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中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获取途径的调节作用

2022-03-15 10:39杜亚灵查彤彤
管理工程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面子政府部门商业模式

杜亚灵 查彤彤

(天津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4)

0 引言

王守清于2018年5月提出,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符合美国Gartner公司推出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目前我国PPP模式正处于低谷期,根据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经验[1],只有改变价值创造的逻辑才能尽快过渡到爬坡期。同时,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在第三届PPP论坛开幕致辞中明确提出,创新是PPP模式永葆活力的所在,应积极发挥PPP项目的创新性,其中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此外还指出应合理把握PPP模式的商业性,充分挖掘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由此可见,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现阶段我国PPP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困难且充满风险的过程[2],往往投入高,回报慢[3],并且相关研究指出,商业模式创新的失败率高达90%[4],导致通过使用者付费和/或政府补贴就能稳定盈利的项目公司,很少自发或自愿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根据组织行为学中人们的行为受心理的支配和影响这一规律[5],项目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有可能受到某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考虑到PPP项目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项目公司等核心利益相关者通常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6],而且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存在证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主要利益相关者考虑到多群体关注效应不得不注重面子问题。对于项目公司在交易过程中考虑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否有面子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面子顾虑。事实上,企业管理领域已经对面子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研究结果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原因在于考虑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创新氛围[7]、组织沟通氛围[8]等的调节。由此可见,面子顾虑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通常受到交易所处情境的影响。鉴于我国现阶段PPP项目中公私双方关系的缔结途径呈现多样化,交易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使得该交易所处的情境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尝试揭示项目获取途径对项目公司面子顾虑影响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调节效应,以期推动我国PPP项目的商业模式创新。

1 文献分析与理论基础

1.1 面子顾虑的界定及维度划分

面子作为中华文化固有的概念,根植于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9],不仅反映社会价值取向,也折射出人们努力追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10]。面子顾虑作为面子观的一个维度被提出,旨在更好的理解面子及其作用原理,即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保护和提升积极的社会形象所表现出的重视和兴趣[11]。面子顾虑的维度划分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类:①营销领域通常将面子顾虑视为单维度变量,如Wan等[12]以消费者个体不同程度的面子顾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消费者购买意向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②企业管理领域通常将面子顾虑视为多维度变量,如Lee等[13]运用面子协商理论,将面子顾虑划分为自我面子顾虑和他人面子顾虑两个维度,Ting-Toomey[14,15]则依据面子顾虑的不同特征将其划分为自我面子顾虑、他人面子顾虑和相互面子顾虑三个维度,自我面子顾虑即为个体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他人面子顾虑即为个体主要关心另一方的形象,相互面子顾虑即为个体注重所有当事人的形象并为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承担责任。

事实上,PPP项目,尤其是中国情境下的PPP项目,由于参与方众多且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各方决策时顾及面子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鲜有研究明确针对PPP项目中的面子顾虑问题,但已有不少研究涉及面子内涵中的某一具体指征或隐晦地强调了面子对于PPP项目成功的重要意义,如刘向杰和张克勇[16]指出,社会资本对自身声誉的重视能促使其保证公共产品的使用绩效并且提供最大价值的公共产品。为数极少的基于PPP关系背景明确提出“面子顾虑”这一构念的研究,也仅限于将其引入PPP项目中,研究的深入程度和细致程度均有较大改进空间,如刘继才等[17]采用Ting-Toomey面子顾虑的界定和维度划分以及Oetzel等[18]开发的面子顾虑量表,运用情境问卷的方式研究了PPP项目中面子顾虑与承诺升级之间的关系,其在研究局限性中明确指出,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被试者采用西方学者开发的量表可能存在不适性。有鉴于此,有必要基于中国情境及PPP项目的特殊关系背景对PPP项目中面子顾虑进行系统研究。

