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鹏,盛邦跃*,武舜臣
(1.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十四五”规划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都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明确部署,意义重大。合理的路径选择是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关键,工业化农业和生态农业作为国际农业现代化的两种主要路径,其实践经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建设至关重要。那么,历经几十年的实践,这两种路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结合地域差异和资源禀赋我国应该如何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深入了解工业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比较优势及适用范围,对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术界对工业化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辨析工业化农业、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总结其主要特征、生态风险和防治措施[1];二是客观反思国外工业化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优势与弊端[2],提出农业生态转型的概念[3-4],并设计出“生态集约化农业”和“生物多样性农业”两种范式[5];三是研究工业化农业理论的中国实践,如分析山东省工业化农业进程和转型升级中面临的问题,认为工业化农业的根本道路在于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构、整合与升级,形成各要素适度配比、协调统一的有机组合[6]。
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总结国外生态农业的成效与经验,包括完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构建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加强财政支持、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力度[7-8];二是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的作用机理,如在稻渔共生系统方面,史晓宇等[9]对水稻和田鱼的品种选择进行试验,唐建军等[10]对沟坑深宽及其合理性进行核算和检查,在回顾稻渔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稻渔共生产业需要在农事省力化、投施精准化和农艺机械化等方面发力[11]。在稻鸭共作系统方面,赵本良等[12]阐述了鸭子活动引起的土壤振动与水稻生长之间的关系,秦钟等[13]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了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群落结构和天敌类群对资源的利用程度,章家恩[14]指出未来应该对稻鸭共作的生态机理和关键技术进行长期探索与创新,对稻鸭共作的标准化、产业化和示范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联系;三是探索生态农业创新模式发展路径,通过农林复合经营、产业耦合等方式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5-16]。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主要涉及概念辨析、地区实践、技术原理和经营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鲜有关于工业化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实践成果对比分析。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两者的优缺点、比较优势和适用范围,有必要结合国际实践经验梳理这两条路径。因此,本文在梳理农业现代化内涵、地区实践和特征对比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粮农组织的分类方法,从生产力、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营养与健康4个方面对工业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国情及农业发展现状,探索国内外经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时代内涵正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实践和技术进步不断革新。受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和刘易斯工业化理论的影响,以往对农业现代化的认知主要基于改造传统农业的视角,但经过工业化思维改造后的现代农业仍然存在问题。Lymbery和Oakeshott[17]为了打破“工业化农业是养活世界的唯一选择”的迷思,从2012年开始走访美国、欧洲、中国和阿根廷等地,经过一手调查发现,工业化农业在生态环境、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重大隐患。Berry[18]认为,工业化农业是一种自毁式和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生态环境、地方经济和地方共同体都是有害的。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改造传统农业,而是对传统农业和工业化农业进行双重改造。未来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应该是生态改良现有工业化农业体系,设计推广以生态农业为主的替代农业体系,最终形成知识密集型、可持续的多元农业体系。
由于各区域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1)发展工业化农业最早的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大部分区域,侧重于研究工业化农业体系的生态转型,设计和推广替代农业体系(如生态农业等),在农业生态范式研究和建设多元农业体系方面具有超前意识;2)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则倾向于研究农业技术范式以达到生产力的最大化,实现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的转变。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热点是农业体系的生态转型和农村衰落大环境下的乡村振兴,主要围绕工业化农业体系的生态转型、替代农业体系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展开[19]。
作为农业现代化主要路径的工业化农业与生态农业,在种养方式、经营理念、外部资源投入等方面最初几乎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表1)。前者属于资本密集型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注重外部投入(资本、技术与管理范式),运用智能机器替代人工操作,主要特点是大规模、专业化、装备化和集聚化。而后者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土地生产率高,是替代农业体系的一种主要模式,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循环,讲究精耕细作和人力投入,主要特点是小规模、多样化、生态化和本土化。
