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配得上所受的苦难
——《理水》引出的灾难教育

2022-03-16 05:24苏祖祥
师道(人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灾难人类小说

苏祖祥

校园里的应急避难场所,两年多的新冠疫情,时时响起的消防警报,9.18响起的防空警报,随处可见的消防器材……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灾难教育必须时时处处加以落实。

有关灾难的记载与创作也在提醒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大禹治水,诺亚方舟,荷马史诗, 《黍离》 《国殇》 《三国》 《水浒》,《鼠疫》 《后天》 《2012》……天灾人祸所造成的灾难,从来就是艺术、科学、伦理、宗教所关注的问题。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考查鲁迅小说《理水》,以大禹治水为背景,侧重于关注天灾;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查卞之琳小说 《石门阵》,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侧重于关注人祸。以此两例作文来看,灾难教育是语文高考的热点。

灾难是指因人为和自然原因而造成的灾祸苦难,可分为地质灾难、气象灾难、生物灾难、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社会灾难、瘟疫、火灾等。 “灾难教育则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人类遭受的灾难,让其体悟生命的脆弱和人类的无力,借此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增进其同情心、同理心的教育。灾难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学生体会人类脆弱、无助、痛苦、绝望的一面,进而学会同情、学会关心,感受生命之渺小和人性之伟大;要在实践中落实灾难教育,除树立正确的灾难教育观念和创新灾难教育形式外,还要善于运用情境体验、想象体验和行动体验等策略,以唤醒学生对他人的怜悯之情、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罗祖兵 《灾难教育的含义、机制与策略——基于“反向教育”的思考》)

本文以语文复习为契机,以高考原题为触发点,串起中小学语文教材里涉及的灾难,试图在灾难教育方面做一些尝试。

艺术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引起疗救的注意”也可以说是灾难艺术的主要目标和功用。

复习材料一: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考查鲁迅小说《理水》

师:大禹治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在鲁迅《理水》这篇小说里,却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你们读完节选片段之后,认为哪些地方具有陌生化效果呢?

生 (不同学生均以 “生”注明):什么是陌生化?

生:就是熟悉的故事和人物,采用非一般的手法进行叙述之后,读起来有一种陌生、不熟悉的效果。

师:说得好。下面来看看哪些地方具有陌生化效果。

生:用现代机构“水利局”来说4000多年前的故事。

生:还有奇异食品展览会。

生:还有音译词 “摩登”的使用。

生:小说描写大禹的随员,出人意料地这么写到:“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看似贬义,实际上是褒义。

师:找得好。其实,我们弄清了这个问题,也就不难回答第9题了:《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生:我先从“故事”的角度说特征。故事意味着原来就有,历史记载、民间传说都有根有据。

生:“新编”有点像戏说吧?或者像奇幻、穿越小说?

师 (笑):有某些相似之处。戏说、大话、奇幻、穿越也有非常优秀的作品,比如 《大话西游》《权力的游戏》 《指环王》等。我们还是回到考题上来吧。

生:“新编”意味着打破原来的叙述方式和结构,融入一些现代元素,赋予小说以新的意蕴。

师:说得不错。哪位同学能够综上所述,进行概括?

生:起到借古讽今、观照现实的效果。

师:几位同学的说法与标准答案很接近了。现在我们来看参考答案:1.大禹治水的 “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2.“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3.对 “故事”进行 “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

师:现在来看第8题。以初中学过的鲁迅名言做引子,考查塑造方法。换言之,就是考什么?

生:表达技巧。

师:请说具体一点。

生:表达方式中的描写方法。

师:对。同学们看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生:人物形象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对比描写。

师:这里我们不妨根据 《理水》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朝灾难教育方面拓展一下。

生: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是民族智慧的一种表现。面对大洪水,大禹不再沿用父亲鲧的湮没方法,而是与随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疏通洪水,造福于民。这就是中国脊梁。

生:灾难伴随着人类文明。有天灾,也有人祸。大禹面对的主要是天灾,但也有人祸,比如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那些只知道歌功颂德的文人,那些因循守旧的老官,那些漠视民众的大员。天灾造成人祸,人祸加剧天灾。

师:上面两位同学归纳得不错。我补充一下:大洪水灾难不仅在汉语文明中有不可磨灭的记忆,在《圣经》里也有记载,那就是著名的诺亚方舟。在洪灾的威胁下,先民所采用的方法是湮,导,造船。无论是传说还是宗教经典,都反映出先民直面灾难、不惧艰险、探索方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强精神,这正是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壮大、走向文明的根本原因。

生:我们看一些灾难片,比如《后天》 《2012》,最终引导人们走出灾难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顽强精神的平民英雄,是那些充满信念的普通民众。

师:可见,在强大的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看似渺小无助,但内心强大定能战胜灾难,获得生机。我们生活在一个正常的时代,往往把安稳都当作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而把杞人忧天当作是可笑荒唐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灾人祸其实与人类文明相伴相生。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陨石从天而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撞击出一个直径大约有180公里的陨石坑,称霸地球的恐龙至此灭绝;哺乳动物开始慢慢繁殖,并成为地球的主宰。正可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另一个例子是,75000年前,印度尼西亚多巴火山大爆发,火山灰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平均降低5摄氏度,这次灾难几乎使人类灭绝,仅有数千人幸存。然而,正是这仅存的数千人演化为现代智人,极大可能在语言基因方面获得突变,从而具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所不具备的语言协调-组织能力;这些现代智人走出东非大裂谷,走向欧洲、亚洲、澳洲,后来又走向美洲,成为今天地球上78亿人的共同祖先。

