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实践活动为学生全面成长“做加法”

2022-03-15 06:05刘东岳
天津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学校

■本刊特约记者 曲 彤 摄 影 刘东岳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以来,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迅速组织行动、积极贯彻落实,充分发掘校园环境中的教育资源,打破学科间边界壁垒,以课后服务为载体,创新设计多元劳动育人项目,以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以“勤融五育”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做加法”。

职业式体验为学生“赋能”

在“双减”背景下,天津市东丽区丽泽小学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资源,从学校层面对劳动教育进行全面规划,以“校园责任、田园种植、职业体验、创客制作、家庭生活、志愿服务”等构建起劳动教育课程群,实现劳动时间常态化、空间全域化、参与全员化,在培育学生“小帮手技能、小主人责任、小农夫情怀、小工匠精神、小创客思维”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丰富劳动体验为学生成长“赋能”。

为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丽泽小学创新开设校园责任劳动课程,除在各班设置班级劳动岗外,还特别设立校园劳动岗,从学生中选拔管理员,管理学校功能教室,进行物品登记、卫生的清洁等工作。在学校红领巾小超市,由一名经理、一名副经理、三名理货员、三名导购员、三名收银员组成的“经营团队”每天都会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超市中开展劳动职业体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掌握的语数外知识拓展应用,润物无声地增长了自己的推广宣传、财务出纳、统计分类、运营管理等能力,由红领巾小超市延伸出的财商课程也在学生中深受欢迎。

丽泽小学的图书馆、实验室、创客教室等场所都设置有自主管理的学生岗位,小交警、小记者、小厨师、小工匠等多种职业体验活动更是让校园在课后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模拟社会”的劳动实践中,学生以兴趣爱好选取职业,在职业体验中以劳动获取知识、拓展眼界、增长技能。在学校开设的烘焙、木工等劳动职业体验课上,学生用一双巧手将各类原材料转化为美味的食物、精致的木工作品,在劳动中发现美、体验美、获得美。课后,学生将自己的劳动作品分装在精美的包装盒内,送给学校中辛勤的教师和身边的同学,在分享劳动果实中传递爱与幸福。

同时,丽泽小学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开展了小厨师、整理师、清洁师的家庭岗位竞赛活动和传统节日的孝亲敬老活动,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知识与生活、经验和体验之间的界限。并通过学校下发的“劳动清单”的方式,指导家长和学生,自行制订家务劳动清单内容,采用自我清单式管理、菜单式研发、订单式配送,让家务劳动成为充满乐趣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课程。

产销一条龙让学生“锻炼”

11 月初的津沽大地已露冬的寒意,天津市宝坻区中小学校内的劳动实践基地在这一时节迎来了一年中最后一次“热火朝天”,师生挥汗如雨联手上演着一场真实版的“秋收冬藏”大戏。从春耕到秋收再到冬藏,师生在四季更替中不断地耕耘、收获,用辛勤的劳动换取大自然的“馈赠”。从天文历法节气耕种到现代化种植栽培技术,从班级自留地养护管理到收获后产销计划……作为天津市的涉农区,宝坻区中小学校创新劳动实践育人,从最熟悉的农业种植出发,带领学生在劳动之路上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增长知识、收获幸福,让学生在不断突破自我的“锻炼”中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宝坻区第十中学迎来2021 年度丰收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将辛勤耕种的大白菜、萝卜、红薯、香菜等逐一收获后,充满期待地等候校长张国良宣布开启今年丰收节新增的“终极项目”。“本来收获劳动果实是我们在年初设计学校劳动系列课程时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双减’给予我们新的育人契机,老师们都觉得要利用好课后服务这段难得的校园时光,给这场贯穿全年的劳动育人大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张国良说,经过老师们的精心设计,最终学校确定在丰收节当天的课后服务时间里为学生开启一场融入职业启蒙元素的沉浸式“商业课”,让学生在收获中有劳、有得、更有思。

在活动现场,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按照兴趣选择承担销售、会计、出纳等工作,对本班的丰收果实进行售卖,有意向购买的学生、教师可自带购物袋、零钱,随意挑选购买这些农产品。商品推销广告脚本、最终交易金额核算……学生在“校园模拟商战”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收获了很多校本课程外的生活知识。据悉,本年度售卖所得资金除部分用于明年购买菜籽等种植原材料外,在征得全校学生同意后,劳动实践产生的盈余全部捐献到学校“行知爱心基金”关爱帮助身边有需要的群体,以劳动实践实现“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将幸福传递给更多人。

