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感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分析

2022-03-16 02:48:23鲁朝辉
今天 2022年8期
关键词:直觉语感初中语文

鲁朝辉

(陇南市成县南康学区 甘肃 陇南 742500)

语感培养是语言类学习的重要途径,语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力,能直接迅速感悟文字语言的一种能力,也是语文水平的一种体现,语感强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时,能迅速捕捉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后天形成的,而不是生来自带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文语感并且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文学修养。但是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一种困境,不管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好事中学阶段的学生,学生的语文语感和直觉思维都较弱,面对语文阅读没有基本的语感和直觉,常常是依靠阅读模板来欣赏文章。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预感,训练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首先对语文语感和直觉思维进行概念界定,其次分析培养学生语感以及训练直觉思维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再其次分析语感培养与直觉思维训练的内在关联,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训练直觉思维的方法策略。

1.核心概念界定

1.1 语感

语感简言之是一种文字、语言的感悟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但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可以形成,且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任何语言学习都有其语感能力,语言类学习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其语感能力或多或少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语文语感是指在面对语文学习时,有一种天然的优势,能够迅速的感知文章的主旨和文章的内涵,能做到与作者共情。通常来说语文语感强的学生在学习其他语言时也有独特的优势,因为语感都是相通的,有一定的共通性。

1.2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在针对一个问题时,在没有经过系统分析之前,就能通过内在感知迅速的知道问题的大致思路并且猜测答案,然后通过分析求证发现答案的正确性,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作用极大的一种能力,与语感是相似的,不同的是,直觉思维可以适用于更广法的学科,同时也应用与很多实际问题,而语感只针对语言类学习。直觉思维也可以通过后天专门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形成,直觉思维是一种更敏捷的思维方式,应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典型的例子就是刑侦专业,在刑侦破案中,更需要直觉思维,针对案件先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针对猜想一步一步去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要求具有很强的直觉思维。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2.语感培养、直觉思维训练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

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并且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语文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快速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敏感重点词汇,从而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文章深层次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欣赏文章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2.2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有兴趣才会全身心的拼尽全力的投入其中,尤其是语文这样的语言文科类学习更需要兴趣,没有兴趣很难坚持下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训练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并且通过专门的语感和直觉思维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信心,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有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带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同时又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自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并且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中之重,在考试所占分值也较大,写作水平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训练学生的语文语感和语文直觉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语感之后,在写作时能够更加流畅的写出符合语文逻辑的句子,面对一些自然现象,能够很自然的用语文表现手法表现出来,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素养。训练学生直觉思维同样对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依靠直觉思维敏锐的察觉到素材中的关键内容,不会出现文章偏题的情况,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4 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背诵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背诵需要背诵的文章,语文学科中有很多需要背诵的文章,例如一些古诗、文言文、名著片段等等,背诵文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困难,很多学生表示面对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很难背诵下来,尤其是一些语文较弱的学生,文章背诵对这类学生来说更加困难,因为整篇文章的语言体系都是一脉相承的,语感较弱的学生不能理解文章的语言,更加不能由上句话联想到下句话,在背诵的时候通常采用机械背诵的方式,背诵的难度加大,背诵质量却下降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背诵的时候不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更加灵活的背诵,让学生学习不再费劲,更加高效的学习。

3.语感培养和直觉思维训练的关系

直觉思维是一种范围更加广泛的,能够运用到各个领域的思维体系,而语感大部分只针对语言类等文科学习,范围较小,但是语感和直觉思维都是因为内在感因而驱动某个人完成某件事。在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两者都发挥着相同的作用,互相推进,共同致力于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1 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和直觉思维的训练可以起到互相作用的推进作用,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直觉思维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语感,两者相互配合,互相作用,共同发展。在语文学习中,语文语感较强的学生语文直觉思维通常也较为敏锐,语文语感与语文直觉思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3.2 培养训练方法基本一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语感的培养和语文直觉思维的训练可以采取一样的方法措施,运用相同的训练策略与语文教学手段相结合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文语感和直觉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4.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4.1 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没有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固守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学习语文。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针对语文这种语言类学科,语文教师内心认为应该是严肃的,传统的讲授法更适合语文教学的需求,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二是语文教师缺乏创新的精神,对传统的教学方式非常满意,没有勇于创新尝试的动力,因此固守着传统单一的教学策略;三应试教育和考试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着学生中考的压力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待,教师不得不迎合应试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把重点都放在提高和维持学生学习成绩上面,在原有的教学方式,虽然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涨,但是能保持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语文教师的面对迎合应试教育的一种举措。因为三个因素的影响造成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并且不愿意创新的问题[1]。

