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楠引种栽培生长效果分析

2022-03-15 14:23罗盛懋
绿色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胸径混交林单株

罗盛懋

(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福建 永安 366000)

1 引言

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别名楠木(广西、广东)、醉香含笑,木兰科(Magnoliaceae)含笑属(Michelia)常绿阔叶乔木,原产自南亚热带雨林,以残留的野生状态水平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和海南3省(区),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500 ~ 600 m以下山谷。适宜在年积温6500 ℃左右,年均气温20 ℃以上,极端最低温-3 ℃;年均降水量1500~1800 mm。火力楠生长较快,寿命长,适应性强,萌芽力强,耐寒性较强,有一定耐阴性和抗风能力,与杉木、马尾松混交造林能富集养分,改良土壤,防治杉、松连栽地力衰退[1~3]。火力楠花香浓郁,可提取精油;树冠宽广、树形美观,枝叶繁茂、耐火力强,是园林绿化和生物防火优良树种;木材结构细、纹理直,板材有香味,切面光滑,美观耐用,是建筑、家具优质用材,2012年以常绿硬木类列入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2014年、2019年列入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

福建省于1974年开始从广西引进火力楠种子栽培,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有关火力楠引种栽培试验以及火力楠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生态效益已有许多报道[4~11],但是,迄今为止未见引种栽培一个轮伐期的生长效果报道。

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1992年从广西玉林引进火力楠种子大田育苗,1993年与杉木混交造林,历经1999年-5.6 ℃极端低温和2003年40.0 ℃极端高温,2021年主伐,引种栽培一个轮伐期。本文报道该场火力楠引种适应性,分析29年生火力楠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旨在为火力楠北移永安市及其周边中亚热带地区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2 试验地概况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中间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1 ℃,1月平均气温8.6 ℃,7月平均气温28.1 ℃,极端最低温度-7.6 ℃,极端最高温度40.5 ℃;10 ℃以上年积温6052 ℃,无霜期295 d;年平均降雨量1569 mm,相对湿度80 %;日照时数1859 h。试验地设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益口工区069林班11大班041小班,位于永安市郊区,地理坐标北纬26°05′、东经117°22′,海拔210~255 m。坡向东南、坡位谷。土壤为山地红壤,Ⅰ类立地级。前茬杉木人工林,1992年主伐皆伐,当年采伐迹地清理,整地挖穴。

3 研究方法

1993年栽植,面积2.53 hm2,其中杉木×火力楠混交林2.00 hm2、杉木纯林0.53 hm2为对照,初植密度为3600株/hm2。杉木×火力楠混交林采用1∶1行间混交[5]。1993~1994年每年5~6月、9~10月份全面锄草、扩穴松土。1995年12月份深翻。1996年3月份施复合肥250 g/株。2021年10月份主伐利用。

2020年10月份,分别在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中,采用10 m宽标准带每木调查火力楠、杉木胸径,分别不同径阶选择代表木测量树高。统计平均胸径、径阶分布和平均树高;计算单株立木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

单株立木材积计算采用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的《森林调查用表》中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公式:

杉木V=0.0000872D1.785388607H0.9313923697;火力楠(阔叶树)V=0.00005276D1.882161H1.009317。

4 结果与分析

4.1 引种适应性分析

引进外来树种,首先需要考虑引入地与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基本相似。相比福建永安试验地与广西玉林原产地气象因子,年平均气温低0.5 ℃,1月份平均气温低 2.8 ℃,7月份平均气温高1.1 ℃,极端最低温度低7.2 ℃,极端最高温度高5.8 ℃;年平均降雨量少419.5 mm,相对湿度低7%;日照时数少0.7 h(表1)。由此看出,试验地和原产地气候主要差异在于极端气温。

表1 试验地与原产地气候条件比较

1999年12月份,永安市遭遇持续0℃以下低温7 d,其中-3 ℃以下低温持续4 d,极端低温-5.6 ℃[13]。该场2000年5月份按国标《林木引种》[14]调查8年生火力楠寒害等级均为1级(顶梢挺拔,无寒害),耐寒指标1.00,耐寒等级Ⅰ级,表现较强耐寒力。这与文献[1]中火力楠“引种到湖南省长沙及郴州地区的10年过程中曾经受过多次-7~-6 ℃低温影响,均未受冻害,生长正常”相吻合。

