥棒,致使大量中国学者在SCI期刊上发表大量论文。因此,只有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才能掌握学术话语权;只有破除当前“唯SCI”论,建设更加合理、良性的学术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的“论文外流”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多的英文学术期刊来参与全球学术治理,承载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学术成果,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①孔薇:《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双一流”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策略探析》,《中国传媒科技》2021年第7期;接雅俐,唐震:《高校卓越期刊与“双一流”建设的关联性分析及期刊提升策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年第3期。。
如何找准学科定位,在众多老牌期刊中脱颖而出,同时吸引优质稿源是当前正在起步和发展的英文科技期刊面临的普遍问题。对于一些小学科,在规模小、受众面窄的现实情况下,更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形成独特的办刊思路。Burns & Trauma(以下简称《B&T》)作为一本医学领域三级小学科烧伤医学的旗舰英文期刊,从创刊之日起便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初衷与目标,坚持不懈走个性化发展道路。杂志于2018年被SCI收录,成为亚洲烧伤领域唯一一本SCI期刊,并于2021年获得最新影响因子5.099,在JCR外科学212本期刊中位于Q1区,排名前10.8%,进入了外科领域科技期刊的第一方阵,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
一本好的期刊在创刊时需要制订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帮助杂志确立合理而独特的定位和正确的发展方向②李海英:《根植本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国中医药英文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科技与出版》2021年第3期;王紫萱,刘素琴,刘阔,许建,冯庆彩:《我国环境科学领域英文期刊迈向国际:任重而道远——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年第2期。。烧伤医学作为外科学的一个小分支,创立于1958年,至今全国从业医师规模仅5000人。学科虽小,却对军事医学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大意义。在《B&T》创刊前,国际烧伤医学的话语权完全被掌握在欧美国家主导的国际烧伤学会和美国烧伤学会手里,整个亚非拉丁美洲没有一本英文烧伤学术期刊。因此,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杂志一开始就将其报道刊发定位于发展中国家的优秀科研成果。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旨在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烧创伤学术成果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发声,从而提高我国烧创伤学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
作为一本面向世界的国际医学科技期刊,为了得到国际同行和专家的认可,进入重要的国际数据库是提升期刊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必由之路③徐丹,张韵:《追求期刊高质量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评述》,《科技通报》2021年第3期。。对于生物医学期刊而言,PMC、Scopus、ESCI、SCI是最为重要的数据库。因此,杂志从创刊伊始便制定相应时间轴,争取在3至5年内依次被上述数据库收录。进入PMC数据库需刊登25篇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而Scopus数据库需要连续出版两年以上才能启动申请,所以最好采用连续出版模式,在保证稿源足够的条件下尽快刊出相应数量文章,提交入库申请。尤其对于小学科期刊而言,前期文章储备非常重要,需要发动一切力量,特别是编委力量,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优秀稿件,以便争取尽早被重要数据库收录。
《B&T》自2016年初被PMC收录后,文章的曝光度、被引频次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自由来稿量骤增,并于2018年被ESCI收录,自此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1.采用灵活的编委会遴选机制——主编邀请制
建设一流的编委会是杂志发展的核心要素①刘德生,俞敏:《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编辑学报》2018年第3期。。而“一流”的定义也随着杂志发展进程而不断被修正,对于一本小学科期刊更是如此。创刊之初,《B&T》制订的目标是在国际烧伤领域建立影响力,因此,首届编委会成员大多为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烧伤临床大夫和科研人员。之后,随着杂志的迅猛发展,“一流”的范畴扩展到创伤和大外科领域,这意味着需要不断吸纳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加入编委团队。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期刊采用的均是编委换届制,每届任期2至4年,期满后经过改选流程形成新一届编委。但由于烧伤学科小,覆盖面窄,为了不断充实编委会的力量,《B&T》自创刊起对编委团队便采取了主编邀请制。对于知名度高、贡献度高的专家可以随时邀请加入编委会,而贡献度低的专家也会定期退出,严格落实编委考核,真正做到编委会的循环流动,保持其高效与活力。
