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庆飞 沈绍卿
内容提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两个大局”必须坚定历史自信,苏共垮台的前车之鉴也启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党不仅需要坚定历史自信,也能够坚定历史自信。党的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是历史自信的根本来源,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历史自信的重要支撑,党的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和把握历史,以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和总结“四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在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之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2页。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关键也在于能不能把握历史主动。历史自信这一重要命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后被反复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历史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历史自信,能不能坚定历史自信,怎样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等重大命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中国即将成立时,毛泽东曾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1]《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基础上、面对国内外反动派封锁包围背景下的历史自信。新时代我国发展处在新的历史方位,党情国情世情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已有根本不同,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究竟为什么还要坚定历史自信?缺少历史自信会有什么影响?这是坚定历史自信这一重要命题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
1.自信才能自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定历史自信
新的赶考之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形象表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1页。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强化赶考意识,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保持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以赶考姿态书写新的历史。对历史的自觉和主动是建立在高度的历史自信基础之上的,自信是自强的基础,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就不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记载着坚定历史自信对于实践的重要意义。譬如在土地革命时期,面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由于缺少正确的历史认知,即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的历史和现实状况,部分同志缺少“革命高潮有可能迅速到来”的历史自信,认为在离革命高潮较远的情况下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徒劳的,寄希望于通过流动游击的方式扩大影响。而毛泽东则科学分析了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的对比,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状况,提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可以在未来发展为燎原之势。改革开放初期,在经历了实践的重大挫折后,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依然保持自信。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重点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对待历史上的曲折,党以自信的态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仍然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推动了改革开放之初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可以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都始终坚定历史自信。
应该批判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待历史的态度。西方发达国家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但对待历史的态度具有相似性。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基因,从西方国家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可以看出其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早在1913年法国就颁布了《历史古迹法》,大量的建筑、景观、文物被纳入保护范围。1930年英国制定了《古建筑法》,以此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些西方国家通过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完善的保护体系、科学的保护理念、完备的法律保障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1]王星光、贾兵强:《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美国作为一个仅仅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也注重对历史的宣传、纪念,林肯纪念堂的象征性意义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美国人对历史的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对历史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源于较早实现现代化带来的先发优势,这对于正推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但值得警惕的是,西方一些学者以本民族历史文化贬低其他民族历史文化,如马克斯·韦伯就持西方中心论的态度,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只有西方的科学真正达到了可以被当代公众认可的发展程度。”[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奇炎、陈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3页。毋庸置疑,现代化从西方率先发起并得到实现,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各个国家有独立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的权利。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历史的重视态度值得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借鉴,但对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等思潮必须高度警惕。一些拉美国家受西方思潮影响,缺少历史自信,采取不符合本国历史特点和具体国情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经济陷入泥潭。这些经验教训启示中国共产党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坚持自信自立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
2.自信才有定力:统筹“两个大局”必须坚定历史自信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两个大局”需要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将面临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唯有坚定历史自信,才能保持战略定力,才能统筹“两个大局”进而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工作才有方向、才有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这是在百年奋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的战略判断,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判断,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发现的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并不是所谓的“宿命论”,并不意味着民族复兴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更不能消极被动,而是要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历史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上。历史、现实、未来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如果对历史不自信,就难以形成实现伟大梦想的自信。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民族复兴,面临的挑战、风险、阻力和矛盾就越大,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就难以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大局的深刻研判。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虽然仍是时代主题,但不和平的因素越来越多,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发展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民粹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等威胁着发展安全。但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变局中蕴含着新的机遇,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世纪曾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的大变局中,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国抓住了历史机遇,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综合国力长期领先于世界。21世纪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时代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对历史充满自信,才能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在应对国际大局中保持主动。
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就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好先手棋,科学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打好主动仗。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需要从历史中映照现实、从历史中远观未来,通过对历史的高度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3.自信才有方向:苏共垮台的前车之鉴启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历史自信