2003年8月份,永安市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极端高温40.0 ℃。该场调查11.5年生火力楠旱害等级均为1级(顶梢挺拔,无旱害),耐旱指标1.00,耐旱等级Ⅰ级,表现较强的耐旱能力。

经过1个轮伐期的引种栽培,火力楠没有发生冻害、旱害和病虫危害,能够适应永安市气候环境条件,在常规造林栽培技术条件下,不需特殊保护措施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4.2 树高生长分析

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是衡量用材林树种最主要指标。29年生火力楠保存密度934株/hm2,保存率51.9%,平均树高15.2 m(表2),年均生长量为52.4 cm。

表2 29年生火力楠杉木混交林树高生长表现

火力楠×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17.5 m,比杉木纯林平均树高16.3 m,增加7.4%,说明楠杉混交有利于杉木树高生长。这是因为混交林凋落物灰分含量丰富,易于分解,养分归还量较大,在改良地力和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方面较杉木纯林优越[10],从而培肥改土,促进杉木生长。

从平均树高上看,杉木大于火力楠2.3 m,处于林冠上层。这种林冠结构,种间关系较协调,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地面垂直营养空间,提高林分生产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火力楠抵御冬季低温寒流的袭击。此外,火力楠是偏阴性树种,在较隐蔽的条件下利用林中的散射光和侧光对其生长更有利[4]。

从表2还可以看出,火力楠×杉木混交林保存率50.7%,杉木纯林保存率52.5%,这与造林初植密度和未经抚育间伐有关。由此可见,在交通条件不便等原因不进行抚育间伐的山地造林,初植密度可以稀些。

4.3 胸径生长分析

29年生火力楠平均胸径15.3 cm,年均生长0.53 cm。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胸径生长量及其径阶分布情况见表3、表4。

表3 29年生火力楠杉木混交林胸径生长表现

表4 29年生火力楠杉木径阶分布情况 株/hm2

从表3可以看出,火力楠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平均胸径18.0 m,比杉木纯林平均胸径16.6 m,增加8.4%。

从表3和表4看出,混交林以小、中径木为主,6~14 cm小径木853株/hm2,占46.7%;16~24 cm中径木758株/hm2,占41.5%;26~38 cm大径木215株/hm2,占11.8 %。杉木纯林以中、小径木为主,6~14 cm小径木788株/hm2,占41.7%;16~24 cm中径木885株/hm2,占46.8%;26~34 cm大径木217株/hm2,占11.5%。由此说明,培育中、大径材,应适时进行1~2次的抚育间伐。

从表4还可以看出,混交林中,火力楠以小径木为主,小径木531株/hm2,占56.9 %;中径木304株/hm2,占32.5 %;大径木99株/hm2,占10.6 %。杉木以中径木为主,小径木322株/hm2,占36.1%;中径木454株/hm2,占50.9 %;大径木116株/hm2,占13.0 %。

4.4 材积生长分析

29年生火力楠单株立木材积0.15651 m3,年均生长0.00540 m3。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单株立木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见表5。

表5 29年生火力楠杉木蓄积生长表现

从表5看出,混交林中杉木单株立木材积0.23554 m3,比杉木纯林单株立木材积0.17912 m3,增加31.5 %。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356.29 m3/hm2, 比杉木纯林单位面积蓄积338.54 m3/hm2, 增加5.2 %。由此可见,火力楠杉木混交林比杉木纯林增产效果明显。

4 结论与讨论

火力楠是我国南亚热带速生用材树种,北移中亚热带福建省永安市低海拔山地与杉木混交造林,经过一个轮伐期栽培无病虫危害,生长良好,29年生平均树高15.2 m,年均生长52.4 cm;平均胸径15.3 cm,年均生长0.53 cm。遭遇-5.6 ℃极端低温和40 ℃极端高温能够正常生长,表现较强耐寒耐旱能力。可在永安市及其周边中亚热带地区人工栽培。

火力楠与杉木混交造林,种间关系较协调,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17.5 m、胸径18.0 cm、单株立木材积0.23554 m3,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7.4%、8.4%、31.5%。29年生6杉木4火力楠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356.29 m3/hm2,比杉木纯林增加5.2%。混交林增产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火力楠与杉木最佳混交比例及其配置方式,有待于后续进一步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胸径混交林单株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甘肃祁连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祁连圆柏前后期胸径关系的探究
红松种子园单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研建
用地径胸径回归分析法推算采伐木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