2.编辑部运行机制——“鸡尾酒”配方
国际上主流的编辑部运行方式有两种:一是科学编辑负责制的方式,由编辑负责稿件的初审、综合评审意见并对是否录用进行预判等工作;另一种是责任编委负责制,其他宣传与推广由编辑部、市场部专人负责②潘斌:《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团队建立和维护策略》,《中国报业》2016年第10期。。两种方式各有优越性,不同杂志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采用科学编辑负责制的方式需要专职学术编辑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而采用责任编委负责制需要编委专家的配合与投入。由于烧创伤学科涉及临床、基础、转化等多领域,且与多学科存在交叉,复杂的学科背景给杂志的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多难点,如编辑的初审难度大、跨专业审稿人难找且回复率低等。因此结合实际情况,《B&T》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即:编辑负责部分主题稿件的初筛工作,责任编委负责部分主题的初审工作。文章的责任编辑不仅负责文章的送审、校对等发稿过程,还要负责宣传文案、跟踪数据等推广工作。责任编辑对文章和作者更加熟悉,由其负责文章发表后的推广工作更易上手,和作者的对接工作也更为流畅。
科技期刊的竞争力主要在于优质的稿件。当前国内的优秀稿件严重外流、稿源质量堪忧,如何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成为杂志的工作重点之一。
《B&T》杂志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培育了一批忠实的优秀作者。以2020年为例,自由投稿的稿件中52%来自曾在本刊发表过论文的作者群体。一方面反映了已发表论文作者对杂志的高度支持,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行业对杂志的关注和认可。除此之外,杂志还主动出击,利用多渠道邀约、吸引优质稿件。通过邮件推送、参加国际专业会议等方式约稿,利用出版平台与高水平期刊互联建立Transfer机制,为杂志带来了更多的优质稿源,综述、论著的比例和质量显著提升。
另外,《B&T》还在国际上发布了多篇指南与共识。通过分享中国经验获得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杂志的国际关注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
1.培育适合期刊发展要求的特色编辑
期刊发展的根本在于建立一流的编辑队伍①。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重中之重。编辑作为桥梁,连接着作者、专家和读者,在约稿、审稿、改稿、发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和专家、作者沟通;在学科的专业会议上,需要和专家、学者、同行进行交流和互动。由于医学期刊的专业性强,涉及交叉领域繁复,要求科学编辑在杂志涉及的多专业领域皆有较高学术造诣是不现实的,所以,与科学家对话的能力才是编辑人才所需要重点提升的素质。
《B&T》杂志主要通过安排编辑进实验室和临床学习、参加各类医学专业学习班等方式,使其了解与掌握基础学科的分类、各类基础实验的基本方法、医学统计的基本方法、烧创伤临床的各类治疗方案等知识技能,能较为轻松地处理相关稿件,以更好地与专家学者沟通交流。
2.建立优秀审稿人队伍
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灵魂。没有优秀的审稿专家团队,无论编辑多努力,稿源多充足,期刊的学术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②。优秀的审稿人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和动态,严格把关论文质量,及时给出建设性意见。
《B&T》杂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立自己的审稿团队:一是根据学科划分,设立责任编委制度,并邀请学科负责人举荐各学科的审稿专家;二是通过走访各著名大学和知名学者,主动邀请专家参与审稿队伍;三是邀请积累的优秀作者参与杂志的审稿工作;四是建立青年审稿团队作为杂志发展的后备力量。通过以上方式,杂志目前审稿人库中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专家,其中80%的审稿意见来自国际审稿专家。由此可见,正是在不断的建立、扩充、维护、调整的过程中,杂志逐渐建立起了系统的审稿专家资源库,确保了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关键命脉。
1.选择合适的高效服务平台
《B&T》杂志于2013年创刊,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其间,三易出版社,三次更换了投审稿系统。
第一阶段是创刊初期,选择了最有利于杂志起步的Medknow出版平台,采用的是出版社自带的投审稿系统。其优点是系统操作简单,缺点是由于并非国际通用的系统,在使用期间,会遇到一些专家的操作询问。
第二阶段是2015年杂志开始与BMC合作。合作期间杂志实现了质的飞跃。采编系统换成了国际上更加流行的Editorial Manage系统。与前相比,系统操作上更为简洁,功能也更加丰富。
第三阶段是2019年至今,杂志改用OUP出版平台,并更换成了当前国际通用的采编系统
① 郎婧,周建军,常涛:《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天津科技》2017年第9期。
