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2022-03-16 17:26刘放军甘肃省庄浪县思源实验学校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内涵教学活动道德

刘放军(甘肃省庄浪县思源实验学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科任务、教学特性、教学目标等角度都强调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正在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中生来说,其迫切需要生命教育的引导。反观初中生的成长特点不难发现,他们已经形成了独立意识,但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在思考问题时会出现片面、肤浅等问题,加之逆反心理觉醒,其更愿意从主观的角度理解相关问题。渗透生命教育,是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也是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引导。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现状

1. 生命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存在短板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帮助个体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重要教育指导理念,其立足于生命的价值、意义,生与死之间的关系等命题,从感性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良好意识。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生命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的主题脱轨,导致教师无法引入可用的教学理论;一些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于生命的“解读”,依靠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忽视了学生对于生命的感性认识。在学生的眼中,生命教育只是一种了解生命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感悟、体验的育人过程,生命教育的有效性难以有效发挥。

2. 学生缺乏兴趣,无法实现有效互动

将生命教育理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基于情感、兴趣的角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的全新教学模式。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生命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各类实践活动与生命教育理论脱轨,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生命教育只是一种宣传爱护生命的教育指导思想,并没有解答如何延伸生命长度、如何创建价值等问题,其自然不愿意参与教学互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1. 立足理论知识,贯彻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填充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教学元素。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育人模式,以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创造价值为目标,能够实现生命教育与理论知识之间的有效联动。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生命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并没有实现有效联动:教师依靠单纯的理论教学活动导入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生命教育理论属于两个不同的板块,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在全新的教育要求下,需要在课堂上寻找理论切入点,借助理论素材打开践行生命教育的新思路。

教师要在教材中寻找不同的理论知识点,借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重新认识生命的内涵。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配合各种科教节目、记录节目对学生开展教学。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其逐步理解到生命的内涵:生命是有力的、顽强的,也是充满价值的。教师可以将这些话题与“敬畏生命”串联起来: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敬畏生命;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要敬畏生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看见“如何保护生命”这一话题,更要帮助学生体验生命。在向学生展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说明生命的客观价值。多角度定位教学活动,才能保障生命教育的质量。

2. 导入实践活动,延伸生命教育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生命教育大多聚焦在理论层面教学,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缺乏重视。归根结底,学生缺少借助实践活动体验生命教育的机会。对于初中生来说,安于现状是生命,拼搏进取也是生命,如何创造价值,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在配合生命教育活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发起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接触生命教育的机会,帮助学生感受生命的真正意义。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这节课时,在践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实践活动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服务社会?通过创设情境、虚拟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得到了体验的机会:人是组成社会的个体,对于个体来说,社会就是“家”,每个人都有建设和谐家庭的责任;服务社会就是在服务他人,是创造价值、愉悦自己的一种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实践出发,如当志愿讲解员、义务植树、到街头清除小广告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通过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从情感的角度上体验到生命的内涵: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不断去创造价值,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奉献自我、成就自我,让学生主动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3. 拓展教学内容,接纳生命教育

只有当学生开始尝试主动解读生命的内涵时,生命教育才算是真正被学生所接受。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在讲解生命教育有关概念的同时,不仅要在课堂上落实教学工作,还要在课外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分享专业理论知识、解读生命教育的内涵。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带动下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多角度优化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课内、课外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发起生命教育活动,为学生创造接受生命教育、解读生命教育的内涵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下册“回望成长”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命教育拓宽教学范围,向学生提出问题:回望你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你有怎样的体验?将生命教育隐藏在问题中,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教师可以以“考试失利”为话题帮助学生回顾成长之路:你在考试中表现并不好,你很伤心,但对于你来说,这是生命中一次全新的经历,是值得铭记的;你的朋友们关心你、安慰你,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包容;你的教师指导你、鼓励你,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生就是在不断经历、承受、奉献的过程中延伸的。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教师围绕着“成长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用学生的“现身说法”去解读生命的含义,培养其热爱生命、体验生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解读生命的内涵,并接纳生命教育。

三、结束语

生命教育不能只围绕着“什么是生命”“生命的概念”开展,更要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意识。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借助理论、实践、课外拓展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猜你喜欢
内涵教学活动道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挖掘习题的内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