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静 张丽娟
劳动最光荣,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表明小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面临新的改革和挑战,如何确保在“双减” 政策背景下加强小学生劳动素质教育是小学校面临的一项难题。
劳动教育,即以劳动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并继承劳动人民的勤劳品质,这项教育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的本质是通过运用自己的力量获得相应的成果,一直以来,劳动教育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具备了更丰富与深邃的内涵,体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征和发展方向。
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欲取先予的道理,没有什么事物是能够不劳而获的,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学习、生活态度。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也可以创造想要的生活,“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劳动教育的失败与否,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复兴等大政方针的实施,打造和谐社会环境在一定层面上也有赖于劳动教育。从长远来看,只有接受了劳动教育,学生未来才有望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站在学校和教师视角来看,劳动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达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手段。
着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使他们早日成为能够肩负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是劳动教育的对象,要让他们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进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并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而报效国家、回馈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1]。
劳动教育注重思想引领,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树立德行、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培养创新品质等,以启发、鼓励等为主要手段,使学生的劳动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最终校正学生的社会行为。
让学生懂得劳动理论后,将其用于实践中,做到“想” 与“做” 的统一,实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动心与动情的结合,使学生真正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办学方向和价值追求。因为德、智、体、美、劳是完整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劳动教育不仅具有习得技能的工具性价值,更具有创造幸福生活的价值。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鼓励小学生用创新性劳动去创造美好新生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即在于此。
早在2015 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就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现实意义、目标任务、实施路径、考核办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地区间、学校之间实际贯彻力度和效度并不平衡,存在明显差异。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学校、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对劳动教育简单化理解和对待,导致劳动教育重形式轻体验、重技能轻素质[2]。
所谓劳动教育“三化” 问题,即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劳动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绝不是单一的、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整体教育。随着中小学生学业日渐紧张、竞争持续激烈,劳动教育中“三化” 问题也日益凸显。
就学校层面而言,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以提高分数和升学率为目标,劳动教育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小学没有开设劳动课程,即使开设了,也常常是被文化课代替。一些学校原来建立起来的劳动实践基地也被弃用或挪作他用,导致劳动实践教育难以得到基本保障。
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尚未形成对劳动教育的统一认知,一些部门、单位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提供实践资源和场地,不乐意接待学校安排的劳动实践教育,也不愿意接受学生到所在单位参观学习或从事生产劳动,立体化、多维度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尚未建立。
就家庭层面而言,一些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劳动精神和独立自主生活能力意识的培养,日常家务劳动基本不让孩子参与,使孩子离劳动越来越远。有的家长直接代替孩子劳动,使“学生劳动” 变为“家长负担”,甚至托关系说情帮助孩子逃避劳动,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影响孩子优秀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的培养[3]。
劳动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方式,而劳动教育则可以使小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劳动习惯来源于日常,从细微处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反复的劳动实践中训练和积累。小学生在家里不参与家务劳动,在学校不参与公益性服务,其结果是自己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技能有所欠缺,没有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一些学生不会安排学习生活,不会料理各种事务,生活上不能自理自立,就连最简单的卫生打扫、洗衣洗袜、做饭、整理被褥都不会做,久而久之,势必会养成依赖性和惰性。
一些小学生由于从小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又长期脱离劳动实践,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诸多缺陷,如任性、孤僻、自私自利,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往交流;有的情绪不稳定,经受不住挫折,感情较为脆弱;有的不善于与别人合作学习,缺乏互助友爱精神……
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依存于学校的自觉意识、自觉行为。如今大多数学校只重视小学生文化知识的讲授和升学率,却忽视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训练,把劳动教育当作“小科” 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在课程建设方面,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链条,课程内容之间缺乏相互衔接,与现实生活脱节,仅能满足于开课、完成课时的任务;在教学形式方面,许多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仅以体力劳动实践体验为主,劳动教育常被窄化为参与简单的体力劳动,甚至个别学校以安全为由,存在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的现象,教学形式单一,体现不出“脑体结合、学做统一” 的原则;在师资和经费保障方面,小学生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未能配齐,主要依靠兼职教师的劳动课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劳动教育经费短缺,难以保证劳动教育正常开展。
社会忽视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 首先,缺乏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尊重劳动、崇尚创造的舆论环境没有真正形成,“劳动最光荣” 的价值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还没有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成员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其次,职责、义务不清晰。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虽然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明确规定了社会各相关单位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但因思想认识不到位,又缺乏评价、监督机制,致使社会相关单位认为劳动教育“只是学校教育应该做的事”,未能尽到自身的主体责任,从而制约了劳动教育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再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合力推进。
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劳动实践环节的锤炼。时代在变,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却日渐淡薄,究其原因,与家庭劳动教育的忽视有关。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家长对待劳动的基本认知、态度和做法,直接影响孩子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一些家长因受升学率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对子女溺爱。学会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原本就是确保具备自身生存能力和生活乐趣的一部分,但有的家长却大包大揽,怕苦着、累着孩子,其本意是让孩子多点时间用于读书学习,争取以高分进入名校。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参与劳动,却在无意中害了孩子,使孩子在人格和非智力因素上出现不足,甚至容易养成孩子好吃懒做的恶习[4]。
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往往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学校教学体系,把劳动课程分为手工课、家政课、综合课程三类,旨在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促进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劳动教育不仅要设置专门的课程,而且还应依托其他的学科教学。学校要结合办学理念和办学实际,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真正达到“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 课时” 的目标。劳动教育课程既要体现学段特征的渐进性,又要体现不同层次和类别劳动素养的目标和路径,使劳动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劳动教育课程一旦确立,就不得随意占用劳动教育课时,更不能将劳动教育课只停留在课表层面。在一阶段的劳动课程结束后,学校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小学生进行考察,考察形式可以是举办劳动竞赛活动,也可以与家长合作,让学生进行家务锻炼,家长以录制视频的形式参与学校考核。
小学还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中,劳动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渗透性。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蕴含在各学科中的有关劳动教育的元素,要将劳动教育渗透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事实上,劳动首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干活”,育人视角下的劳动需要格外关注劳动精神、感情及品质的价值观培养;其次,劳动教育不能一味说教,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既需要以课程为依托,又需要在体验中确立;再次,劳动教育要关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双向获取,做到知行合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一边研究,一边探索,努力突破学科壁垒,尝试在确保学科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将“劳动元素” 融入学科教学中,做到劳动教育不缺位、不错位,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小学生只有在真实的劳动中手脑并用,体验辛苦和快乐,他们的意志才能得到磨炼,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得到培养,他们的劳动素养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小学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所以,小学教师需要以这三项教育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其中,日常生活劳动主要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生产劳动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化劳动生产能力和创造性劳动生产能力;而服务性劳动则主要培养小学生的服务意识、助人为乐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面对三种类型的劳动教育及其不同的教育目标,还需小学教师清晰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路线及教育内容,更要采用信息技术对各项劳动教育加以解释,可采用图片、视频予以示范,加强学生理解。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本质为生活教育,需要促成劳动与生活的结合,主要借助教育性的生活劳动,让学生能够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让他们可以在较小年龄阶段懂生活、能生活、会生活,更要通过参与相应的劳动积累生活经验、提升生活技能[5]。
劳动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中至关重要的素养之一,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育人使命,同时也是助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时期进行劳动教育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年龄、生活等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小学生的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创新和反思,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培养劳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