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园园
家校合作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朱园园
(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江苏高邮225600)
近些年,青少年心理危机极端事件,如离家出走、自杀等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事件给家庭带来了无法补救的伤害,也给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当然,对于这项任务,仅凭学校、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积极寻求家长的帮助,将家庭育人作用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载体,首先分析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原则,接着就家校合作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身心健康发展;家校合作;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指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三方进行联合教育,在此期间,并非家庭、学校直接联合。新时期下,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教育体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工作中,渐渐冲破传统理念的框架,教育体系不再是单纯地依赖学校教育展开,渐渐将视线转移到家庭、社会,三者各司其职、互帮互助,为教育教学事业长远发展助力。在高中阶段,当三方中的某一体系与另外两种体系进行有机联系时,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更新颖、先进的教育理念,即家校合作、家校共育。那么,在家校合作视域下,从哪些方面入手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呢?本文对此简要阐述。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重心放在了身体健康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方面的健康。实际上,只有身心健康,才算得上是健康的人。近年来,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了当代教育教学中的新方向,在此情形下,广大群众愈加关注心理方面的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当前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通常是以举办专题活动、心理健康讲座以及课程渗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还远远达不到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心理需求。其一,高中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人力、财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很难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二,学校只是学生教育的一方面,如若缺乏家庭教育的支持,那么就无法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此时,家校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家校合作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到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促进家庭、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更好地顺应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心理需求,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经济建设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当地经济发达,那么教育发展也会更加迅猛。反之,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教育硬件设备、资源等都有些欠缺,要想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就需要理论、实践不断优化和完善。然而,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功效,踊跃投入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与学校、教师构建优良的互助关系,为学校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帮助。二者合理分工、互相帮助,则能够得到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学校、教师以外,家庭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转化也有着极其鲜明的意义。一方面,假设家长可以第一时间意识到某些方面的不足、欠缺,并且及时改善,那么就可以给孩子构建优良的成长氛围,有效降低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率;另一方面,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疑惑时,如果家长能够迅速干预,予以良好的情感关怀,那么也可以有效预防孩子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广大家长的支持、配合,当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工作有一种高度信任,能够与学校、教师和谐交流,且积极反映孩子的情况,配合学校以及教师进行心理危机应对,那么就能够形成心理危机应对合力,提升心理危机应对的质量和效率。这就充分说明了一点,即家校合作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信息共享关系着家校合作的质量,如若信息共享出现问题,那么就很容易使家庭、学校以及教师之间产生误会、矛盾,甚至出现冲突。具体来说,家长、教师之间的兴趣点存在差异,二者在交流、互动中如若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态,未能站在彼此的角度看待问题,那么就会“不欢而散”,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所以,家长与教师应当积极交流,了解双方的期望以及学生的需求。而且,家校之间的联系如若延伸至学生,让学生明白家长、教师为了自己的成长发展付出那么多精力,那么学生也会更加体谅家长、教师,更配合他们的工作。
纵观以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发现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即对于学校而言,家长常常扮演着“教育对象”或“教师助手”的角色,在彼此的合作中将重心放在了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知识的传授上,以此引领家长树立健康、积极的教育观念,积累丰富的育儿知识和经验。而且,要求家长支持、配合学校或教师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学校并未将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对象。显然,这并不是双向互动,而是一种单向传输,不利于家校合作的长远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相关学校要适当改变,做到相互尊重,即尊重家长的地位,家长有权利了解学校的教育和孩子的在校情况,学校要给家长搭建“听课”“检验作业”“观察孩子表现”的平台。同样的,家长也要对教师付出的劳动表示尊重,切忌将学校当成批判对象。除此以外,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将自己当成是“学习者”,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推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家校合作下,家长、学校以及教师友善沟通,达成共识,一同制订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对家长、学校以及教师抱有高期望,通过划分目标,将其转变成责任,并且责任到每个参与者,大家共同努力,顺利达成理想的目标。构建优良的家校关系,旨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然,还包括以下内容,即给家长带来动力支持,带领家长学习先进育人知识、经验,提高教育技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不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学校、教师,彼此的合作都不只是一项必须达成的目标,关键在于合作的过程。但该过程无法做到一帆风顺,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离不开家长、学校以及教师的坚持和努力。就家校合作来说,普遍有以下合作关系:默契的合作关系,互相学习、支持的合作关系以及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合作关系。三方的关系随着合作进程而变化,呈现出由低层次逐步过渡为高层次的趋势。