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李 琪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与国际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不断发展,英语专业人才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沟通与合作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新时代英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口译是我国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随着我国对经贸类口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越来越广,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也开设了英语口译课程。但是由于起步较本科晚,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教学痛点。
1.教材素材陈旧
目前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中使用较多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徐小贞总主编的《商务现场口译》。与本科口译课程教材不同,该教材编写注重结合商贸领域职场实际需求,将口译技巧讲解与商务主题相结合,单元主题涵盖的商务实践面广,符合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用性较强。但是由于该教材编写时代较久,选取的口译材料已显陈旧,无法反映当今世界经贸领域的最新变化。学生面对十几年前的口译素材,很难快速激活背景知识,平时积累的新词热词很难用上,影响了学习兴趣。
2.学生文化底蕴薄弱、畏难情绪高
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文化底蕴比较薄弱,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广度与深度不够,缺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翻译一些文化内涵较深的表达时很难理解,导致无法对信息准确解码,进而产生错译或完全无法翻译。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中英双语语言基础相对薄弱,词汇量不多,对语法掌握准确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加注重笔试题目的练习,导致听力理解能力较低,并且很少开口讲英语,口语较弱。而口译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大部分学生面对口译课程有很强烈的畏难情绪。
3.课时较少、课程资源缺乏
关于口译课课时量,不同的高校虽然各有不同的安排,但总体而言都有课时量不足的情况,绝大多数学校每周两个课时到四个课时不等。有限的课时内,学生要掌握口译理论,实践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口译是综合技能,需要长期坚持大量训练,因而需要大量的训练视听资源。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口译教学大多还是以课上讲授为主,缺少优秀的教学平台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很难成体系。教师收集并发给学生练习的视听资源比较零散,导致学生不易获取或保存。
针对上述口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院对商务英语专业2020级专科普通班及本科实验班学生在2022年春季开设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进行了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融入隐性思政元素,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1.明确思政目标
要提高全面育人水平,培养出符合当代需求的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必须从课程顶层设计开始。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融口译技巧、能力与职业道德、理想信念为一体,才能培养出既精通语言知识、口译技巧,又懂文化的口译人才。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我们在《纲要》的指导下,确定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基本的口译技巧、商务知识与商务礼仪、各国文化背景;能够进行商务接待、商务旅游、一般性会议会展和业务洽谈等场景中的英汉/汉英双向口译;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认同并热爱中国文化并能主动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口译人才。
2.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方面,我们增加了本地文化主题口译。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产出导向,融合地方特色,对接当地经济,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笔者所在院校位于广东省,由广东省珠三角九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广东省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因此,在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增加大湾区的经济文化元素比重是必要且十分有意义的。我们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纳入到课程内容体系中。例如,在商务旅行单元,增加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广州市的简介;企业介绍单元,选用大湾区内通信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无人机产业的龙头企业;晚宴聚会单元增加粤菜以及广式早茶的介绍;数字口译训练专题可以使用广交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口译练习与地方经济文化挂钩,更符合真实的商务交际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翻译内容中感受到课堂与现实的对接。
3.构建教学资源库
口译课程学习需要大量视听资源供学生课下长期练习,因此我们建立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站,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程资源栏目上传或下载练习资源,解决了以往练习资源零散、不易获取或保存的问题。同时,由于学生可以上传练习资源,使得资源库内练习资源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在练习资源的选择方面,教师也会有意引导学生多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学生通过资源分享和练习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对当地文化的深层理解,提升了文化自信。
本案例选自Unit 2 Ceremonial Address礼仪致辞。礼仪致辞的段落中,发言人经常引经据典,而诗词、谚语等由于语言的高度凝练特点,是口译中比较难掌握的部分,本次课的核心思政目标是通过诗词典故的翻译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口译员需要积累大量背景知识和优秀的表达。教师会在课前推荐、简析著名英语演讲,课间播放视频巩固,并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利用课上前几分钟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口译技巧中的笔记是学生最难掌握的部分,大部分学生会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每节课都会让学生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符号及段落,并通过已知推测新符号,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让学生温故知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把精练的中文特别是诗词典故翻译好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本次课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渐入佳境。课程开始教师会检验上次课分享解析的著名演讲,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请同学们背诵指定经典段落,并由此引申中国梦的概念,讲解中国梦的内涵及段落口译,并将两段中国梦的阐释中英文作为下节课日积月累提升表达的内容。
温故知新的部分请学生到黑板书写教师发言的段落笔记,通过点评讲解学生易错笔记符号,并让学生思考相关表达应该如何记录,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循序渐进,通过抢答环节让学生熟悉礼仪致辞场合常用中英文表达的短语,并由课本例句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引发学生思考致辞中出现没有背过的诗词、谚语等表达时该如何快速进行口译。该部分内容较难,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首先播放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中的英语描述猜灯谜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对诗词的英文描述(翻译)质量差异,学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思考着视频中的诗词该如何更好地翻译。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教师讲解相对容易的几句,并强调口译的准则:快、准、顺。鼓励学生突破心理障碍,用准确、朴实的语言翻译出诗词的内涵。
通过视频同款英文猜灯谜游戏,请学生到讲台用英文描述教师指定的诗句,让全班同学猜中文。学生通过游戏更积极思考、大胆尝试诗词典故的口译,不断增加口译的自信心。对中文诗词典故更深入理解并体会到要日积月累更多的经典译文表达,提高了对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为更好地发挥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坚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通过整合优秀教学素材、巧妙挖掘隐性课程思政元素、基于学情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润物细无声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他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