苏联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但一个拥有两千万名党员的政党却在20世纪90年代轰然倒塌,究其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历史自信,搞历史虚无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3页。。苏共垮台的前车之鉴令人警醒。
二战后,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对峙,两极格局形成。不可否认,斯大林模式曾在苏联工业化进程和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对传统体制发起冲击。但由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赫鲁晓夫本人的历史认知局限,改革终究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补。与此同时,思想领域的“非斯大林化”运动使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中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在国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引起轩然大波,毛泽东对此有过评价:“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现在,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丢了。列宁这把刀子我看也丢掉相当多了。”[2]《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3—34页。全盘否定斯大林实质上就是否定苏联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使苏共党内、苏联国内产生了理想信念危机。勃列日涅夫则全盘否定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矛盾和问题已积重难返,丑化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否定十月革命、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等言论充斥报刊媒体,苏联最终走向了亡党亡国。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苏联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前车之鉴,苏联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丑化乃至否定,实质上就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否定,其原因在于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缺少正确的历史认知,没有形成坚定的历史自信。苏联凭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完全有理由对自身历史保持高度自信,但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最终造成思想领域的混乱,苏联的结局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悲剧,也启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保持对历史的高度自信。
作为一个有着高度历史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回答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什么要坚定历史自信的问题,还要回答能不能坚定历史自信的问题。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回顾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坚定历史自信的。
1.党的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来源
历史自信源于过往成功积累的信心,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与挑战,几度柳暗花明,几度绝处逢生,最终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成就、锻造了伟大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来源。
面对一个外敌入侵、军阀混战、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改良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选择通过革命来实现民族独立,这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但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幼年时期的党曾犯过“左”和右的错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大批共产党员遭到迫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度使党陷入了危机。然而,党在挫折中逐步发展壮大,在困难中逐步走向成熟,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不断探索前进道路,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破坏了一个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旧世界,建立起一个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世界,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国防、外交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重塑了中华民族的世界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实践中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波折以及西方学者鼓吹“历史终结论”,中国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仍然保持战略定力,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向全面小康不断迈进,在国际舞台扮演着重要角色,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理论创新、党的领导、战略部署等方面概括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大党恰值风华正茂,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正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成功推动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积淀着奋斗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1]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精神支撑。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源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缘何能对一个拥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保持坚定信心?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充满信心,是对理论充满坚定信心。今天,马克思主义彰显的强大生命力使中国共产党有理由坚定理论自信,百年党史雄辩地证明了党的伟大成就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更应该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充满历史自信。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重任,这为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强大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强调的是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面临一代人的斗争,早期共产党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英勇斗争,这种精神在百年历史中不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和人民立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方向决定命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有自信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党的百年奋斗精神的凝练和升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一大批伟大精神形成于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支撑,历史经验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滋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精神来源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但在推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精神能动的反作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为党的历史自信提供养料,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精神支撑。
2.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既具有民族性意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又具有世界性意义,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发展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深刻的民族性意义。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人民的幸福、为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从革命时期的群众路线到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将人民群众视作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就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党的实践同样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人民创造着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带领人民将中国从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状态转变为高度统一、繁荣富强的景象,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彪炳史册的经济发展奇迹,推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奋斗是党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底气。
中国共产党也是一个不断为全人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奋斗的大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具有显著的世界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不断为人类和世界做贡献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战场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和平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注重同亚非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关系做出了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参与维护地区和平。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途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共同走出机遇之路、繁荣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经历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页。,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同样不断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奋斗的世界性意义使中国共产党有更大底气坚定历史自信。
