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霞英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大多停留在“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按照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学习乐谱、朗读歌词等步骤展开,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缺少平等互动、自主体验的环节,无法有效发挥音乐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独特魅力,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首位,旨在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应有的美的熏陶。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经过多年摸索,尝试构建了范唱、自唱、评唱、演唱的“四唱”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致力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在主动参与音乐学习过程中感知美、体味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
一、聆听“范唱”感知美
小学音乐教材所选歌曲大多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歌词大多能够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音乐形象鲜明具体,感染力强,它是唱歌时情感教育的源泉。小学生的情感特别淳朴真实,因此课前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其情感因素,有效触动其内心情愫,引起情感共鸣。而范唱,就是打开学生学习兴趣之门的钥匙。
范唱常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导入新课时尤为重要。良好的教师范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感知歌曲中的形象,对新歌内容、风格以及内涵建立初步的印象,进而引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螺号”时,教师先问学生去海边的时候,可以看到什么、最喜欢玩什么、海滩上有哪些小生物。在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教师开始声情并茂地范唱新歌,用歌声渲染出歌曲欢快的氛围,用动作塑造出小朋友活泼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二、尝试“自唱”体味美
自唱是在教师范唱后,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自主接触新歌曲、了解新知识,实现初步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多数还无法识别乐谱、理解歌词,教师可引导其对照书上插图,学习歌曲的内容,体味歌曲的情感,结合弹琴伴奏、多媒体演播等辅助途径来学习歌曲。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练习试唱的时候,可以跟着教师的琴声看谱唱词。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走到学生中间倾听沟通,听取他们对歌曲的反馈,有哪些技巧要掌握,有哪些难点要克服。针对难点,教师可以邀请会唱的学生作为小“助教”示唱;对于个别不断尝试还难以破解的难题,教师可以通过范唱或者播放录音,进行适度点拨或重点强化。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时,教师可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整地聆听两遍歌曲范唱,第一遍带着问题聆听,熟悉旋律和节奏;第二遍可以让学生在安静聆听的同时,了解所学的歌曲内容,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并找出为什么歌曲会给人这种感受,引导出歌曲的倚音和叙事的风格特点。接着学生进行自由模唱,教师从中边引导边分析,对学生自唱中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在歌曲旋律、节奏难度较大的地方,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通过找旋律、唱旋律、旋律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此时,教师可注意其表情、发音、吐词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总之,自唱是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唱,让学生更具主动性,鼓励学生敢说敢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真正让学生自己唱会歌曲,体味音乐之美。
三、宽松“评唱”表现美
师生感知音乐素材后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对音乐的感受释放,而释放审美感受的途径之一,就是师生之间的评唱互动、回味分享。
评唱环节关键在“评”,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由表达、自由点评,努力诠释歌曲内容,生动表现生活之美,获取更多的审美体验。评唱也有多种展示形式,如分组互唱互评、男女生互唱互评、单人唱小组评、全班唱师生共评等。在多方点评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体会复唱歌曲,表现更深层次的美的感悟,逐步增强演唱功底。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歌词的角度来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感情,从旋律节奏的角度谈谈作品的风格体裁;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畅谈感受,结合音乐作品的具体内容或片段自由表达,分享个体特有的音乐体验,包括用什么样的状态情绪、力度速度来表现歌曲、展示美感。比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中国心”,当学生自主学唱了歌曲后,对歌曲的情绪层次还不很明确,此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展开评论:你觉得这首歌曲要怎样演唱才能把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表达出来,怎样唱才能让歌曲的层次更分明、情感更饱满?随后,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演唱,展开自评及互评。一次次的评唱,培养了学生的歌唱能力,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技能和情感目标,让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情绪有更深度的理解和把握。
四、自主“演唱”创造美
演唱是在评唱基础上的延伸与拓展。评唱之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有了一定的体悟和把握,此时教师需要一鼓作气,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让其在演唱中活化歌曲的意境,升华歌曲的内涵。
“演”是以音乐素养为基石,讲求心理素质与肢体的协调配合以及临场应变所体现的综合能力。演唱能力和水平,是验证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尺。从倾听教师范唱,到学生经历了自唱、评唱,再到尝试进行自主演唱,学生对一首歌曲进行的二次创作,一定是融入了不同的因素,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独有的“哈姆雷特”。对此,教师只要抓住一点——学生在演唱中旋律不走调,情感没有偏离,歌词没有错位,就可以放飞想象,大胆展示,用心创造,有时还可以根据歌曲内容来增加一些舞蹈动作,充實一些故事情节,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增强对美感的体验。例如,教学“森林水车”,在学生完全掌握歌曲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和风格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创编、演唱。在教师的激励下,他们会加入声势动作,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还可以设计故事情节,讲起森林的故事:在深冬的森林里,一切都那么安静,突然从远处传来了声音,听,是什么声音……然后学生热情洋溢地进行小组表演唱,这既激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又能孕育创造性思维,提升表演能力,真正把音乐课变成学生自主实践的活动课。
总之,在“四唱”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主动发展、积极创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快乐学习中,学生逐步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整个课堂也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福清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336950058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