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宇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近两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推动全社会形成了知史、学史、懂史、用史的良好风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首尾部分集中收录了202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与历史相关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历史自信”这一新命题提供了理论遵循。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认为“这次全会《决议》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向党内外、国内外展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1]。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再次强调,“全党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是为了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2]545,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性。分析、弄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自信的重要论述,要从整体上概观百年大党的清醒与成熟,从理论、实践、现实三重向度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在深刻剖析国情、党情、民情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具有方向性、指引性的理论界说,有其独特的来源支撑。
自信离不开成就的堆砌沉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根源于生产力所创造的物质性前提以及在思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战争年代,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建设时期,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改革岁月,再到“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的时代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中华民族走上了繁荣富强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付出汗水、鲜血,经受住了来自国内外多重考验和挑战,推动党和国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以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组织力、引领力持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2]6-7。
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3]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量,是贯穿于世界历史的“剧中人”,也是书写和创造波澜壮阔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剧作者”。回望过去,“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群众观和群众路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气概,真正地做到了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谋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4]103的深化改革,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脱贫,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209的生态建设,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9的精辟论断,无不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和根本立场。历史告诉我们,人民是国家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党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奋斗目标,始终携手人民共创伟业,体贴民意,赢取民心,为历史自信奠定了深厚的力量保障,也为党继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引领中国人民成长和崛起提供了方向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2]514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融入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基因血脉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为中华儿女为国为民接续奋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将其内涵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7,集思想和信仰、智慧和情怀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指导性。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和主干,在党的百年历史奋斗中培育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了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最为坚固的精神“城墙”。历史告诉我们,“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2]137,党的伟大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应具备的理论风骨和实践态度,在伟大精神的指引下,党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百折不挠的自信风貌。
中华文明五千年,孕育了深远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强大的内聚力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文化滋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辩证逻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的历史智慧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被传承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发挥着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5],多次引经据典,充分展现了其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信仰。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4]33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诠释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神形兼备”的融合和统一,深化了党和人民的文化信仰和历史自信。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蕴含着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从党成立之初到现在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反对腐败一直庄严地写在旗帜上。在“反腐倡廉”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必胜信念,明确发展方向,把惩治腐败放在了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位置,明确了“反腐倡廉”在党建工作中的战略定位,划出了“最严党纪”的底线和防线。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整顿党风,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以重点带全面、积小胜为大胜的良好局面,治“歪风”正“官帽”走向纵深,同时封堵“边缘死角”。《决议》在深刻把握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基础上,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要管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毅力。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要想永葆青春活力,就要坚持自我革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2]14,在持续奋斗中清除病症、实现净化、日臻完善。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中华民族向来主张“天下一家”,追求“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在继承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天下情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是完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生的政党,更是致力于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具备世界眼光和宏大格局。支援世界各国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推动国际减贫事业,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民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行动,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的解答,旨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涵盖精神世界塑造和现实世界改造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深化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认同、发扬历史主动等多种路径进一步笃定和践行。
历史认知从哲学角度来讲是认识论问题,是在一定的范畴或域境下对历史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认知而非单纯的直观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2]546,只有深化正确认知,纠正错误观念,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历史定力、锚定发展目标。
1.构筑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
没有历史知识,历史思维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必须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军史宣传教育,“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2]546。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诸多“拦路虎”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研读历史能够起到一种“清醒剂”作用,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加深理解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的深刻内涵,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强化自我修炼和自我约束。
