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答才,张 丽
(1.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19;2.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在习近平的眼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是自邓小平确立了思考理路和基本遵循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续写的华彩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鸿篇巨制逐步绘就,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之际,我们认为,惟以饮水思源的努力,才能汇聚继往开来的力量,全面梳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既是新征程中当代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面临的理论课题,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需要。
道路决定命运。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教训,使邓小平深刻意识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各国特色结合的重要性,在这一基础上,他逐渐清晰地概括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这样一条我们“自己的道路”[2]3的提法,并具体阐明了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新阶段、新状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被明确提出并加以强调,从中国特色的内涵角度凸显了我们自己的这条路最关键的成功密码,也就将这条不断探索着的道路,拓展为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成为区别于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崭新坦途。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华大地上得以确立,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夯实了基础。此时社会主义的方向是明确的,但到底怎么走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取得了探索的初步成果,但也出现了失误甚至发生严重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启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邓小平立足全局,深刻反思,在一系列重大问题、重要范畴中锁定“道路”这一关键点,于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163的命题,这是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也是他对这条道路名称的最初概括。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邓小平逐渐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65作为这条道路的名称。一方面,在首提“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163的讲话中,邓小平就阐明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3]163的观点。由此,当时具有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内涵的“特点”一词,因为对“中国式”一词具有制约关系,成为概括道路名称更合适的选择。随着探索的推进,从中国实际特点出发进行建设在实践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在概念表述中以中国特色代替“中国式”的必然性也随之增长。1979年9月底,由邓小平主持起草,叶剑英国庆纪念讲话就沿这一方向做出了表述上的调整,使用了“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4]217的提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方向是邓小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始终强调的关键,也是他科学预见对改革质疑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专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进行了限定性的强调说明,使用了“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4]14的表述。在此基础上,1979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邓小平从改革开放面临的各种问题出发,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置于四项基本原则之首并提了出来。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思考,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的表述。至此,这一表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概念名称被确定下来,其核心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今天仍在使用。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65道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用路线、原则、方针、中心等勾勒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在总结全会遵循的道路途径时,党中央使用了“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5]的说法,并明确了内涵其中的两条要义,即第一坚持包括社会主义道路在内的四条原则,第二坚持包括改革开放在内的激发活力的方针。(1)1987年赵紫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重点就中共中央当时再次强调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做了集中阐释。他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唯一的宗旨是为了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他进一步指出,中共中央认为,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路线的基本点是两条:一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条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两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参见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重要文献摘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1页。党的十三大在初级阶段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明了这一点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值得指出的是,邓小平在扩展其他方面建设的同时,也是突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就在肯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要创造高度物质文明时指出“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3]367关于改革开放,邓小平是以区分作为不能撼动的标志性质的基本制度,与作为可以选择的建设方法的具体体制机制,为对内改革明确对象,以敏锐的国际视野和宏大的战略思维,为对外开放开题破局的。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考察东北时明确指出,“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6]与此同时,他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创造性地指出当时有“比过去好得多的国际条件”,[3]127鼓励学习引进先进方法和技术等;关于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始终强调它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是要坚持到底的治国之本。这四条必须遵循的原则并非是改革进程中的新生事物,而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32]165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自己的这条道路,这四条就“必须反复强调”。[3]173邓小平是在兼顾动力与保证方向的有机统一中强调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从而勾勒出这条道路的。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领导在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为避免我国现代化建设走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邪路,邓小平将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四条基本原则之一的形式加以强调,更多的是侧重从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词的角度,思考党的领导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的领航保障作用。事实证明,这是我们的这条道路永不变质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继续探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新阶段、新状态、新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已然转化为我们这条道路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共产党是我们自己的这条道路的开辟者、领导者和推进者,在新时代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勇于开展自我革命强化党的建设,继续不懈探索执政的规律,竭力将自己锻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界定为中国最大的国情,并在党的十九大上给出了全新的地位界定,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7]20由基本特征转变为本质特征,是侧重从中国特色这一优势,思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地位和意义的表现。这就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清晰勾勒出中国特色的时代内涵,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正在独立探索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立足本国国情,发挥自身优势,快速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参考借鉴。
改革开放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整体演进的各个阶段。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以对改革开放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的探索,明确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体系,以对改革开放性质的界定和内容的展开,坚持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进入新阶段、新征程,面对新任务、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凭借长期的执政经验和过人的聪明才智,继续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制度,通过制度完善进一步深化改革。锁定完善制度这一主题,瞄准国家治理这一核心,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重大制度创新领域做好文章,以提升改革的统筹协调性,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在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推向深入。
