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师语文教学改革

2022-03-16 21:33
中国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南铜仁师范

访谈 刘佳 胡艳

整理 刘佳

一、奇思妙想伴成长(1940—1963年)

1. 家中长子

1940年,我出生于貴州省玉屏县,我是家里的老大,有4个弟弟妹妹。我父亲是初中文化,母亲是家庭妇女,主要在家照顾我们几个兄弟姊妹。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成为县粮食局第一任副局长,负责万山的几个乡镇。万山离玉屏有一百多里路,所以父亲经常在外面跑,很少在家。主要是母亲在教我们几个兄弟姊妹。虽然母亲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但是她对《增广贤文》②懂得比较多,基本上都是用这个来教我们。母亲对我们的影响很深,后来我遇到人生中的重大挫折,还用《增广贤文》来引导自己。

2. 兴趣广泛、爱探索的成长

1948年,我8岁,在玉屏读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我就到玉屏一小读书。读到四年级,国家开始实行秋季开学制,所以我四年级多读了一学期。我从小学开始就很喜欢美术,一直想学美术。五年级时,学了蒸汽机的知识,我和几个同学就想造一辆在农村窄窄的路上跑的蒸汽机车,于是我们就组了一个“造车小组”。

1953年,我读初中。那时想起小学时“造车小组”的事,就想:“船在河里行走受到浮力的作用,空气也有浮力,为什么不造个空气船呢?”我就写了一部空气船的科幻小说,写了两本小本本,没写完。我还是很喜欢美术,最喜欢的就是速写。初中毕业那年,我还参加了贵州省美术展览,得了优秀奖。

1956年,我初中毕业考到铜仁中学读高中。高中时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1957年我入了团;另一件是我一人负责学校校报的初稿、审稿、刻板、油印、发行,校报在学校里有一定的影响力。毕业时我很想考美术学校,但是家庭情况不允许。后来我想学理科,但父亲建议我学医,我很犹豫。当时,几乎没有人报考文科,特别是语文。我们两个班一共将近100人,结果只有3个人报考文科,其中只有1人报语文。于是学校就来动员我,所以我干脆就报考中文系。1959年我被贵州大学中文系录取了。

1959年我到贵州大学中文系读本科,是贵州大学(重建后)的第二届学生。第一年其实我没有专心学习,因为想学美术。第二年才开始真正静下心来读书。

1963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思南县思南中学教语文。在教学之余我还办了很多的活动,工作搞得有声有色。1965年,思南县半农半读初级师范学校(简称“耕读师范”)开办,缺老师,我就被借调到这所学校工作。后来的经历有一些波折,直到1980年,我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轨。

二、一名中师语文老师(1980—1988年)

1. 培养农村教师的学校

1980年3月,我调到思南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思南师范”)。当时学校教师有10多人,有语文、数学、劳动、心理学、美术、体育、音乐和教学法等课程。教学法不是各学科单独开设,而是合在一起总的教学法。学校大概有3个年级,6个班,其中4个普通中师班、幼师班和英语班各一个。思南师范主要是培养小学教师。招了几年高中毕业生,大概1984年起开始招初中毕业生。当时的学生质量很高,因为生源很不错,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优质生源就逐渐没有了。

(1)好领导涂校长

我想(80年代)思南师范最大的特色就是涂校长①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好领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他对学校的位置把握得比较准。他每次外出学习回来以后学校都有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整个安排、布置得很实在。思南师范的校训“献身教育,回报山乡”就是他提的,他看得比较准,学校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回到农村教书的。二是他用人不疑。这一点,大多数教师都很佩服他,大家工作也很积极活跃。就以我来说,在这样的管理风格下,我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做事。因为我热爱教学,所以工作起来觉得很轻松。

在涂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每个人都发挥了力量。当时,思南师范参加的所有比赛不说次次拿第一,至少也拿前三名。只要参加全省性的比赛、活动,都能拿奖。

(2)面向农村培养小学教师

思南师范培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到农村工作的。在我的印象中基本上没有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去的情况。思南师范毕业生的社会评价一直都很好。

我觉得,中师至少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必不可少的。那个时候大量缺乏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师培养了大批农村小学教师。所以,当时中师的存在有重要的价值。

2. 语文教学改革

这一时期,我在思南师范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开展语文教学改革。

(1)改革背景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语文是教不会的,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自己反复练习,才能够逐步掌握。既然语文是教不会的,那么语文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呢?是引导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让学生自己去练习。

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是要去农村当老师的。那时候,农村一位教师不仅负责一个科目,有的教师甚至要一个人教全部科目。因此,师范生培养阶段,语文专业就不能仅是提高语文能力,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数学、体育、美术等小学的基本课程都要了解一些。基于这样的想法,1982年,我开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我觉得它是师范教育当中非常有效的方式,也是我在思南师范最满意的收获。

(2)具体实施

我把语文教学分为两大块,一是语文课本的教学,二是语文课本之外的教学。其中,教材占整个教学内容的25%左右,其余的靠课外的知识补充。学生的成绩不按照原来的百分制计算,而是计分制;考核分成课内和课外两个大项,然后在每个小项里面分别给学生打分。

