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与突破
——以“三全育人”为视角

2022-03-16 03:53王西阁
枣庄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质量育人

王西阁

(菏泽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新时代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增加了新的内涵,并赋予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遵循。例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应着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中央“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要求,地方高校如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存在耦合关系,该理念是指导新发展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南。

菏泽学院是一所省市共建、以省管理为主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参照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菏泽学院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需求引领改革方向,不断探索革新教育理念,突破传统育人范式,主动布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作新体系。“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菏泽学院应继续坚持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以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本研究以菏泽学院为例,胪陈“三全育人”理念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时代表征,基于实证研究范式剖析“三全育人”视角下菏泽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困局并提出纾困路径,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助推同类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

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表征

“三全育人”内涵丰富,兼具理念引领和实践导向。从宽泛的角度理解,“全员育人”是从育人主体角度而言的,“全员”既包括高校内部的教职工、管理人员及大学生自身等育人主体,也包括高校外部的家庭和社会力量,强调的是育人支持系统,要求高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四类主体协同一致形成育人共同体;“全过程育人”是从育人的时间维度而言的,强调的是育人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从纵向持续来看,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完整大学生涯,从横向结构上看,体现在对学生学业、成长、管理、实践、资助、就业等方面的无断点引导与支持;“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成效的全面性,既指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空间等立体育人场域,也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指向。[1](P16~17)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三全育人”对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实践具有重要的理念引领作用,能够促进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联动、全过程培养,进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稳步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高校应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亦即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校地合作,聚力培养适应地方未来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新型人才。基于以上办学定位,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表征为:第一,全员育人,育人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多元育人主体协同联动,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创新创业教育除了需要打破培养创业者的疆界之外,还需要关注对所有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育。[2](P57~61)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往往独木难支,还需要协同各利益攸关方,尤其要发挥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等培育主体的积极性,以建设完备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二,全过程育人,致力于发展一种全生涯、可持续、强渗透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逐步融入和渗透至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取向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育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的渐进性,即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能力的锤炼需要一个循序而进的过程。[3](P48~52)第三,全方位育人,通过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形成由内而外的横向育人空间,强调实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元育人通道的相互补充与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停留在课堂里的教与学,而是统筹多方资源、兼具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系统工程。地方应用型高校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全方位覆盖为前提,融合多种育人通道和资源,利用资源合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

地方高校具有地方亲近优势,是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天然引擎,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人才持续性补给中发挥着生力军和助推器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决定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发挥这一功能的程度。“十四五”期间,我国各行各业都已进入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亦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这一阶段的核心主题。从宏观发展格局来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发展成为政府引领与实践驱动,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积极推展,地方院校主动回应并深耕实践,多主体地有序推进促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规模庞大、模式多样、成效显著”的星火燎原之势。但是,如何结合地方实际与学校特色,探索出更为合理、更具时效、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依然存在诸多难点。为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寻求突破路径,本研究以菏泽学院的2951名在校生为样本,基于“三全育人”视角,编制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经过对收回的2948份问卷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制约地方高校“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从理念认知来看,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简单片面,尚未形成全员育人氛围;从课程建设来看,高校现有课程建设简单拼凑,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等尚未融合;从实践载体来看,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多停留在课堂教学等理论层面,缺乏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与路径。

(一)创新创业理念认识不足,全员育人的氛围尚未形成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不在于鼓励学生都去创业,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指向一种思维训练与实践体验,其本质内涵在于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激发、创业能力的养成等创新创业整体素养的提升,以为高校人才培育注入全新发展理念、变革现有教育内容、修正传统培养模式、完善地方应用型高校内部结构的转型升级、更加因应区域经济社会的新常态发展为旨归。在菏泽学院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调查中,有46.88%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去创业,仅有10.58%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较为正确的认知,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选项中选择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是一种严峻就业形势下不得已的选择,而且创业实践无法得到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实际操作层面的帮扶指导。究其原因,一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认知不清,定位模糊。这种认知偏颇具有普遍性,上自学校管理者,下至普通任课老师,不少人都将创新创业教育仅仅视为关于创业的教育,以致在教育实践中较多关注少数具有创业潜质和创业想法的学生,而忽略了对更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二是师资力量不足,校内协同育人机制没有形成。尽管多数地方应用型高校都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这类管理机构,但实际运行中,师资力量主要来自负责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如院系书记、辅导员等,其他行政人员和专业课教师多数都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自己无关,校内全员育人的氛围没有形成。同时,既具有深厚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专任教师极为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而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成为掣肘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缺乏校内、校外联动,全员育人社会氛围淡薄。高校是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但不是唯一力量。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等多元育人主体紧密协作,为学生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但在教育实践中,各育人主体基本是“各自为政”,作用是碎片化的,没有形成协同效应。例如,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都设有创新创业学院,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衔接并不紧密和畅通。

