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木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学生、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而教师的提问是三者对话发起的源头。由于小学生思维还缺少独立性,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目前,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还存在着不少无效提问的现象,所提的问题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的提问方式,设计好问题,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要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让学生感到问题有趣,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提问时应关注的。有趣的问题,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平淡、无趣,提问方式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就会出现课堂如“一潭死水”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提问题时要思考:提问的方式是否让学生感到新颖?所提的问题是否切中学生的兴奋点,是否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笔者的做法是,找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本内容的结合点,以及阅读这一文本的重难点,从这些地方入手,进行精巧的问题设计。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笔者先用课件出示丁香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再拋出这样一个问题:“丁香明明是一种花,作者却为什么叫它丁香结呢?”这样矛盾性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文本,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紧扣文本中心进行提问,既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解决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问题设计要有指向性
在阅读教学时,有的教师满堂问,学生无所适从,把握不住要点,整个阅读教学显得松散低效。在“双减”背景下,要想提质增效,教师所提的问题就不能太随意,要有指向性。
首先,问题设计要指向文本的重难点。教师要在备课环节精心设计好问题,在课堂教学时巧妙使用,从而使学生在解决完问题后,对文章的重难点能悉数掌握。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时,笔者根据单元导语“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这个重点训练要素,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会弹一首曲子后又再弹一曲呢?”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从文章里找到答案后再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时,笔者相机引导学生想象:当贝多芬在夜晚幽静的莱茵河畔听到有人在断断续续地弹着他的曲子时,他会想些什么?接着,笔者用课件出示兄妹俩的对话让学生读,然后再次提问:“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对话后,又会想些什么?”在学生交流后,笔者又引导学生阅读贝多芬与盲姑娘的对话,同时让学生思考:“此时,贝多芬又会想些什么?”这几个看似相似、简单的问题,却能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并深入思考,从而解决文本的重难点。
其次,问题设计要指向文本的文路。所谓“文路”,就是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即作者要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材料来表达这个中心、用什么表达方法展示出来。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紧紧把握住这些文路。在教学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如在教学《三黑与土地》一课时,笔者围绕课文提示的“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三黑又是怎样对待土地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把这两个问题充分理解了、解决了,于是,对于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能很快明白了,对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能体会了。
三、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性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程度的问题。太过简单的问题,触碰不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教师如果从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出发,设计过于复杂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简明、精练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情感性、挑战性,能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扩大学生思考的范围,提高学生思考的层次。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凡卡》一课时,紧扣文本中“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这个思维点,设计了这样的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凡卡的生活处境想一想。如果凡卡的信爷爷确实收到了,他能为可怜的凡卡做些什么呢?你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和广度,需要学生联系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仔细推敲才能得出答案。
其次,问题设计要能引导学生进行置疑、辨析、评价。教师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对别的同学的答案进行置疑、批判、辨析。如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发问:“谁来对刚才这个同学的回答进行点评?”“你同意他的回答吗?为什么?你的看法又是什么?”“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这样的发问,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指向的是培养学生置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在学完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一课后,学生既赞叹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又为他变成石头而惋惜。于是笔者顺势提出问题:“有人说,如果海力布不要用嘴巴把为什么要大家搬家的事说清楚,而是用笔写出来,就不会变成石头了。你们觉得是这样的吗?”这样一个问题,既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问题提出要有时机性
“不愤不启”,提问必须掌握一定的时机。在学生对文本思考后有一定的认知、想法,但又有所困惑时才设问;在学生学习到重点、难点的地方时才设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在学生思维陷入死胡同时才设问,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发现学生在完成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为各部分拟小标题的任务后,对五壮士的英雄壮举并没有深入体会。针对这个情况,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第1~3自然段称他们为五战士,而题目和后文却称他们为五壮士,为什么?”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并分组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狼牙山五位战士的壮举,还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五壮士为党为革命为人民群众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可见,教师若能把握好问题提出的时机,教学往往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趣味性、指向性、梯度性的问题,并把握好问题的提问时机,定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思路,引领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溪南中心学校)
34785019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