在天津市,像宝坻区这样挖掘地域资源优势,实现以劳育人促进学生阳光成长的实例并非个案。以相邻的蓟州区为例,在对标国家及全市课程设置要求,确保开齐开足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蓟州区各学校不断在创新劳动育人上下功夫,开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规范中小学每周课外和家庭生活劳动时间,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社区、福利院、养老院等公共场所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形成“全区统筹、基地辐射、校内拓展、家校联动”的劳动育人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各中小学课后服务时段,劳动教育时长占比达到16%。蓟州区各中小学校始终强调劳动育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强化校内服务性劳动,引导学生自觉参加校内和学习、生活有关的场所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活动的同时,也将劳动育人实践与区域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蓟州“三地一城”发展战略,立足校内、兼顾家校融合,把生活垃圾分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区域资源,建成校内劳动基地455 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44 处,遴选建设华昱农庄、荷花香万亩荷塘、国色天香牡丹园等校外劳动教育合作基地24处。

以传统文化帮学生“启美”

在中小学育人实践中,劳动与美育就像一对“双胞胎”,形影不离协同育人。天津市开展“5+2”课后服务以来,剪纸、版画、雕刻、陶艺、衍纸、面塑等多彩美育活动丰富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在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中,贯穿着劳动技术教育的因素,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专注力。

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第一小学,宁河区非遗传承人王金焕用一把刻刀一张彩纸带领小学生们一起“雕刻生活”。在课后服务的社团活动中,王金焕将书本上、生活中的人物与故事与剪纸艺术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眼中看到的花草树木、人物形象等融入剪纸中,创造生活化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剪纸是一门安静的美学艺术,不仅训练学生的手眼协调配合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注力。”王金焕介绍,她将剪纸艺术引入校园,不仅希望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体验和吸纳剪纸艺术的精髓,而且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剪纸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剪纸这项优秀的传统艺术一直传承下去。

在天津市静海区津美小学“面艺工坊”,美术教师刘宏强通过欣赏、制作等方式,将国家级非遗项目面塑引入校园课后服务中。他带领社团学生一边磨练面塑技艺、一边观察生活。从天津本土美食着手,带领学生创作出一道道精美的面塑“菜肴”,从生活中发现美,通过劳动进行加工创作,将源于生活的美回归、妆点生活。学生在近距离欣赏、体验非遗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审美情趣,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在“双减”背景下,天津市河西区梧桐中学大力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益,将美育从课堂教学向课后延伸,借助美术素质拓展活动,将劳动体验式学习融入美术学习中,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的趣味体验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

例如:学校结合学生需要和自身特长开设了《体验生活之趣——创意衍纸 文化传承》素质拓展课程,以“弘扬传统文化,乐享生活趣味,创新点亮生活”为宗旨,借鉴盘扣艺术形式,以纸条为替代材料,带领学生动手进行衍纸作品创意设计和表达。学校将美术、文化、劳动相融合,在《插花》一课中创新采取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体验中学习插花技巧知识,通过学科融合,营造情境,带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在素拓课程中,学校借鉴盘扣艺术形式,以纸条为替代材料,结合生活,动手实践进行“中国元素”衍纸作品创意表达。截至目前,相继完成了花鸟、动植物、服装画、民族服饰、民族英雄、国内历史名人、建党百年、中国元素、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历史名人、地标性建筑等12个主题的衍纸创作,在具体实践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作能力,进而带动自身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物联网种植教学生“格物”

物联网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新兴技术,是时下的热门工程专业。在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时代,天津市许多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创设校园物联网种植园劳动课程,将智慧农业、中医药种植等融入其中,在创新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教育的创新性与前瞻性,让学生在学习物联网种植知识、动手尝试实践的过程中,打破学科间壁垒,多元化开展学习,以劳动实践深入了解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第一产业的新兴技术运用和发展现况。

“我们借助手机、电脑,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 值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等现代农业物联网系统,定期开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养分等数据监测,保证种植的农作物、中药植物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双减”背景下,“物联网种植园”成为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校园里人气最旺的区域,科学、数学、美术等各学科教师联手打造的复合型劳动素拓实践活动让学生恨不得住在学校和种植物一同朝夕成长。

目前,天津市多所中小学都在创新开展“物联网种植”课程,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简单的育苗、播种、移苗、水培、土培等农业种植技术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接触、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最新技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中,提升学生的科学、逻辑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搜索和分析能力,种植过程中对植物的看护则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耐心、细心的良好品格。

“我们的物联网种植活动更强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倡主动参与,追求活动体验,力求以物联网种植架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劳动精神,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新星小学校长张淼告诉记者,她眼中的教育也是“农业”,给予适当的土壤、养分和阳光,孩子们就能自己成长。“给孩子们营造自由成长的空间,培养自主的实践能力,勤润‘五育’,激发出孩子们‘为未来而学’的生命热情,待到收获季节一定是花开烂漫的精彩。”张淼说。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就地取材,发挥学校和当地教育资源,特别是劳动教育基地的优势,实现劳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劳动教育不仅要重视“做”,更要重视其背后对于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形成的引导作用,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学校在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时,要鼓励将学生劳动的快乐体验与知识的获取相融合,通过具体有形的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校园育人有效,助“双减”落地有声。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