1.2 面子顾虑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创新行为即个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创新构想并通过努力将其付诸实践的一系列活动[19]。现有研究发现,个体层面的人格特征[20]、认知[21]和心理因素[22]以及组织层面的创新氛围[23]、组织文化[24]等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面子顾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和心理因素,具有驱动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的作用[25]。事实上,已有学者指出,中国人的创新行为易受面子的影响,原因在于创新成功通常意味着有面子,失败则往往没面子[7]。然而,鲜有涉及面子顾虑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可知,现有关于面子顾虑的研究大多立足于营销与企业管理领域,前者主要研究面子顾虑与消费差异、顾客抱怨等行为之间的关系,后者主要针对面子顾虑对冲突行为、建言行为以及工作场所欺凌行为等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现有关于面子顾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为以下两类:①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如刘继才等[17]研究了PPP项目中面子顾虑对项目不同利益相关者承诺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部门的自我面子顾虑、社会资本的他人及相互面子顾虑均与承诺升级正相关;②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如梁潇杰等[26]探讨了中国情境下面子顾虑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均与面子顾虑负相关。有鉴于此,本研究认为,面子顾虑对创新行为具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1.3 理论模型的构建

情境因素调节心理与行为甚至是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有学者开始关注项目获取途径的调节作用,如杜亚灵等[27]研究了PPP项目在不同项目获取途径的调节作用下,私人部门公平感知与履约绩效之间的关系,王琦等[28]则以本土IT外包服务供应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IT服务供应商的信任控制与契约控制在不同项目获取途径的调节作用下,对合作外包绩效的影响。事实上,项目获取途径表征了交易双方关系建立的渠道,营销领域中以交易双方关系的缔结途径为调节变量的研究较为成熟,并以其调节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主,如毕静煜等[29]探讨了中国制造商的联盟伙伴选择方式对关系控制、契约控制与供应商知识获取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控制机制均能促进知识获取且二者之间呈替代关系,公开选择能够增强这种替代效应,而社会选择则弱化了这种替代效应,刘思等[30]则以企业自建和顾客创建两种在线品牌社区类型为调节变量,研究顾客心理授权、顾客承诺对网络口碑推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在线品牌社区中网络环境的差异,致使顾客对企业授权行为具备差异化的心理感知,从而影响顾客心理状态及后续行为。通过上述研究可知,交易双方关系的缔结途径不同可能影响双方对于关系的预期,进而使其在特定的心理状态下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有鉴于此,本研究拟将项目获取途径作为调节变量,研究PPP项目中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提出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

图1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Figure 1Conceptual model

2 研究设计

由于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的判别尚无较为权威的研究结论,同时,我国实践中公认的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案例极少,故本研究不宜采用案例分析或访谈的方法。考虑到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涉及当事人实时的心理状况及其产生的行为,故本研究最终选用情境模拟实验的方法,即引导被试进入某种情境,有计划地给予被试某一刺激,以观察其反应;鉴于大量的PPP从业者中真正具有管理创新经历或能力的专家较少,且绝大多数因工作繁忙无法被请进实验室,因此,本研究选择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采集数据。

2.1 情境设计

情境模拟实验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将被试带入本研究设定的某个情境,在所处情境中对相应的问题做出其认为正确的选择。本文的情境模拟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商业模式创新的情境

让被试进入面临商业模式创新“商机”的情境:假设贵公司所在的行业出现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您很清楚的知道,若能抓住机会,将此技术成功运用于合作的PPP项目中,可能实现贵公司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带来巨大商机,大幅扩展项目盈利空间并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比如:某公司发现将二维码技术应用到其所参与的垃圾处理PPP项目中,可通过扫码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抵物业费的方式来激励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从而实现经营方式的创新,大幅压缩垃圾分类成本,显著提升项目盈利水平和公众满意度;但若失败,则会给贵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使整个项目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

(2)项目获取途径的情境

让被试进入项目处于某种获取途径的情境:参考杜亚灵等[27]的相关研究,项目获取途径从项目发起方式、采购方式以及是否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3方面进行区分。“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以下简称“113号文”)明确规定了我国PPP项目由政府或社会资本发起,以政府发起为主:①关于社会资本发起的项目,国内相对而言数量非常有限,鉴于搜集到的项目通常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或者通过公开招标且发起方中标,故而不再考虑采购方式和是否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两方面,仅考虑社会资本发起且中标;②关于政府部门发起的项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及其项目库(以下简称管理库)统计数据显示,采用公开招标和竞争性磋商两种采购方式的项目约占全国落地项目的70%,采购实践中普遍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和无有意向的私人部门两种情况[27],由此可构成4种项目获取途径。有鉴于此,本研究仅针对图2所示的5种项目获取途径进行分析。

