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优势与基本模式研究

2022-03-15 06:50罗敬蔚
学习与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科技

孙 晓,罗敬蔚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2488;2.新疆财经大学 法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将产业兴旺作为首要任务,旨在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乡村产业普遍存在产业体系不健全、要素支持缺乏活力、综合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问题的有效纾解和产业的全面振兴离不开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即“围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环节而构成的‘生产、金融、信息、销售’四大类服务体系”[1]。其中,金融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其服务体系的合理布局能够促进各类要素在农业发展不同环节的有效配置,加速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2021年6月,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体系设计、激励约束、组织领导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划部署。其中,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的重点领域,既要实现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又要注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与创新。金融科技作为基于底层技术进步并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而实现的金融与科技双向创新,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与乡村振兴战略发生合力,推动新一代乡村产业革命。金融科技如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风险、新挑战,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议题。

二、乡村产业发展新趋势下的金融需求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有基础性意义的经济部门,其他经济部门的出现、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部门的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在探索走出“贫穷但有效”的“传统农业”模式(舒尔茨,1987),(1)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传统农业”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不使用现代要素的农业生产,并用“贫穷但有效”来概括其特征。为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激发我国广大乡村产业持续释放新的活力。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驱动力,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创新路径,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在新的产业发展趋势下其金融需求也呈现出新特点。

(一)多种业态融合,形成“农业+”

兼业化程度提高是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且意味着非农收入甚至已经超过农业收入。当前,随着农村各类产业要素的配置更加畅通,我国乡村产业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其形态不仅包括传统农业产业,也包括许多涉农非农的新兴产业,从而跨界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这种跨界多业态发展模式既表现在第一产业内部规模种植与林业、牧业、渔业的融合,也表现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农业与加工流通的融合,农业与文旅、康养的融合等。

(二)多元主体融合,形成“农户+”

过去,乡村产业的经营主体是小型农户,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现代科技等要素的匮乏使得农业发展在规模、收益等方面受到了极大限制。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催生了多元化的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基于小型农户,产生了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主体,并逐渐形成各类主体多元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随着发展环境的优化,农民工返乡、城市人员下乡创新创业逐渐增多,乡村产业生产经营主体更加多元,乡村产业生产经营氛围更加活跃。

(三)数字技术赋能,形成“数智+”。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较2020年12月提升3.3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4.8个百分点。”[2]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与发展带来了农业的数智化革命,各类市场主体基于互联网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电商遍地发展,畅通了农产品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对832个贫困县全覆盖,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有效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二是智慧农业应运而生,这是以产业升级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变革。智慧农场、无人农场破土而出,利用物联网传感器便可对天气状况、作物长势进行实时监测,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智能预警,这种自动化远程操控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加之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不断延伸和拓展,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日渐活跃,乡村产业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金融体系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服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必须结合不同主体的需求场景,从规模、结构、期限等不同层面设计、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整体来看,乡村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碎片化特征。显然,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在成本控制、风险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弱势,难以满足如此多元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优势

特殊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映射到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也表现出城乡二元特征,整体上我国农村金融普遍落后于城市金融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物理网点覆盖不足,信用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金融生态弱化。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自身特征,即农村地区幅员广阔,地域差异较大,农业生产周期和特征各异,容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冲击,农民综合金融素养偏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惯性的制度安排和金融行业特征,重视经济发达地区和优质客户,欠发达地区和广大的农村长尾客户被排斥在主流金融服务体系之外,最终导致广大农村、涉农小微企业和小型农户的金融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这也是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结构性问题。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所呈现的新趋势、新特征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设计提出多样化的场景需求,难以单纯依靠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得到满足,而金融科技的发展正从细分需求、风控管理、规模经营等不同维度跨越传统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约束,相应地也面临着来自风险控制、数据治理、场景应用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

表1 乡村产业发展新趋势下的金融需求特征

(一)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分类

金融科技(Fintech)是由金融(Finance)和科技(Technology)合成。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2)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全球金融治理的牵头机构。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新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3]。

基于底层核心技术的视角,金融科技是指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的以A(人工智能,AI)B(区块链,Block Chain)C(云计算,Cloud Computing)D(大数据,Big Data)技术为核心的各类科技手段的统称,各类技术协同赋能金融行业各业务领域,有效拓展了其业务广度和深度。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的延伸和拓展,主要涉及图像识别、语言识别、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分别应用于远程开户与签约、智能客服、智能投顾、风险预警等领域。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清洗、处理和分析,发挥数据的基础要素作用,主要应用为大数据征信、客户画像、精准营销等。云计算实现了海量数据在云端的存储和处理,克服了传统数据存储软硬件技术的不足。区块链作为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的分布式共享记账机制,高效率地应用于支付结算、数字货币等领域。

