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 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及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2-03-16 10:27周琦琦程丽颖袁文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卡松沙丁胺醇丙酸

周琦琦,程丽颖,袁文华

(1.永城市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商丘 4766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为临床常见气道高反应性哮喘,多发于青少年及幼儿,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与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较为相似,因此临床常出现误诊现象,导致病情持续发展,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发育、身体健康[1]。以往临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短期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具有较多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较低。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哮喘治疗中,可直接作用于气道病变部位,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在气道内聚集,舒张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气道痉挛,从而缓解临床症状[2-3]。相关研究表明,CVA患儿机体维生素D3水平较低,易引起免疫调节失衡,提高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因此,治疗同时给予维生素D3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CVA患儿,旨在探讨维生素D3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CVA患儿,根据就诊序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参照组43例),其中参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12(8.35±2.14)岁;体质量指数12.49~15.38(13.63±0.25)kg·m-2;病程3~9(5.88±1.53)个月。试验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13(8.22±2.06)岁;体质量指数12.25~15.54(13.58±0.31)kg·m-2;病程4~10(5.94±1.4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永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CVA诊断标准[5];②年龄>3岁;③可坚持按本研究方案治疗;④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合并其他慢性疾病;③治疗前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④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⑥临床资料不完整;⑦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 均给予两组抗感染、镇静、吸氧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

1.3.2 参照组 接受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丙酸氟替卡松(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83087),雾化吸入,每次500μg,每日1次;沙丁胺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53141),雾化吸入,每次5.0 mg,每日3次。用药后均进行漱口处理。连续治疗1个月。

1.3.3 试验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3(四川省玉鑫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65982)治疗,口服,每次600 IU,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 无效:治疗1个月后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升高<15%。有效:治疗1个月后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15%≤PEF升高<25%。显效:治疗1个月后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5%≤PEF升高<35%。痊愈:治疗1个月后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PEF升高≥35%。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为治疗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2)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ward voice channel,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 expiratory flow,MMEF)]水平。(3)分别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液5 mL,经离心半径8 cm,3 500 r·min-1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进行检测。(4)分别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 mL,置于抗凝管中,采用BD FACS600全自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进行检测。

1.6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频数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FVC、FEV1、PEF、MM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FVC、FEV1、PEF、MMEF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 P<0.05;FVC为用力肺活量;FEV1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PEF为呼气峰值流速;MMEF为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组别 例数FVC/L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L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FEV1 PEF/(L·s-1)MMEF/(L·s-1)个月后试验组 43 2.53±0.33 3.64±0.48a 1.34±0.17 3.24±0.25a 2.12±0.38 3.85±0.78a 1.45±0.32 2.31±0.68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治疗前 治疗1 a参照组 43 2.56±0.31 3.12±0.39a 1.37±0.19 2.68±0.22a 2.14±0.41 2.83±0.62a 1.48±0.35 1.85±0.49a t 0.435 5.513 0.772 11.027 0.235 6.713 0.415 3.5 99 P 0.665 <0.001 0.443 <0.001 0.815 <0.001 0.679 <0.001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IL-5、TNF-α、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血清IL-5、TNF-α、IgE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g·L-1)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g·L-1)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 P<0.05;IL-5为白细胞介素-5;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IgE为免疫球蛋白E。

组别 例数IL-5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TNF-α个月后试验组43 145.34±18.26 112.53±16.84a 128.54±27.53 92.57±24.86a 252.72±32.58 194.57±26.48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IgE治疗前 治疗1 a参照组43 145.73±18.24 126.42±17.38a 128.76±27.38 115.38±25.42a 253.14±32.34 224.86±28.43a t 0.099 3.764 0.037 4.207 0.060 5.112 P 0.921 <0.001 0.970 <0.001 0.952 <0.001

2.4 两组T细胞亚群及25-(OH)-D3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CD4+、CD8+、CD4+/CD8+及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CD4+、CD4+/CD8+水平较低,CD8+、25-(OH)-D3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T细胞亚群及25-(OH)-D3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T细胞亚群及25-(OH)-D3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 P<0.05;25-(OH)-D3为25-羟基维生素D3。

组别 例数 CD4+/%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CD8+CD4+/CD8+25-(OH)-D3/(mol·L-1)/%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个月后试验组 43 46.58±8.75 35.72±6.58a 23.74±4.36 27.83±5.17a 1.96±0.38 1.28±0.23a 52.34±9.52 72.47±13.25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治疗前 治疗1 a参照组 43 46.32±8.68 42.38±7.26a 23.69±4.31 25.32±4.86a 1.94±0.36 1.67±0.33a 52.37±9.48 63.18±11.86a t 0.138 4.457 0.054 2.319 0.251 6.358 0.015 3.42 6 P .001 0.890 <0.001 0.958 0.023 0.803 <0.001 0.988 <0

3 讨论

CVA多发于青少年及儿童人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干咳,患儿气道存储器为慢性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多与患儿高敏感性、神经调节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有关,可引起患儿不同程度的气道痉挛,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因此,临床治疗时应以降低气道炎症、舒张支气管、解除气道痉挛为原则[6]。

以往临床对于CVA常采用吸入激素类药物治疗,其短期内可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引起骨质疏松等。丙酸氟替卡松为目前临床治疗CVA常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气道炎症部位,降低气道炎症反应,舒张支气管,从而缓解临床症状[7]。沙丁胺醇为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可有效扩张气道,减小血管通透性,同时可提高气道黏液纤毛对气道内异物的清除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缩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但其药效持续时间较短,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8]。维生素D3在体内以25-(OH)-D3形式存在,可参与儿童钙磷代谢及免疫功能调节,有助于抑制呼吸道炎症[9]。IgE为变态反应主要递质,多由呼吸道层淋巴B细胞合成分泌,与气道变态反应有着紧密联系;IL-5可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分化,提高其活性,从而促进气道炎症发生;TNF-α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可直接参与哮喘炎症反应中[10-11]。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说明采用维生素D3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CVA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25-(OH)-D3可与特异性球蛋白结合,提高气道细胞抗性多肽表达量,抑制气道上皮细胞参与炎症反应,促使免疫细胞启动应答;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可舒张支气管,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从而改善临床症状[12-13]。

相关研究表明,CVA患儿机体25-(OH)-D3水平较低,而25-(OH)-D3水平可间接影响免疫调节[14]。CD4+、CD8+水平可反映免疫功能的强弱,其水平异常可致使免疫调节失衡,直接参与患儿CVA的发生[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T淋巴细胞及25-(OH)-D3水平较高,说明维生素D3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可有效促进CVA患儿免疫功能及25-(OH)-D3水平改善。

综上可知,维生素D3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CVA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抑制气道炎症发生。

猜你喜欢
卡松沙丁胺醇丙酸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丙酸盐对厌氧氨氧化除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饲料中丙酸、丙酸盐的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对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治疗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