图2 项目获取途径的5种情境Figure 25 scenarios of project access

2.2 测量工具

通过理论分析设定面子顾虑和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测量题项,为了防止被试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倾向于中性的选择,采用Likert4级量表进行测度,分值高低代表被试对该题项的同意程度,“1”表示“完全不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

(1)面子顾虑的测量

现有关于面子顾虑的文献通常以个体为研究对象,而本研究的主体则是PPP项目公司这一组织,囿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并考虑到中国情境,有必要将面子顾虑各维度对应到PPP项目中:①由于PPP项目中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实施主体主要是项目公司以及投资组建项目公司的社会资本,其参与PPP项目的原因之一在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扩大市场影响力和提高话语权,因此,自我面子顾虑通常指项目公司主要关注保护和维持自身以及社会资本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②在PPP项目中的另一方通常指与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的政府部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往往比较注重面子和政绩,具体表现为当地政府对于公众的支持度、满意度和公信力等方面的重视,以及有晋升意愿的地方官员对于其所在地区的国内影响力、上级政府的好感度等方面的关注,因而他人面子顾虑通常指社会资本出于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求获取未来项目市场等目的,对政府部门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上级好感度以及维持和谐关系的重视;③参与PPP项目的当事人主要包括项目公司、投资组建项目公司的社会资本和政府部门,考虑到各参与方作为利益共同体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公民福利等方面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相互面子顾虑通常指项目公司对于PPP项目成功度以及公私双方之间顺利开展后续合作的重视。

依据上述面子顾虑的界定对其进行测量(见表1),考虑到面子顾虑是个体的一种内在属性,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假定被试作为项目公司(社会资本)负责人,根据其对面子顾虑三个维度相关条款的重视程度打分,实现对自变量的控制。

(2)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测量

Scott和Bruce[19]指出创新行为的本质即创意产生及执行的一系列过程,并开发了员工创新行为量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现有关于团队创新行为的研究通常采用或借鉴该量表。考虑到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符合创新行为的本质,且是公私双方之间的合作创新,符合团队创新的特征,因此,本研究借鉴Scott和Bruce的量表,并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适当修正:①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产生:由于情境模拟中假设出现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若抓住机会可能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因而将“我会主动寻求应用新技术、新流程或新方法”以及“我经常会产生一些有创意的点子和创新性的想法”合并为“您会尝试构想如何把握此机会,将其应用于本项目”;鉴于新想法必须经可行性分析才可确定能否执行,因而增加“可行性分析”这一题项;②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执行:在确定新想法可行后,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将此计划反馈给政府部门以获得支持与认可,因而将“我会主动与别人沟通并推销自己的新想法”“为实现自己的构想或创意,我会想办法争取所需资源”以及“我会积极地为落实创新构想制定计划和规划”合并为“我会积极地制定计划并向政府部门推销”;为了测量该计划制定后,项目公司为实施此计划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故增加“您会尽最大努力去落实该计划”;至于“整体而言,我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由于Scott和Bruce的量表是基于产品或流程创新提出的,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对于该类创新行为的产生和执行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管理创新,利益驱动才是这类创新行为产生和执行的关键,故删除该题项(如表1所示)。

2.3 实验过程与数据回收

课题组首先在“中国PPP专家交流群”中发放电子版问卷,由于收回数据的质量不够理想,故借助“第四届中国PPP论坛”,对参会人士现场发放纸质版问卷。该论坛汇集了来自政府部门、社会资本、PPP咨询公司的实务工作者以及各大高校PPP学者,因而可保证被试具有较高专业素养或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实验共34个被试参与问卷填答,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有效问卷32份(每份问卷5组数据,共计160组)。其中,来自项目公司、社会资本和咨询机构的被试分别占15.6%、28.8%和34.4%;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分别占18.8%、31.3%、25%和15.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00%;从事PPP实务操作或(和)科学研究工作在3年以上的占73.5%;参与过PPP项目或(和)研究过PPP合同3个及以上的占75%。由此可见,被试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保证获取的数据较为准确可靠。

