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蕊 史锡哲
摘要:《共产党宣言》既是彰显鲜明政治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纲领,也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宝藏”。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概念,渗透并融通于《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文本之中。从阐释学视角审视《共产党宣言》,在意识形态概念的论域上,主要有作为中性理路的“观念上层建筑”、作为批判性理路的“虚假意识”、作为统合性理路的“阶级意识”等。上述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路径,对推进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特别是在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阐释方面,具有坚定历史唯物主義阐释立场、避免基础性概念理解与研判的片面化、强化面向多维概念语境下的具体应对等重要启示。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意识形态概念;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2)01-057-007
《共产党宣言》是在唯物史观的总视域下,回答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现实境遇—未来走向”等“时代之问”的经典之作。聚焦《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问题,成为整体审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重要突破口。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丰富多样,但总体上存在较多片面化的认识甚至误读。比如,有的理解认为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是骗人的工具;有的理解则认为意识形态是观念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还有理解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意识,只是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等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共产党宣言》中也确实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但是,这些观点都只是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某一侧面的内涵,还未能展现意识形态的完整图景。新时代,为推进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谱系性、总体性与系统性建构,特别需要澄清意识形态概念理解上的一些偏误,这就有必要对《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的基本论域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
《共产党宣言》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运用的理论典范,虽然全篇并未给予意识形态概念以明确定义,但该文本从中性语境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批判性语境下的“虚假意识”、以及统合性语境下的“阶级意识”三重论域出发,对不同维度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总体审视。深耕《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向度,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同使用语境,能为理解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提供理论支撑。
一、“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概念阐释的中性理路
“观念上层建筑”是理解《共产党宣言》意识形态概念的基础论域。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其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它成为阶级社会中的一个结构性要素,马克思把该种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称为‘观念上层建筑。”[1]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受物质利益、生产关系、交往关系、阶级关系等社会存在条件制约,通过宗教、道德、哲学、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发挥作用。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P419-420)进言之,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却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它们的历史总是作为社会存在的“副现象史”而存在。同样,在“上层建筑”的论域下,意识形态也没有独立的“概念史”,却总是与物质生产概念相互“纠缠”。
(一)概念“出场”:物质生产决定意识形态的生产传播
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首要活动。没有物质生产,尤其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类无法生活,历史便无从创造。《共产党宣言》指出:“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2](P420)物质生产对精神生产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生产反过来为物质生产服务。聚焦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与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张,为增强资产阶级利益表达的世界性认同,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生产和传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到处建立联系”的需要,作为“上层建筑”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将包括利己观念、逐利精神、发财意识等在内的资本逻辑,包装成一种具有虚假共识性的“永恒真理”。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P404)。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是观照阶级与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维度,它为意识、观念、精神等意识形态提供物质内核,决定着精神发展的基本逻辑向度。聚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精神生产的全球化,从一定程度上看,就近似于精神生产的资本主义化。换言之,资本主义生产全球化,推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的生产、传播,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全球化语境下具有支配性的意识形态,也为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基础及其特定利益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在资本主义时代,从“观念上层建筑”内部看,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居于宰制性地位,那么它的生产与传播,就必然伴随着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制约与批判,比如《共产党宣言》中,“从宗教的、哲学的和一切意识形态的观点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都不值得详细讨论了”[2](P419)。
因此,在意识形态的“观念上层建筑”阐释域中,物质生产力作为根本性、历史性、前提性因素,既不能避之不谈,也不能过度拔高。若忽视之,过分夸大个体意识和社会精神本身的作用,易产生原子化的个人观与唯心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思想偏误;反之,若过分强调物质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将生产力逻辑视作阐释意识形态概念出场的唯一向度,则易陷入唯生产力论和庸俗经济决定论的思维陷阱。
(二)概念“联结”:“两个彻底决裂”思想的内在统一性
“两个彻底决裂”思想,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P421),该思想中论述的“传统”,是指资本主义及之前所有的阶级社会形态。“传统的所有制”是指私有制,“传统的观念”是指私有制观念。这二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即作为传统的“观念上层建筑”,与私有制的物质经济存在条件密不可分。由此推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私有制的最高形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则是私有观念的最完备形态。
审视该思想的基本内涵,可将其进一步理解为:无产阶级要进行彻底的共产主义革命,既要“消灭”传统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代表的旧经济基础,更要彻底“消灭”传统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旧意识形态。质言之,旧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作为旧社会经济基础的观念形式存在的,这两个“传统”本身就具有内在同一性。但是,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当共产主义革命成功后,旧的私有制经济基础虽然被消灭,但物化的、受资本逻辑宰制的旧意识形态仍有诸多余响,并且在短时間内很难被完全消灭,这时就必须加强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彻底清扫迟滞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植空间,可见这两个“传统”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得出“两个彻底决裂”思想中两个“传统”具有同一性与非同步性的结论。其中,体现同一性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规定着“两个彻底决裂”思想内在统一的基本向度。
概而言之,“两个彻底决裂”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从同一性角度,凸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从非同步性角度,则深化了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认识,提供了一条哲学化审视经济基础及其观念形态的中性理路。因此,只有从“观念上层建筑”的意义上理解意识形态概念,才能更深刻把握“两个彻底决裂”思想的内在统一性。
二、虚假意识:意识形态概念阐释的批判性理路