表1 工业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关键特征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key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 and eco-agriculture
不同的农业现代化方向对应着不同的农业产出表现,且这一表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比较两条路径的实践结果,借鉴世界粮农组织《From Uniformity To Diversity》中的分类方法,从生产力、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营养与健康4个方面阐述。
1)产量。选用高产作物及单一栽培是工业化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推行“绿色革命”,实质是一场农业技术改革活动,将高产作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旨在促进粮食增产和消除饥饿威胁。高产作物品种因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性强、养分吸收和利用率高等特点,逐渐被培育成高收获指数型品种,如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推广的“矮杆小麦”,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推广的“国际稻8号”水稻品种。
工业化农业在生产力方面的积极影响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粮食作物大幅增产,1961—2001年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了1倍[20],在保障粮食供给的同时也增加了牲畜的生产力[21];二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结构变化,1970年发展中国家20%的小麦面积和30%的水稻面积种植了高产品种,1990年两种作物的比例提升到70%左右[22]。
但值得注意的是,1990—2010年期间,国外工业化农业系统中主要作物的增产率开始趋于稳定,专业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能否长久持续保持高效生产力受到质疑[23]。一项对1961—2008年全球粮食产量发展研究的分析表明,在24%~39%的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种植区,作物产量未能持续增产,或由最初的增长后停滞不前,或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24]。
就特定作物的单产而言,生态农业低于工业化农业。Badgley等[25]基于全球293个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平均产量比工业化农业低8%~9%。但在总产方面,生态农业表现出优越性。Delate等[26]通过对1981—2005年美国的有机玉米、大豆与传统耕作系统的产量比较发现,平均产量相似。然而,在干旱年份,有机玉米的产量比工业化农业玉米产量高31%。1998—2011年爱荷华大学在Neely Kinyon农场的试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对草地系统的研究表明,总产量随着物种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多物种组合的产量平均比单一栽培高15%。与单一物种单一栽培相比,多物种混合栽培的平均收获生物量增加70%。
2)生态系统的特征。工业化农业系统相对脆弱,对工业化农业生产力的威胁源于其核心特征之一:同质性。专业化、大规模的单一种植和集约化、高密度的畜禽养殖,由于物种的遗传一致性,其农业系统在遭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表现出脆弱性。图1直观地反映了系统脆弱性的具体特征:种植业方面,对流行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差,从20世纪60—70年代的小麦条锈病、玉米叶枯病,印尼和菲律宾的水稻Tungo病毒,到21世纪持续了18年之久的卡文迪什香蕉真菌病毒,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7]。养殖业方面,高致病性病毒的出现与工业化养殖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由于饲养物种遗传相似性的弱点,禽流感、口蹄疫和非洲猪瘟等病毒在进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动物群体后,迅速传播,且毒性逐渐增强。研究发现,高致病性流行病毒,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养殖系统中出现的几率和频率更高。
图1 工业化农业系统中疾病爆发时间表Fig.1 Timeline of disease outbreaks in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al systems
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较高且恢复力较强,因此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粮食产出,而不仅仅是为了短期内获得某一特定作物产量的最大化。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提高抵御能力、缓解环境与经济风险、适应气候变化等发挥着关键作用。践行生物多样性的耕地,采用梯田护地、覆盖作物、农林间作和种植绿肥等生态技术,其水土保持能力和抗灾能力更强[28]。
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生物防治是生态农业维持和改善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如肯尼亚的“推拉间作体系”(Push-pull systems),将象草、高粱和枸杞等陷阱作物与玉米间作,在抵制(推)钻心虫取食玉米的同时吸引(拉)它们到陷阱作物上,不仅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而且提高玉米产量20%~50%[29]。亚洲的稻田养鸭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前提下保持增产,孟加拉国推广这一模式仅5年,水稻增产约20%。主要原因是稻田引入鸭子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正向效应:一方面,鸭子取食水稻植株的害虫(如稻飞虱等),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鸭子也进食杂草及杂草种子,抑制杂草生长,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另一方面,鸭子粪便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投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营养,有效降低化肥的使用量。鸭子的取食活动等撞击作物植株的过程,可以明显提高作物的机械抗性,有助于增强作物的抗倒性和抗病抗虫性。