基于科技赋能金融业务的视角,金融科技是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双向创新后形成的新型经济金融形态和业务模式。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将金融科技分为“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和市场设施四大类”[6]。从行业角度来看,金融科技嵌入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行业领域的各业务链条,而银行、保险行业的科技投入明显高于证券行业,且产品设计和应用更为成熟。由此可将金融科技的主要业务领域划分为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保险、基础设施五大模块。其中,支付结算业务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等;存贷款与资本筹集主要指互联网平台借贷、众筹等;投资管理主要包括智能投顾、线上交易;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监管合规、风险管控、征信等。这五类业务在交易规模、应用成熟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现有金融体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有的影响是转移,即传统金融服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有的影响是替代,如智能投顾是以机器服务替代人工服务;有的影响将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如数字货币的推广。

基于金融科技的组织形态视角,金融科技可以分为传统金融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科技平台及第三方服务企业的业务拓展。传统金融部门中,政府监管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是主要推动力量。以“一委一行两会”为基本框架的政府监管机构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以全新的理念和顶层设计发展监管科技。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普遍运用科技手段,加速数字化转型,在基础设施、组织架构、业务模式、风控体系及产品服务逻辑等方面加速改造与创新,并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目前,多家传统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已明确了科技强行的发展逻辑,相应地构建起包括金融科技部、业务研发中心、数据中心、软件开发中心、科技公司等在内的专业化格局。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及第三方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为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力量。以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券商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先后发展起来。各类互联网平台均以“支付+场景”为切入点,不断延伸金融服务链条,其金融业务的拓展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短板与不足,促使金融与实体在更多层面上有效融合,客户服务体验不断提升,行为数据得到积累和运用,信用培养和征信普及得以推动,推动整个金融体系加速数字化转型。总体来看,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主体呈现出更加鲜明的混业经营特征,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过程中,新业务形态不断涌现,不同业态相互嵌入;传统金融部门与新兴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明显大于竞争,良性的金融市场生态逐渐形成。

表2 金融科技的主要分类

(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优势

在金融科技的各类应用场景中,那些能够有效支撑国家发展战略、扶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切实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创新,才能真正经得起市场的考验。金融科技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满足其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是整个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体现。传统金融体系服务农村广大长尾客户面临的主要堵点在于触达难、风控难、授信难、运营难等,关键症结为成本过高、效率不高。金融科技则在发展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有效疏通堵点。归结起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普惠性和创新性两个方面。

金融科技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乡村产业经营主体的综合运营成本,大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程度。金融机构的综合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等,只有同时覆盖以上成本才可能盈利并实现商业可持续。首先,数字技术的应用高效整合了各业务环节,实际上缩短了金融交易的链条。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应用实现了部分业务的在线操作,减少了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和工作人员的数量;云计算和开源软件的运用改变了基础设施部署方式,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软硬件采购与维护成本。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业态的创新和改造还在持续,金融服务的综合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其次,大数据助力金融风险防控。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业务的重要风险来源,弱势客户处于市场中下层,缺乏基本的信用记录和抵押物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无法判断企业或个人的还款能力以及其他潜在的风险,将大大增加金融企业的搜寻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进而投入市场的意愿降低。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用户数据进行搜集、清洗、处理、分析,对目标客户作出准确的分析和预测;云计算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模型处理庞大的基础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综合以上技术和资源,真正实现智能化操控。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引入客户信用评估环节,个体农户和小微企业的真实身份、需求和行为可以被准确识别,从而深入细致地分析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能力,这大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突破了传统信用体系的边界,对于提高金融机构风控的专业化、智能化、灵活性都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再次,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有效拓展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依托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推动线下业务线上化和智能化,使客户随时、随地可享受转账汇款、小额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借助移动支付、直销银行等手段,可实现与电商平台、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在带来高质量用户体验的同时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总之,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边际成本递减甚至为零的特性,使得金融服务渗透得更深、更广,各类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尤其是新型主体的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得以提升。

金融科技根据具体的场景需求并通过设置新的场景,加速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与创新,提升了整个金融产业链的效率。在金融科技的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多维数据和应用场景得以积累。通过建立数据关联性分析模型,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进而形成用户画像、用户关系网、信用评级等数据产品,以此为依据构建差异化的服务策略、智能化的运营决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供需的匹配性。智能投顾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投资理财业务中的综合应用,运用相关算法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出针对不同用户的投资建议,在降低服务费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投资的精准度和收益效率。