课堂上,主要是完成课本的教学。每一堂课分成四个阶段:一是信息提供,每一节课要有一名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课下看报纸、看书都可以。二是箴言诵读,也是每节课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写,长短自己决定,写好了给大家朗诵,然后交给我。如果第一个阶段是按照学号从1号开始,那么第二阶段就倒着来。三是诗词提供,由教师负责,我每一节课都提供一首诗或者一首词,主要是诗。四是课文讲述,我做图表提供给学生,把纲要提出来、解释,然后学生自己上去讲,我不再重复。

课堂外的项目有很多,学生讲普通话、读书给分,读书和读文章给的分不一样,读书,读1万字给1分,读10万字就是10分;读一篇文章给0.5分,读10篇就是5分。发表文章,在学校广播、发表在思南的报纸上或者省报上,都相应地给分。办手抄报、办刊物也给分,这样学生的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就能得到锻炼。曾经有一名学生办了5种报刊,我都想象不到。

给学生记分这些工作我交给学生管,100多名学生我记不过来。那个时候没有电脑,都是用油印,我期中、期末印一张表,把这张表交给他们,而且告诉学生:我相信你们,你们自己填表,一人一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

(3)得以实施的原因和收获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能够实行,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涂校长,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他说,我只管按我的想法做就行;二是当时还没有统考,师范是由教师自己管理学生的积分。统一考试实施以后这个教学方式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可以说,教改是我在思南师范最满意的收获。尽管真正经历教改的只有三届学生,但是我相信他们的语文能力肯定不弱。

3. 创办新星文学社

20世纪80年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全国各地学校的文学社是最多的。在这个背景下,我也很动心,但是又有点犹豫。1984年年底,有学生跟我说:“杨老师,我们想成立一个文学社。”我一听,就来劲头了:“行呀,那就成立个文学社。你们想好没有,这文学社叫什么名字?”他们脱口而出:“叫新星。”其实这个名字外面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我觉得,这是学生自己想的,肯定经过了深思熟虑。我说:“好,要得,你们就叫这个。”学生说:“那老师您要给我们撑头啊!”我说:“撑头就撑头,你们办,我去跟校长说。”1985年年初,新星文学社成立了。

文学社是全校性质的,开始的时候只有几十人,后来慢慢发展到一两百人的规模。我主要引导学生写作,鼓励大家写,有时候也把学生集中起来,讲讲学生创作的情况和我对写作的一些认识。

我主要从三方面指导他们。第一方面是读,关键问题是对读书的理解。我跟他们讲我自己读书有三种情况,读了有兴趣的(自己的书)就做个记号;有专门的读书笔记本,感兴趣的内容要把它写下来;写读书心得,专门写一篇小小的文章。写作,绝对不能不读,读了之后,才晓得怎么写。

第二方面是想到就写,但绝对不要为发表而写,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就写什么。写作是人的精神的物化与表达,人在物质方面需要饮食,精神的表达也少不了。

第三方面是给他们写的作品提建议,我认为“文章是改出来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文章绝对不是别人改出来的,而是自己改出来的。我看学生的文章,首先是谈我的意见,这篇文章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但是有哪些不足,学生再去改。我从学生作品中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作品,积累十几篇、二十几篇文章,我们就出个刊。新星文学社一直存在至今。

到目前为止,从新星文学社出来的,全市甚至在全省、全国作家协会里至少有那么七八个拔尖的人,要是在县里,恐怕就有好几十人了。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他们都说我是辅导者、好老师,其实哪来这么多名头,我无非就是要他们写。

三、离开师范学校后的工作与生活(1988年至今)

1988年以后,我先后在铜仁教育学院、铜仁广播电视大学工作,2001年退休。退休以后,我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陆续担任铜仁市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二是加入了侗学研究会,它是在2002年成立的,研究侗族的民风、民俗和民歌等。

我爱人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她一退休就检查出了糖尿病,从她生病起,我就天天照顾她,这也是我该做的事。你们找我访谈,我想多说,但真的没时间。我现在的任务,就是争取把平时思考的记录和文学作品整理出来,因为留给我的时间已经很少了。

访谈后记

访谈前,笔者曾多次听到铜仁人提起杨老师,大家都说杨老师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笔者以为仅是指他的文学成绩,经过几天的访谈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人们对他的评价不仅是文学成就,更多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杨老师是一位勤于思考的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有各种奇思妙想,想要造车、造空气船。工作以后,他不拘泥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看到了语文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他喜欢写作,凡是想到的都要写下来。现在已是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写作。

杨老师是一位真诚、务实的人。访谈过程中,他真诚地将自己的经历、思考的成果与我们分享,但是从不主动提起他的成绩。他反对“虚飘飘”的东西,不喜欢形式主义。改革语文教学也好,创办新星文学社也好,他没有宣扬,只是自己认真踏实地做。

不管是访谈,还是后来整理文稿,每次听、每次看杨老师的故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他的不拘形式,他的勤于思考,他的“千磨萬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些后辈,是一种榜样,也是一种激励。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胡玉敏

杨德淮

1940年5月出生,侗族,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人,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1963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铜仁地区①思南县思南中学、思南师范学校。1988年,任教于铜仁教育学院。1992—2001年在铜仁广播电视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97年任副校长,分管教学。2001年退休。1997年,加入铜仁诗词楹联协会,任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会刊《梵净山风韵》主编。

3557501908275

猜你喜欢
思南铜仁师范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间市民书房,一座全民阅读灯塔
小小书画廊
诗书画苑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earning strategy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群魔大闹思南公馆,你可敢来“降妖除魔”?
思南县委离退局全力抓好老干部信访维稳工作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我的左手旁边是你的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