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培养

2022-03-16 22:20黄贤军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培养途径高考

黄贤军

【摘要】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体裁,然而在分析近几年的议论文写作时,发现有些学生尽管辞藻华丽,内容却十分空洞,甚至有些学生利用万能例子或生搬硬套凑字数的形式写作,很明显学生在创作议论文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议论文教学的现状着手分析,进一步探索如何在议论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高考;思辨能力;培养途径

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中曾明确指出,学生在进行议论文的创作时,需要做到“提炼主题,思考辨析”,换言之,学生在提炼作文主题时应当认真对题目中的文字材料进行全面地思考辨析。然而,就当前大多数情况来看,高中学生不仅缺乏对题目材料的主动思考,甚至急于求成,在思维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严重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在议论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显得异常迫切。

一、议论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其一,缺乏一定的思辨意识。缺乏思辨意识的不仅有学生,语文教师也同样存在此种情况。教师思辨能力、思辨意识的匮乏,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因此,会导致学生思辨能力的退化。

其二,灌输式教学陋习屡见不鲜。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仍旧没有退出教学领域,枯燥的课堂氛围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因此不能得到提高和实践。

其三,教师评改不走心。许多语文教师在日常批改文章时不走心,总是用一些套话来敷衍学生,从而导致学生议论文的创作没有质、只有量。

二、在议论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强化学生思辨能力

课堂是培养高中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场所,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此可以理解为写作和阅读的统一。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本资源,创设便于学生思辨思维发展的情境。要知道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优秀篇章,语文教师在开展课文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讨论,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敢于打破常规,将自己质疑之处说出来,从而在讨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例如,语文教师在开展《鸿门宴》的人物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大胆地说出对文章某个人物的看法,并且之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转化成书面语,要言之有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往年的高考真题、优秀范文来培养高中学生的思辨思维。例如,在某年的高考题中,要求学生谈论对现如今的教育是“严”一些好,还是“宽”一些好,而此时,语文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后,对比优秀范文进行分析与学习,让学生在模仿中循序渐进地培养思辨分析的能力与思维。

(二)丰富学习活动形式,强化学生思辨能力

在议论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语文教师应当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在平时的议论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处在学生的位置与其对话。一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将放任不管、假空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话形式,但由于活跃、失之深远的语文课堂并非是学生所期盼的,因此教师应当深入思考如何与学生开展真正的对话,并进一步丰富学习活动形式,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理智、独立的批判意识。

例如,为了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有效的养成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地举办课堂辩论赛,为学生提供辩论情景,规定辩论时间,而课堂辩论赛既可以采取不同以往的辩论赛形式,辩论题目也可以是某年的高考作文材料,鼓励学生围绕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用思考和理论支撑自己的立意,甚至有的学生会找到不同的立意,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辩证、思考分析。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更为重要的是,让高中学生学会主动分析和思考。除了开展辩论赛以外,语文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分享交流写作习惯,学生在分享交流中能够丰富内在积累,通过整理加工一些议论文写作材料,从而帮助学生将积累的写作材料化作为养料滋润自己的写作。

(三)提高教师思辨思维,强化学生思辨能力

议论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思辨思维,而教师的教学活动更离不开语文思辨思维。如今语文教学活动日益向研究型教学形式发展,并且只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够形成新观念、新理念,才能够诞生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当今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思辨思维,只有当教师具有高效的思辨能力,才能够完成对学生思辨思维的培养。试想,若是在议论文教学中,连语文教师都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具有思辨能力,就更别谈基础教学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加强与培养自身的思辨能力[3]。

例如,为了能够提高语文教师的思辨思维,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以此强化教师的思辨思维,更新教师的议论文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此同时,为了能够督促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思辨思维,学校还可以定期抽查語文教师的教学情况,以此保证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议论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一方面,学生具备高效的思辨思维,能够帮助其快速且正确地完成对议论文题材的思考,立好意,从而助力学生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另一方面,思辨能力对高中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便于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议论文教学中应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模式,用新的理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绪文.中学议论文教学加强学生思辨训练刍议——以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I卷、II卷)为例[J].教育导刊,2019(01):79-83.

[2]付胜云.议论文写作教学问题根源摭谈[J].写作(上旬刊),2017(01):38-44,59.

[3]姬孝荣.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多维度论证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07):108-109.

1451500520382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培养途径高考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