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发展

2022-03-15 01:05:16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潘 璐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由大数据所带来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相较于传统教学,大数据带来的是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没有办法紧跟时代,没有办法借助大数据进行辅助教学,只有结合大数据,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身体情况以及体育学习的需求进行分析,才能进行高效的教学改革;只有根据学生的体质数据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传统的体育教育,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目标,都不太适用于目前的体育教学。这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学生群体密切有关。深入研究当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途径和新方向势在必行。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式落后

可以说,我国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0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是熟练运用和掌握各种先进互联网技术的一代。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广泛多样,知识面广且十分追求个性化。侧重于理论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反而会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兴趣全无,让整个体育教学难以开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高职体育教育应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是在强调理论引导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以数据分析为依据,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真正体验沉浸式的体育运动,将课堂变成学生的主场,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保守与落后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1]。

(二)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被信息驳杂的互联网所影响,海量的不加筛选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游戏、视频、社交APP在不断地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这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低、个人体育锻炼意识不足[2]。而反映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上,则表现为学生对于体育课不上心,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整个教学难以有效地展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时代既带来了教学的便利,同时也给教学的开展增设了层层阻碍。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及社交娱乐APP,自然也就压缩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体育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扭转学生这种消极认知,转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参与体育学习和主动锻炼的频率,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大数据时代对高职体育教师业务能力要求有待提升

大数据以其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带来的是教学的多样性。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而言,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如何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大考验[3]。体育教学如果朝着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必然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师而言,应该快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体育教师普遍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大数据意识不够,因此在教学中难以发挥出大数据的教学优势,没有办法将大数据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甚至在结合的过程中效果适得其反。这些有时反而成了体育教师不愿将大数据与体育教学结合的托词,认为“大数据教学就是事多”、“大数据教学没用”。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高职院校加以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强化相关教师群体的培训,提升技能,从而优化体育教学创新之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唯有这样或许能更好地化解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领域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复合技能型人才,他们未来从事的岗位更多的是处于生产一线。学生只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满足未来岗位以及工作学习的需求[4]。体育健身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帮助他们磨炼心智、坚韧意志,是让他们拥有优良品质的关键举措。体育教学的改革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锻炼有助于帮助学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强健体魄,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免受疾病侵袭。可以说,在思想层面以及身体素质层面的培养上,体育课程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5]。当然,在大数据时代下,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也必须依托于新技术和新知识,要注重结合实际,从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内容,注重教学的层次性,把握教学的多样性,让学生因人而异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在适当强度下不断地挑战自我,找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提高个人体育理论水平和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下高职体育教学变革的措施

(一)加强对大数据的应用,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体育教师要利用大数据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大数据带来的教学优势不可忽视。教师要利用大数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量身定制符合学生个人情况并且完美匹配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教学方案[6]。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极限、学习欲望,以及匹配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能够在极限范围内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和体育知识学习。依赖大数据的教学方案要因人而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内容,也增加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但是带给学生的却是更直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大幅提高。

可以说,大数据的技术支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不同的体育学习需求。这是基于现代化技术,融合学生实际需求与性格特点的一种现代化教学创新[7]。在很大程度上,大数据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结合理论和实践,更强调针对学生的个体来完美匹配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案,让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同时得到改善。这是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变革的重要一步,是改进当前体育教学现状的高效手段。

(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是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重要性的关键,只有学生放下手机、放下游戏,愿意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及能力方可得到增强。

大数据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制定满足学生体育学习期望的教学方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成长需求[8]。可以说,大数据能够根据学生个人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筛选出适合每个人的体育运动项目。相较于以往学生盲目筛选,最后不喜欢、不上课、不认真的情况,大数据在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匹配教学方案,从而保证教学多样性,让学生愿意参与其中,更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更能感受到趣味体育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还能优化体育评价体系,针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进行各项指标的考核,进而综合评价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独立参与体育的意识得到培养和扩大,为学生今后长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体育项目资源配置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项目选择中,篮球、足球、羽毛球这类的体育项目往往是学生的热门选择,而像长跑、跳远这类的项目往往学生选择得少,而健美操、啦啦操则往往只有女生选择。这种体育运动的倾向性往往意味着教学资源的倾斜度要不同。而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不同项目都是采取相同的资源倾斜度,分配相同的体育资源,这会导致出现“学生没得选、老师没得教”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教育资源就没有进行优化分配,存在着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在大数据背景下,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大数据分析来了解学生的运动倾向,进而合理地进行教育资源分配。比如对于学生选择多、积极性高的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因其入门简单、受众多,以及整体的教学比较简单,在讲授过程中就需要增加教学资源,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要。要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之后进行合理的教学资源分配以及教学方案匹配[9]。对于比较小众的或者是对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安全性有一定要求的运动项目,比如长跑、三级跳远以及跳高等体育项目,则需要匹配专业性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且要对教师进行及时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让整个教学能够有效进行。对于一些性别差异带来的选择差异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健美操、啦啦操等,需要教师具备该运动的教学能力,制订针对学生个体的教学计划,挖掘有潜力的学生群体,组建相关队伍,让这一学生群体有参与更高级别比赛、走向更高舞台的机会。

(四)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要明确教学的方向和教学的目标。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再单纯地追求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是关注学生整体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10]。因此,教学方式上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上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上也需要创新,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乐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大数据带来的是庞大的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捕捉教学需求。借助大数据优势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灵活把握,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不断优化教学路径,进而缩短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以至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轻易获得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基于实际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和教学纠正,既可以达到提升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的教学效果,还能够做到内外兼修,完善教学体系的目的。信息技术本身带来的信息流还可以帮助教师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制定考勤计划,实现师生实时沟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体育知识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从而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身心健康得以增强,能够从容地、轻松地、愉悦地去面对自己的学习以及生活。

总而言之,信息交互是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思维变革,这种信息交互对于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创新是有很大帮助的。大数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知晓并剖析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真实体育水平,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可以说,大数据时代滚滚而来,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容懈怠、迫在眉睫,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来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完美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23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