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丽君
(毕节市纳雍县特殊教育学校 贵州 纳雍 55330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紧密结合特殊儿童的成长需求,转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小学语文不仅是特殊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学好语文是他们更好学习和生活的保证。过去,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满堂教学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实施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不够健全。他们的天性是热爱游戏,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然而,目前的游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小学特殊教育语文教师有必要进一步寻找和发现当前游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果。
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游戏模式的教学效果不如预期的乐观。
1.1 部分教师缺乏对游戏化教学的深刻理解。如前所述,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游戏本身的内涵和娱乐性,而忽视了游戏本身的教学效果。正确的游戏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游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学习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其中,游戏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目的。正是一些教师对游戏教学模式认识的偏差,影响了游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在游戏化教学中方法单一缺乏变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即使初始阶段非常新颖,如果在应用上缺乏灵活性,长期重复,也会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及时创新教学方法,以保持其原有的生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缺乏教学手段的创新,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使得游戏教学失去了新的思路,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3 游戏化教学的推广不到位。目前,游戏教学在小学特殊教育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也没有被教师广泛使用。学校及相关部门也缺乏对游戏教学模式的宣传和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戏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1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时,才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在特殊教育小学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往往单调乏味,严重压抑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模式有效地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平衡了学习与娱乐的矛盾,使语文学习活动更加有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更有利于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师生关系。在传统的特殊教育语文课堂中,主要是教师说和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沟通,师生关系无法得到有效加强。然而,游戏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游戏教学模式中,师生平等,像朋友一样参与游戏,这削弱了学生对老师的恐惧,促进了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提高。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游戏活动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有必要制定一系列游戏规则和制度来规范游戏者的行为,帮助学生在理解规则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4 更有利于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游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动脑,探索完成游戏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为了提高游戏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充分分析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3.1 转变教学理念,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高压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在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严肃,课堂气氛不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积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大力推广游戏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3.2 运用游戏进行课堂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于特殊教育学生,尤其是聋哑儿童来说,视觉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重视课堂导入,做好课堂导入工作,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开始。在课堂导入中引入游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介绍的效果。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童话短片引入课堂,或者让学生扮演童话中的角色,快速融入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3 借助竞争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有竞争心理特征,渴望成功和胜利。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竞技游戏,掌握学生的求强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们喜欢成语纸牌游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比赛。哪个队有更多的成语接龙接上的成语数量多,哪个队会赢得胜利并获得一些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你还可以画我猜、知识竞赛等竞争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4 提升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的游戏化水平。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游戏教学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树立游戏教学的观念和意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游戏教学能力,以促进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游戏教学能力,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开展游戏教学。因此,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游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提高和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和相关讲座,提高游戏教学能力,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游戏教学水平。
3.5 适时丰富游戏化教学的形式。对于任何教学模式来说,长期的重复循环最终都会让它变得越来越无聊。因此,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游戏教学效果,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创新游戏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不断丰富游戏教学的内容,通过创新的游戏活动和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游戏教学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应用中的效果。
3.6 把握好游戏化教学的“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只是一种特殊的辅助教学工具。它是一种教学形式,而不是整个教学,恰当地运用游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游戏教学模式不能被滥用,我们必须把握好“度”,不能过度,造成过度娱乐的问题,而忽视了教学本身和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师应始终认识到,游戏教学模式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不会干扰和影响语文教学的秩序和进程。因此,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不能超出原则,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使用游戏教学模式。
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然而,为了充分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模式也应注意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因此,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游戏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