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
图式理论表明,图形比文字更符合人的大脑思维结构,可以更加有效地将密集的知识点储存在人的大脑中。而系统的知识架构图则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将大量的知识系统化存储到大脑中,并可以快速调出使用。思维导图作为架构图的一种,已经被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广泛使用。它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阅读水平是学生内涵的彰显,而英语阅读则是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真实体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开启思维。首先,思维导图能够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相较于纯英语文字型的内容更为新颖,更符合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的心智特点,能够更加持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其次,思维导图式的课堂体验,可以有效突出英语阅读的重、难点,使阅读内容更有层次感。学生在看教师绘制思维导图或者自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已经对英语知识留下了印记,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强化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阅读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进一步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知道阅读内容“是什么”,还要围绕阅读内容“为什么”来提升,从而能够理解、强化,最终学以致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具象化、可视化的工具,可以将文章中的信息有效细化、分类,更为学生所理解。条状化的内容也更方便学生未来从大脑中有效提取,从而培养学生丰厚的阅读素养,在这种不断提升自我的阅读喜悦中持续进步。
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情境式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带着思维导图去阅读课文,进而围绕课堂内容创设相似场景,重塑思维导图,再进行分享和表演,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同时,它还改变了过去课堂上单项传授知识的方式,以思维导图为载体,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与教师对话,成就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塑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景。
教师应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将思维导图准确地融入课堂的全过程。教师要先对思维导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常见的思维导图有圆圈图、气泡图、树状图、流程图、桥状图等。思维导图的种类很多,需要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种类,即不仅要考虑形式上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PEP 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Unit 2“My family”时,在选择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如果采用树状图,虽然可以直观看出所有亲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改成泡泡图这种以圆圈、连线为基本要素的思维导图,则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节点,向外逐步延伸。而这种思维导图就能结合学生的需求,也便于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要想运用好思维导图,就应该实现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的无缝嵌入。
例如,在教学教材Unit 3“At the zoo”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入几组动物园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一些基本要素,随后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课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主题“Animal”提炼出来。借助思维导图,即中心一个圆,圆内写着“Animal”,随后让学生跟着教材上的图片感知课文的具体内容。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呢?以长颈鹿为例,长颈鹿的具体形态如何?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长颈鹿喜欢吃什么?所有出现的动物都需要教师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思维导图进一步地延伸,如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家养动物?可以让学生围绕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进行一段对话或作文描写,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进一步创造,扩展思维导图的支架,最终使其更加完善。
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积极丰富思维导图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思维导图的运用水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思维导图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实际意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