1)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影响。单一栽培和高度机械化是引起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目前,世界超过20%的土地处于退化状态,退化速度达到每年1 200万hm²。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到2050年,50%以上的耕地土壤将出现盐碱化的情况。如何保护耕地资源和修复退化土地是工业化农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工业化农业系统的土壤结构和水土保持能力较差,导致灌溉用水量急剧增加,进而诱发水资源短缺。如美国西部开发奥加拉蓄水层(Ogallala aquifer)发展工业化农业,造成30%~50%的水储备被过度利用,地下水位正以每年0.6~1 m的速度快速下降,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30]。另外,种植业中过量施用的营养物质(硝酸盐和磷酸盐)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养殖业中处理不当的畜禽粪便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
生态农业在用水管理方面则表现出显著优势。通过利用土壤覆盖技术和微区域集水系统,在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的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从而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已有研究表明,生态农业系统因为采取轮作和种植豆科作物的技术,蓄水保水能力更强,渗透到土壤中的水量比工业化农业系统高15%~20%[31]。
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业化农业选择高产或高经济价值的动植物品种,对传统的地方品种利用不足,这一举措造成了基因库的侵蚀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植物资源方面,面对三大主粮作物品种的竞争,叶类蔬菜、小粒谷物和林木作物等地方品种逐渐减少。动物资源方面,适应工业化生产系统的高产品种取代了世界上大部分地方品种。根据FAO统计,全世界7 616个牲畜品种中,国际化品种仅占14%,6 536个地方品种中的20%濒临灭绝,仅2001—2007年之间,就有62个品种灭绝,平均每个月消失1个品种[32]。尽管工业化农业满足了短期生产力目标,但减少了未来农户可以选择的种质资源数量,降低了抵御环境变化的抗风险能力。
生态农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上,表现出优势。多样化和异质化的农业景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为动植物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生境条件。与单一栽培相比,多物种组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物种丰富度。Bengtsson等[33]基于文献荟萃分析发现,生态农业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平均比工业化农业系统高出30%左右。Schneider等[34]随机选取欧洲、非洲地区的205个有机农场和非有机农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农场的物种丰富度比非有机农场高出10.5%,因为有机耕作允许更多的物种个体在给定的农业生境单元中生存,往往比非有机耕作维持物种多样性的能力强。
基于丰富的物种及其发挥的功能,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容易提供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图2)。首先,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创造多种人工小气候,增加有益生物(捕食者、寄生虫、传粉者和土壤动物群)的数量,为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维持生物多样性;其次,通过减少化学投入恢复系统内部养分循环,利用作物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施用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和碳固存,改善土壤环境;最后,借助有益生物及微生物重建土壤肥力,恢复生态平衡以修复退化土壤。
图2 多元化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图Fig.2 Virtuous cycle of diversified agricultural ecosystem
1)农户收入与生计。工业化农业推广与农户收入增长呈现出正相关效应,对采用工业化种植模式的农场调查和田间试验后发现,作物产量提高22%,农户收入增加68%,且发展中国家的产量和利润收益高于发达国家[35]。但是,这一结果只适用于大规模的农场主,并不能让所有的农户受益,因为小规模农户资源和资本严重不足,在获得农业补贴和农业保险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Crowder和Reganold[36]利用五大洲55种作物40多年的种植数据分析表明,生态农业的利润率比工业化农业高22%~35%,效益成本比率(收益/成本)高出20%~24%,从而使得农户单位面积收入增加25%。与工业化农业不同,生态农业的增收效果对于小规模的农户同样适用。在哥斯达黎加地区,从事生态农业的小规模农户单位面积收入提高了15%~60%[37]。
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也有利于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帮助减少产量变化和季节性短缺带来的危害,为全年持续生产提供更多的机会;二是使用有机肥可以降低农户对昂贵的外部投入的依赖,减少了小农户对零售商和放贷者的依赖;三是可以增加农产品的种类,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2)就业机会与环境。提高农业效率和释放农业劳动力通常被认为是工业化农业的主要优势之一,旨在向更高价值的非农部门转移农业劳动力,促进非农部门发展的同时反哺农业,带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农业和非农部门的联动发展。然而,这种理念在实践中能否到达预期的目标,是否真的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但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被迫退出农业的农户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就业机会[38]。
与工业化农业劳动力节约型的属性不同,生态农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需要精耕细作和精细管理。在就业机会方面,能够提供比工业化农业多30%的岗位,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工作。另外,生态农业在农事活动的设置上更加合理,缩短了农闲和农忙的时间,使得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加均衡,从而为农户提供长效稳定的就业机会。在就业环境方面,相关研究数据较少,但有迹象表明脱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农场或许能够创造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如英国生态农场的农户比在常规农场工作的农户幸福指数更高[39]。
1)饮食多样性。多样化的饮食有利于获得更全面、均衡的营养,促进蛋白质的互补和营养元素的协同作用。如何实现饮食多样性?工业化农业主要利用世界各地高度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体系,结合运作良好的贸易系统,使得特定地区的消费者获得多种不同的农产品。然而,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力,主要惠及发达地区高收入的消费者,对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则极为不利。食物的长距离运输也会提高食物销售价格。
