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文 高 旭 冯永军 陈永君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辽宁·鞍山 114051)
传统教育是学科导向,遵循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原则,教育模式倾向于解决确定、线性、静止、封闭问题的模式,知识结构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系统和完备性,教学设计注重学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需求。教师授课主要是根据教材,把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陈列于课堂,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现有教育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过程以考试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以理论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经验传授,教师易照本宣科,满堂灌教学难改变,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接收质量差。教学设计缺少从学生思维出发的引导,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与动机;实践教学环节过于理论化,只对部分内容进行少量观察和验证实验,缺少创新实践环节;考核方式以理论考核为主,学生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与机会,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差。
科教融合是高校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存在着科教融合制度体系不健全、科教融合教学模式不完善、科教融合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长期阻碍着教师科研反哺教学工作的开展。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骨干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较少,导致教师科研工作与本科教学、科研训练以及创新训练相脱节,专业知识应用困难,不同学科交叉困难,多数本科生几乎没有接受科研训练机会,造成毕业生无法适应未来的工作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和新工科建设具有极大的负面效应。[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少支撑平台,创新实践活动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与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创新实践活动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无法从现有体制上保障创新活动的可持续进行,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低,或者有些学生和教师希望参与创新活动,但又找不到切入点,导致创新活动无法广泛深入持续开展。[2]
因此,教师迫切需要改变现有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将最新工艺、最新科研成果、学科最新动态融入本科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学科前沿,引入交叉边缘学科内容,将教学与科研训练、创新训练、知识应用紧密结合,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将科研训练、创新训练、学用结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调动资源服务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常态化发展,建立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创新育人的长效机制;整合教学与科研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为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支撑平台,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以成果为导向,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构建教学与科研训练、创新活动、学用结合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育人模式、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创新。该模式把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活动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科研训练、创新训练、学用结合有机结合起来,把完成教育任务、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和完成科研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将课程教学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结合起来,强化实践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过程突破固有课程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承担重点科研项目骨干教师的科研优势,根据学科方向差异和个人特质承接课程不同内容,交叉授课,把每位教师最新科研成果、最前沿的技术及学科前沿动态作为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引入交叉边缘学科内容,实现授课内容与教学风格的融合与优势互补,让学生了解学科尖端的科研发展,拓展学生创新思维。[3]有效解决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骨干教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较少困境,把教师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和创新教育优势。通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本专业学科前沿最新动态,开阔学生眼界与思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体验一种全新的研究型学习乐趣。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独立完成课题等过程,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领域,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建科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新理念,构建创新型工程师培养复合式生态系统新模式,开辟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机制新方法,解决高校科教融合难题,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深度研究成果,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新模式和新方法,提升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针对科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开展育人模式研究,以项目化为手段,以科研项目为载体,通过科研平台和学科团队构建学生培养的新环境,构建学生开展研究的专业生态,构建教师科教融合的新体系。通过开展研究型教育,为学生提供研究基础、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培养环境,助推学生工程能力提升和人才质量提升。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研究环境缺失、研究兴趣低下的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等综合素养培育缺失的问题,解决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骨干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较少,导致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本科生教学、科研训练以及创新训练相脱节的问题。
大胆创新,课程中增设专题训练环节,根据既定的机制和制度,依托科研平台和学科团队,由项目负责人牵头,结合研究项目、研究方向与学生专业建立研究团队,按照既定方案开展学生吸纳和遴选工作,优选一些本科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并根据团队布局组建科研训练小组,确定研究领域和方向、课题,将教师科研项目分解成若干专题训练子课题,明确训练内容、任务、目标和要求。通过构建稳定的科研项目小组开展技术攻关,系统开展研究培训和训练,实现学生研究与课题完成的有效衔接,达到系统、全面和专业训练的目标,实现成果输出,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体验最新科研成果,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目标动力和持续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一起完成项目过程中,自发学习专业知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出更多更好解决方案;根据实验数据,撰写科技论文,申报专利,达到培养个性化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实现论文和专利成果的发表和获批,实现科研项目中本科生贡献的逐步提升。
以目标为导向,制订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把教育理念更新、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创新创业”理念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在教学各环节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构建起全新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体系,依托科研平台和学科团队构建稳定的创新创业团队。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并组织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吸纳大量本科学生加入团队开展创新训练,将教师科研课题与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相结合,通过科研活动带给学生全新体验,让学生在科研训练中进行一些创新实践与探索,凝练创新训练选题,优化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计划。一方面教师在完成科研项目同时,带领学生完成了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解决了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没有动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以真实的项目为素材和背景,开展有切实需求的创新活动,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通过创新团队建设和个性化训练,为广大本科生提供创新设计的平台与环境。重点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创新载体不足、以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少支撑平台、创新实践活动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参与创新教育找不到切入点等问题。
建立课题组组建、管理、经费、运行及学生选拔、指导、成果管理等制度,规范创新训练形式和运行模式。根据制定的机制和制度,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增加培训环节,系统开展创新训练,实现学生所学与创新训练课题的有效衔接,达到系统、全面和专业训练的目标,实现成果输出。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协同推动作用,鼓励并组织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参加各类创新设计大赛,以竞赛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通过大赛来锤炼学生,检验学生创新能力,达到“以竞赛促实践,以创新促教学”的目的,通过获得奖项激励学生创新热情,引导学生持续开展创新活动。
开展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应用训练,建立创新团队建设、管理、经费、运行及学生选拔、指导、成果管理等制度,规范学用结合创新训练活动形式和运行模式。提升知识学习的目标性、专业性、针对性,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重点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学用分离、目标模糊、动力不足的问题,知识应用、知识综合和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工程意识淡漠、工程能力不足和就业需求脱节等问题。
由团队教师牵头,结合学生专业、专业竞赛主题建立学用结合团队,确定方向、课题,明确训练目标和任务。吸纳大量本科学生参加大赛。以国家、省级专业竞赛为牵引,以竞赛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载体,通过大赛来锤炼学生,围绕创新训练成果开展专业竞赛的组织和筹备工作,通过课题研究全面综合检验训练成效,通过参加竞赛获奖项激励学生创新热情,激励更多同学参与专业训练,实现学用结合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
学生作品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与动力,体现创新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强化和促进作用,实现课程训练与科研训练、创新训练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
在该培养模式中,学生是其中的主体,以兴趣驱动原则,调动学生的创新激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科研训练、创新训练、学用结合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从科研训练的选题,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凝练创新创意的思想,到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学生自主参与,指导教师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以目标为导向,科研训练为支撑,大赛为载体,探索通过科研训练凝练创新课题、创新大赛检验科研训练成果的有效途径。将创新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层次多样,涵盖科研项目、创新竞赛项目、设计大赛项目、学生自拟项目等创新实践活动体系,为学生搭建开放实验平台、课外科技训练平台、创新实验平台,通过撰写科技论文、完成创新作品、创新大赛检验科研训练、创新训练成果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原动力,实现课程训练、科研训练、创新训练相结合。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职业能力,创新训练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用结合又可促进课程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支撑,它们具有共同目标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推动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多位一体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及创新训练紧密结合,建立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个性化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用结合及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团队科研优势,以兴趣驱动为手段、科研攻关为纽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融知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团队协作型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体系。贯穿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满足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