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乐静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学业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淡化了考试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但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障,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检验。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如何,也需要有效的评价来检验。如何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课程评价融为一体且互为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从教学评一体化出发,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策略。
一、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细化学段目标与评价要求,制定学业质量评价三级指标体系
有的教师不能准确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標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且对统编教材缺乏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导致教学目标不够精准,方向不够明确,教学评之间有所割裂。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本,通过梳理学段目标、评价建议和教材中的助学系统,形成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细化到每一学年、每一学期学业质量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以一年级上册阅读板块为例,一级指标为课程标准中的阅读领域,三级指标为课程标准、统编教材中具体细化的阅读指标,二级指标则是依据三级指标提炼出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因此,依据不同的三级评价指标,阅读板块就有了兴趣习惯、朗读、理解词句、提取信息、标点符号、课外阅读等二级指标。由粗到细,形成详细、具体的评价指标。学业质量三级评价指标的确定,可以帮助一线教师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详见表1。
既然是评价指标,教师用该指标测评学生学习情况时,如何区分不同学生的学业成绩达标程度呢?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每个三级评价指标设置了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四个等级,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提供精准、细致的评价依据。同时,根据这些评价指标与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策略,使语文学习变得具体、明晰、可评、可测。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既能推动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又能保障学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让语文教学呈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良好生态。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时,教师可将朗读与理解内容、看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逗号与小蝌蚪、句号与泡泡、省略号与一串水珠的相似处入手,知道逗号、句号、省略号的样子,并根据学生朗读的语气、节奏、心情,分析学生在朗读技巧、认识标点符号、认识自然段、积累词语、理解内容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作出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学业评价样题,设计配套作业
想要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依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命题的课堂教学改革非常重要。
1.以立德树人为纲,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对学生的培养,是着眼于未来的。依据三级评价体系设计命题,要突出育人价值。如四年级上册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听别人说话时专心认真,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有关”“能围绕话题发表观点,不跑题”两个口语交际板块的三级评价指标。为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设计了冬季奥运会、夏季奥运会的话题,如下所示。
(1)根据听到的材料填空。
2022年2月4日,将要举办第届冬季奥运会,会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2)奥运见闻。(选择其中的一题作答)
第一题:下图是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请你仔细观察,看看有哪些中国元素。(至少写两点)
第二题:上一届夏季奥运会上,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中国运动员是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以上命题设计不仅指向精准把握学科素养,而且凸显了语文学科润心无声的教育功能,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2.创设真实情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意味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并解决问题。基于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教学要力求创设真实情境,以凸显语文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如五年级下册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含有“能根据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资料,合理运用资料”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师根据这一评价指标,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时,可提问学生“除了课本上提到的欧阳询,你还知道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会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如果你想买一本《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你会通过什么渠道购买?如果你去图书馆查找古代书法家的详细资料,在不求助别人的情况下怎样快速找到?”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可提问学生:“榕树长什么样,你能简单描述吗?”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便可找到形形色色的图片,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理解文章也很有帮助。在“做”中“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接轨,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3.关注思维形成,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日常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命题设计如果重结果轻过程,就会导致课堂更关注知识点的获得,忽视学生思维的提升和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努力实现“让命题检测思维”,如一年级上册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有“能根据简单的甲骨文认识象形字,能猜测简单会意字的意思,能借助图片识字”等识字指标,如何考查识字能力是命题难点。我们设计了图片与生字连线的题目。生字分三类:“禾”“竹”的配图是象形字图片,考查学生根据简单的甲骨文认识象形字的能力;“尖”“泪”的配图是一支铅笔和流泪的小朋友,考查学生猜测简单会意字意思的能力;牙刷、跳棋的配图是相应的实物,考查学生借助图片识字的能力。
考查的三类生字中,有些字学生并未学过,但这并不超纲,恰恰考查了学生迁移运用识字方法的能力,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测验。同时,也提醒了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识认生字,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以評价为导向,科学实施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语文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反映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思维等。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如明晰的标杆,引导教师精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和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关键策略,突出教学重点,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提前设计好的评价工具展示给学生,并告知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表,让其完成,形成评价结果,关注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规则意识等,引导学生借助评价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学过的“写人及用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同类习作,序列设计了对比阅读《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评价表(见表2)。
从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掌握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根据学情适当提醒学生还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来表现主人公的特点,这叫侧面描写,与对应的正面描写构成描写的一种分类方式。同时,评价工具反映出学生的概括能力、检索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力。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思维方式和对语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情况,根据其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引导、总结,帮助学生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同班同学,用学过的方法进行描述,再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描述的是谁。
学生发言热情高涨,教师适时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根据其他同学猜中的速度,发言者表述是否完整清晰、有趣生动,是否抓住人物的特点等进行再评价,帮助其改进表述内容。学生在自评和他评中也可根据评价尺度内化评价标准,从而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写作中。
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学评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以评价指标为依据,聚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形成完整的闭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