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栋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高校中的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场所,社团管理的有效性关系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现阶段高校社团管理模式过于落后,社团活动中育人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因此,高校还应明确社团管理育人优势,积极创新社团管理育人模式,用新颖的教育手法,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社团是高校课外活动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育人体系中,社团同样承担着教育学生、塑造学生思想价值的责任。社团活动中,学生会在加入社团后与同伴相互交流,分享自身对某一事物的认知与看法,使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在自身兴趣爱好的驱动下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相互促进,助力学生能力、素质的进步与发展,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各类高校中,学生会将社团作为课外的主要实践活动,高校可通过社会管理,及时发挥社团对学生的教育优势,引导学生自我提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
除此之外,信息时代中,社会互联网水平不断提升,上网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中的重要行为,各类良莠不齐的思想会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产生极大冲击,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思想观念。所以高校需要借助社团管理,全方位的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学生校园生活的全过程,转变学生思想意识,传递符合社会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社团管理主体为学生,高校在学生创办社团后没有给予学生完整而专业的指导,使得校内社团管理缺乏系统的规划,社团管理流程不规范。在此基础上,社团在组织各项活动时,无法满足学校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社团组织管理目标不明确、社团育人效果不佳、成员积极性不高等方面。不仅如此,合理的规划有助于凝聚社团管理中的各类资源,统一、集中地对社团成员进行管理,但社团规划不到位则会使学生丧失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严重影响着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不利于社团的长远发展[2]。
社团管理模式是保障社团育人效果,增强社团管理效能的基础。然而在多数高校中,其社团管理依然采用“树状”管理模式,各个社团中的组织结构单一,社团审核、内部沟通等管理问题反馈机制不晚上,社团之间互动差、管理信息不流畅。最终导致高校社团管理难以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社团的共赢局面,且多数社团的管理方法、运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各个社团所组织的活动相似,社团育人特色不明显。
为增强社团对大学生的育人效能,在创新社团管理模式时,高校还应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多层参与社团管理,大力支持校内的社团活动。首先,高校应结合校内社团活动特点,分析社团管理中的师资需求,随后配备专业的教师,使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使其科学规划社团管理,明确社团管理目标[3]。其次,改变传统“树状”管理模式,构建多层次的社团管理框架,分别由学校、教师、指导员、社团规划社团管理,优化社团管理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力培养等内容融入社团管理,保证社团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最后,社团管理中,高校应整合可利用的管理资源,各层级管理者需要相互沟通,积极交流,全方位为社团工作而服务高效解决现阶段社团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在创新高校社团育人模式,提升社团管理质量时,高校还应重视社团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具体来说,高校在配备社团管理指导教师时,应聘请有社团活动管理、组织经验的教职工,核查其综合能力后使其正式指导校园社团管理工作,参与到社团管理、社团活动组织的全流程中,落实其指导责任。使学生在专业、完整的指导下,规范社团管理中社团活动审核、活动策划、社团招聘等基础工作。在此期间,相关教师需要加强社团管理中的监督,跟踪社团管理工作,与学生共同分析社团活动中活动策划、人员考核、经费申报的具体实施方案,精准的扶持校园社团,以此保障社团内部活动的有序性,凸显社团活动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4]。
高校社团管理的本质是为学生成长而服务,所以为使学生社团承担起大学生的教育责任,有效培养学生各项实践能力。相关人员在社团管理中,还应准确的分析高校分析育人需求,调整社团活动方向。具体来说,高校应集合所有可利用的社团管理资源,从管理理念、管理设备、人力等方面,夯实社团管理基础。然后根据现阶段大学生能力、素质、思想意识的教育需求,调整社团实践活动、文化活动的设计方案。与此同时,高校可按照社会发展趋势,寻找学生社团的“发力点”,总结社会需求,促进社团活动的社会化,为学生接触社会、回馈社会创造机会,有效的在社团管理活动中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认知思维,使学生在实践性的社团活动中,其团队协作、语言表达、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形成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思想认知,顺利完成高校社团管理的育人任务。
后勤保障是高校学生社团长远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创新社团管理育人模式时,高校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后勤保障,推进社团管理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应及时建立严谨的学生社团后勤管理机制,保证社团活动经费申报、审批的有序性。目前,高校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内部成员,但经常会存在经费少、难以满足活动经费需求的情况。所以学校在社团管理中,还应重视社团后勤保障,合理为社团活动提供资金、安排场地,使社团活动能够持续组织,促进学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社团活动、社团管理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另一方面,为增强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价值,高校还应加强社团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社团储备更多后备干部,同时加强培训,针对性的培养其管理能力。使其具备社团管理中活动策划、人员管理、经费筹集等基本能力,为后期的社团管理打好基础。
在新时期的学生社团管理育人模式中,高校还应利用社团活动、社团管理活动,落实校园与社会中的思想价值引领,推进社团文化建设。高校育人体系中,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是高校育人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创新社团管理方法时,高校需要明确大学生培养要求,正确领悟“价值引领”“思想引领”的内涵,从而在社团中进行文化建设,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价值观念。除此之外,在推进社团文化建设时,还应结合社团类型,分析适用社团的特色文化,正确、合理的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比如,对于体育类社团,其价值引领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体育竞技观念”等,相关人员在管理社团时,应在体育类社团活动中传递优秀的体育价值观念,使学生养成正面、积极的体育运动挂念,树立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而对于文化类社团,可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团文化建设中,用贴合社团活动的文化内容,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更为系统的学习相关文化,有效的引领学生思想价值,逐步达成社团管理育人的基本目标。
综上所述,为在高等院校中落实全方位、全流程的育人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高校还应积极创新内部社团管理模式,强化其在学校发展中的育人效能,用特色化的社团活动,端正学生思想态度,塑造学生良好品质。同时根据新时期社会各行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进一步创新社团管理模式,细化社团管理中的育人内容,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