(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不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目标尚未实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以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和素养为核心,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带动引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创新。”这就要求高校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构建“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即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但是,在实践中,多数地方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定位为公共通识课,并未与学生的专业教育课程实现深度融合。[4](P79~83)根据本研究调查数据,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0.06%的同学对学校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不太满意”,有47.35%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并不能满足自身所需。这一现状的根源,首先在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与形式单一,且课程建设的速度和完备度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课程需求;[5](P71~82)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融合性,既与学科专业课程缺乏沟通融合,也与创业实践实训课程缺乏有效融合衔接,导致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受阻;最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性不够,简单叠加组合的课程结构无法契合学生各阶段的培养目标,造成人才培养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载体有限,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空间尚未完善

“双创”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过程,不是通过一场讲座、一次竞赛、一趟参观就能完成的单一教育,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与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协同契合,与助力教育开放紧密结合。[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要求高,如想取得好的育人成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实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企业、创业园等实践平台。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基地等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实践基地是将创业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转化为创业实践能力的最佳平台,也是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为个体素养的最佳场域。[7](P9~10)本研究调研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仅有17.99%的学生参加过创新创业实践,82.01%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实践活动,他们认为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经验与社会资源。从校内资源来看,这是由于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践不够,学生普遍欠缺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训练和“沉浸式”体验;[8](P40~47)从校外载体来看,同社会联系不足,与外部企业、实践基地等平台的合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形成育人合力。

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内涵、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应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创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首要使命。[9](P4~6)特别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适应这一形势变化的应然之需。教育发展,理念先行。地方高校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应基于“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三方面寻求突破,建构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三全育人”体系。

(一)全员育人: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

创新创业教育是立足高校发展战略层面,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统领,在办学理念与思路、人才培养方案、高校目标愿景中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设计,为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营造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氛围。[10](P57~63)这一战略规划视野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全员参与、全人发展的教育,这与“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理念相契合。因此,高校的所有相关人员要重视和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并积极开展育人工作。[11](P107~109)鉴于目前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认知偏颇、师资薄弱及支持不足等难点,地方高校应从三个层面着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助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要纠正认知偏颇,明确“面向全体”的教育定位。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教个别学生创办企业,而是试图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通过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环节去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其探索精神、提高其学以致用的能力,并使之养成相应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高校要从培养部分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转向覆盖全体学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12](P144~149)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全员参与”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既具有过硬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利用校内教师资源,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创业专职教师以及行政人员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施教主体,应加强他们的能力培训与教学参与,这是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挖掘校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如聘请企业家担任导师,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在创业项目的选择、孵化、运营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也可以邀请企业家或往届创业成功的学生到校内举办讲座,介绍创业经验。三是要多方协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地方高校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然是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教育力量协同推进的结果。正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要“构建学校和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协同育人格局”。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多方联动,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校地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为统领,根据学校办学模式与资源优势,实现协同育人。[13](P98~108)

(二)全过程育人:生成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完备的课程体系、全面系统的课程内容以及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实训紧密衔接的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体现了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充分重视。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完备、科学、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地方高校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数量与门类。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覆盖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足够学时的创新创业必修与选修课,同时为形成具体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支持。二是要打通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横向联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不只讲专业知识,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训练。三是要建立纵向衔接的创新创业课程结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有将教学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育与社会融于一体的内在特质,要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彻实施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此,要建立起通专融合、专创交叉、衔接紧密的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等展开,根据不同阶段对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建立阶梯式课程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到菏泽学院,应该进一步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点燃双创激情,传播双创知识,实施双创训练,参加双创实践”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思路,建立以专业知识为支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业赛事为契机、以素质提升为目标以及融教育、实践、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进实施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

(三)全方位育人:构建可持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空间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艰巨任务,其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并全方位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调研显示,实训实践和案例教学是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方式。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升级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不同主体的复合功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方位、可持续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空间。第一,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在将“创新创业基础”和“通识教育”公选课作为第一课堂的核心的基础上,搭建第二课堂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学院和孵化园等各类活动。[14](P41~43)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地方高校可在第一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借助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学科竞赛、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实践平台,积极进行创新训练和研究活动。第二,协同校内外创新创业力量教育实践主体。充分利用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同时,也要依托多元社会力量拓宽创新创业实践渠道,建立高校与政府、社会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助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第三,探索“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地方高校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丰富学生学习空间,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将线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经验转化为线上资源,与更多高校共建共享。

大学生是全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高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应对世界格局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变革、寻求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处在质量建设和质量革命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解决好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对于地方高校高质量升级发展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地方高校应继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建立长效合作关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同频共进,进一步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范式与路径,培养一批具备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质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