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问卷的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 α进行测度。问卷的效度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前者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问卷设计的水平,对此,本研究已通过文献分析、问卷修正等多种途径予以保证;后者通过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在判断各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构效度(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面子顾虑各维度和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Cronbach′s α均在[0.7,0.9)之间,表明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较高、可靠性较强;各变量的KMO和Bartlett值均大于0.8,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从各题项的因子载荷来看,其值均大于0.5,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1 量表题项及信度、效度分析结果Table 1The results of scale item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3 模型检验与结果讨论

3.1 模型检验

为了验证项目获取途径对面子顾虑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参考大多数研究中变量处理的方式[31],即根据测量题项的均值将三维度面子顾虑重新编码,分成高低两个水平,此时,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均属类别变量,宜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检验,这种情况下,交互作用即调节作用[32]。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检验全模型,结果显示,项目获取途径与他人、相互面子顾虑的交互项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F(1,120)=0.247,P=0.911;F(1,120)=0.069,P=0.991),删除上述交互项后得到非饱和模型(见表2)。自我、他人、相互面子顾虑的主效应显著,项目获取途径与自我面子顾虑的交互项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影响显著。

表2 非饱和模型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Table 2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for unsaturated models

(1)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影响的检验

采用一元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①社会资本在高自我面子顾虑水平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显著高于低自我面子顾虑的情况(M低=2.013,M高=3.073,P<0.001),故自我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②高他人面子顾虑水平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显著高于低他人面子顾虑的情况(M低=2.367,M高=3.073,P<0.001),故他人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③高相互面子顾虑水平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显著高于低相互面子顾虑的情况(M低=2.200,M高=3.046,P<0.001),故相互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2)项目获取途径的调节作用检验

通过检验项目获取途径和面子顾虑二者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而验证项目获取途径对面子顾虑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发起方式、采购方式及是否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各自产生的影响,将项目获取途径按上述三方面进行分组,并绘制图3所示的调节效应图。①如图3(a)所示,由直线的倾斜程度可知,相比于政府部门发起,社会资本发起方式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自我面子顾虑的变化更为敏感;②如图3(b)所示,由直线的倾斜程度可知,相比于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方式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自我面子顾虑的变化更为敏感;③如图3(c)所示,由直线的倾斜程度可知,相比于无有意向的私人部门的情况,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情况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自我面子顾虑的变化更为敏感;④由全模型数据可知,他人面子顾虑/相互面子顾虑和项目获取途径二者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120)=0.247,P=0.911;F(1,120)=0.069,P=0.991),即项目获取途径在他人、相互面子顾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过程中,未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图3 发起方式、采购方式及是否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的调节作用结果Figure 3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itiation method, procurement method and whether there is an intentional private sector′s results

3.2 结果讨论

综上可知,自我、他人和相互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项目获取途径显著调节自我面子顾虑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对他人、相互面子顾虑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课题组将上述结果反馈给PPP实务工作者并进行深入讨论。

3.2.1 面子顾虑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面子顾虑的三个维度均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原因在于:①自我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与Yuan and Woodman[33]的研究结论相似,即员工对于组织内部声誉的渴望能促使其采取创新行为。同时,这也符合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注重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现实状况,具体而言,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不仅注重获得经济利润,更重视企业声誉的改善和影响力的提升,甚至渴望凭借此机会占据行业领头羊的位置,这种心理期待使其倾向于打破传统、提出独到见解,激发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己方社会地位和认可度的动力。②他人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与Zhang和Bartol[34]的研究结论相似,即员工对他人需求的关注使其做决策时更具未来导向,从而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同时,这也符合PPP项目中社会资本的心理活动,即:PPP项目的合作周期较长,通常可达10~30年,社会资本出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顾虑,希望在漫长的合作周期中满足政府部门保持体面的需求、维持公私双方良好的关系,从而降低交易过程中的摩擦,甚至提高愉悦度,因此,社会资本倾向于为了展现良好的政府形象而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此外,在本项目中与己方合作的政府部门未来出于当地公众需求满足或经济发展需要的考虑,双方可能会有多次合作的机会,因此,从维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更多的争取到合作机会的角度出发,社会资本甘愿为了政府方的面子主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③相互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与杨建君等[35]的研究结论相似,即个体将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进行捆绑,愿意为集体承担风险并采取创新行为。由于项目的成功不仅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公民福利,还能为社会资本带来声誉的提高等潜在利益,如社会资本可凭借成功的PPP项目申报奖项,这不仅对自身声誉的提高大有裨益,还能提升业界影响力。因此,从上述角度出发,社会资本为了提高项目的成功度,甘愿承担一定的风险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3.2.2 项目获取途径的调节作用分析