饮食多样性与农业多种经营呈正相关趋势,生态农业可以在不依赖国际贸易中介的情况下促进当地居民饮食的多样化,保证人体营养均衡。首先,选用多元种植模式和富含微量元素的品种,不仅能够提供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农产品,而且有助于改善居民膳食营养元素的摄入量。此外,将畜禽养殖纳入耕作系统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在为居民提供蛋白质来源的同时改善了土壤肥力,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营养品质[40]。
2)农产品营养品质。工业化农业的兴起对农产品营养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微量元素的缺失。Broadbalk小麦连续农业试验证实,小麦微量元素浓度的下降与“绿色革命”以及引入半矮化高产品种密切相关,1845—1967年小麦籽粒中锌、铜、铁和镁元素的平均浓度基本保持稳定,1968—2005年则比以前下降了19%~28%[41]。Garvin等[42]在研究美国硬红冬小麦微量元素的历史变化时也得出类似结果,种子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变化与产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尤其是铁、锌、硒元素影响最大。除谷物以外,水果和蔬菜中微量元素含量也出现下降趋势,Davis等[43]和Davis[44]通过对美国农业部在1950—1999年间记录的43种水果蔬菜作物营养数据对比发现,其中铁、磷、钙、铜和核黄素的含量比50年前下降了15%、9%、16%、80%和38%。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现代育种以产量指标为导向,片面追求高产,忽视了对农产品营养品质的整体改良,在光合效率一定的情况下,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关系;二是土地退化使得土壤营养比例失调,作物生长缺乏足量的营养元素,从而对农产品中的微量元素形成“稀释效应”[45],不过可以通过增施富含微量元素的肥料来解决这一问题,如芬兰从1985年起在农业种植中使用硒强化肥料,使得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中硒元素含量有所增加[46]。
同时,工业化农业中大规模、高剂量的农药施用诱发了诸多的负外部性,如农药暴露和农药残留,严重威胁人体健康[47]。农药暴露不仅会增加急性农药中毒的风险,而且损害人体神经、消化与呼吸系统。据统计,发达国家每5 000名劳动者中就有1人出现急性农药中毒的症状。在西班牙南部的现代温室中,有机氯农药暴露增加了乳腺癌、隐睾症、2型糖尿病和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48]。与此同时,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人体健康面临的风险。
而生态农业强调低投入,注重养分循环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农药、化肥和抗生素等农用化学品的减量使用或者不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农产品营养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生态农业对化肥、杀虫剂和兽用药物的使用有严格限制,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的风险。其次,通过生态种植生产的农作物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多酚的浓度高于常规作物,对抵御慢性疾病和降低死亡率具有一定的效果。最后,通过生态养殖的有机牛奶和肉质品营养价值是否更高仍然存在争议,但其中ω-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常规养殖模式高50%,对维系大脑生长发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具有重要作用[49]。
通过对国际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对比发现,工业化农业在科研投入、技术推广、管理范式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相对完善(表2),能够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保障粮食的总产量和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主要适用于耕地资源充裕的地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主产区,以及资本充足的规模农业经营户。
生态农业可以在总产出上与工业化农业竞争,在遭遇不利生产条件下表现得更为强劲,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户生计保障和农产品营养健康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表2),可以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消费需求,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户增收。主要适用于耕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和资金有限的小农户。
表2 工业化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与缺陷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 and eco-agriculture
当然,也应该看到这两种路径存在的弊端。工业化农业在摒弃优良农业传统的同时,选择少数遗传多样性一致的高产品种进行单一种植和集约养殖,过度地依赖外部资源投入,高能耗的属性诱发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不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工业化农业并不能使小农户从中受益,甚至排挤其原有就业生存空间。生态农业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主流农业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低,相关的机理研究不够成熟,覆盖范围小、政策扶持弱、技术手段陈旧。McDanil和Norman[50]认为未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将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现有农业进行改良而形成的“建设性”现代农业。因此,针对工业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系统缺陷,可以对现有的工业化农业进行生态化改良,对生态农业进行智慧化升级,形成两种新的路径。
1)生态型工业化农业。以工业化农业为基础,针对系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参照生态农业的结构,运用生态农业的技术,全面发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持规模化、高效和高产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从而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的有机耦合。即国外近年来提倡的工业化农业生态转型。
