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扩大的利弊分析

2022-03-16 15:17于长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种植者阿根廷大豆

于长胜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204)

0 引言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牧业国家之一。位于该国中部和东北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该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区。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降水适中。这些自然因素为农牧业活动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阿根廷潘帕斯地区拥有非常优良的交通区位优势。该地区的罗萨里奥是阿根廷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出口港。该种植区临近出口港,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这一系列的自然和区位优势,造就了阿根廷非常突出的农业生产优势。在众多的种产品中,大豆是阿根廷最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阿根廷每年大豆的产量接近六千万吨,是世界第三大大豆生产国,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18%。虽然出口占世界出口量的7%,但是阿根廷却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植物油和豆粕出口国。[1]

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大豆市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阿根廷本身来说,大豆出口也是外汇的重要来源。阿根廷政府税收的10%来自农产品的出口。而大豆,豆油和豆粕又占据了农产品出口最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大豆的种植对阿根廷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阿根廷的豆农也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改进生产技术,保证大豆的稳定收益。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2]

1 阿根廷大豆种植的兴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阿根廷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和牧牛业为基础。而种植业的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和葵花籽。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一定的升级。比如使用收割机来收割农作物。电气设备也出现农场中协助生产活动。阿根廷的种植业中一般不使用化肥。总体来说,这个时期阿根廷农业生产率效率增长较慢。此后,阿根廷政府开始致力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改善铁路和公路。通过交通网络把各个分散的农业区有机地联合起来。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农业生产领域的革命。例如,引进墨西哥品种的小麦。这种小麦的成熟期更短,由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两熟。在小麦收割后,就可以播种大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化肥。这样就提高了农业用地的生产效率。一整年的时间内,均可以种植作物。阿根廷的潘帕斯地区气候较为温和,年降水量分配均匀,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豆种植的兴起和繁荣还与国际经济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而且平稳,没有太大的波动。国际市场需求量每年持续增长。后来生物燃料的开发,使得大豆的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也为大豆出口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阿根廷政府改善了公路和铁路网络。一些由私人公司运营的内河港口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 大豆种植面积带来的积极因素

潘帕斯草原面积辽阔,但是也有其局限性。阿根廷是传统的农牧业国家。主要的经济活动都在潘帕斯地区进行。大豆的种植意味着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巨大收益。这种情况驱使着种植者们试图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然而,扩大大豆作物的种植面积,就意味着减少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或者减少牧牛业的用地。大豆种植者们的做法有两个:一是开拓潘帕斯草原边缘地带进行种植活动。二是缩小牛群和羊群的放养面积,使牛群和羊群集中在更小的区域。大豆的种植区均占据了自然条件最好,交通条件最为便利的地区。这些条件都为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提供了便利。大豆的种植区在阿根廷拓展到了最北部的查科地区。巴西南部同属于潘帕斯地区。马托格罗索地区同样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这个趋势甚至影响到了阿根廷北部和西北部的两个邻国:巴拉圭和玻利维亚。[3]

为了增加大豆的产量,扩大种植区是一个方法。然而,阿根廷的种植者更是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技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用转基因技术。这样种植业可以降低成本。阿根廷的种植者还可以在每次收获后保留种子,或向其他的种植者售卖。二是使用机械化播种,而且不翻耕土地。大豆直接使用机器设备播种在上次收割的土地上。对土地不进行翻耕。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防止水土流失。三是改善了仓储条件。之前收割后的大豆必须直接卖掉或者送往专业第三方仓储公司。送往专业的仓储公司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而直接把收获的大豆一次性卖掉,可能会让种植者失去遇到后来出价更高的潜在买主。后来,种植者们使用了大体积的塑料管来暂时储存大豆。这些巨大塑料管就位于大豆收获后的土地上,里面装满了收割后大豆。这样即可以保持湿度,而且可以防止虫害。[4]这样,可以让收获的大豆在田间储藏一段时间,以等待更好的出售行情出现。

在大豆种植面积扩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种植模式的新角色。传统的耕作模式发生变化,形成了更为现代的“农业经济”。更多专业的农业公司参与到大豆的种植过程中。这些农业公司为了快速增加大豆种植的效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使用新技术,以机械作业代替人工劳动。大豆种植中的重要过程,例如:播种,杀虫和收割都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来操作。在阿根廷出现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团队和机械设备租赁公司。今天,60%的大豆相关种植所需要的技术服务和设备租赁都来自这种外包服务公司。