从理论根源上看,改革开放发端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完整而准确把握。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观点,明晰了具体制度的概念范畴,将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区分为不可撼动的基本制度和可以改进完善的具体制度,这就把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脉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创造性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一方面坚持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对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这对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邓小平继承了这一观点,同时更进一步指出,止步于发现并提出这一基本矛盾还不够,解决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瓶颈问题,迫切需要“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3]182这里的“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侧重于进一步探究明确基本矛盾的具体所指。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讲是与生产力、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因而能够体现社会性质能够满足人民需求的基本制度必须坚守;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出的相矛盾的特点,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而制约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则是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策略性质的体制机制,因而要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就彻底讲清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反击了一段时期内因为探索社会主义进程中“左”倾错误导致的严重后果而怀疑否定基本制度的错误思潮。
从实践保障上看,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巩固的根本前提。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概括三中全会路线的基本精神时,就特意突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指向,要在布满荆棘的改革进程中不打折扣地完成,人民政权的性质、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方向路径缺一不可,也只有始终如一地坚持这几个方面,才能逐步掌握实现目标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4]11这时虽没有明确概括四项基本原则的概念,但核心思想已经完备。在此基础上,1979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完整地论述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并从治国之本的高度加以强调。这就以四项基本原则的形式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轮廓。
围绕制约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主要原因,即体制机制弊端束缚制约生产力发展,邓小平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对象,概括了改革的性质,在讲清楚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区别的基础上,辩证地强调了两者的联系,这就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发展完善。他指出,改革的对象就是体制机制弊端,通过改进完善这些具体制度,就能够解放并激发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就能够显示出基本制度的强大优越性,正确认识并充分运用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密切联系,推动着社会主义制度向前发展,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性质的界定,立足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特殊国情,旗帜鲜明地坚持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率先在经济、政治领域倡导推进了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他不仅最早将体制确定为改革对象,而且明确了要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型体制转变的目标。改革到底改什么这个问题是逐步获得解答的,邓小平最初讲“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3]250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中,邓小平初步提到了“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3]145的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探讨经济改革相关问题时,才明确指出了“需要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需要制定长远规划”,[3]247由此关于体制改革的范畴逐步推广至改革各个方面。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过于集中的严重问题,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经济管理主要采用的是计划的方法,结合市场的方法,但是在运用市场方法的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3]236通过这一方向性的限定,邓小平明确了我们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邓小平突出强调了加强法治对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他关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3]168的论断首先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人民民主,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明确了法治对于人民民主的保障作用,并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147的法治建设原则方针,系统描绘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途径。
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初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宏愿的必由之路。新阶段、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系统推进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领域联动集成的改革进程,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突出重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深入发展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弊端问题,促进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行。在新时代前进的道路上,改革的每一步推进始终要符合完善制度主体要求,切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标的,以“总目标为根本尺度”。[8]总之,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激发党、国家和社会活力,将改革开放推向更加全面和深入,也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奇迹。
科学的理论总是以回答时代之问的形式自我呈现的。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不同发展阶段的包括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时代主题,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实际,不懈地求索解答,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阶段、新征程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待解课题,即如何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怎样坚持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时代之问,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思考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论解答,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仅侧重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而表象描述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也彻底超越了社会主义首次社会实践模式的弊病束缚,从我国的现实问题出发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邓小平的理论思考起步于反思我国初步实践的历史教训,他曾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2]116基于对这一核心问题的高度自觉,邓小平相继探索阐明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准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基础;关于凸显生产力同时兼顾生产关系强调共同富裕的本质理论,明确认识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任务;关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开放理论,创造性地讲清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动力之源。可以说,在提出并解答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核心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以中国新实践激发马克思主义新活力,也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中国踏上快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进程中肩负着全面领导的历史重任,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限制社会发展的首要矛盾。不断发展着的实践,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核心问题,转化为如何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怎样坚持和发展?党必须旗帜鲜明地回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给予具体政策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旗,以新矛盾、新时代、新征程、新方略等一整套立足新实践的新论断,详细回答了崭新的时代课题,构建了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为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续写了崭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整个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与时偕行的时代展示,在思想渊源、实践主题、理论品质和基本立场等方面完美继承了邓小平奠基铸魂这一理论体系时一以贯之的思想源流。从思想渊源上讲,正是自始至终地熔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鲜活而日进的改革实践,才由基桩而梁柱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新阶段、新征程诞生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如期永续地进行着,也依然是遵循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轨迹运行的。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坚定地认识规律、顺应规律、运用规律,这是应对变化的唯一有效途径,无论发展进步到什么阶段“都不能动摇”。