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基本模式

(一)传统金融机构“线上+线下”的基础金融服务模式

金融业历来是容易受到科技创新冲击并最先应用新技术的行业。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和人才技术储备,全面平衡潜在风险和可能收益,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遵循内在业务运行规律,以科技为手段推动主营业务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移植、“线上+线下”同步,各类乡村产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便可零距离、实时地获得基础的存款、结算、理财、融资、保险等服务,极大提高了便利程度和服务效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在我国广大县域及农村地区网点分布较为广泛,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邮储银行“十四五”时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了要以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持续健全支农惠农服务专业化体系和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截至2021年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52万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4]

(二)综合服务平台模式

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融合趋势直接带来了金融需求的多元、融合特征。单一部门、单一服务形式显然已不能够满足现实需求的发展,综合化的服务平台模式正是满足需求发展的一种创新性探索及趋势。“平台”本身是一个传统概念,互联网的加持使其富有创新的能量,这种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产品或服务的创新,而是意味着整个商业生态及其运作模式的创新。其具体的组织形态主要包括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第三方企业合作共建的综合服务平台等三种具体的组织模式。

第一类平台模式主要是指各类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惠农金融服务创新。一些电商平台结合自身业务专长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针对农户的特殊性不直接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而是提供农机具等实物,巧妙地将农资需求、消费需求与产品销售关联起来。

第二类平台模式是指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云上综合服务。网商银行作为新兴的民营银行,也是我国第一家将核心系统架构在金融云上的科技银行,其运营不再依托物理机构,自诞生之日起就将目标客户锁定为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及涉农小微客户,在其整个服务流程中科技感十足。2020年,网商银行首次使用卫星遥感技术来识别客户拥有的农作物类型、面积和长势,通过风控模型预估其产出价值,进而设计相应的贷款额度与还款周期,是涉农小微信贷服务的全新尝试。

第三类平台模式是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等多方合作打造的综合服务平台。农业发展及其金融需求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平台的构建须依靠各类主体的协同合作。政府拥有政策优惠、基础信息数据支持、信用担保平台等优势,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服务经验、资金来源等,科技公司则拥有技术优势和线上用户的触达能力,能够提供多元化、综合化的技术解决方案,三方合作能够打造出具有数据、场景、服务、技术等各方优势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了“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将涉及智慧政务、阳光村务、产权交易、农资购销、三资管理、金融支持等不同领域,逐步实现从金融服务向公共服务的延展,其数字化服务覆盖全国近160个地市及8万多个村集体。此外,网商银行也先后与全国800多个地方政府签约开展县域金融合作,通过大数据风控,将涉农领域的交易、物流、支付等信息整合为信用资产,与政府共享的涉及农户可公开的数据资源汇合,以此摸索出一条有效可行的农村综合公共服务路径。

(三)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产融结合创新模式,已成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传统供应链金融多数是由一家银行或金融科技公司设计,以某一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给链上其他企业授信,模式较为单一,且存在核心企业为链上其他中小企业担保增信的意愿不强、下游企业较上游企业处于劣势、一家企业同时处于不同链条导致的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供应链金融在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新的金融服务途径的同时,乡村产业的既有特性又决定了要发挥好供应链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良。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则为供应链金融突破传统困局和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乡村产业链条上各环节日益紧密的联结产生了大量的现实需求,使得数字供应链金融在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提升空间。一方面,推动乡村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其供应链特性,充分理解乡村产业的特殊场景以及场景中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如此,才能从订单采购、存货保管、销售回款等不同阶段切入,设计出适合农业经营主体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使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金融科技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同时,嵌入不同金融服务模式场景,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如传统大型商业银行结合自身服务优势和金融科技优势,纷纷尝试循着不同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实现金融服务由城市向乡村的全面延伸。

五、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风险挑战及对策建议

(一)风险多来源、易传导,创新支持与风险防范须并重

金融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社会整体福利提升的同时蕴藏着新的风险,须平衡惠农支农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避免风险在涉农金融领域的放大与蔓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一是金融科技发展可能带来资金期限错配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大数据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数字化业务模式的操作风险等微观金融风险。传统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通常受到地域限制,通过无边界限制的互联网平台,这些中小银行便可吸收全国性储蓄存款,且常以较高利率为营销诱饵,使得异地存款在资产负债中占比较高。而该项业务所具有的平台开放性、利率敏感性、支取随时性、客户黏性低等特征,实际上加大了其流动性管理难度。此外,第三方支付、网贷平台等都极易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冲击。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形成了“场景+数据+支付+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等各类业务模式的组合与叠加。虽然拆分后的单项业务为持牌经营,但组合、叠加后各服务主体间责任边界不清,加大了现行监管政策的执行难度。基于互联网的新架构系统实现了核心业务的线上化、智能化操作,但更容易遭到技术性的外部冲击。加之涉农市场主体的综合金融素养较低、风险识别与防范意识不强、承担能力较弱等,加大了微观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微观金融风险的累积容易通过复杂的网络效应得以传导,随着各类新型数字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系统重要性上升,可能产生垄断并导致市场失灵,从而形成系统性风险。三是在业务模式和组织体系创新过程中隐藏着各类行为金融风险。某些机构实质上“无照驾驶”开展金融业务,如以在国内某一地区取得的小额贷款牌照为挡箭牌,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全国非法展业。还有很多第三方服务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关键外包服务,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却仍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成为潜在的风险来源。