“虚假意识”是理解《共产党宣言》意识形态概念的重点论域。从元理论层面看,“虚假意识”是马克思恩格斯将意识形态设定为一个否定性概念,通过“预设概念前置”的方式,对具有颠倒性、虚幻性、欺骗性的资产阶级观念体系,进行合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的理论批判。这一论域萌芽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宗教的深刻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3](P4),初显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德国哲学“天人颠倒”思维的猛烈抨击,“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3](P525),成熟于恩格斯晚年致梅林书信中类似界定意识形态概念的说明,“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4]。由此可见,“虚假意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纠缠”有着难以剥离的理论渊薮。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从理论设定的角度来看,兼具“错误性”与“虚伪性”双重含义。一方面,虚假意识作为一个“错误性”概念,是从认识论角度,对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识、观点等进行界说;另一方面,虚假意识作为一个“虚伪性”概念,是从价值论角度,对企图将阶级特殊利益“普遍化”的欺骗性言说加以界定。
(一)狭义维度:否定与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指出:“法律、道德、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资产阶级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2](P41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被理解成一种“虚假意识”,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特定时代语境与实践任务而作出的特殊强调。对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不能将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某一方面的否定,简单等同于对意识形态总体的全盘否定。如果把狭义上的资产阶级“虚假意识”当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无异于“以零代整”,只能是从“深刻的片面性”维度对其意识形态概念进行遮蔽式解读。从狭义的“虚假意识”角度切入,作为“偏见”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正在逐渐显露其在生产与劳动上的利己性、欺骗性与剥削性实质,既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化,也为意识形态从“虚假意识”转向“革命意识”做了理论准备,具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双重方法论意义。
(二)广义维度:抨击与回应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借助意识形态概念,批判了当时各种非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及其观点。他们在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时指出:“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2](P427)在回应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指出“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2](P432-433)。进言之,这里具有“虚假意识”属性的“幻想”,是指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错误观点,除此之外,还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背离的思想观念。从广义视角看,马克思恩格斯对“虚假意识”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决维护与深层建构。《共产党宣言》之前涉及到“虚假意识”的文本,更多是从理论争鸣层面将意识形态批判作为突出方面,但《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纲领,作为兼具理论探讨与实践导向的过渡性文本,必须在明确表达自己立场与观点的过程中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而实现意识形态批判与唯物史观建构的“双向并进”。
三、阶级意识:意识形态概念阐释的统合性理路
“阶级意识”是理解《共产党宣言》意识形态概念的中心论域。当“阶级”概念被引入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便“迎来”了自身主体的归位。《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P401)。进言之,由于上述两大阶级利益的分化,也产生了直接对立的两种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阶级斗争空前尖锐的资本主义时代,作为“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由于阶级利益的不断分化而变动不居。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水火不容”般的相斥对立之外,还存在“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2](P410)的情况。
阶级意识主要包括守成阶段的“统治思想”,以及上升阶段的“革命意识”两个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维护阶级利益的自觉表达。在社会利益关系不可调和的境遇下,利益的分化必然带来意识形态的分化:占有、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其阶级意识是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鲜明守成性的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思想”而存在;丧失、缺乏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其阶级意识是社会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但具有强烈革命性的意识形态,作为“革命意识”而存在。《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理论范本,其对阶级意识的揭示必然具有深刻的实践理性,不是仅仅停留、徘徊于批判作为“统治思想”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以及高扬、称颂作为“革命意识”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即从批判走向“蕴含批判的建构”言说范畴,而是运用阶级分析法,在从阶级解放走向人的解放价值诉求下,实现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性超越。
(一)“守成与终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消亡的必然性
一方面,从资产阶级内部看,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企图为资本主义统治进行合法性辩护,抛却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沉浸在主观编织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永恒论的幻想之中。但是,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这种利己观念是你们和一切灭亡了的统治阶级所共有的。”[2](P417)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生产社会化与狭隘私有制的矛盾积重难返,私有制已走向历史的反面,消灭私有制才是遵循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私有制意识形态的最高级、最完备的形式,它的终结也同样是一种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从劳资关系角度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产阶级除了通过雇佣劳动,榨取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将自身一些先进教育因素传递给无产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因素,就被吸收、补充到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之中,為壮大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贡献力量。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作为“旧事物”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必然被作为“新事物”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所替代,其终结也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二)“上升与超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存在的过渡性
作为“虚假意识”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终结,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革命意识”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取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成为主导思想后,仍需短暂扮演“统治思想”的历史角色。但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历史阶段的到来,旧式的异化分工彻底消失,阶级对立与分化不复存在,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整合在一起,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便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之中,马克思就预见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色,即“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2](P15)。由此可见,代表普遍利益的无产阶级与代表特殊利益的资产阶级,是构成阶级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当私有制被消灭,资产阶级灭亡,阶级矛盾消失,无产阶级也不复存在,由此形成阶级消亡的最终局面。因此,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具有过渡性质。那么,值得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过渡后”的样态为何?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P422)由此推断,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消解之后,将出现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意识,并且它将区别于此前所有的阶级意识而存在。
四、当代启示:从“阐释的理论”走向“实践的理论”