4.2 教师教学语言呆板,不生动

语文学科应该是一门魅力生动的学科学习,但是目前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时,教学语言较为呆板,缺乏灵动性,学生在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语感和语文直觉思维的培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跟着教材进行讲解,教材中的内容模板化套路化的解析,这样的讲解没有情感,缺乏灵动性,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这种语文学习环境下不能真正提高语文成绩,对学生的语文语感和直觉思维训练没有实质性的帮助[2]。

4.3 教师对学生语感和直觉思维的训练较少

因为受考试影响,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语感和直觉思维的专门训练较少,甚至没有专门系统的训练,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语感和直觉思维的训练,虽然语文教师自身明确语感的培养和直觉思维的训练对学生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困难较大,无法实施。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必须在规定的课程时间内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语感和直觉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家长对工作的不理解,大部分家长不理解语感和直觉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意义,家长们认为这是学习以外的工作,加之学生自身的不理解不配合使教师的工作难度加大,在具体实施中,困难重重[3]。

4.4 学生自身对语文学科认识不全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很显著的问题就是学生自身对语文学科没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学生简单的认为语文学习就是简单的背诵课文以及作文写作等,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语文价值观,在语文学习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学生没有摆清自己位置。以至于语文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时,学生没有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也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语文语感和直觉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5.初中学生语文语感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路径

5.1 重视语言积累

针对语言类语言一定要加强语言积累,在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积累好词好句,并不单单的只是简单的看,在看到好词好句时,要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单纯的记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记,所以要把好词好句都记录抄写下来,时不时的拿出来翻阅,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教师可以要求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好词好句,然后每周交给教师,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有在认真记录,避免出现不敷衍的情况。教师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积累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风格,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直觉思维[4]。

5.2 强化语言训练

语言类学科一定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开口说,将积累的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风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问题,自己去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且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看法,不要害怕出错,勇敢的表达自己看法,要训练学生能够当众表达自己看法和观点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保证学生的发言权,在课外活动时,教师也可以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形式,鼓励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尽量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敢于开口,敢于表达自己,多组织语言类的活动,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另外在家里,教师也可以建议学生家长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不畏惧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5]。

5.3 鼓励学生多观察,提高敏锐度

观察能力对于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观察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鼓励学生多观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应该认真观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为语文学习提供素材,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善于观察的人通常思维比较敏锐,能迅速感知事物的不同以及变化。在学习中,也要训练学生观察的能力,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做练习的过程都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观察中思考,研究文章的内涵,在练习的时候更要认真观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应该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

5.4 鼓励学生积极联想,开阔思维

想象力是学生难得的品质,在年纪较小的时候想象力更为发达,随着不断的长大,接触的现实的东西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想象力。初中阶段的学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很多学生已经丧失了想象力,已经没有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不能由一件事情联想发散到许多不同的方面,学生的思维不再开阔发散。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联想,开阔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但是要注意一定的积极的联想,引导学生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联想。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一篇新的文章,语文教师这个时候就应该鼓励引导学生积极的联想,联想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处境,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之下等等,在语文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以提高学生的语感[6]。

5.5 重视朗读训练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语感,在朗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在初中语文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在接触一篇新的文章学习时教师先请全班同学一起大声的朗读,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再朗读一遍,真正体会文章的含义。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感[7]。

结语

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语感及直觉思维的训练分析,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分别对语感和直觉思维进行阐述,对两者进行了简单的概念定义,让读者首先对核心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分析了语感培养和直觉思维训练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热情的学习语文,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四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背诵文章。其次对语文语感培养和直觉思维训练两者的内在关联做出了简单的分析,两者互相作用,共同推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然后介绍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创新教学策略,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呆板,不生动,缺乏生机,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和直觉思维训练减少,学生自身对语文学科认识不够全面。最后分析了初中学生语文语感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路径,有以下几点对策:一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二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鼓励学生表达、三鼓励学生多观察,提高思维的敏锐度、四鼓励学生积极联想,开阔思维、五重视朗读阅读。希望以上的研究可以对广大教育者提供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直觉语感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2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