3.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党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支撑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书写了人类文明史的灿烂篇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呈现出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但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文明的赓续者。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曾提道,“只是在历史的镜子中我才认识到我本来的所属,我为何活着”[1]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李雪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15页。。面对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以及历史中孕育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应该敬畏历史、敬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曾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马克思就曾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0页。中国的丝绸、青铜、陶瓷等器物也都产生广泛的影响。如丝绸就涉及养蚕、种桑、纺织、印染等工艺,青铜则涉及一系列冶金工艺,陶瓷在烧制的过程中涉及很多化学和艺术方面的学问[3]江晓原:《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科技导报》2012年第2期。。丝绸之路的最初作用就是运输中国出产的丝绸,后对东西方贸易乃至文化交流产生重要影响,今天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其历史渊源就在于中国的丝绸工艺。从制度层面来说,自秦汉以降,中国的郡县制早期通过察举制选拔人才,中后期通过科举制的考试制度选贤任能,让中国传统社会中下层的庶族地主中的有为之士不断被吸收到中央政府的管理队伍之中[4]吴根友:《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人民论坛》2021年第11期。。科举制的推行,使得一大批德才兼备之士加入政府,他们具有朴素的民本观念,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官员致仕和科举选官所形成的良性社会流动,巩固了社会的稳定,繁荣了乡村的文化,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
中华民族也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天下为公、以民为本、自强不息、为政以德、天人合一等思想。如中华民族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五子之歌》就曾记载大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训诫,大禹在实践中进一步践行了民本思想,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孟子、荀子等人将其进一步发展,儒家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平政爱民”“顺从民意”等一系列观点,强调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儒家思想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成为历朝历代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蕴含的民本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繁荣时期都是统治者励精图治、强调民本的时期,民本思想也深刻地融入了中华文明,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回顾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成就,孕育的灿烂文明,形成的优秀文化,为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增强历史主动提供了重要支撑。
4.党的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大历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唯物史观原理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的历史,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正本清源,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最新历史认知的权威性文献,展示了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成就、意义和经验。首先,第三个历史决议以四个历史时期书写了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围绕主要任务干了什么、主要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使命的清醒认知。其次,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以大历史观书写了百年奋斗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和世界历史进程以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不仅具有自身意义,还是民族性和世界性意义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意义的统一。最后,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十条历史经验,这是基于百年党史正反两方面经验得出的结论,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党史成功经验的高度凝练和对挫折的深刻反思。百年党史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中国共产党不是不犯错误,在前进道路上也曾犯过“左”和右的错误,也曾遭遇过重大挫折,但党正是因为勇于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不断修正错误,才能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第三个历史决议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认知不仅体现在对过去历史的认知,还体现对现实、对刚刚发生的历史的判断。由于前两个历史决议已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前的党史,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在党的历次纪念活动中都进行了认真总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议的起草说明中指出:“这次全会决议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0页,第81页。第三个历史决议突出了新时代这个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总结,“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0页,第81页。。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十个明确”“十三个方面成就”同十九大报告的“十四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个历史决议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十三个方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鲜成就和经验。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对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认知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在前进道路上将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第三个历史决议作为总结党史的权威性文献,集中展示出中国共产党最新的历史认知。除此之外,党代会报告、重大纪念活动、全会公报、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讲话等也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认知。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十年来党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15页,第71页。。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十年的历史认知。报告结尾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指出:“党用百年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15页,第71页。
新的赶考之路上,仅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需要坚定历史自信和能够坚定历史自信是不能够适应实践发展和顺应时代要求的。从实践层面看,坚定历史自信和增强历史主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一方面,二者都是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增进历史认知、把握历史规律、丰富历史智慧既坚定了历史自信,又增强了历史主动。另一方面,坚定历史自信归根到底是要立足现实、赢得未来,“历史自信为历史主动奠定了信念基础,历史主动夯实了历史自信的精神基石”[1]胡敏:《以坚定的历史自信牢牢把握历史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的重要论述》,《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7期。。因此,解决好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这个问题才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能否继续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的关键所在。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认识历史