[9]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真理但绝不是教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将实践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是其不竭生命力的体现;从实践主题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40年跋山涉水的实践始终萦绕亘古不变的主题,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延展,社会主义灯塔始终定向引航,中国特色的内涵、轮廓也越来越清晰;从理论品质上讲,实事求是本就是社会主义能在中国找到新的生命点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自始至终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能够构筑起自身理论体系的特有品质。邓小平曾特别强调了他对毛泽东思想方法的学习和继承,他自谦自己学识有限,但唯独“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2]382这一条既是革命时期取得胜利的首要法宝,也是建设改革时期继续制胜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解答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体现了所秉持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从基本立场上讲,不论是改革开放还是现代化建设,都是源自人民的诉求。邓小平在探索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时,就反复强调,社会主义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玄奥理论,搞社会主义“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116就不符合基本标准。后来又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否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之一明确提了出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的过程中突出地强调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7]19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10]并以此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人肩负起推动实践创新促进理论发展的重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样建立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因而随实际的发展在本质特征、国际视野、实践指导和话语体系等方面对原有的理论体系实现了有效的完善和发展。首先,中国特色到底“特”在哪里?从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看,最初的时候“特”就“特”在人口众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基本国情。进入新时代,这种有别于他国的特色之处,更鲜明地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不可或缺性。因此,党的坚强领导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别于他国的独特优势特色,以本质特征来界定其地位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的新升华、新飞跃。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观察思考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境时,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拓宽了视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重塑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再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于新阶段纷繁复杂的伟大斗争实践,专注于新状态下伟大事业发展实践,发力于表现新特点的伟大工程实践,在伟大梦想的统领下提供理论指导,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实践的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美丽、强起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一系列全新范畴讲好了当代中国故事,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扩展了科学理论的影响范围,以全新的话语体系展示出强烈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邓小平留给当代国人最宝贵的遗产,除了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还有他杰出的精神风范。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笃定执着的崇高品格,他朴实深沉的人民情怀,他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他拓新果敢的政治勇气,他经天纬地的战略思维,他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等,在共同构成他独特个人魅力的同时,也融入了他开创的道路、他谋略的制度和他奠基的理论,以无形的力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这种精神的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的依据,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全面发展的精神传承。
邓小平一生经历过革命的坎坷,个人的挫折,时代的挑战与形势的考验,但是自青年时期建立起来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必将指引着我们实现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并为之奋斗终身,直到他88岁高龄仍不辞辛苦地奔赴改革前沿阵地发表南方谈话,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阶段。正是在这份政治嘱托当中,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在未来国际社会普遍影响力的坚定信心,并阐明了这种自信的根本原因,“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2]382对人民的热爱,是邓小平价值追求的原点和归宿。他曾直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11]349为了实现人民幸福生活、自由发展的期盼,他坚守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探索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了改革开放的航向。实事求是更是邓小平自始至终的理论遵循和实践典范,正是基于实事求是地从中国国情出发思考解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邓小平从概括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到逐一明确依据、动力、目标、步骤、条件等要义,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楼大厦”。邓小平领导的整顿和改革实践,都是各种矛盾盘根错节,险象环生的复杂问题,面对这样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正是他勇于开拓创新、果断决策的精神气质,促使他每每闯出新道路,打开新局面,正如他在整顿时期自己总结的“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3]35战略思维以其宏观性、前瞻性为特点,成为共产党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必要的思维方式。邓小平洞悉时代变迁、形势变化,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形成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64的基本判断,并据此果断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牢牢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共产党人永远都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福祉利益放在首要地位,邓小平更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历了三次被错误批判和斗争后崛起的他明确表态,“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11]52-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持并高扬了邓小平杰出的精神风范,呈现出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创新性、系统性与世界性等鲜明的特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习近平开门见山,在表达对迄今最伟大的思想巨匠崇高的敬意的同时,也“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10]这正是新阶段、新征程崭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能够指引我们战胜困难取得成绩的最深层次原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根本的立场出发,凝神聚力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突出的主要矛盾,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实现人民福祉,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点。时代在发展,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分析崭新的时代课题,理论联系实际揭示新阶段、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在崭新的实践中解答坚持和发展的具体途径方法等理论问题,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生俱来的理论品质,也是其时代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实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相应地经历着创造性的演进过程。进入新阶段、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完善为“五位一体”,党治国理政实践沿着“四个全面”的方向不断系统延展,全新的实践呼唤与时俱进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在本质特征、国际视野、实践指导和话语体系等方面实现了理论突破,表现出创新性特质。新时代,是国际上各国关系大调整、大变革,原有零和博弈思维不再能够解决应对的时代,是国内主要矛盾发生重大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时代,以通观全局的战略思维全面观察思考分析解答时代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十个明确”作出了全面回应,凸显了系统性特点。十九大报告在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责任和担当的同时,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7]57-58共产党人的无私,不仅体现在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家人民这一个方面,更体现在谋求本国本民族发展进步的同时,积极影响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这种世界性特质就突出地体现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思考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等。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40多年前,邓小平凭借他杰出的精神风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为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最鲜活的中国实践,全面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美好前景的设想就一定会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