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融合、双创: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的建设

2022-03-16 21:22杨正民陈芳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

杨正民 陈芳芳

【摘 要】产教融合型实训平台的建设,能够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五链并举探索实训基地建设内涵,优化实训教学模式,持续共享实训基地建设成果,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产教融合;空间集聚;智慧实训;生态链;现代化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2-0027-06

【作者简介】1.杨正民,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210019)书记、校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管理;2.陈芳芳,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210019)电气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实训。

在职业教育的办学实践中,为了给人才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各校都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从而能为集群专业提供工程项目实施训练的泛在式平台。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推进资源共建共享”。[1]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2]在政策指引和育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实训教学呈现出与线上教学平台、资源平台、仿真教学平台、VR/AR、智能终端不断融合的态势。[3]职业院校纷纷建设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实验实训基地,开发交互式仿真实训软件,将信息技术融入实训基地建设,突破了封闭物理空间和固定时间的限制,真正走向虚实融合的无边界学习场域。[4]但是,在实训基地的建设热潮中還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忽视。

一是实训平台集成度、融合度低。如轨道交通、通信类企业因保密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一般不会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提供给学校,造成学校此类实训基地不能实时再现企业生产场景、实训功能单一、智慧化资源匮乏、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割裂,给实训过程中的交互应用和专业综合课程中的融会贯通带来困难。

二是实训成绩难以精准评价。目前大部分实训平台仍不能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行为倾向自动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不能有针对性地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不能依据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学习兴趣点、学习效果做出精准评价。

三是运行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校企实施主体的利益需求不一致,相关的制度程序不够完善,导致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缺乏有效运行机制,行业协会参与指导的功能没有发挥到位,企业的自身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与学校合作的热情及紧密度降低。

针对这些问题,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南京高职校)积极进行“智慧、融合、双创”的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建设。该平台融合人力、设备、技术、标准、业务等资源,兼具教育教学、考查培训、创新创业等功能。平台面向学生、教师和企业开放,能开展轨道交通、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的综合性教学实践,在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四位协同”作用下,由最初校企双方在专业教学活动中为配合学生理论学习或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而建设的全要素综合体,发展为多元主体联合建设的产学研共同体,对外满足市场拓展和企业技术服务需求,对内承担虚实结合场景的实训教学和科学研究。

一、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的建设历程

1982年,南京高职校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习领域”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了产学研训赛一体化实训基地。2006年,校企合作逐步从理实一体化单一工种培训上升到专业综合技术实训。如南京高职校与南汽集团合作培养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前两个学年学生两天在校学习基础知识,三天在企业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由南汽安排学生下厂实习,成功构建了“感情融和、工作融合、关系融合、产品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建设了“两室两场一中心”实训基地。2016年开始,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培养适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技术人才,南京高职校在政府规划与引导下,以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特色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南京八大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为核心的空间集聚,将专业群(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对应产业链环节(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全力打造开放、安全,高效培养、孵化技能人才的现代化实训平台,为产业集群服务。实训平台有助于形成网络优化、工程督导、接触网检修、电梯安装维修、网络营销等岗位聚集的人才链,促成教育链、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全面联通与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如图1及下页图2所示)。

2019年始,南京高职校入选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建设单位,将实训平台作为校“领航”建设重点项目深入打造。该平台由科研机构引领,高校智库支持,企业与学校共同设计、共同建设,以完善产品库和实训项目,使教室与车间实训相匹配,学生以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进行实训,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同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发创新创业成果;多方位拓展校外实训空间,建设新型学徒制合作试点,供毕业班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政、行、校、企四方主体在权力平衡与责任约束下不断调整利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的功能和应用

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是在职业技能标准与信息技术融入的基础上,面对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岗位要求,以智能制造为驱动,在软件和信息服务环境下,将电子加工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形成跨专业多岗位的综合实训体系(如图3所示)。平台包括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系统、5G通信网络部署系统、制造企业模拟经营系统等。

以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为参照设计的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系统,一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风格、偏好、特点和方法等建立成长档案,并基于档案和学习轨迹、学习纵横比进行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等的多维精准评价,既实现学习轨迹的可查可思可判,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也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可以形成一体化实训体系,包括“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项目引领、技能融合”的一体化实训课程体系、自生长式资源体系和自迭代式设备体系。如通信技术专业“智慧通信”实训课程体系,按照工程项目的规模与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范围进行项目级别的划分,级与级之间完整、有效衔接,满足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线务、基站建设与维护等岗位需求,达到培养学生正确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维护通信系统的目的(如图4所示)。三是可以跨专业融合工程项目,实现教学成果的共享共用。一些具有角色性、岗位性、竞争性和技术性的工程项目如“5G智能电网应用系统的设计”,需要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学生协同工作。通信专业学生负责建构用于海量电力设备互联的5G通信网络,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后台对整个系统实现控制,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对采集的智能电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三个专业通力合作,实现5G移动通信网络下对智能电网系统的远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操作控制。通过这类项目的实施,学生成长为掌握电子电工、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被企业聘用后他们所创造和开发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展示和推广,从而反哺教学,实现双方成果的共享共用。