2)智慧型生态农业。以农业生态工程为基础,依托先进农耕技术、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信息科技(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云计算等),通过与农林牧渔及食品深加工产业的耦合来优化延伸产业链,从而实现数据统计、精细分析、精准投入和智能控制的崭新农业生产方式[1]。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生态农业智慧化的具体体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完善、脱贫攻坚与农户增收、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进步突出。历经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生态农业的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农林牧复合模式、生态种养模式、观光休闲农业等主要生态农业模式。新的历史时期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如2012年国务院提出要发展林下种养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强调重点发展禽畜—沼气—林果菜复合模式和农林牧渔复合模式等,以实现粮、果、鱼、菜协同发展。
但是,我国在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1)认知方面。部分人在潜意识中将农业现代化等同于现代农业,认为工业化农业和规模化经营才是未来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51],并且以“现代性”的名义抛弃了传统农业的实践精华;此外,还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思维,只强调绿色、生态和纯天然,完全排斥现代农业科技的成果和工业化的管理范式,甚至认为生态农业就是恢复过去低水平的传统农业。2)执行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在认知偏差的基础上,没有处理好规模农业与小农农业的关系,过度地行政干预农业发展,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农业,侵害了广大农户的利益[52]。有些地区则在配套技术和政策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地推广生态农业。
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等同于发展规模化农业”的认知下,通过行政干预和土地流转,破解了土地破碎化的格局,耕地资源呈现出“集中又分散”的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规模农业的崛起,但是这种认知存在偏差且在农业实践中诱发了不少社会问题。
首先,家庭经营仍然是中国农业最主要的经营方式。截止2017年底,从事家庭经营的小农户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占2%,且2.2亿小农户的户均经营规模仅为0.7 hm²,而美国和欧盟家庭农场的平均经营规模分别是中国的240倍和25倍,国情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完全照搬欧美等国的做法并不妥当[53]。
其次,农业过度规模化问题重重。从国际经验来看,工业化农业侵害了中小农户的利益,无节制的扩张更是挤占了中小农场主的就业生存空间,导致农民失地失业、乡村凋敝衰退,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最后,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在行政干预时过度地倾斜发展规模化农业,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人为垒大户,排挤小农户”,通过提高地租诱导或者强迫农户流转,在造成农户失地的同时大幅提高农业的生产成本,农业大户难以支付高额的租金,从而导致大规模的耕地荒废。
鉴于以上的经验教训,地方政府应该转变意识,遵循广大农民意志,结合实际选择相适宜的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具体而言:一是正确认知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我国国情,规模农业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唯一路径,小农经济和规模农业并不对立,规模农业的发展应该和小农农业的自然缩减相匹配;二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纠正过度倾向规模农业而挤压小农户的行为;三是坚持小农户与新型主体的良性互动,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从禀赋特征和生产需要出发,构建多元化农业体系;四是研究探索不同区域自然禀赋下的适度规模大小,为政府和市场兼并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集中”的耕地主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分布在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新疆等地区,地势平坦且集中连片,如中国农垦集团下属的国营农场。资源禀赋特征适宜选择工业化农业,可以发挥标准化、规模化的优势,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国家粮食安全。但欧美的工业化农业存在系统缺陷,必须实现工业化农业体系的生态转型,通过生态化改造形成生态型工业化农业。
发展生态型工业化农业需要从3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完善工业化农业生态转型的体制机制,在构建现代农业工业化的战略框架时增加“生态”考量因素,从原有的“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三位一体,转变为“资金—技术—生态—基础设施”四位一体[4];二是在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上,增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如轮作休耕、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恢复和提高自然禀赋的质量,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增加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投入,实现自然禀赋开发利用与修养生息的动态平衡;三是创建一批生态型工业化农业示范区,推进可持续的高度集约化经营,保证农业高效、高产的同时做到生态与安全。
“分散”的耕地则以小农户或家庭农场为经营主体,多处于山地或丘陵地区,地势崎岖且规模较小,不利于规模化农业的推进。“分散”的耕地和都市农业区,适宜选择生态农业。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但是,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面临定位不明确、技术手段陈旧、规模小效率低、支撑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智慧化升级形成智慧型生态农业。
