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瑛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天津 3017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医院预防感染过程中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使用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200件非一次性医疗器械为本研究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院采取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200件非一次性医疗器械为本研究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疗器械的各项合格率。记录医院实施不同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感染发生率。调查医院应用不同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工作倦怠感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医疗器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工作人员个人成就感低落评分较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明显更低,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情感衰竭评分、去人格化评分较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医院内实施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可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品已逐渐开始取代传统医疗器械,但一些医疗器械仍无法被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完全替代,必须经过反复的清洗、消毒工作后使用。医院各科室的医疗工作质量均与消毒供应室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医院内的器械清洗质量达标情况不仅可对器械的使用以及灭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与医患关系以及患者健康联系密切。若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能够达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患者的感染情况有效降低,从而可进一步将医院科室之间、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有效降低。只有患者使用合格的医疗器械才能够大幅度将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降低,使其临床综合疗效、治护安全性提高,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加强对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重视[1]。近些年来,我国各大医院的医疗器械合格率提高明显,但医院内仍有许多的医疗器械可出现清洗不合格等问题。消毒供应室在器械清洗质量达标率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该科室的管理质量,能够使医疗器械的达标率明显提高。本次本院随机选取了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采取两种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共计400件,其中200件经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采取不同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共400件,将其中200件应用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设置为对照组,余200件应用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中包含56件手术剪、41件持针钳、33件血管钳、28件手术镊、23件刀柄、19件管道器械。观察组中包含58件手术剪、44件持针钳、30件血管钳、25件手术镊、22件刀柄、21件管道器械。两组一般资料(P>0.05),可比较。本院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工作人员共30名,其中25名女性,5名男性,年龄24~55岁,平均(31.89±4.26)岁,所有工作人员研究期间均无离职、调岗等工作变动。
对照组行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具体为:(1)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清洗器械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将该项制度作为一次性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最终标准,严格按照步骤工作;(2)加强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与维护的力度,并按照相应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器械清洗与消毒质量进行评价,及时找出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确保能够从根本上落实清洗、消毒等各项质量管理,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品质提高;(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使用新式设备清洗非一次性医疗器械,面对特殊器械,可采取机器联合人工的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具体如下:(1)全面监测院内的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等过程,同时对清洗与消毒情况进行妥善的记录;(2)对消毒供应室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医疗器械清洗等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结合清洗结果,可将清洗区域划分为污染区、灭菌区、包装区、检查区以及无菌存放区等。分别放置受污染的物品与无菌物品,避免已完成消毒的医疗器械受到二次污染,确保能够顺利实施医疗器械清洗工作,从而将医疗器械的清洗有效率提升。(3)对原有的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流程进行积极的规范。在开展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期间,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既定步骤进行非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同时加强对医疗器械漂洗、冲洗以及洗涤等环节的重视。各环节均结合既定步骤进行,确保能够贯彻落实科学化的清洗制度。
(1)医疗器械各项合格率:具体包括两组医疗器械的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
(2)记录医院实施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以及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感染发生率。
(3)调查医院实施两种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工作倦怠感评分。其中工作人员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其对管理质量、医疗安全以及整体管理效果的满意情况,百分制,评分与其满意度成正比;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感评分使用MBI(职业倦怠量表)对其去人格化维度、情感衰竭维度、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进行评价,前两项维度与其工作倦怠感成正比;最后一项维度评分与其工作倦怠感成反比[2]。
实验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n(%)]、±s表示,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各项医疗器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医疗器械各项合格率[n(%)]
相较实施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时,采用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感染发生率[n(%)]
采取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工作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P<0.05),见表3。
表3.工作人员满意度(±s,分)
表3.工作人员满意度(±s,分)
时间 n 管理质量 医疗安全 整体管理效果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 30 98.46±1.53 97.33±2.10 97.61±2.22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 30 93.70±2.94 92.88±3.31 92.74±1.06 t 7.866 6.217 10.842 P 0.000 0.000 0.000
相较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工作人员的情感衰竭评分、去人格化评分明显更高,个人成就感低落评分明显更低(P<0.05),见表4。
表4.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感评分(±s,分)
表4.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感评分(±s,分)
时间 n 情感衰竭 去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低落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 30 7.26±2.41 28.17±6.36 31.18±6.38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 30 5.21±2.32 22.25±4.68 37.62±7.47 t 2.722 4.106 3.590 P 0.008 0.000 0.000
现阶段我国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数相较以往而来正呈现出明显提升的趋势。于此情况下,外科用各类显微外科器械、手术器械、电机装置以及呼吸机装置等医疗器械品类也逐年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难度[3]。
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即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管理质量,而做好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更有利于将医源性感染发生率降低,确保医疗器械状态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4]。因此,于医院而言,应当全面重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同时全面落实相关的监管制度。医院内消毒供应室承担着提供灭菌、无菌医疗器械给各科室的重要职责,其中包括医疗器械的灭菌、存放、消毒、清洗、包装、发放等环节,各环节工作环环相扣[5]。器械清洗的目的是为了将有害微生物、热原以及离子有效去除,若清洁不到位或是不够彻底,后期无论采取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实行灭菌消毒,均可能增加失败风险。此外,若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过程中出现任一环节的纰漏,均可能严重影响到整个消毒灭菌质量,使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进而对医院产生不利影响[6]。
本次本院应用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通过做好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强化医院对于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有效规范力度,制定更加标准、完善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标准,可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科学的工作指导,改善其常规工作期间的倦怠感,使其更加重视规范性的进行、完成工作,从而使医疗器械的清洗、管理质量全面提升,从整体上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生率,使患者更加认可本院医疗服务水准[7,8]。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所做的一种延伸性管理服务,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应用该方案可使本院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有效提高,及时找出并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9]。在实施该项管理措施期间,需要注意下述几点:(1)对清洗、消毒等流程进行有效规范,严格依据既定步骤进行清洗。(2)对清洗、消毒等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做好工作的各项记录。(3)对消毒供应室区域进行有效规划,确保能够顺利实施、完成清洗工作,避免医疗器械发生二次污染[10]。
总之,将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落至实处,可使器械的消毒、清洗品质大幅度提升,降低院内发生感染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