② 万园:《科技期刊如何提高审稿效率而保持竞争力》,《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4期;杨鑫浩,李云霞,岳梅:《综合性期刊专刊出版的实践:以〈中国农业科学〉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年第3期。Scholar One Manuscripts。虽然系统界面的主菜单复杂,但系统的功能性和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为杂志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
其实,无论是哪一个出版平台,都各有特色。重点在于,在不同的时期,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平台。因为只有合理顺畅的采编系统才会给编辑、作者、审稿专家带来更优质的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从而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
2.投稿简便,快速送审;为特稿开放绿色通道
医学科技期刊想要在同学科的期刊中脱颖而出需要不断探索和建立自己的期刊特色①段为杰,段桂花,于洋,等:《如何提高审稿效率而保持科技期刊的竞争力》,《编辑学报》2017第S1期。。《B&T》在建立期刊特色上不仅体现在稿件内容上,还体现在作者服务上。目前杂志不要求作者按照期刊的格式进行投稿;采用快速初审的方式,由责任编委进行文章的初审工作。这些举措既节约了作者投稿的时间,又节约了审稿资源,还大大提高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给作者带来了更好的投稿体验。
同时,杂志还为加急稿件和约稿提供了绿色通道,提供快速发表服务。例如此前在新冠疫情期间,所有和“新冠”相关的稿件将会优先处理,开放专门的绿色通道,直接送达主编。对一些优质稿件,会快速送外审专家,并在两天内回复审稿意见,优先发表。此外,对于优秀作者快速审稿和发表的要求,杂志也会尽量协调安排,给作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作者的发表体验。
针对学科热点,《B&T》设置了长期固定的专刊栏目。但与传统专刊统一发表在一期或几期中不同,《B&T》的专刊是连续的电子合集,长期展示在网站首页,并将自由投稿的相关文章也放入合集之中。如此一来,与传统专刊相比,过刊的曝光度将大大提高。这样的举措不仅方便了读者的检索和阅读,也使专刊的“寿命”得到延续②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等:《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编辑学报》2019年第4期。,还能更好地宣传杂志,可谓一举三得。
杂志主页作为杂志的门户,会给作者留下第一印象。在出版社规定的网站模板基础上,网站个性化及实时更新显得尤为重要。版面优化调整,内容及时更新、色彩的选择搭配都将影响杂志主页的吸引力和使用感。如何美化和优化杂志主页,也是杂志宣传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B&T》紧扣刊物内容定位,采用了清新的绿色渐变作为主色调,将网站功能集成化,功能设计更加简单。整个网页分为文章目录、采编系统、杂志信息三大功能,页面设置也相对较为简洁。网站设计模块化,首页设立“好文推荐”“最新文章”“高阅读量文章”“高被引文章”等模块,并实时更新各模块内容。
除此之外,文章封面的改版和设计也是杂志的特色之一。从创刊开始,杂志每季度均选取一篇文章作为封面文章,通过作者或编辑部对文章内容提取亮点并据此设计封面内容。据统计,封面文章的普遍阅读量和下载量均高于平均值。由此可见,“高颜值”的封面的确会带来更多的曝光度,从而提升文章的关注度。
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亦是多种多样。《B&T》杂志作为一本电子刊更需充分利用各类推广资源,加强推送力度,提高杂志和文章的曝光度和显示度。目前,杂志不仅建立了当前常规媒体的推广体系,如:微信公众号、Twitter、Google、丁香客、微博、小木虫、Linkin等,更开拓了新型媒介的推广,如Podcast播客、Press release、Medley、Trend MD等,还借助国内外新兴媒体推广,在各平台都累积了一定的粉丝和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关注度、扩大了杂志影响力①吕艳玲,莫愚,梁光萍:《实现医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良好运营策略的探索——以〈中华烧伤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学报编辑论丛》2021年总第28集。。
另外,论文的精准推送也是杂志宣传和推广的重点工作。通过与多平台的合作,采用多种邮件推广方式的相结合方案,根据推广需求,精准推送,取得了较高的打开率和下载量。
《B&T》杂志充分利用各类国内、国际资源,实现合作共赢。作为中华医学会烧伤医学分会、亚太瘢痕学会、中国烧伤康复学会等多学会的官方杂志,一是在学会的官网添加杂志主页链接,设立好文推荐栏目、参加学术会议,有效利用学会的渠道推广杂志。二是通过国际上的如国际烧伤学会、欧洲伤口协会、美国烧伤学会等烧伤及交叉学科学会,实现资源互换,互惠共赢。充分合理地利用学会的影响力和资源,宣传杂志、提高杂志的知名度,借助学会的力量进一步提升杂志的国际认可度和关注度。
《B&T》虽然只是一本小学科医学英文科技期刊,但通过建设学术团队、强化期刊实力、培育优势特色,采取个性化的办刊模式,以及不拘一格、灵活运营杂志工作,逐步将杂志建设成外科领域影响因子排名前10.8%的国际一流杂志。杂志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助力科技期刊强国,提升中国烧伤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在不断提升杂志学术质量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医学科技期刊发展的特色之路,对医学外文期刊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