(1)发起方式的调节作用分析

相比于政府部门发起,社会资本发起方式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自我面子顾虑的变化更为敏感。①社会资本发起的情况下:发起方主动提出建设与运营基础设施的需求,通常是凭借前期充分的考察发现某个商机,如某地区公共品供给短缺而政府部门暂时未考虑到,或者拥有某项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从而具有实施此项目的巨大专业优势;“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金[2016]92号文)(以下简称“92号文”)允许社会资本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这在促进其敏锐挖掘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和市场商机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②政府部门发起的情况下:社会资本通常在政府部门发布相关信息之后才对项目进行了解,因而熟悉度相对较低;有时政府部门发起的项目并非己方擅长或想做的,往往主动性较差;由于前期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完成,己方发挥专业优势的空间相对较小,故对政府部门拟定的方案认可度相对较低。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相比于政府部门发起,社会资本发起方式下的社会资本更具有主观能动性、掌握更多的项目相关信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信息集成方面更具优势,当它对自身声誉和市场影响力在乎到一定程度时,上述优势会增强其对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信心,从而敢于冒险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然而,当它对自身声誉和市场影响力在乎程度很低时,往往抱着“输不起”的心态,更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去创新,致使其创新行为甚至低于政府部门发起情况下社会资本的惯常做法。

(2)采购方式的调节作用分析

相比于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方式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自我面子顾虑的变化较为敏感。①采用竞争性磋商的项目,通常投资规模大且技术较为复杂,无法事先确定实施方案,因此,社会资本在与磋商小组的协商过程中,有利于制定符合项目特点、适合发挥己方优势的实施方案。②公开招标适用于范围较小、做法较为成熟的项目,该采购方式下的社会资本不能就实施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与更改,这有可能限制其发挥自身优势,采购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不会对某个参与投标的社会资本产生“非他不可”的想法,在此期间公私双方接触较为短暂,彼此往往存在戒备心理。由此可见,相比于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方式下的社会资本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相对较大、主动性较强,当它尤为注重自身声誉和市场影响力时,特别是新创企业渴望借此机会在所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上述优势会提升其对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信心,促使其更加努力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然而,当它不太注重自身声誉和市场影响力时,往往更关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较大风险,担心创新失败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尽量避免从事创新活动。

(3)是否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调节作用分析

相比于无有意向的私人部门,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情况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自我面子顾虑的变化较为敏感。①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的情况下,政府部门通常基于社会资本在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或者双方曾有过合作经历等向其表示优先合作的意向,前者往往使得社会资本更倾向于认为己方相对于同行更加优秀,后者则表明在以往的合作中双方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践中,越是大型复杂的项目,为了促进项目的顺利推进,政府部门越注重与有意向的社会资本进行合作。②无有意向的私人部门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严格按照程序筛选社会资本,由于公私双方在缔约之前接触较少,因而彼此的感情基础较为薄弱。由此可见,相比于无有意向的私人部门,在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情况下,双方感情更加深厚,对于高度重视自身声誉和市场影响力的社会资本来说,这种关系会坚定其对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信念,从而甘愿承担一定的风险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而对于不太重视自身声誉和市场影响力的社会资本来说,出于维稳的考虑,即使政府部门主动抛出“橄榄枝”,也无法抵消其对商业模式创新失败的恐惧。

(4)项目获取途径调节作用不显著的分析

项目获取途径显著调节自我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影响,而未显著调节他人、相互面子顾虑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可能的原因在于:①社会资本出于自我面子顾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完全是为了自身利益,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通常是全力以赴的,由于项目获取途径的不同导致其在创新方面蕴藏的潜能有所不同,故而在同一自我面子顾虑水平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有所差别;②社会资本出于他人面子顾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是为了顾及政府方的脸面,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通常认为己方的做法只要在面子上过得去即可,因而更倾向于量力而行,此时,虽然不同项目获取途径下社会资本的创新潜能不同,但对同一他人面子顾虑水平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影响不大;③社会资本出于相互面子顾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主要关注的是项目的成功,由于PPP项目成功与否是在交易结束时才能评判的,而我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仅6.7年,这就导致社会资本更看重眼前的利益得失,而出于相互面子顾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相对不足,这种情况下,无论不同项目获取途径下社会资本的创新潜能如何,在同一相互面子顾虑水平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无明显差异。