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为教育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基于家校合作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教师可以试着将信息化技术利用起来,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方式,加大家校共育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的宣传力度,增强家庭、学校以及教师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明确家校共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的积极作用,有意识地提升家长的合作意识,使家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为强化高中生心理素质带来帮助。为了促进家庭、学校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通过邮箱、微信班级群或者其他信息平台与家长取得联系,彼此了解学生在学校、家庭中的表现及其心理状况,让家长更加认可、配合教师的工作。相关学校还可以适当采购与心理健康辅导相关的读物,并且将其发放给教师、家长,让他们从中积累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积累教育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者进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教师以及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加大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家庭、学校以及教师增强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理念的落实做好铺垫。
家校合作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积极健全、完善家校合作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预防心理危机,而且,当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干预,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状况,让他们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健全、完善家校合作的内容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构建家校合作体系。相关高中学校可以就家校合作制订相关的制度、保障机制,为家庭、学校实施心理教育辅导提供指导。其二,以家庭为单位,设置家庭信息数据库。当新生入校时,为其分发“家庭信息表”,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写表格。教师可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于更好地与家庭交流、沟通。其三,展开家庭调查工作。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学校可以向每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带回家中,由家长填写。这样一来,则能够对各个家庭在家校合作方面的诉求、建议等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对症下药”,更好地消除家长的担忧。其四,搭建咨询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如家长会、家访或者电联等开启咨询服务,在此期间,家长可以虚心请教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经验,或是提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问题,由专业的教师进行答疑解惑,让家长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援助。其五,紧抓家校共育。从家校共育切入,制作“沟通卡”“家长函”等材料,家长可以从中积累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能够加强和学校、教师的联系。总的来说,家校共育应当是切实有效并且持之以恒的,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家长共同努力,引领高中生筑造美好明天。
基于家校合作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庭、学校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它关系着整体教育的成效。在正式沟通之前,相关高中学校应当注重对学生日常心理行为的观察、记录,从多个角度切入,做到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当学生出现一些心理危机事件后,要深刻了解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探寻相关信息,客观地分析学生的情况,使家长意识到学校、教师对每位学生都是非常关心的。当然,在此期间,切忌忽视家长的需求、担忧,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在正式沟通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对家长的顾虑、行为表示理解,有效消除家长的防备心理;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一味地埋怨、指责,而是要有步骤地引导,理智分析,对于极易产生摩擦或矛盾的地方,要耐心、用心解释,说清真实情况,努力获得家长的理解;眼光要长远,为学生今后成长发展做打算,让家长体会到学校、教师在培育学生方面是与家长同符合契的,旨在引领学生走出心理困境,走出心理阴霾。另外,沟通难度较大时,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时刻保持尊重,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想法、意见或建议,尽可能地建立融洽的沟通氛围,为家校合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我国各地高中学校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当然,即便如此,依旧会有个别学生出现心理危机,这点不可避免,对于这类学生,特别是休学或其他情况的学生,教师也要重视对这些学生的关心、关爱,定期对其展开心理关怀、心理辅导。不仅如此,还要为这类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如,分享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利用线上平台为其答疑解惑,辅助学生学习,有效减轻学生或家长因心理危机而影响学习乃至高考的担忧。对于经济上有压力而无法正常接受治疗的家庭,学校可以适当伸出援手,如补助、组织捐款等,有效减轻其压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家访、电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争取家庭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肯定与支持。
总而言之,家校合作是现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热门课题,要想进一步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教师就必须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积极构建教育合力,为学生构建坚实的“保护墙”。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从转变思想观念、丰富合作内容、优化沟通方式以及予以关怀支持等方面入手,高质、高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力学生拥有阳光、向上的心理状态。
[1] 缪祝意,邓碧兰.家庭因素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1):38-43.
[2] 张福娟.基于家校合作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9(12).
[3] 刘烈文,吴瑶.家校合作共促高中生应激和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1(10):233-234.
[4] 刘悦.浅谈家校共育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J].互动软件,2021(7):3758.
[5] 孙欣.浅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0):1360.
[6] 荆荣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开展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4):60.
[7] 梁剑玲,陈晓新.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5):12-17.
[8] 李芬,王夕娟,国红.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J].文渊(高中版),2020(8):27.
[9] 孙晓丹.基于"家校互联"的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青春岁月,2019(26):264-265.
G441
A
1002-7661(2022)24-0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