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诗航
读《〈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智慧》,令我沉浸其中,经历了一场思想历程,姑且谈谈读这本书的一些浅显的感受吧。
我先读了序言,邱华国先生在序言里写道:
君子务本,何老师写的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在眼花缭乱的现代科技信息面前冷静下来思考,教育的“本来”在何处?如何在“本来”中寻找“未来”?
仔细琢磨,我觉得其实这句话还可以倒过来说:如何在“未来”里找到“本来”?不过又觉得这样说似乎有点消极。该如何理解?需要我继续研读,细心于文字之间寻觅答案。
一、教师之本是了解学生
序言里同样引用了《学记》中的话,让我颇觉发人深省: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品尝食物,不知其中滋味;不去学习,不明白个中道理。我不由想到,作者说他自己读《论语》,便亲近了孔子,与经典同行。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在课堂之中去“阅读”孩子呢?答案便是——亲近他。
作者在书中就为我们梳理了不少《论语》里关于记载孔子与学生融洽相处的事例,比如在大标题中就有“因材施教”“师生情浓”等故事,小标题中的则具体到了“识人施教”“扬善抑恶,寄予厚望”“爱生如子”等片段。像孔子评价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这是他所展现的对弟子的信任;谈论弟子能不能做官时,孔子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了解之上的;在泗水河畔与弟子坐而论志,孔子不但认真聆听每一个弟子的志向,而且抒发了自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真正做到了师生平等……
就这样,教师愿意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终能像孔子那样为后世留下那“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师者风范!
二、教学之本是“学高为师”
作者在谈到孔子给予我们的启示时,认为:育人者必须是个“学者”,自己好学、善学,才可以育人。
比如,孔子对自己的好學十分自信,有人问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弟子不答,孔子多少有些遗憾,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又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作为孔子好学的佐证。我想,任何一位教师对自己的好学足够自信的话,与学生相处便也多了一份从容、宽厚。
孔子还特别注重“身教”和“思考”。孔子总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又有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生活经验,这些都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你看,跟着何老师这样读孔子,我们便也学习着这样去践行孔子的教育智慧。还记得在读书会中何老师一再提醒我们要“先学后教、为学而教、察学改教”,这种理念之后也一直影响着我的教学。
三、教育之本是培养学生
通过百度去搜索“教育之本”究竟是什么,你会发现,搜索给出来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是“立人”。关于培养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似乎总有说不尽的苦恼。因为每个孩子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在“阳光分班”“教育均衡”的背景下,常有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吃不饱”,暂时落后的孩子“听不懂”的尴尬。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人的智力、思维方式、精神追求是有差别的,大致分为上知、中人、下愚。但是,作者也指出,孔子的“不可以语上”不是禁止,而是难以做到的意思。他引用了雷夫老师的话:“有些学生就是教不好的,我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但我认为,我的工作可以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一个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并且让学生自己走进来。”何老师也常对我们说,我们要理性对待学生,坦然面对教育的效果,减轻焦躁和烦恼;同时,也不应因有“教不好的学生”而放弃育人的责任。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彻底失败的毕竟是少数。希望我们都能从经典里读出“本来”,永葆教育初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戴南董北实验小学)
35235019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