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应用

2022-03-15 07:47陈牡丹
名师在线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文 /陈牡丹

引 言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施行,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教师应紧跟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崔允漷教授认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分数,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做出改变,优化教学设计,从原来的单一性的知识点、课时内容转变为大单元设计,改变原来学习知识的碎片化特点,真正将教学设计与课程核心素养目标相结合,充分挖掘教学设计的意义[1]。

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适用于新教材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按照单元的模块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减少学生一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量。这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拓展高阶思维,进行深度学习,提高教学和复习质量有重要作用。叶小兵教授认为,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的教学设计可以实行“大单元+大概念”的主题学习模式,根据大概念来构建学习内容的理论体系,使整本教材内容围绕一个主轴展开[2]。以单元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能有效突破高中历史教材的难点,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参考。下面,笔者结合新教材教学实践,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为例,通过提炼单元核心概念、构建知识体系、设置问题情境,阐述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教学应用。

一、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一)单元式教学可满足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发展需求

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对世界及生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有独特的思考方式。相较于初中生而言,高中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更加追求自主、自由、平等和尊重。同时,随着学习时间增加及知识点难度加大,学生的知识积累量大幅度增加,视野日益开阔,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理论。基于此,高中教师如果仍按照以往的模式进行教学,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单元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很大差别,其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基于单元主旨探索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教材内容主题,通过与教师互动展开探究、讨论,解决面临的问题。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及展现自身才智的机会,充分助力学生发挥天性,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单元式教学可帮助教师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为例,本单元内容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单元内容深刻揭露了日军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有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意义;了解全面内战爆发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等等。教师要想在三节课内完成内容丰富的教学任务,难度可想而知。因此,通过单元式教学设计,确立单元主题,围绕主线进行史实的梳理和框架的重新建构,既可以将内容进行整合,加深学生记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够进行情感的升华,落实对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在开展教学设计前,教师需要从历史教材的整体编排及历史发展整体脉络角度分析教材内容,以时间或者某一清晰主题为线索,从而对整体教材进行全面整合。例如,在讲解本单元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多个战役容易混淆,教师可以按照时序排列各个战役,明晰时空观念,以时间为线索开展教学。教师要立足教材单元整体情况,在不脱离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实现单元式教学的前后衔接、上下衔接,发挥单元与单元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举要删芜原则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皆由2~4课组成,每个主题课时下面还包括多项子题目,而每个子题目中也包含多项内容。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单元式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研究教材,结合单元主题选取关键知识,对整体内容进行整合,全面分析所有内容,对学生已经掌握或自学掌握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无须对每个知识点面面俱到。在本单元中,教师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在解放战争中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统治的斗争”为主线展开教学设计,且教学内容要围绕两个主线展开。

(三)边界有限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对简述或省略的内容不必进行无限拓展,一味地增加相关内容。如果教师不注意此问题,毫无边界性原则,会导致大量的补充内容掩盖单元主题,学生反而无法精确掌握主旨。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守住单元教学设计的边界。

三、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聚焦核心素养,提炼单元核心概念

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立足点,从本单元具体历史事件出发,分析和发掘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主旨,提炼本单元的核心概念[3]。从本单元整体来看,主要介绍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双方在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不同的应对策略,据此提炼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为“变化”与“应对”(见表1)。

表1

(二)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从单元的核心概念出发,深层解读教材,对本单元知识体系进行梳理,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4]。在本单元中,社会矛盾变化复杂,时间细、事件多,教师需要通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将重要历史事件通过核心概念“变化”进行串联,构成社会矛盾的主线,再围绕“应对”借助结构示意图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社会矛盾下的应对策略进行建构梳理,将本单元零散的知识结构化、体系化(如图1)。

图1

(三)设置问题情境,挑战学习任务

教师应基于单元核心概念的提炼,在深度整合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进行学习任务的设置。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指向单元核心概念,围绕结构知识整体设计一系列方便学生参与的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发挥活动的综合效应。以“人民解放战争”为例,教师通过解析史料、概括表现、分析背景、思考影响等一系列过程,有序分解1945年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再次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下国共双方不同的应对措施,为此设置了六个活动任务,以达成本单元教学目标。

任务1:思考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展示两则史料,思考“二战”后中国所面临的复杂国际背景,概括其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任务2:概括抗战胜利后国内出现的建国方针。展示两则材料并结合教材第148页“学思之窗”,分析归纳国共双方的建国方针。

任务3:分析重庆谈判的背景和结果。展示“炮弹做花瓶”的图片和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思考民心指向何处;展示蒋介石三则电文,思考蒋介石是否真的想要和谈;展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图片,思考共产党为何最终决定参加重庆谈判;展示《双十协定》原稿图片,总结重庆谈判的结果。

任务4:归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表现。展示“制宪国大”和“第二条战线——爱国民主运动”的图片,概括国民党反动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展示三则材料和一幅图片,概括国民党反动统治在经济上的表现;展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和“中华民国”拉壮丁的告示,概括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军事上的表现。

任务5:概括共产党民主建设的表现。展示地图和人民解放战争时间轴,概括解放战争进程;展示两幅七届二中全会的图片,归纳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展示三幅土地改革的图片,归纳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和影响。

任务6:反思战争之果。展示国共双方在解放战争前的实力对比表,思考这样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究竟是如何被逆转的?

教师通过六个活动任务,将知识细化、具体化,在每个任务中通过一系列逻辑连贯性强的小问题设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断搭建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持续聚焦并引发学生思考,使之围绕单元核心概念不断深入,不断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进行单元教学评价,促进学科思维发展

教师应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目标下,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发挥单元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表现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比如,根据史料分析“二战”后世界格局对中国的影响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表达的内容中判断学生逻辑推理和史料实证的能力;在反思战争之果时,从学生表达观点的角度可以判断学生对历史理解的方向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最后在本单元教学完毕后可以进行总结性评价,布置单元作业——撰写“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对今天的启示”的小论文,引导学生收集查询相关论著和观点,要求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从而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落实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发展能力。

结 语

总之,单元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宏观把握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及思维的进阶性,以“提炼概念—构建体系—设置问题”为主线设计单元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在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及时肯定,发挥单元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提升学科思维品质,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使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