三、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的特色与创新

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所实施的多维精准评价克服了实训过程中学生个性化发展难以评判的问题,其高集成度和融合度实现了跨专业多岗位联动,使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智慧引领、系统集成、融合双创”的特色。平台以“融合增值、成果共享”为目标,融合人力、设备、技术、标准、业务等资源,兼具教育教学、考查培训、创新创业等功能,通过市场化运营建立成果共享纽带。

基于该平台,一是构建了“虚实结合、逐层递进”的实训课程体系。实训平台融入专业课程,形成集实物、半实物、虚拟仿真于一体的实训课程资源,内容由“基本技能模块(模块级实训)—职业技能项目(项目级实训)—综合技能系统(专业级系统实训)”层层递进。二是形成了“三中心+两学院”式系统集成的实训平台群。“三中心”即“1+X”5G基站建設与维护考培中心、江苏省电子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基地)、“1+X”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考培中心,“两学院”即中兴ICT学院、轨道交通地铁学院。实训平台将信息发布、在线互动教学、远程仿真实训、校企合作对接、大数据分析决策等多种功能集成一体,采用功能分层管理、身份统一认证、数据集中共享的系统架构,形成国内首创的云服务体系。三是实训平台施行“泛在化、人性化、生态化”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重构的工业场景,面向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需求,模型式助学、任务式导学、项目式教学、互动式操作、精准式评价,使学生上课即上岗。同时构建了智慧实训教学评价的基本框架,设计了教师智慧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学生智慧学习能力评价指标,在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亦促进了教师智慧教学能力的发展。四是构建了“分级运营管理”的实训平台运行机制。理事会领导下的分级运营管理,学校与合作方互惠互利共担风险,确保实训与生产同步、创收与育人共赢,实现政府、行业、学校与企业间的融合增值、成果共享。平台将学生学习技能、企业获取利润、学校教书育人、生产服务创收集聚到产教生态链上(如图5所示),有效解决了资源和利益不能共存的问题。

应用了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后,通过虚实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把真实工程场景、工程项目、技术标准引入实践教学,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就业岗位从设备安装维护岗向技术调试、研发助理、产品营销、智能制造等工种拓展,甚而面向整个产业链的“服务域”。2018年以来,仅轨道交通实训模块已应用于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专业社会培训达3000人次/年。由校企骨干组成的技术咨询团队依托平台为十余家中小型企业和兄弟学校提供应用技术咨询500余次。

智慧实训将课程内容与信息化应用手段相融合,过程化、进阶化的参与式学习模式使教师生产性实训能力、技能操作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涌现出多名生产实践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揭牌了多个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孵化了多个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研组。合作企业南京地铁集团获评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学校与南京4家企业共同完成18个软件著作权及作品专利申报,发表相关论文9篇,出版教材4本。学校与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轨道交通和通信技术领域传统强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智慧实训”的教学资源逐步向外推广。

四、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下一步的建设策略

该实训平台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棘手的问题。

一是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与学校信息系统兼容,涉及服务器的搭建和系统的运行,本地部署对资金的要求较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南京高职校采用了校企联合建设的方法。系统兼容方面各家联调,进一步的则需要与原系统厂家共同开发中间对接库。

二是除了参与平台建设的教师外,学校其他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平台使用的占36.94%、基本可以满足的占51.67%,还有一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综合能力不高,未掌握应用平台所要求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这就需要学校层面配合出台相关的培训政策和奖惩措施,进一步激励教师提升信息素养,参与系统培训,以提高平台的使用率。

三是校企利益共享主要表现在实训平台的共享和线上资源的共享。校企双方可签订合作协议,在保证学生正常上课的情况下,企业在假期、课余利用平台进行员工的技能培训;线上资源则可借助网络远程访问,对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同时教师、技术和科研人员可实现远程交流和探讨。

下一步,学校将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多元成长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平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泛专业化及为各类专业提供配套服务为核心,发挥互联网云平台优势,逐步建设成为省职业教育校校、校企对接服务平台,各级职业技能培训认证服务平台;同时加大对西北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和辐射力度,逐步形成“互联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A/OL].(2015-07-27)[2021-12-2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975893.htm.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A/OL].(2017-12-19)[2021-12-2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3]范瑞敏.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云+端”智慧实训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20(3):49-52.

[4]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7):12-18.

3782501908253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