为了解决大豆种植中的资金问题,新型的融资方式也逐步出现。大豆种植的资金来自不同的领域,如:金融业,工业和农业。来自不同部门,不同规模的资金结合在一起用来租用农场以种植大豆。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融资问题。大的资本整合小的资本以实现扩大经营。[5]

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还带动了相关供应链产业的发展。化肥,除草剂,杀虫剂的产业也在不断积极研发,提高产量以适应大豆产业的高速发展。农业机械部分也由此收益,包括播种机,收割机等设备也不断提高质量,采取最先进的技术。在收获大豆的销售问题上,大豆农也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选择直接将大豆出口,也可以选择把他们卖给食用油加工企业。在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开始阶段,阿根廷政府久持积极支持的态度。阿根廷政府创立了相应的技术部门进行研究,并对豆农提供技术指导。阿根廷大豆的出口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税收收益。

3 大豆种植面积扩大所带来的问题

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不同的争议。这些争议体现在农业本身,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从农业本身角度来看,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的扩大造成了阿根廷农业种植作物的单一化。此前传统的种植业当中,阿根廷的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而目前种植业向大豆倾斜,由此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农田中长期种植单一作物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也会造成土壤肥力的缺失。因为每种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如果长期种植单一农作物,会造成土壤某些微量元素的缺失,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在日后,必须施加更多的肥力才能维持土地的肥力,这势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这种情况并不容易在日后得到改观。原因在于,种植大豆也可也带来更多的收益,种植者不会改变经营模式。而且,目前的大豆的种植的耕地属于租赁性质。租赁者,也就是相关的经营者势必会在租期内使其利润达到最大化。[6]

大豆种植单一化还会带来其他问题,比如农村人口的向外迁移,农村地区人口流失。大豆种植业的发展趋势是土地的使用更加集中,由专业的农业公司经营。传统的由小规模的农户种植的模式越来越少。另外,由于农业公司大多使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机械作业代替人工劳动,这会造成农业工人的失业问题。相比乡村地区,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些因素就造成了农村人口的大量向外迁移。农村人口的向外迁移,意味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加剧。对于农村人口迁移的目的城市,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能源和食物供应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拉丁美洲国家城市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扩大种植面积在阿根廷还引发了森林破坏的问题。潘帕斯地区大多为草原地带,林地面积本来并不多。而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经营大豆种植的农业公司向北不断开拓种植土地。阿根廷北部的查科地区目前也成为大豆大规模的种植区。而查科地区存在大面积的亚热带森林地区。查科地区传统上也发展种植业。当地分散农户的传统作物有棉花,马黛茶和甘蔗等。但这些作物的种植没有大规模的造成森林的破坏。目前,阿根廷没有关于相关森林保护的法令和措施。而且大豆种植土地的不断开垦是受诸多当地政府支持的。这就造成在大豆种植土地的开垦过程中,大量的亚热带森林被破坏。这一点也引起环保组织的关注。

4 结论

阿根廷的大豆种植给阿根廷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以说是阿根廷重要的经济支柱。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在阿根廷各级政府的推动以及专业农业公司的积极参与下,阿根廷在近年来一直对大豆种植土地进行扩展。这种耕地拓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给阿根廷各界带来了收益,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革新,并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些都是大豆种植土地扩展带来的积极方面。然而,扩展活动也给阿根廷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例如,大豆种植的拓展造成种植作物单一化的问题。由此造成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平衡,以及土壤肥力的缺失。农业公司集中化经营带来了土地集中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失业问题。而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也给城市带来一些过快发展的弊端。另外,种植耕地向北扩展,带来了北部查科地区亚热带森林被破坏的问题。环保组织对此表现出担忧。阿根廷应该对此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制定更为完善的发展战略,才接解决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问题。

猜你喜欢
种植者阿根廷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比2020年同期低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重叠——2020年阿根廷Hello Wood建造节
阿根廷可能禁止敌敌畏和敌百虫的使用
踏花行论坛2016年非洲紫罗兰展作品选登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2009年花卉新品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