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路径探讨

2022-03-16 11:47刘祥欣
读写算(上) 2022年6期
关键词:劳动活动教育

刘祥欣

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路径探讨

刘祥欣

(青岛山东路小学,山东青岛266000)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体现出劳动教育的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主要围绕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路径这一大问题展开探究。在分析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的意义和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关注学生年龄,选择合适主题;创新活动环节,体现劳动引导;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劳动素养;加强师生交流,增强学生收获等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具体路径。

小学教育;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结合落实

在时代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绝大多数学生在家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里长辈的过度溺爱,不许孩子做一切家务活劳动,也不要让小孩参与各种各样社区实践主题活动。而且,学校对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过高,开展的劳动教育效率堪忧,令一些学生没法接受成长的全方位教育引导。在这样的教育情形下,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把握基础劳动专业技能的良好环境,大多数学生欠缺劳动观念,没有产生劳动素质的良好机会。对于这类教育状况,小学阶段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是否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依据学生在校的详细情况,探索丰富多彩的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可以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过程中时,教师必须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自身特点,将劳动教育在课程开展中顺利融入,为学生提供整体教育环境,刺激学生对劳动教育正确观点的形成,激励学生积极主动进入到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中,慢慢塑造学生恰当的责任感与具体的劳动素养、实践水平等。

一、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的意义

(一)全面改善学生劳动素养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将劳动与技术性教育列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除具备实践活动培训的主要特性外,还将以“劳动与技术性”总体展现课程内容,其实际意义是广阔的。由于小学学校在执行劳动与技术性教育的活动中,通常会让学生利用一定的实践工具对指定的目标开展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劳动操作流程中了解实体材料,把握应用劳动专用工具的专业技能,掌握使用的工艺流程,慢慢能够使学生收获劳动的专业技能,逐步改善学生的整体劳动素养。

(二)提高学生的成长素质

在开展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融合的环节中,要合理地将学生本身的脑部活动、体力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融合开展,让学生接受更全方位的素养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知识类课程不具有的别样价值。学生在综合实践环境中,对其中的劳动环节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学生亲自参与其实践活动,获得劳动专业技能,这种状态是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与专业知识中没法取得的。劳动教育具备融合每个课程内容专业知识使用价值的优点,在综合实践中的劳动环节中,学生能够全方位运用不同科目的基础知识,不断加强本身的劳动工作经验,增长学生的见识。在进行劳动教育的环节中,教师通过给予学生适度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劳动,在劳动的环节中学习,协助学生把握很多的专业知识,使其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创建优良的“三观”,最后完成让学生接受全方位教育的总体目标,实现对学生成长素质的积极引导。

(三)增强小学综合实践质量

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使其探究活动不限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此,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水平,也可以激起其实践的主动性。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塑造学生喜爱劳动、重视劳动的思想观念和专业技能,并在劳动中产生团队协作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专业技能和对劳动的深入了解,得到较好的实践素质,在推动学生全领域提高的前提下使其能发展本身实践视野。除此之外,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内容的融合与优化也合乎素质教育总体目标,是劳动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体现出综合实践课程开展对学生的新要求,有益于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收获的不断增加,表现出对学生个人综合实践水平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质量的提升。

二、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的结合点

小学生本身的智商发展还不够完善,没有创建优良的价值观,欠缺实践能力。对于这种难题,教师必须对小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在小学劳动技术性教育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巧妙融合中,教师必须确立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便于充分发挥二者融合的教育功效。

第一,教师最先要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和实践背景,让学生在具备主题元素的操作和辛勤劳动中,激起和塑造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喜爱劳动、参加劳动。第二,教学内容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紧密联系,切勿枯燥乏味、步骤性地完成课堂教学具体指导,那样既不利于小学生对参加劳动的爱好的塑造,更不利于对他们劳动自学能力的塑造。例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怎样栽种绿色小植物”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主题开展课堂教学,正确引导学生用材料搜集法、学习培训观察等,掌握家庭养殖绿色植物的具体步骤和常见问题,并借助在教学中的沟通和共享,掌握不一样的家庭绿植的生长习性和浇灌方法及其常见问题都不一样。这样,学生既把握了劳动技术性,又领悟到了课外知识,也塑造了自主学习和积极主动学习培训的态度,和对日常生活、劳动的责任感。第三,要合理融合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内容,确保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培训的针对性,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参加环节中更全方位地完成了解劳动教育内涵的教育过程,增强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相融合的质量。

三、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的具体路径

劳动教育是小学生得到劳动感受,产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性和劳动专业技能的基本教育,作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开辟创新,不断改善教育效果,推动学生劳动素质的塑造。小学劳动技术性教育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融合,是当今课堂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小学学校与教师应当有效探究当今小学劳动教育现况,把握优秀、科学的实践活动教育方式,制定清楚明了的课程目标,根据差异方式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内容,正确引导学生塑造劳动素质和提升劳动工作能力,完成学生劳动水平与实践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也让学生的成长素质获得提升。

(一)关注学生年龄,选择合适主题

针对小学生来讲,日常生活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关键媒介。在校园里积极拾起纸条、放正课桌椅,这种也是劳动。假如全体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那样的劳动,就不容易认为自身在做“粗活脏活”了。教师应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从有意义的事的劳动开始做起。在劳动中激发潜能,塑造认真负责的精神实质,感受劳动使用价值,提高劳动工作能力,塑造“劳动创造财富”的意识,并把劳动最辉煌的传统美德发扬,把喜爱劳动的大道理转换为积极开展劳动的身体力行中去,是小学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融合的重要思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与教师需要以学生的操作和经历为基础,在多种多样的实践中正确引导学生把握研究的方式要点,在动态变化中完成对主题活动全过程的落实,引导学生在合适的主体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推动学生的发展。