英国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有一个说法:一种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成长、壮大;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走向衰落、解体。这一说法被简称为挑战-应战理论。现代智人走出东非大裂谷,经受了严峻的挑战,逐步从采集、渔猎、畜牧文化,走向农耕、商贸、工业、信息文明,创造出今天蔚为大观的文明成果。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如果反其意而用之,那么我们可以说,人类今天所取得的文明成果,足以表明人类配得上所受的苦难。

寻找消灾度厄的方法

复习材料二: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查卞之琳小说《石门阵》

这篇小说不是正面直接描写抗日战争,而是王木匠讲述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抗击日寇的故事,带有强烈的传统说书特征。

师:战争是人性中的 “暗黑”与光明之争,或者是 “暗黑”与“暗黑”之争。古往今来,各民族就不断书写战争,着力呈现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较量,比如《诗经·小雅·采薇》 《国殇》 《格萨尔王传》《吉尔伽美什》 《伊利亚特》 《奥德赛》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抗日战争是正义的中国人民为抵御外敌侵略、捍卫民族尊严而进行的殊死抗争。

尽管抗日战争极其惨烈,中国人民蒙受巨大牺牲,但这并不影响小说以象征手法来表现军民团结一心,并不影响抗日军民们以蔑视口吻讲述侵略者的野蛮、颟顸、邪恶,并不影响中国人民藐视那些烧杀抢掠的侵略者。

生:我认为《石门阵》的写法与卡尔维诺的《牲畜林》有相似之处。战争本来是残酷血腥的,但这两篇小说都以巧合、轻松的方式,写军民们打败侵略者,表现出对侵略者的蔑视,对保卫家乡的反抗者的敬佩。

生:两篇小说都有民间故事的轻松诙谐,都借鉴了传统故事的讲述模式。

师:你们的比较视角有意思,今后可以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师生笑)。确实,古今中外的艺术可能会有相似之处,可谓殊途同归。

现在我们关注小说的象征手法。象征与比喻的区别是什么?

生:比喻是修辞手法,是就句子而言的,是修辞之母;象征是表现手法,是就整篇文章甚至整部书而言的,是一个宏大的比喻。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九题。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 “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回答这类题,遵循什么原则?

生:先答表层意义,再答深层含义,最后答抽象意义。

生:第一层意义就是具体的“石门阵”,打败日寇的阵法;第二层意义是守护每家每户的家门,守护国门;第三层意义是从诸葛亮那里借鉴而来的智慧和方法。

师:下面是参考答案(略)。现在我们针对战争这个话题拓展一下吧。如果说艺术意在激发人们对侵略的仇恨、对正义的追求、对和平的向往,那么科学、伦理、信仰则主要是寻求制止战争的机制、减少战争的损失、消弭战争的根基、设置监督并管控灾难的组织。除了从艺术的角度表现战争,还应该从军事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角度来研究战争、减少战争、消除战争,从而消除灾难。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人类普遍性地倾向于反战弭兵,铸剑为犁,热爱和平,消灾度厄。

我搜集了一些材料,供同学们参考。

1.《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提到周朝设有“大司徒”一职,职责就是 “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2.孟子曰:“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告子上》)贾谊 《论积贮疏》中写道:“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发生灾难之后,通常会产生次生灾难,会导致礼崩乐坏,进入失序状态。如何让灾难程度降低到最低,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3.“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平克系统汇集了众多历史学家关于暴力史的研究, 以大量数据展示出一幅与生产率变迁完全不同的图景: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当代,暴力频率和暴力死亡率都大幅下降,文明一直在渐渐战胜野蛮。……从原始社会到今天,战争死亡率下降了99.94%!” (转引自陈志武 《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战胜人性中的暗黑撒旦,才有了今天人类的文明进步。善恶二元论决定了人类对战争的嗜好是天性中的杀戮本能的体现,也决定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天性中的善良本性的体现;而本性最终能够战胜本能,这就是人类的教化之功;这种相反相成、二律背反构成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正像白天与黑夜构成完整的一天那样。

4.“在人类文明化历程中,从迷信的创立到仪式、礼节、婚约、家庭、宗族、族谱、宗祠、灵牌的发明,到宗教、教义、教规、礼拜、祷告的推出,到立法、司法、行政之国家体系的建立,再到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的发明,无不围绕规则和秩序,或为加强人际跨期互信与合作。我们会看到,虽然许多创举并不能提高生产率,但却改善了规则和秩序(law and order),提升了人类跟风险博弈的胜算概率。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尤其在工业革命之前,是风险催生了文明,如果没有风险挑战,人类可能缺乏压力去创新以建立合作秩序、提升大家的风险应对力,也就难有文明化发展。” (陈志武 《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人性中有争斗本能的一面,但人却没有沦为两脚走兽,端赖人性中善良本性对兽性的控制,人类用风俗习惯、法律规则、伦理道德、终极信仰取代了丛林法则;人性中有善良本性的一面,但人却无法飞升为天使,也无法在地上建立天国,是因为人要靠有序竞争不断推动文明发展进步,这样才能在克服灾难、减少风险中逐步前进。

人类在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面前,既体会到宇宙的变幻莫测、生命的脆弱渺小,也认识到唯有依靠真善美去战胜假恶丑,唯有不断认识外宇宙、内宇宙以及生命的奥秘,唯有不断寻找消灾度厄的方法,唯有依靠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本能和强大的意志力,才有可能克服灾难,减轻苦难。

猜你喜欢
灾难人类小说
雷击灾难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