4 管理启示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为推进我国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以下3条策略建议。

(1)政府应致力于增设社会资本商业模式创新的声誉建立及传播机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社会资本的自我、他人和相互面子顾虑水平越高,越有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趋势,而社会资本出于他人、相互面子顾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归根结底是出于自我面子顾虑,即为了提升己方的社会声誉和市场影响力。事实上,“目前国内最权威、最完整、最实用的关于PPP的官方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即财政部PPP中心于2016年初上线的管理库,其对此后全国范围内的PPP项目各阶段的关键信息进行披露,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商业模式创新之时,建议政府相关机构将项目商业模式创新的情况一并入库,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社会资本商业模式创新的知识产权,还起到建立良好声誉等作用,在此基础上,有可能实现社会资本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排行榜,如明树数据依据库中社会资本单独或牵头中标的项目数量情况,发布了“第四批PPP示范项目社会资本排行榜”。此外,政府可设置相应奖项的评选,通过组织相关机构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鉴定,对于实施商业模式创新并且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表彰及奖励,还可通过召开商业模式创新观摩会等举措,加强对声誉传播机制的建设。

(2)各级政府有必要为社会资本主动发起PPP项目提供助力,社会资本应积极主动发起PPP项目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自我面子顾虑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发起的方式更有利于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然而,我国PPP实践中鲜有社会资本发起的项目,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①社会资本缺乏主动发起PPP项目的积极性,113号文虽提出社会资本发起的方式,92号文就该流程及实施方案编制主体等做出进一步规定,但相比其他国家或地区而言,在鼓励社会资本主动发起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缺乏较为完善的操作规范致使其可操作性较差,如台湾地区颁布的《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针对民间自提(即社会资本发起)的相关事宜做出具体规定,这一举措使其数量大幅提升,据统计,台湾地区民间自提项目占比已达43%;另一方面,刺激力度不足导致对社会资本缺乏吸引力,如韩国为鼓励社会资本主动发起PPP项目,规定发起方报价与最优报价的差距在10%以内时,发起方中标[36]。②政府对于社会资本发起的项目不可避免的存在偏见,导致此类项目落地相对困难,可能的原因在于:政府通常认为社会资本天然是逐利的,其编制的实施方案有可能更多的顾及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而损害社会效益;由于发起方相比其他投标方而言,掌握更多的项目相关信息,因而政府认为采购过程中,己方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方面,有可能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有鉴于此,政府应致力于完善社会资本发起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使其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为社会资本发起创造更多机会,如组织社会资本召开座谈会,就地方中长期发展规划、公众需求等进行交流,鼓励其将己方专业优势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资本发起的项目与政府规划背道而驰。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资本编制实施方案的社会效益审查,确保项目物有所值、最大程度的保障公众利益。此外,对于渴望占据行业领头羊位置的社会资本,特别是在其拥有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应当敏锐挖掘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和市场商机,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发起PPP项目,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提升企业社会声誉和扩大市场影响力的目的。

(3)政府部门可根据不同的采购方式及是否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采取适当的商业模式创新激励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公开招标或无有意向的私人部门而言,竞争性磋商或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的情况,自我面子顾虑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驱动作用更明显。因此,对于既定的PPP项目,有必要根据采购方式和是否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商业模式创新激励策略:①鉴于采购方式的选择一般由项目特征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决定,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往往难以控制,因此,在竞争性磋商或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情况下,政府部门应承诺在社会资本取得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后,帮助提高其在业界的声誉及市场影响力,如协助其申报奖项、申请省级或国家级示范项目等,同时,应着重将上述承诺与公众满意度、公民福利等指标相挂钩;②当PPP项目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或采购过程中存在有意向的私人部门,以及在公开招标或无有意向的私人部门的PPP项目中社会资本高度重视自身声誉和市场影响力时,应着力于为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便利条件,如营造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空间、给予社会资本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等。

猜你喜欢
面子政府部门商业模式
面子≠尊严
宁波民生e点通:网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双线桥梁”
某贪官的面子
商业模式从0到N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面子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面子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