综合金融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及其迅速更新迭代所隐藏的未知风险,必须处理好鼓励、支持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与规范并重、创新与安全平衡。首先,针对来源复杂、传导迅速、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加大等风险特征,建立符合数字金融服务特点、涵盖不同类型服务提供商的审慎监管框架,跳出传统机构监管、事后监管等固有思路和方式,形成功能监管、动态监管、底线监管等多层协调的立体化监管模式;在审慎监管框架基础上完善行为监管体系,尤其要加大消费者、投资者保护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其次,要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善于利用先进科技更好地武装金融监管,强化事前预测、事中监测、事后风险处置各环节,提高监管效率,实现监管对金融科技业务的全面覆盖。总之,乡村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性,其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场景化、碎片化等特征,以及科技本身可能具有的技术漏洞,使得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的风险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应警惕各类风险的发生及其向整个金融体系的传导。

(二)数据要素化过程中问题频发,数据价值开发与安全治理须兼顾

纵观历史,不同发展时期拥有不同的核心驱动生产要素。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正与新兴信息技术成为双轮,驱动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传统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掣肘在于市场主体数据匮乏、信用基础缺失、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解决。据统计,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但仍有近4亿人口尚未被纳入该系统,这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我国县域,尤其是农村地区。因此,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作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得以高度重视,避免“三农”领域再一次成为信息孤岛。

数据要素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重要性提升的同时,各种数据安全问题也不断暴露,数据泄露、数据窃取、数据贩卖等层出不穷。数据安全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社会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因此,在数据的要素化过程中,既要打破“数据孤岛”,深挖数据要素的价值潜力,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又要加强数据的综合治理,推动数据被有序、合理利用,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数据安全治理以立法形式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并明确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收集和产生的数据及数据安全负责。责无旁贷,金融等主管部门应承担起本行业、本领域数据安全监管职责。数据安全同样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金融功能的实现形式越来越多样,金融数据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金融数据安全治理的外延越来越宽泛。我国农村地区庞大的市场体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如何盘活数据要素并进行有效治理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应打通可公开的涉农政府数据、企业数据和社会数据的使用,真正构建起信用社会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在数据应用中关注各类伦理问题,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止数据不合理使用,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动。

(三)服务供需匹配难度加大,金融生态构建与场景嵌入须合力

如果说传统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不足,那么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挑战则在于如何有效匹配金融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主要是由惯性的制度安排、行业经营理念及主体需求被压抑所导致。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政策、普惠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金融市场重要性认识的提升,以及科技手段在金融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金融服务在乡村产业发展领域的触达问题逐渐得到解决。而更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创新商业模式、完善服务体系等来实现供与需的精准对接,从而满足各类乡村产业生产经营主体在产业链条不同环节上的个性化需求。从商业可持续的角度来看,这也符合通过供需匹配实现价值交换的基本逻辑。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优势在于普惠性和创新性,即通过技术创新消除传统发展壁垒,推动业务模式和产品设计的创新,从而使优质的金融服务广泛惠及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长尾客户。具体来看,金融科技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可以分为需求牵引型和供给创造型。需求牵引型即通过收集、清洗用户相关数据,利用特定算法模型对其处理,以摸清各类涉农主体的产业发展金融需求,并根据需求精准设计、推送、提供金融服务。供给创造型则是通过“数据+技术+模式”来打造新型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通过场景的设置和嵌入来引导、满足需求,从而使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场景化是金融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金融服务信息化的初期,场景的设置和嵌入主要是指物理场景,如在商超安装ATM自动取款机、商家使用POS机,即通过先进的技术终端来实现服务的随处、随时可及。随着技术的演进,金融服务的场景化逐步实现了在线化、智能化、实时化,客户在线上享受任何服务的同时,场景金融服务可以作为支撑和辅助,不断提升客户综合服务体验。未来,需求牵引型和供给创造型两条创新路径将发生合力,共同满足乡村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实现金融科技发展“金融为民、科技向善”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科技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科技助我来看云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