2.树立大历史观和唯物史观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想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就要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纵向和横向双维度把握不同历史阶段和历史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表征,正确认识历史发展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决不能割断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采取简单否定或者个别抹杀的方式来对待历史,要从科学的视角出发认识世界、对待历史、展望未来。
历史是集体记忆的一种形式,同时历史又是一个民族国家的轨迹,承载着共同的民族记忆。这种“集体记忆”与“民族记忆”以历史认同为基础,当历史认同消失了,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也就随之消失了,“灭人之国,先去其史”,其道理也就在于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认同是党和人民历史情感的必然流露,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必要条件。
1.加强对党的政治认同
恩格斯曾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和政治保障。历史认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发展历程、实践结果及其影响等产生的情感倾向、积极评价与认可肯定的态度,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及伟大成就的确证与肯定,其核心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我们要以对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认同为基础,以历史经验认同为重点,以创新理论认同为精髓,以崇高精神认同为灵魂,以先进政党性质认同为根本,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毫不动摇地坚持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
2.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人归根结底是历史的存在,前有所承,后有所启,只有明确知道自己的归属,领悟自己生命的根源,才能真正对社会、对国家、对历史有所担当。历史认同的本质是历史价值观的表现。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提出,要了解本国历史就要“随附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因此,家国情怀是历史认同的典型例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也明确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8]党和人民只有在内心深处对历史文化产生共情和认同,才能真正将理想信念落实到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中。因此,增进历史认同感就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历史认同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凝聚起中华民族最为深沉质朴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爱党、爱国家和爱社会主义教育,走近红色基地、聆听历史,砥砺强国之志。
历史主动是建立在历史认同和历史自信基础上的行动与实践,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过程的重要精神品格,在历史自信—历史主动—历史伟业—历史自信的双向逻辑链条中,历史主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坚定历史自信,绝不是安于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而是应当保持昂扬向上的历史主动精神,真抓实干,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1.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探寻历史深处,从大国兴衰、民族续存的悲喜剧中不难发现,党和国家能否振兴、富强,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民族能否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分析和把握,关系历史主动精神发挥的方向性问题。“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2]51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9],顺应时代呼声,认清历史方位,明确前进方向,确定发展战略,破解“卡脖子”问题,增强“嗅觉”“味觉”“听觉”的灵敏度,进而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战略和举措。
2.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历史具有鉴往知来的价值功能,“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10]。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总结历史经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表现。《决议》对党百年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概括为“十个坚持”,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对百年党史进程和实践经验作出的理性诠释,为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提供了经验启迪。
唯有坚定历史自信,我们才能主动和主导,才能自觉和自强。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自信的重要论述,以坚定历史自信反省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对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深化“四个自信”从而推动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具有特定政治目的和现实企图的唯心史观,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就、丑化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攻击党的领袖人物和英雄人物、颠覆社会公众对党史国史的认知共情等为主要表现和基本手段,以所谓还原历史真相为幌子胡乱分解、拼凑历史,危害极大。虽然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经过社会媒体、主流舆论的广泛批判,其泛滥程度和传播速度已受到明显遏制,但该思潮并未销声匿迹,一直在寻找可乘之机重新回潮,并且“改头换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隐匿表现形态、扩展传播领域、更新传播方式。因此,从虚无内容到策略手法,从扩散传播到政治指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波及面、危害性和破坏力依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决议》的说明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11]79-80从某种意义上说,坚定历史自信是驳斥“中国历史停滞论”“中国文化西来说”等观点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1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激浊扬清,反对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的不良倾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筑牢历史记忆、达成历史共识、树立正确历史观念,在全社会筑成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意识形态堡垒。
“四个自信”的提出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党中央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有过多次阐述和论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集中回答了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用不懈奋斗创造的辉煌成就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历史自信”新命题,要求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同时必须坚定历史自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提出的新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文化繁荣发展的高度重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和历史关怀。就两者关系而言,历史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前提与基础,二者的关系如同源与流。就“四个自信”而言,道路自信决定方向和命运,理论自信确立信仰信念和思想指导,制度自信提供根本保证,文化自信形成精神支撑和心理基石,而历史自信则为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坚实稳固的根基。从历史自信出发,可深化对“四个自信”逻辑起点的研究,从阶段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视域理解和明晰“四个自信”的核心要义和目标方位,进一步夯实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为党和人民赓续新辉煌奠定历史底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1]23。
马克思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3]中华民族这一庞大乐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下,奏响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最精彩的乐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竞争的双重阻力下,开始走下坡路,尽管诸多爱国志士采取了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各种方案,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面貌和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境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14]。党带领人民进行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过去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成就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8,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正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作出的理性选择。坚定历史自信,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自信,有利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从理想信念中获得“指路明灯”和“政治慧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自信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引,在全面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和回答了党“因何自信、何以自信、自信为何”这一时代课题,旨在进一步告诫和鞭策全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2]545。唯有历史自信,才能自觉和自强,未来更需要坚定历史自信,继往开来,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大胜利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