发展智慧型生态农业可以从3个方面来推进:一是构建操作便捷的生态农业确认体系,增强生态农业的公众认可度,加速生态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与拓展,壮大生态农业在多元农业体系中的比重[54];二是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对稻渔共生、农林复合、桑基鱼塘等传统生态农业模式进行适度改造,形成精准智能、高效生态的智慧型生态农业;三是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向从事生态农业的小农户提供配套的标准化服务,包括产前(良种、农机)、产中(病虫害防治、收割)和产后(烘干、储运和销售),以及因地制宜地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逐步扩大生态农业的覆盖范围和示范作用。
国际农业现代化研究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农业中生态智慧的重要性[19]。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生态思想,和谐共处的“天地人三才观”,应时避害的农时观,物尽其用的循环观,以及“时土物三宜”的物性观等;2)生态技术,利用物种的种间竞争关系进行生物防治,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对土壤用养结合达到“地力常新壮”的效果;3)耕作制度,利用物种的种间辅助关系,形成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的多熟耕作制;4)种质资源,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繁殖,形成的地区特有、品质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如江苏的梅山猪、高邮鸭和湖羊等。中国在西方现代生态农业理论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与其内核相一致的理念、技术与模式,并对世界农业的生态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55]。
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冲击下,中华农耕文化却面临传承危机。对传统生态智慧的认知和利用程度亟待提高,如对当地传统种质资源的利用保护,对传统生态模式的机理及适应性研究,对传统生态智慧的科学改良与推广等。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可以从3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根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加快完成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构建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挖掘传统种质资源的文化内涵,优化地理标志认证,突出品牌效应;二是深入研究传统生态智慧的机理与适应性,尤其是应用前景广、效果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技术,如基塘系统、稻渔系统等,同时调查传统模式在(扩大规模、引入现代品种等)新环境下的适应性;三是科学改良优秀传统耕作技术与模式,根据机理研究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进行适度改造,对比分析其在不同区域、不同技术和不同规模下的产量与效益,从而选择最适宜当前形势的技术模式推广应用。
中国幅员广阔,南北、东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千姿百态、差异较大。因此,在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应选择适合当地禀赋特征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但是现实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大规模的推进“宜机化”,甚至建议将丘陵山区的宜机化作为“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考核最重要的评价指标[56]。“宜机化”有助于打破农业机械化发展难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然而,“宜机化”的推行却需要因地制宜。在土地平整要求高、平整成本大的地区,需考虑成本收益账;在可能诱发水土流失和生态危机的地区,需考虑生态环境账。基于以上分析,在南方丘陵、西南山区等地,需谨慎推进规模化经营,避免过度追求土地的规模化和机械化,而进行大力度的土地整治。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地区禀赋特征密切相关,应该根据分区分类的原则选择相适宜的模式。具体而言:对于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生态型工业化农业,生产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水稻、小麦、大豆、玉米和棉花等“粮经饲”作物,以提高我国重要农产品的自给率和粮食安全系数;对于都市农业区和资源条件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智慧型生态农业,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生态果蔬、茶叶、高蛋白的水产品和肉制品等,以增强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资源条件匮乏的地区,如秦巴山区、西南喀斯特山区、吉林西部盐碱地等,则应当采取生态保护的模式,以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提升生态涵养功能。
通过对工业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国际对比,有利于了解这两种路径的优势、缺陷和适用范围,为我国科学有序地发展农业现代化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工业化农业能够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和劳动生产效率,适用于耕地充足的大型农场和规模农业经营户,却同时存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食品安全和农户生计保障上的缺陷;生态农业能够保证稳定的粮食质量、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农产品,适用于耕地资源紧张的区域和小农户,但也面临覆盖范围小、技术手段陈旧等问题。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国情,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选择生态化兼顾工业化的中间道路,短期内以工业化为主生态化为辅。长期看,随着农业技术的突破,要逐步提高生态农业占整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比重,推动以生态化为主、工业化为辅的发展模式。当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选择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农户的选择,并尽可能借鉴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传承利用其中的生态智慧,凭其走出更加适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
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还受到安徽农业大学邹运鼎教授、汪天教授的悉心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何蕾同学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帮助,三位匿名评审专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