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小学阶段是少儿三观建立的重要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内涵在儿童身心成长、思想道德和优秀品质塑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也备受重视。笔者近年曾有机会在某县城小学就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过实地调研,下面先介绍调查访谈情况,并谈一谈存在问题和策略反思。
1 调研基本情况
该小学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现有学生2400余名,设40个教学班,百余名教职工中,本科学历占78%,大专学历占19%,中师学历占3%人。本调研采取调查问卷、校内考察和个人访谈三种手段,主要从四方面来展开:(1)教师基本情况及主带课程。(2)教师对传统文化及进校园的基本态度。(3)校园传统文化的现状和途径、科目的选择。(4)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态度和面临的困难。共收回有效问卷67份,加上个人访谈教师6人,学生十余人。根据问卷、访谈数据,分析如下:
1.1 主要工作和成效
根据表1,老师们认为“学生感兴趣传统文化科目”,戏曲书法国画舞蹈占37%,古典诗词赋、小说占20% ,民族音乐或乐器占23%,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只有6%。结合走访、访谈,该学校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所做工作主要如下:(1)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常规性传统文化熏陶,如教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黑板报设置传统美德、文化专栏;校园宣传栏专设传统文化宣传栏;经典诵读;组织学生到非物质文化基地等场所进行实地参观等。(2)针对部分学生展开的传统文化强化教育,如校内遴选二胡、秦腔、武术、民族舞蹈等爱好者参加县、省竞技比赛;学校开设各种传统文化兴趣班等。(3)个别老师或班级独创性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加强诚信教育,定期选举诚信班级、诚信个人;名人、美德故事会等。以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常规的校内传统文化“静”态宣传既美化了教学环境,还发挥了学生的参建热情;动态教学如文艺表演、经典诵读、竞技类比赛、参观传统文化基地等活动让传统文化潜默内化于学生身心。
1.2 存在问题
1.2.1 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度不够
从表2可见,65%的教师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对科学。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小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是有必要,近另一半老师并不看重。61%老师认为校园传统文化氛围“感觉一般”,其他39%老师表示没感觉和没在意。
表3中,63%的教师认为传统文化如果被编入课程的话,最受欢迎的是非考试性质选修类体验课。老师们的课堂中是否会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因问卷中有一部分非语历政音体美教师,所以43%教师选择专业不对口,无法融入,会在课堂进行相关教学的教师占16% ,45%的教师表示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丰富传统文化课堂。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障碍有哪些呢?师资不足占78% ,被认为是最大问题,必修课繁重、时间紧张无法开展占54%,学校不重视占36%。
1.2.2 时间紧张,没有教材,缺乏专业教师
访谈中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少。X校长指出:在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方面内容偏少,分配不尽合理,且教师传统文化教学积极性不高。X主任表示:学校各项教学任务挺繁重的,从教学到班主任工作,从课堂到课下,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老师们忙个不停,中午午餐和休息时间加起来也只有一个多小时,她建议系统的传统文化入教学需要相关专职教师的加入。好几个教师都反映了同样问题:学校对语、数、外等课程抓得紧,既要保持进度,还要保证学习效率、考试成绩,老师必须努力“挤”时间去做“额外”的传统文化工作,又因传统文化教学没有相应教材,使得老师们有心无力,无处下手。两位在该校进行师范专业实习的老师表示:对于她们来说,既要完成课堂教学要求,还要加入传统文化内容,客观上是有难度的,因为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并无专门的此类经验和培训。
从以上反馈的问题来看,学校相对更注重应试教学的课程,重视班级、课程的考试排名,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多流于形式,教育活动浅尝辄止。
2 策略反思
2.1 强化教师对传统文化及传承的认知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时间内积淀起来的稳定性较强的本民族独特文化,它内容丰富,包括思想观念、文字经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民族文化等诸多内容。目前的传统文化传承中,主要以文学艺术形式如曲艺、武术、书法、诗词、国画、服饰、民族艺术等为主。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更广博的“精华”,如诸子思想智慧的宝库,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古人仁义礼智信的个人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生命追求,蕴含着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精神,真善美重视德行的精神文化,禮仪文化观念和价值等等,都是我们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可以深入的内容。此外,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民族魂”价值,从小塑造学生“文化自觉”的观念,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2]”一方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炎黄子孙的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
另一方面,教育本身的作用就是不断地把外在的文化内化于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使个体成为受过教育的人、发展了的人、文化化了的人的过程。
2.2 落实学校师资建设以及课程建设
师资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为关键的教育资源。强化传统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各方协力,教育部门应该考虑将传统文化素养纳入师范教育考核体系中,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教师尤其文科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传统文化教学能力。提高传统文化师资水平,应从教师道德素质、文化自觉意识、教育教学能力、改革教学理念四个方面提高。具体措施如强化中华语言文化教育,建立传统文化教师培育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和培训,在教师资格考试里加大传统文化素养比重,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保障传统文化师资需求等。
课程是教育落实的载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需要教育部门或学校组织开发、编写课程体系,可以是立足本地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装帧设计结合的品牌教材,是鲜活表现传统文化符号形、意、神的专题系列等,提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研发资源和共享平台。搭建科学的课程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设计体系结构,保证课程的整体性和贯通性,解决学习者的多元需求。健全中小学教材建设价值共创机制,为传统文化教材编订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教学评价方面,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内容、评价体系,改变长期以来轻视学生全面发展素养评价的不足。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应在人财物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系统性,只能一步步正规化。
2.3 推进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多样化
从表4中可见,教师们对通讯传媒的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很认同,占31%,对通过书籍、课堂、讲座培训班来传播传统文化最为看重,占比 59%。“适合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课程”排序中,古先哲思想和文学历史排第一,传统科学紧随其后,接着是书法绘画艺术服饰戏曲等,该数据还是比较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兴趣范围和知识结构的。根据上表老师们的建议,及笔者翻阅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经验和资料,总结出几点便于因地制宜施行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1)通过互联网拓展多元化传统文化传承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语文、历史、思想道德等相关课程教学中,有目的地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寻找合理的切入点,探究智慧环境下新文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2)运用地方优势拓展传统文化宣传途径。如争取社会力量的帮助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邀请具有代表性的本地文化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学校、进教室、进课堂,或者开展多种形式的“走出校园”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表演和基地参观等活动。(3)利用校园文化和活动点亮传统文化火花。如很多学校已经在做的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宣传工作,包括宣传栏、传统文化墙、传统文化社团活动、竞赛活动,及深化国学经典、节日、礼仪文化的实操课堂等。
传统文化进校园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结合课上课下方式、校内校外方式共同进行,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多重力量共同协作,建立灵活趣味,见多识广的教授课方式,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
引用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徐蕴(1975—),女,陕西三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咸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