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磊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226361)
“五思”教学理念是针对高中生学习能力不强、自学意识不突出等问题研究而来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五思”教学理念包含了情境导思、合作促思、新知定思、典例深思及归纳反思五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系统地归纳并应用数学知识,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合理应用“五思”教学理念,在教学、互动、课后等环节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他们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针对“五思”进行探讨,思考如何将“五思”教学理念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相关课程向学习者提出了全新的学习任务:不仅要透彻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对数学方法、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将当前所获取的数学学习经验应用到后续板块的学习当中.借由“五思”实施教学,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探索、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悟、在结束教学之后帮助学生反思,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对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五思”下的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数学知识对于教学活动的限制,学生获得了更多自学、自由发挥的空间,数学学习范围更为广阔.在“五思”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导入探究、深入反思、不断积累,有利于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数学教育不能围绕着“解题”开展,为全面启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其形成乐学、好学的良好循环,必须深入挖掘课程的教育元素,在源头上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念.基于此,教师要尝试将数学文化、数学故事同步引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的博大精深.但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有关数学教学工作完全由教材、教师决定,学生所获取的数学资源大多来自于课堂,其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借由“五思”实施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帮助学生思考、探究的同时,学生会结合自身的主观意识对相关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对数学问题、解题要求进行综合归纳.在认知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见闻、所解答的数学问题来重新设计教学模块,将更多的数学知识带入到课堂当中,以此来确定数学学习方法.借由“五思”,课外的数学资源、未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的发展史等故事都将出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启发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五思”教学理念将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联系起来,借由简单的情境、小组互动来引发学生思考,依靠不同的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在“五思”教学理念下,相关教学发挥出了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新价值.但从数学教学的基本功能来看,“五思”教学理念依旧以课堂上的数学知识为基本出发点,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数学理论的独立理解.在应用“五思”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依旧要坚持“五思”教学理念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基本原则,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环节,可借助“五思”教学理念导入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认知相关数学概念的同时解读“五思”的有关概念.
为体现“五思”的教学功能,可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为学生展出相关数学图像,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主动确定学习任务,实现“新知定思”.当新的知识点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数学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配合“五思”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对于数学教学所产生的陌生感,让学生在感性的角度接受数学教学,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五思”教学理念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服务,从教学过程上来看,“五思”教学理念涵盖了课前导学、自主预习、课堂交流、课后总结等多个环节,是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结合“五思”教学理念设计数学教学方案时,可尝试对数学教学流程进行重新优化:改变传统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以互动、认知、应用为基石,为学生提供感受数学知识、发起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看见不同的数学知识点之间相互碰撞和融合,才能保障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五思”教学理念下,可将与之相匹的教学指导思想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
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为例,在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用“五思”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先向学生提出数学思考问题,要求学生总结“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学生认为,“不等式是两边存在不等关系的算式”,但在解读“基本不等式”时,学生又会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既然是不等式,“基本不等式”与不等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配合“五思”教学理念,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提出数学问题,但不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要求他们独立整理、归纳“基本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并尝试提出多元化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五思”教学理念,可帮助学生掌握“学什么”的问题.在“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学生会主动探究相关不等式与普通不等式之间的区别,归纳数学方法.用“五思”教学理念去体验课堂教学活动,也能够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知识.
涂荣豹教授认为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思考.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关教学却在向着“教师限制学生”的方向发展:在要求高中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不会尝试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数学技能,而是要求他们被动配合数学知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且当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兴趣时,教师的引导反而会破坏学生的思路.配合“五思”教学理念组织数学教学,可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引入探究、学习、应用等活动,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教学为例,可借助“五思”教学理念引入数学教学互动,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以探究、自学为主题,要求学生归纳整理数学知识:首先,分析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基本概念,在数学学习活动当中借由“五思”教学理念让学生独立归纳有关数学知识.其次,结合数学命题设计数学问题,或尝试说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的有关差别.教师可尝试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正方形一定有四条边”,要求学生说明相关命题中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对命题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对于学生所掌握的数学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也可以尝试通过“五思”教学理念进行分享,如不同的“条件”的区分方法、不同的“条件”能否同时出现在一个命题当中等.用“五思”教学理念发起数学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由拓展数学课堂,能够保障数学教学质量.
“五思”教学理念将数学教学分为五个板块,将传统的“边教边学”转化为了“边想边学”,更加重视学生数学思维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借助“五思”教学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模式,要将有关教学的重点放在能力开发上,测验学生技能,给出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指导方案.
以苏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应用》的教学为例,配合“五思”教学理念,可将教学分为基础反思、技能构思、课后总结等多个板块,要求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分别设计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依靠情境导思、合作促思等板块创新数学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思维.其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结果对自身技能进行评价,针对数学知识应用、数学概念分析等板块实施教学工作,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五思”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更要对学生思考之后的成果、结论进行应用,实现“查漏补缺”,用“五思”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的数学知识与课外的教学资源相互搭配,才能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课堂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课外资源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习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数学知识.基于这一特点,教师要重视课外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综合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来看,“重课堂,轻课外”的教学现状依旧存在,学生的数学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以“函数”为例,可利用“五思”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授课之前进行预热:教师要求学生制作知识网络图,将与“函数”有关的数学概念都引入到网络图当中,多角度认识函数的教育功能.在分析相关数学问题的同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数学探究:从简单的一次函数到当前所学习的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在记录函数的解析式、几何特点的同时,对函数的诞生历史与发展历史进行描述.当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探究欲望时,还可以尝试结合课外的函数知识丰富课堂,如对经典的“新型函数”“对称函数”等作了解,感受函数中的人文气息.这样的教学能够建立纵贯整个教学过程的教育时间线,对学生的数学技能、数学思维进行开发,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并应用函数知识.
“五思”教学理念的出现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在将数学教学活动分成五个板块之后,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随之提升.在应用“五思”教学理念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合理考虑“思与学”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帮助学生思考,更要鼓励高中生主动学习,尝试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取得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