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潘毅刚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如何让体育融入每一个城市、进入每一个社区、造福每一位国民,让体育无处不在、无处不美,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个目标表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只是狭义的文化,更是充分体现在教育、科技、人才、文化、体育和健康全方位发展上,而且体育和健康一样重要,甚至摆在了比健康更前、更基础性的位置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群众文化娱乐日趋多样化选择的背景下,体育强国有诸多关系和理念需要梳理清楚,尤其是在实践中要增强对体育的人民性、经济性、精神性和协同性的认识。
之所以强调人民性,是因为体育的生命在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力行。体育可强国,是因为人民强。让人人都有健康的体魄,才是体育事业的核心追求。竞技性体育强大是国强的一个体现,竞技性体育对引导国民热爱体育有帮助,但竞技性体育不能替代群众性体育。没有强大的群众性体育,竞技性体育是走不远、走不好的。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从重点支持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向重点支持面向人民的群众体育,是发展体育必须明确的立足点和基础点。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一些举办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的城市,在建设场馆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如何赛后利用好场馆设施为人民群众的体育活动提供服务。但总体而言,群众体育的基础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每周至少进行1次体育锻炼的成人比例不足四分之一,群众体育活动不足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国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鼓励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关于体育的经济性,大家提得较多。这是因为体育的活力也一定会体现在体育经济的发展壮大上。要知道体育活动者也是体育消费者。在中国的庞大人口基数之下,体育消费需求是巨大的。近些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都以五年翻一番的增速增长,年均增速保持正常年份经济增长两倍以上。但放在国际上比较,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匹配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左右,无论欧美、还是亚洲的日韩都比我们高出0.5个百分点到1个百分点左右。
今天,我们早已告别“一早一晚、一棵树、一口剑、一把扇、一根绳、一块空地、一群人”就开始体育健身的阶段。现代体育爱好者,无论老中青,都开始需要各种专业器械、护具、特殊材料的衣服以及电子记录的装置、专业的指导教练和健身服务,来帮助开展科学的体育活动。业余爱好者也在从事冰雪、马术、马拉松、户外山地竞技、航空等极其专业的体育活动。体育与其说是一种体能的训练,不如说是中国人现代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活动。观看高水平的体育让人愉悦,开展科学的体育健身活动让人身心舒畅、健康长寿,体育的精神属性不能忘记,体育消费毫无疑问是舒适消费、健康消费、快乐消费、文化消费。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我们正处在发展体育最好的时候。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体育之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离不开体育之强。但差距必须正视:与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相比,我们给予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经济的支持尚显不足,体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2021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在很多人口密集的一二线发达城市反而低于这一水平,一些人口密集的老旧社区享受不到现代化便利的场馆设施,现有场馆向社会开放甚至不到一半。如何让体育融入每一个城市、进入每一个社区、造福每一位国民,让体育无处不在、无处不美,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