拥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把握历史,在深刻洞察历史的基础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一部党史、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民群众开展创造性实践的历史。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伟大成就和伟大精神也都是由人民群众所书写,如果放弃人民立场,历史自信则无从谈起。历史也反复证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是从历史长河中找到的一条基本规律。顺应历史规律,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在新时代增强历史主动。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独立自主是百年党史的基本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没有教科书可以学习,更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遵循,而是从基本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出来的。党的百年奋斗积累了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积淀了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观察和把握历史,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自信自立,既不能僵化地认识历史,也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总结历史,而是要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进行历史书写,不断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在历史领域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观察和把握历史,放弃唯物史观则容易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创新是创马克思主义之新,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观察和把握历史的方法,“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历史研究,推动党对历史进程的认识更全面。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历史的发展也是人民群众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党的历史上,常会遇到急难险重问题,解决问题所取得的成就和锻造的精神是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来源,从历史中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则有利于在新时代增强问题意识,坚定能够解决问题的自信,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办法。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和把握历史,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看本质,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把握好历史中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等关系,以历史映照现实、以历史远观未来。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坚定历史自信的底气不仅源于初心使命,也源于党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观察和把握历史,必须拓展世界眼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要不断从历史中学习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在新时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实践中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2.以大历史观透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
所谓大历史观,即“将考察对象置于纵深历史长河与广阔空间背景中来审视,结合历史潮流、时代特征来诠释”[1]陈金龙:《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求索》2021年第3期。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方法。长期以来,在西方话语体系中,西方人习惯用他们的现代化理论观察中国,将中国视作近现代民族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往往停留于鸦片战争以来呈现出的历史图景,不能从更长的历史的维度来认识中国,这就导致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很难被西方人所理解。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就以“冲击-回应”范式来研究中国,认为中国社会具有超强稳定性,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是西方冲击之下的回应,对海外中国学研究形成了重要影响。面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思想领域的冲击,坚持以大历史观透视中华民族发展史至关重要。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史,不是截取某一时段、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来以偏概全。晚清仅仅是中国历史中的较小历史时段,而且是走向衰落的一个历史时段,如果仅仅以这一段历史时期来认识和评价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偏颇的。只有立足较长的历史时段,以联系的眼光纵观古今,在立足中国的同时面向世界、对比中西,不拘泥于西方的一套理论,才能更客观地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各方面成就都曾长期领先于世界,悠久灿烂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都需要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也需要更好地阐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文库》的序言中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2]习近平:《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复兴文库〉序言(2022年9月20日)》,《人民日报》2022年9月27日。,强调编纂《复兴文库》对于坚定历史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3]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基础之上,还需要研究好中国历史。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提出,“历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再)文本化才能接近历史”[4]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不仅需要以正确的历史观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还需要客观地书写中国历史,讲好中华民族发展史,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这对于当下更好地坚定历史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必须坚持大历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第一,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坚持理论创新也是百年党史的历史经验。学史明理就是要学习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学习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新的实践。拥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时代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引领新时代,不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第二,做到学史增信。增信既要增强信仰、信念,也要增强信心。增强信仰就是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信念就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党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信心来源于成就,也来源于信仰、信念,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前进道路上的必胜信心。第三,做到学史崇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页。是对共产党人道德的生动诠释,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学习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践行的优良道德品质,汲取百年历史中的宝贵精神财富。第四,做到学史力行。学习党史不是为了躺在百年党史的功劳簿上,而是要以党史映照党的现实、以党史远观党的未来,在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增进力量,不断汲取党史正反两方面经验,从而坚定历史自信,保持历史主动。
3.以唯物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常沉渣泛起的现象值得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消解和解构中国历史尤其是拿中共党史做文章,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历史人物,夸大党史上的曲折,企图否定党的领导,扰乱意识形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9页。如果任由历史虚无主义发展,不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无从谈起,更会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因此,首先,必须遵循唯物史观认识历史,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深化历史认知,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研究历史现象,从大的历史周期出发探索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历史、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遵循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471页。。坚持人民立场,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出发,摒弃唯心史观认为神或上帝创造历史、英雄史观认为少数人决定历史进程的观点,以人民立场来认识和理解历史。其次,必须遵循唯物史观评价历史。如何评价和书写历史体现了党的历史认知,在实践中影响着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历史不可能主动呈现在人们面前,需要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需要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出发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进行科学评价,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苛求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系统地进行总结,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正本清源,在党史领域尤其要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根本遵循。最后,必须勇于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斗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丰富历史教育、党史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手段,重视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文艺领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要不断与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斗争,不断深化文艺工作者对于文艺为什么人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面对学术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要主动辨明是非,从理论上、从根源上将其驳倒。只有坚持唯物史观,不断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才能筑牢历史记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满怀信心地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