在《共产党宣言》中,不论是从“观念上层建筑”角度还原意识形态原貌,抑或是从“虚假意识”“阶级意识”角度审视意识形态概念,究其实质,都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总论域下进行审视。与此同时,《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概念的三重阐释理路不是彼此割裂、相互绝缘的,而是存有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依托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概念阐释的多重论域,不是要在精神领域进行纯思辨的“词句游戏”,也不是要简单终结于概念阐释本身,而是要根植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面向阶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实践,本质上表征为一种“实践的理论”。
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精神,在现时代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向性。新时代聚焦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加大渗透和西化力度,境内一些组织和个人不断变换手法,制造思想混乱,与我争夺人心。”[5]欲更好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必须在“概念—理论—实践”三者联动的思维范式下,实现从“阐释的理论”到“实践的理论”的必要转向。《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路径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定阐释立场
《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概念的三重论域,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原则。无论是从“中性”“批判性”,抑或是从“统合性”语境出发,都是在坚定的唯物史观立场上,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多维含义进行审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必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集中体现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定唯物史观的阐释立场。聚焦新时代的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可以有丰富多样的阐释视角,但前提必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唯物史观的阐释立场,并坚决同消解甚至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作斗争,始终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高地”。
(二)廓清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概念,避免片面理解
在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意识形态概念时,可以发现其中有多处高度相似的表述,比如说“意识”“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社会意识”等。同样,今天在理解意识形态的概念时,也会发现有许多表述颇为接近的重要基础概念,比如“意识形态”与“意识形式”、“社会意识”与“社会心理”、“主导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等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中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致经历了20世纪初早期译介阶段的“观念形态”,到20世纪中叶受苏联教科书影响而采用的“思想体系”或“思想”,再到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共识性表述的“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变迁。由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本身具有多重涵义,其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出现“误译”也是难以避免的,再加上对一些相似度高的重要基础概念,从根源上就没有得到充分且精准的解读,所以极易产生“把熟知当真知”的片面化理解。“要澄清这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就需要先厘清这些概念的具体所指并进行区分,因为概念理解是一切认识的开始,这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6]可以说,易混淆的基础概念界定不清,是造成意识形态领域诸多误读与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在实践维度,不规范使用、甚至是有意曲解意识形态概念,会在现实层面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混乱,从而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总体进程。另一方面,在理论维度,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也必须廓清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概念,从回到“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原像”的角度,对重要基础概念作兼顾学理性、时代性与现实性的“再阐释”与“再解读”,由此加强概念使用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三)透视意识形态概念的多维意义,强化具体应对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意识形态概念时,使用了“精神”“偏见”“幻想”“意志”“观念”“意识”“意识形态”“思想”“意识形式”“社会意识”等术语,由此看出《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概念界定与意义所指的多维性。正如《共产党宣言》阐释意识形态概念的三重论域,也可以审视意识形态概念的多维意义,在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对其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努力发挥“精神生产”的重要作用,注重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对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露其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动机,同时要敢于“亮剑”,从“论战”的意义上做好精准研判与理论澄清;对作为“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要突出现时代语境下,“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不存在,并强调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对“阶级性”“革命性”“党性”“人民性”等问题的探讨没有过时,并且仍是十分重要、不能回避的课题;对作为“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要凸显其思想引领功能,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坚决批判错误性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从而提升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此,只有整体“把脉”意识形态概念的多维意义,才能避免在理论建构与实践推进中出现“一刀切”“一锅烩”等情况。针对意识形态的不同问题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掌握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主动性,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稳中求进”。
参考文献:
[1]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57.
[5]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5.
[6] 李紫娟.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江海学刊,2016(02).
Abstract: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s not only a proletarian political platform, but also a theoretical “treasure”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ith profound ideology.??Ideology, as the core concept of Marx and Engel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ystem, permeates and integrates into the classic text of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When examining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superstructure of ideology” as neutral reasoning, “false consciousness” as critical reasoning, “class consciousness” as integrated reasoning and so on in the realm of ideological concepts.??For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theory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especially in strengthe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inicized Marxist ideoology, the above interpretive paths of ideological concepts equip us with such enlingtenment ideals as taking a firm stan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interpretation, avoiding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and judgment of basic concep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crete response in the context of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s.
Key words: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deological Concep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責任编辑:吴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