首先,对于低学段学生,如一年级学生,需要从入校开始逐渐塑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核心理念。教师则可以将此作为学生参与劳动综合实践的主题,从最主要的学生整理学习文具、书包等入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具体指导并示范,传授给学生一些劳动的办法和方法。如临睡前整理书包时,检查作业是不是放入背包,对比课程安排放好授课要采用的书籍和学习用品等,渐渐地学生便会产生独立整理书包的意识,掌握整理书包的技能。次之,对于高学段学生,学校可以为学生选择主题劳动技能竞赛。如在每一年的五一劳动节都举办一些劳动技能竞赛,评审团由父母出任。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外综合实践,要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如在节假日,学生为伤残人、独居老人打扫清洁卫生、清扫校园附近的大马路、照料留守老人等,推动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走出校园,运用劳动技能服务社会大众。

(二)创新活动环节,体现劳动引导

劳动不但造就了美,还为社会大众打造了幸福的生活。教师必须把劳动文化教育和其他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劳动文化教育渗入每节课堂教学中。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结合到一起,通过一定的操作,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劳动技能,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也可以高效地提升其劳动主动性。这种方式体现了对具体活动的创新,体现劳动引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效率提升的具体结果。

例如,教师可以渗透语文课程内容,让学生写下劳动后的开心情绪;在美术课程渗透环节中,能够把劳动文化教育融进绘画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画笔画出大家劳动时的情景等。促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对学生的多样化锻炼。学校将不同课程内容和劳动教育结合到一起,能让学生更喜爱劳动,积极主动沉浸到劳动实践活动中。针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劳动技术性难题,教师需要立即给予具体指导,如协助学生整理实践构思和实践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生的详细缘故、具体指导学生实际改善的方法等,为学生提供支撑和激励,激起学生的劳动主动性。可见,这种渗透学科知识以体现对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投入程度,体现出劳动教育内容更广泛的内涵,落实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三)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劳动素养

小学教师在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融合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实践活动整体环境,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地协作研究,塑造其手脑并用提高学生的劳动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能着眼于实践活动真正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对劳动的全面了解。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难题是创建和创造。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时,要把参与劳动和学习科学紧密联系起来,不断丰富具体的实践内容,激起学生的劳动兴趣。如今的小学生生活丰富多彩,知识层面非常广,丰富实践内容正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

例如,在开展制作手工制品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具体动手想法,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认知及能力基础水平上,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组员开展有效排序和有效职责分工,博采众长,制作手工制品。这样既能塑造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塑造团队精神,又能让学生在充满趣味和多样性的劳动课堂实践中,把握劳动专业技能。教师要从现实方向考虑,制订相对应的实践活动教学方案,并逐渐引导学生学习手工艺品方式和实践活动内容。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先给学生叙述手工艺品的做法。以学生了解的存钱罐为例子,教师从存钱罐原材料的挑选、专用工具、设计方案规则、做法及常见问题这些层面,为学生从概念和操作层面全方位解读实践活动。在学生对存钱罐的做法拥有全方位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储物罐的制造为主题,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在校园里收集废弃的塑料瓶子。随后教师可给予学生专用工具,激励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让学生确保制作过程中的安全。在实践中,教师要保证讲述内容的丰富性,并从制作的难度水平、劳动的含义等领域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以促进学生开展劳动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对实践活动和实践信息的了解,促进学生产生更有效的实践感受,逐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四)加强师生交流,增强学生收获

小学生在个人情感方面十分需要来自教师或是父母的认同。因而为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的融合活动中,教师在教育引导中可搭建全方位的评估体系,对学生多开展激励评价,塑造其较高的劳动激情和实践活动自信心,并高度重视学生的具体难题,在促进学生全领域提升自身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充分重视优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效果,需要重视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点评,塑造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团队协作观念,激励学生手脑并用,充分发挥自己掌握的劳动技能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理解,持续增加学生的实际收获。

创建良好的师生沟通交流环境,是小学劳动教育和综合性实践活动融合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的劳动实践水平进行有效思考,根据自己的不足发掘改善方法,进而让自身得到更快的提高。教师需要健全的评价指标,在其指导下与学生进行友好、高效交流。教师可以从劳动技能、实践知识、综合表现等各个方面开展整体评价。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对应的劳动成果,让学生和学生进行学习交流、表达个人见解,进而丰富师生交流内容,增加学生对个人真实水平的全面认识,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收获。

四、结语

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是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落实的重要媒介,小学学校与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成长情况,适度开展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融合,切实落实劳动教育,使小学阶段学生更迅速地产生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增强学生全面发展效率,真真正正让劳动教育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中获得质量提升,提高学生成长质量。

[1] 张厚群.让孩子在劳动体验中成长[J].未来教育家,2019(11):67-69.

[2] 冯光国.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区域实践——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J].现代教育,2019(10):10-12.

[3] 章波,崔凤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补上“缺失”的劳动教育[J].教育文汇,2018(10):13-14.

[4] 章振乐.基于新劳动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以“开学活动”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04):57-60.

G40-015

A

1002-7661(2022)16-0081-03

猜你喜欢
劳动活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六小”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